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财迷小当家 第125章

作者:月九 标签: 古代言情

  而且大家都饿了,看到这菜肚子直接不争气的咕咕叫唤,等到宋采蓝回来,可谓是一脸的惊喜。

  赵二婶家院子还挺大的,所以摆了两桌子,也就把所有的菜都分了两份,于是两桌子都摆的满满的,因着这盘子是从后山拿来的,要不然赵二婶家都没这么多盘子和碗筷用的。

  宋远航招呼着男人们坐了一桌,宋采蓝招呼着女人们坐了一桌,就连元宝宋远程都跟着上了男人那桌,所以相比较还是男子军更庞大些。

  赵小六道,“若是有酒助助兴就好了。”

  文人吟诗作对,总是喜欢喝那么一杯小酒的,今天这人多热闹,他就想起提了这个主意。

  杨大头听了憨笑道,“不了,我们都是粗人,喝多了难看就不好了,而且吃完了还是要赶紧回家的,要不然这走夜路,天南找不着地北的,给家里人担心。”

  要说杨大头其实想到的要比口中说的还要多,还有一点就是这里边住的不是孤寡老人,就是寡妇,要是给村里人看见他们一群男人醉醺醺从院子里出去,成什么样子?

  这样就显得赵小六略微有点尴尬,他其实他只是有感而发,因着没有那些附庸风雅的读书人的忌讳,这才提出了这个想法。

  若是他有顾忌,也不会在这个场合下说的。

  不过宋远航还是颇为会打圆场的,他拿起放在桌边的茶水道,“正好我姐给我们泡了茶,以茶代酒,我们互相敬一杯也是一样的,我就先干为敬了。”

  毕竟这赵小六是他的师长,若是让师长觉得难堪了,那就是他这个东道主以及学生的失职了。

  这时宋采蓝抬起头,对宋远航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这样的说法可谓是非常机智的。

  不得不说,她这个弟弟可真是可塑之才,短短三四日,口才就有长进了,看来她让他管理杨大头他们,还是颇为明智的。

  杨大头他们都是喜欢喝宋采蓝泡的茶的,这下都给了赵小六还有宋远航的面子,把一杯都给干了。

  宋远程觉得这样子实在是太帅了,就跟着喝了一杯,连着元宝都跟着学了,赵小六一看觉得自己这几个徒弟都没白教,心底是很骄傲的。

  以前在书院他也教出去了不少学生,但是从来没有这样有成就感过。

  男人那桌一套一套的,都还没动筷头,宋采蓝这边,她都轮番给大家夹了肉,然后拿了个饼子,包着青椒和剃了骨头的鸭掌狠狠吃了一口。

  鸭掌是泡过了卤味的,五香粉的味道非常浓郁清香,夹着青椒的美味,可谓是口齿留香。

  元宝和宋远程喝完了一杯茶,看着那桌吃的,都舔了舔唇。

  许是看到了元宝砸吧着嘴,一脸的馋相,宋远航这才道,“好了,大家尽情开吃吧!”

  因为桌上的馒头和玉米饼子比起大米都是寻常人家吃得起的,这些天,杨大头是第一次敞开肚皮吃主食的。

  宋远航就负责给元宝和宋远程夹菜夹肉,这两个孩子吃的贼欢了。

  大家都学宋采蓝的吃法,用荤素搭配夹着饼子,或是塞进馒头里吃。

  苏元送过来的这余下几道菜,宋采蓝加工过了羊腿,把一只羊腿片成了无数片。

  羊肉和牛肉都是格外的香,杨大头他们那桌的四个工人吃起来都是舍不得立马吞下去,而且一口都能吃上大半个馒头的,只有宋远航和赵小六吃相最斯文的了。

  所以到最后,桌上摆的馒头饼子没了,牛肉和羊肉倒是还有剩余的。

  宋远程元宝虽然不至于这般省不得吃,但他们是孩子,本来饭量就不大,加之羊肉和牛肉份量足,而这饼子和馒头很香,畅销得很,所以没吃完也在情理之中。

  宋采蓝这边人多,吃的倒是快点,都是自家人,至于王大妞性子本就不扭捏,虽然不至于大口大口的吃,是没有杨大头他们那么不敢吃的。

  最后菜没吃完,宋采蓝硬是留着大家,把最后的都给分了,这才放杨大头他们回家的。

  杨大头吃的时候就在想,要是能带点回家给妹妹和娘吃就好了,但是想到这是东家的,他吃了这么多已经是够不好意思的,是开不了这个口了。

  所以他此刻暗暗立志,总有一天,他要让妹妹还有娘吃上这样的好东西!

