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式燕 第44章

作者:十四阙 标签: 古代言情

  她看着郑氏的头颅离开了躯体,掉到沙滩上,滚啊滚的,最终滚到了石碑旁。

  她看着鲜血像瀑布一样从郑氏脖子的断口处喷出来,身躯摇晃着,也“啪嗒”倒在了地上。

  她看着郑氏的手脚仍在抽搐,鲜血跟黄沙混在一起,满目红黄。

  她看着郑氏的头颅抵在石碑上,两只眼睛却仍是直直地望着自己,似有千言万语要交代。

  “娘——”谢长晏嘶吼了一声,推开胡智仁跳下马,朝数十丈远外的郑氏狂奔而去。

  胡智仁拦阻不及,只好挥手示意身后的人全部跟上:“快!”

  谢长晏跳马时太急切,脚扭了一下,但她已感觉不到,就那么跌跌撞撞地冲到碑前,刚要俯身去捞母亲的头,一道黑影从倒着的马车后方冒出来,一把扣住了她的手臂。

  紧跟着,一把弯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胡智仁立刻停步:“你是什么人?放开她!”

  谢长晏直勾勾地看着地上的头颅,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够不到,为什么?为什么够不到?

  她开始挣扎,全然不顾脖子上的弯刀,一心只想去碰触娘亲。

  锋利的刀锋一下子就割破了她的皮肉,鲜血流了下来。

  胡智仁脸色立白:“不要伤害她!你要什么?我都答应!”

  “你?”劫持谢长晏的黑影终于扭转头,看了他一眼。而他的面容也被胡智仁等人看清了。

  这是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黑衣人,四十左右年纪,狭长脸鹰钩鼻,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被缝了起来,模样显得说不出的丑陋。

  “在下胡智仁,乃宜春胡九仙之侄。好汉但有需求,尽管说。”

  黑衣人“啊哈”了一声,眼中露出些许喜色来:“竟是天下首富之后。那么,此女是谁?”

  胡智仁沉声道:“她只是个普通人,但是我心头挚爱。请你不要伤害她。”

  谢长晏至此回过神来,她有些呆滞地看了胡智仁一眼,终于感到了脖子上的疼痛。

  母亲死了!

第59章 岂如人意(2)

  是身后此人所为!

  他是谁?为何这么做?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谢长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无畏挣扎。

  黑衣人看了温顺下来的谢长晏一眼,忽冷笑道:“普通人?不是喊这个女人娘吗?这个女人是谢惟善的妻子,所以,她是谢惟善的女儿吧?”

  谢长晏心头一跳。父亲虽曾是滨州刺史,且为民殉难,但出了此地,便不算什么名人,听此人意思,却是认识他的。他到底是谁?

  “她不是……”胡智仁还在试图开脱。谢长晏当机立断道:“我是!我叫谢长晏,谢惟善是我父亲。你是谁?为何杀我母亲?”

  弯刀顿时在她脖子上紧了一紧,黑衣人一把将她转了个身,对向自己。

  谢长晏终于看清了此人的脸,然后将之深深烙在了脑海中。

  “我是谁?我兄弟十人,全死你父之手,而我被你父戳瞎一眼,虽侥幸逃脱,却被困在海岛十五年,天不亡我,终被我回来了!你这余孽竟有脸问我是谁?”

  谢长晏彻底惊了——此人竟是父亲生前的仇敌?十五年前,岂非正是父亲殉国之时?

  “我刚回到岸上,就遇到你们母女,这是老天给我机会报仇啊!”黑衣人大笑着,将谢长晏拖到了谢惟善碑前,恨恨道,“听说你死了,真是便宜你了!也好,那就拿你妻女开刀!给我看好了!”

  胡智仁目眦欲裂,急声道:“刀下留人!我有钱,我有很多很多钱,都给你!”

