像风一样 第37章

作者:池木栖 标签: 破镜重圆 天之骄子 现代言情

  关于这次专家下乡义诊活动,是月初提出的。

  上个星期安排好所有计划,专家名单也下来了, 时间就定在这周末, 地点是乌曼亚乡,早上去当晚回。

  佟楒话作为神外科唯一一个下乡义诊的主任, 按照她的意思是, 想多带两个资历浅的医生一同前去, 阮梨就是其中之一。

  阮梨明天正好休息, 更别说让她跟着明显是想多给点学习的机会, 当然没理由拒绝,于是阮梨没推辞直接答应了下来。

  所以当陈迄周提出明天要带招财来找自己时, 她有些为难。

  “明天,可能不行。”

  闻言,视频那边的陈迄周立马皱了皱眉。

  “你明天不是休息?”

  阮梨没察觉出他这话有什么不对,自顾自地解释道, “是休息,但佟主任要带我下乡义诊, 去下面的乌曼亚乡,要晚上才能回。”

  “晚上几点?”陈迄周问。

  “现在还不能确定时间。”

  陈迄周没说话了,他只是看着阮梨好像在思考什么。

  空气静默半晌, 手机里陈迄周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嗓音平静,语气没有丝毫起伏, 不咸不淡地说了句:

  “你只来看过招财一次。”

  “……”

  这话, 显然有些埋怨她不守承诺。

  迎上他直视的眼神, 阮梨心虚地别开目光, 她舔了舔唇,此情此景真的容易让她有种,在和陈迄周谈恋爱的既视感。

  “后天。”

  考虑到招财还麻烦陈迄周照顾着,阮梨只得服软,连忙说,“周日晚上我有空,到时候下班我就马上来基地找你们。”

  阮梨的话说到这种程度,陈迄周也不便再强求什么。

  “跟谁打电话呢陈队?女朋友啊?”

  陈迄周那边传来一个调侃的男声,紧跟着,屏幕里就出现一个陌生男人。

  那人同样穿着迷彩服,要比陈迄周矮,皮肤也要黑些。

  他在看到阮梨的那一刻,先是愣了愣,然后扭头朝着陈迄周用口型无声说了一句话。

  接着,画面里的陈迄周眼神微沉,冷声回道,“你很八卦。”

  “我靠,真被我猜中了啊?”

  陈迄周睨着他,没吭声。

  阮梨看见屏幕前的陌生男人转身,他抬起手像是想跟她打招呼,却被陈迄周拦住了。

  “我们要训练了,挂了。”

  扔下这句话,陈迄周就匆匆忙忙把电话挂断了,甚至都没给阮梨和招财打招呼的时间。

  阮梨拧眉思索起来,想不通,最后只得暂时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周六一早,阮梨洗漱时才发现翁雅妮和许沁都参与了此次下乡义诊。

  许沁比她们两要早起很多,这会已经整理好出门了。

  翁雅妮看眼时间,发现离出发点还早,转而折回洗手间,朝还在洗脸的阮梨问道,“阮阮,我打算下碗面,你要顺便一起吃么?”

  “好。”

  阮梨点头应下,她习惯性说了声谢谢,然后问:“现在几点了?”

  “还早呢。”翁雅妮说,“大巴不是八点半在医院门口等吗?我们过去最多二十分钟,来得及,你慢慢洗漱,不着急。”

  “行。”

  她们赶到医院时,比规定的出发时间还早了十分钟。

  大巴车内已经坐满一半,同科室的人围坐着,有不少医生带了早餐上来,他们边吃边聊着天,气氛融洽。

  阮梨低头跟翁雅妮轻声交代两句,便和她分别,往佟楒话坐的地方走去。

  还未等阮梨走过去,佟楒话就先抬臂朝她招了招手。

  佟主任和心内科的一个主任在交流着,阮梨瞥到前排空着的位置,没打扰两人,俯身悄悄走过去,小声打完招呼便坐了下来。

  阮梨静静地听着耳后两位主任聊天,始终没插话。

  出发前五分钟,参与义诊的医生大部分都到了,直到身边有人靠近,阮梨抬头一看才知道神外科跟着佟主任一块下乡的,是赵医生。

  两人目光接触的瞬间,阮梨清楚地捕捉到赵医生眸中闪过的一丝轻蔑。

  只是很快,赵医生就笑着入座,他开朗地向主任们打招呼。

  “佟主任,易主任,早上好啊!你们都吃早餐了吗?”

  “吃了吃了。”心内科的易主任笑着回应,他礼貌回道,“你呢?”