  可以说,经过这顿饭更是增强了众人忠心给宋采蓝干活的决心,这样好的东家,是到哪都没处找的。

  在众人离开前,宋采蓝和杨大头说了明天刘志远来后山的事,让杨大头多加照顾着。

  以她对刘志远的印象,比起在山底下种田,他应该更想跟着杨大头干的。

  另外她安排了明天把赵大海调下山给她插柳枝,这样加上赵和他们四个人,五个人足够用了。

  杨氏的速度要比宋采蓝想象中的还要快,可以说是宋采蓝前脚刚走,她后脚就管孙大夫来要钱了。

  因为写了欠条,那是白纸黑字证明那钱是她的,杨氏压根就不忌惮赵里正,只是出门前让宋二明他们看好了宋大奎,别让他知道了这事。

  其实杨氏也用不着担心,宋大奎这个人就是心高气傲的,当年他从过军,若不是落魄了,是打心底里不愿安家扎户在这小村子里的。

  所以家里的农活都见不着他做过多少,更是不与乡里人来往,就自视清高!按王氏的话说,就是做着卖菜的活,还自以为自己多厉害的。

  加上这段时间有宋二明跟着宋大奎的,宋二明都是小心不让宋大奎听到这些风言风语的,自然传不到宋大奎耳朵里。

  至于这村里人,虽然讨厌杨氏,但是不敢去跟宋大奎说杨氏坏话的,要不然杨氏非得冲到她家里砸锅卖铁的。

  

第247章:啼笑皆非

  

  因为事先和宋采蓝通过气,孙大夫倒是连屋门都没让杨氏进,就把揣在兜里的银子都交给了杨氏,还让看热闹的人为他作证,这钱都还清了。

  至于其他花费的清单,他都记着的,不管杨氏看不看得懂字,直接甩给了杨氏。

  单子上边详细记载着所有药钱的开支,还有买的地方,若是杨氏不信,追着一查就知道了。

  杨氏是没法拿这说道,骂骂咧咧了两句,虽然收了钱,就跟吃了哑巴亏似的,夺门就离开了孙大夫家院子。

  至于孙大夫悠哉的劝散了众人,把院门一关,去屋里边把宋采蓝带来的一桌子好菜给搬到院子里,倒了杯清酒。

  小酒品着,尝着欢月楼的美味佳肴,孙大夫倒不觉得自己这次掺和进去吃了多大亏,反倒是觉得赚到了。

  若是以后他继续给这赵瘸子瞧病,指不定还沾的一身污水,现在有吃有喝,多好!

  杨氏气呼呼回到家,宋宝丫就跟个尾巴似的,跟着她进了屋里,兴高采烈道,“娘,钱要来了吗?”

  她这一高兴声音自然就高了三分,杨氏听了就心烦,忍不住道,“喊什么喊,你是怕你爹听不见吗?”

  宋宝丫脸色菜菜的,一想到这都是那个赔钱货,还有冯氏那个贱人的错,牙齿都快咬烂了。

  现在她也不敢提买花布的话,就是想让杨氏看清冯氏,重新重视起她这个女儿,但她这话还没说呢,杨氏就把她给骂了,她就觉得委屈了。

  “娘,你现在是不是就疼嫂子,都不疼我了?”要说这宋宝丫从小过得顺心,也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自然就是小家气了些,心里也是憋不住心事,这就说了。

  杨氏一听就一个头两个大,心底是觉得这女儿真不争气,那冯氏他再怎么疼,那就是巴望她给自己生个孙子,等她孙子出世的,还不是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吗?

  宋宝丫这么说,杨氏就觉得自己的心被伤了,这些年自己这么疼爱这个女儿,她竟然还不知道自己这个做娘的心。

  所以她定然是不会低声下气哄宋宝丫的,而是瞪了她一眼,合着在孙大夫那憋了一肚子的气发泄道,“就你会闹,要不是你,会有这么多事吗?”

  要说杨氏也就是跟平时对外人那样发泄发泄,但错就错在这次对象搞错了。

  而杨氏更是没注意宋宝丫脸上的神情,本来想把钱藏起来的,这下干脆带着去了冯氏那屋。

  宋宝丫脑海里忽然就回响起了杨氏对冯氏说的那话,一想到杨氏是过去给冯氏嘘寒问暖,甚至是送钱的,而不给自己一点好处,更是恨极了。

  这边宋采蓝和宋远航回到了后山,她从宋远航那要来了纸墨,大概画了个图纸,打算明天就按照这图纸来栽柳枝的。

  一般来说,如果是夏季的雨季扦插柳枝,一周就可以生根,3周就可以移植的了。

  如果换做是其他时节扦插柳枝,会因温度、湿度的原因,生根时间推迟几天到十几天不等。

  现在是夏末,宋采蓝没有时间先扦插再移植,只能直接扦插的,这成活率就要看天气,下不下雨,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到了第二天,刘志远先是把二芳送去了二婶家,这才到了后山,宋采蓝起得早,就在山脚下跃跃欲试的打算规划下排柳枝的区域。

  正好刘志远来了,宋采蓝就问了他想待在山上还是跟她在这里插柳枝,和宋采蓝预想的一样,刘志远说是去后山,宋采蓝就领着他上山了。

  今天杨大头他们来的都早,宋采蓝把人往正在和他们谈事的宋远航跟前一领,等赵和赵铁柱,还有赵大明三兄弟齐了,就领着他们下山去了。

  前边那座山里有不少柳树,他们带着麻袋或是背篓,剪了不少的柳树条,宋采蓝先做了个示范,教他们怎么做,两个示范下来大家都学会了。

  然后宋采蓝就落得了个轻松,把图纸交给赵和,让他按照图纸标示的区域来埋柳树条,接着去了村里。

  她准备过去赵二婶家,把这几天磨好的一部分香料粉给拿到后山上去,开始配这香料粉。

  本来她是想留在二婶家弄的,但这一个院子挤了五六个人也不是事,落不着清闲,她那窝棚不论是小工还是工头,没事都不会靠近的,她就退而求其次在家里弄了。

  也不知这老天爷是跟宋采蓝作对还是什么的,她这才配好了一种口味的香料粉,还没收拾进米缸里,淘了个米回到的功夫,天上就下起了雨。

  这雨来的还不小,宋采蓝怕是雨下大了淋湿刚做好的香料粉,连是把香料粉都收进了床底下的那个米缸,用木板盖的严严实实,另外把埋在后边菜地旁的那个米缸里的渔网和面粉,包括晾在外边的虎肉都移进了屋里的米缸里。

  做好这一切,宋采蓝是给淋得湿透了,宋远航那边也好不到哪去,谁都没想到这都到了夏末秋初还会忽然来了一阵雷阵雨。

  此刻,宋远航正指挥着工人,把摆在外边的材料全都搬进了窝棚旁边的棚子里,用粗布盖了好多层。

  这个时候,宋采蓝就该庆幸自己当初建棚子时的决定,还好是把棚子搭的大了点。

  贵重点的东西则是都给搬进了窝棚里,床什么的都给挪到了一边,大家都是给淋了一身的雨水,一脸的狼狈。

  山下的赵和一行人也不例外,他领着四人匆匆跑来了窝棚,这边宋采蓝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就连棉被什么的都叠起来塞进了床底下,这窝棚屋顶是稻草铺的,这雨要是越下越大,没准会漏雨的,有木板护着,这棉被不至于淋得湿透了。

  还好家里一半的东西都给赵氏收拾去了赵二婶家,这是宋采蓝最庆幸的了。另外她是换了身干衣裳的,一身湿衣裳紧贴着身上,要是给工人们看去了肯定是不好的。

  赵和是拎着那些柳树条回来的,还打算等雨停了继续去干活呢!

  宋采蓝看了啼笑皆非,除了感叹他们敬业,还真没其他想法的,并不觉得他们这样的举动是多余的。

  “姐,你说这雨什么时候能停?”宋远航转身看了眼身后一群等雨停的汉子,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屋里也不是事。

  

第248章:主动关心

  

  宋采蓝知道他这话背后的深意是怎么安置这群人,要说今天过去还没一半,也还没包一顿饭,结算工钱起来就麻烦了。

  这些天结算工钱都是宋远航来的,自然他这话就是问问宋采蓝的想法。

  宋采蓝想了想道,“我看趁着这雨还没下大,今天就散了吧,今天就当做是休息一天,明天要是没下雨,你们就这个时候来这里,就算是做了一天的工。”

  宋采蓝这个说法极好,而且大家都是赞成的,若是这雨下大了山里泥土泥泞,他们也不好回家的。

  不过杨大头看着这摇摇欲坠的窝棚,不太放心,就提议道,“我看我们走之前,合力给这屋顶加固下吧!要不然这保准得漏雨,大妹子这家里好端端的东西都给淋湿了,那可就麻烦了。”

  赵和王虎他们纷纷表示认同,但是也没强留人,要是想走的人是可以提前走的,不过大家到底都是念着东家的好,十多号人,没一会儿就给屋顶加固了一层。

  因为这窝棚年代久远,倒是不至于多管用,不过大家的一片心意,宋采蓝是欣然收下了。

  等弄好了,雨势比之前大了一倍多,杨大头他们纷纷是冒着雨离开了,宋采蓝发现自己什么都备齐了,就是家里没有蓑衣。

  宋远航倒是没关系,可宋采蓝一个女子冒雨往村里跑,肯定是行不通的,还没出嫁的姑娘淋湿了衣裳给人看见了,实在是对她名声不好。

  虽然她身为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不在乎这些,但所谓入乡随俗,还是得顾及的。

  于是宋采蓝姐弟就被困在了后山,眼看着雨越下越大,只能干着急。

  宋采蓝是后悔,刚才应该让刘志远他们下山去趟赵二婶家的,那边兴许是有蓑衣,给她送一件上来也是好的。

  这边赵家村,天上丢起雨点子的时候,赵氏她们在院子里剥瓜子仁的剥瓜子仁,磨香料的磨香料,都忙得没歇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