  “我还没吃呢。”

  “不吃早餐可不行啊,就是年轻才更要注意身体……”

  话题重新展开。

  阮梨将视线撇开,表情淡淡地望向窗外。

  据科室里其他医生说,赵医生是半年前跟着佟主任从乌市第一附属医院转来的,他读博时就跟着佟楒话了。

  从乌市医科大毕业的,也是个非常优秀的医生。

  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赵医生总给阮梨一种不太和善的感觉。

  上次艾斯凯尔和她在办公室聊天,讲到怎么不被佟主任骂,艾斯让她传授点经验时,赵医生就在旁边嗤笑一声。

  虽然他当时低头正玩手机,不一定是在笑话她,但……

  阮梨忍不住皱眉,她的直觉向来准到离谱,谁对自己有恶意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许沁。

  然而这个赵医生和许沁又不同。许沁对她的不喜欢都摆在脸上了,明显得不能再明显,傻子才感受不到。

  平时在科室里,赵医生对她和对其他人几乎没什么两样,大部分时候脸上都带着笑容,只有偶尔眼神和言语有些奇怪。

  像之前那声笑,以及刚才那个眼神。

  “前面这个,就是佟主任经常提到的小阮医生吗?”

  “对,她就是阮梨阮医生。”

  佟主任的声音及时把阮梨从胡思乱想中拉扯出来,她回头,笑了笑,“易主任好。”

  “诶诶你好你好,我听说你研究生导师是严温译?”

  这话一出,阮梨便感受到了旁边座位上赵医生传过来的视线,她点头嗯了一声。

  “是的。”

  易主任笑起来,“那你怎么想到不读博,反而跑来边疆发展的?学佟主任啊?”

  阮梨尴尬的舔了舔唇,她自知面对这些主任医师有些实话是不能说的,于是随口胡诌道,“主要是学医确实挺辛苦的,我觉得多积累些临床经验到时候再去读博也不算晚吧。”

  听到阮梨的回话,佟楒话挑了挑眉,往后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望着她和易主任谈话。

  人已经到齐,大巴启动往前开着。

  没等易主任对阮梨这番话进行评价,旁边的赵医生率先反驳起来。

  “我觉得其实学历还是挺重要的。你看像我们神外科做开颅手术,脑子里多少神经啊,不把知识掌握牢固,上手术台心里都发虚吧。”

  赵医生说这话时,有意无意地看了阮梨一眼。

  阮梨抿起唇,假意附和两句,倒也不想和他争论这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不废话么。

  学历和临床经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哪个不重要?

  想要去一线城市著名的三甲医院,好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学历低的连门槛都摸不到,可说到最后,能留下的都是人才中的人才。

  一入医门深似海,知识永远学不尽,科研也永远做不完。

  他们要么主动学,要么就只有不断被推着往前走的份。

  抵达乌曼亚乡时,现场早已布置好了。

  因为提前做过宣传,发过活动的小册子,所以来的人比较多,大部分是乡里的留守儿童或者老人家。

  有招募来的志愿者已经在给他们发号了。

  阮梨不敢懈怠,按照佟楒话的指挥去到最外头的棚子,负责做初步排查,而佟主任则带着赵医生一起坐诊。

  阮梨走到棚子前,发现和她一起工作的是许沁。

  许沁已经准备好一切了,此时正坐在凳子上等待义诊开始。

  阮梨看了许沁一眼,什么也没说,跟着在她身边落座,坐下的瞬间,许沁也注意到了她,偏头望过来时眉头紧蹙着,看起来十分不高兴。

  许沁盯着阮梨看两秒,忽然起身离开了。

  阮梨以为许沁又要像上次吃饭换座位那样,去找别人换掉这份工作,谁知道没两分钟,许沁就重新走了回来。

  她细长的手指上带着水渍,从桌上的纸盒子里扯出两张纸,默默擦干。

  十点,义诊正式开始。

  领到号的老人家在翁雅妮她们那边量过血压后,来她们这边看片、初步询问病情,然后再被分到各个专家面前。

  第一个坐到阮梨面前的,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爷爷,本地人。

  阮梨抬头看见他身后没有其他家属,于是提高音量询问道,“爷爷,您是哪里不舒服啊?”

  “#¥%@%&……”

  老爷爷声音还算洪亮,但说出来的话阮梨一个字也没听懂。

  他说的应该是当地的方言,阮梨舔了舔唇,“爷爷,您会说普通话吗?”

  “*&%¥@#。”

上一篇:折纸星星

下一篇:有港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