  黑衣人不屑地“哼”了一声,半点没停,手中刀柄一转,眼看谢长晏就要命丧当场——

  这一瞬间很短,却在谢长晏脑海中停顿得很长很长,长得她足够将一生的记忆都回想起来。

  她想起与母亲孤苦相依的童年,想起族学中那枯燥乏味的时光,想起二哥谢知幸的笙声,想起九哥谢知微的笑容,还有五伯伯肃穆寡笑的脸。

  接着,场景从隐洲转换为玉京。

  她想起飘雪夜中那轮大大的月亮,想起万毓林上那锅鲜美的鲤鱼羊汤,想起灯下一刀一刀雕琢的核雕,想起跳进冰窟时那四下散开的碎冰。

  再然后,她想起了三姐姐谢繁漪……

  这些曾经的人和事,宛如一层层薄纱在她面前掀开,但她知道,还有一个人,藏在纱的最底层,必须掀到最后一层,才能看清他的模样。

  然而……她已经没有时间掀到那里了。

  锋利的弯刀冰冷地划进了她的骨肉之中。下一刻,她就会像母亲一样,整个脑袋从中折断,“啪嗒”坠地。

  那样……也好。

  爹爹,娘亲,地下见。

  谢长晏闭上了眼睛,耳边传来胡智仁撕心裂肺的喊声:“不——”

  啊呀呀,真抱歉,胡兄,吓到你了。

  谢长晏想着,感应到喉上一凉,再然后,身体突然失去了禁锢之力,栽向一旁。

  等她重重跌在地上,被沙子擦疼了脸时,才反应过来:怎么了?

  谢长晏睁开眼睛,第一眼看见的,是一只黄狸。

  她有点茫然地眨了下眼,再眨了一下,然后认出了它。

  是它啊!

  黄狸来自玉京,生在知止居中,曾经娇小玲珑,身轻如燕,如今蹲在她前面,肥硕臃肿,艰难地扭着身子想舔爪子——当然是舔不到。

  谢长晏的目光从它身上移开,望向黑衣人。

  黑衣人踉跄地后退了十几步,才堪堪停住,他捂着自己的右肩,满脸惊骇,而右肩之下,已经空了。

  他的右臂,连同握紧的弯刀一起,从他身上断离,落在了谢长晏脚边。

  也就是说,刚才有个人凭空出现,一刀砍断了他的右臂,再将他狠狠地推了出去,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她。

  而那个人成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过来,捞起那只肥胖的黄狸,将它放在了肩头。

  “你……还好?”他有些生硬地问,然后温柔地挠了挠黄狸的耳朵。

  谢长晏的眼睛忽然湿润了起来。

  她伸出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也遮住了再也控制不住的崩溃表情。

  她怎的忘记了,万水千山,漫漫两年,从玉京到滨州,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孟不离,背负着一个人的命令,始终默默地跟在她身旁,宛如一道看不见却又真切存在的影子。

  层层白纱至此,终于掀到尽头。

  最下面的人,有一张深沉得无法解读的脸,但他的眼神,很专注地望着她,望着她,须臾不离。

  “朕当时喜爱的、向往的,是你这样的妻子。”

  “但朕现在……是天子,头压百年基业,肩挑千里江山,王座之下累累枯骨,龙椅之前血雨腥风。身为皇后的女子,需穿一件刀枪不入的盔甲,才能站在朕的身旁,并且,能在朕倒下后,继续支撑起广厦高堂。”

  “所以,你是一个……来迟了的人,长晏。”

  “削郑氏诰命,降为庶民,即日遣返,并其女谢长晏,永不得入京。谢氏子弟,不得参加科举。钦此。”

  他说了那样的话。

  但始终不曾真正割舍。

  他准备了最合她心意的礼物。

  他派遣了一直默默保护她的随从。

  他教她独立思考,他让她一展所长,他包容了她所有离经叛道的行为,他应允了她惊世骇俗的退婚请求。

  他教会她飞。

  而这一次,他救了她的命。

  可是,可是,可是啊……他却不知,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不想活下去啊!

  谢长晏浑身战栗。

  她手脚并用地爬到碑旁,抱起了母亲的头颅,号啕大哭起来。

  三月三,芍药开。

  她的生日,父亲的忌日,再然后,也变成了母亲的忌日。

  谢长晏跪坐在甲板上,将胭脂一点点地涂在郑氏脸上。

  胡智仁找了最好的入殓师,将郑氏的头颅缝回了脖子上,然后又为她修整了妆容,更换了衣衫。

  郑氏闭上了眼睛,面容看起来慈和平静。

  谢长晏一点点地涂抹着,看着那苍白的面颊有了嫣红的颜色,仿佛下一刻,娘亲就会重新活过来,然而,指尖感应到的温度在提醒她,不可能。

  娘亲再也不会睁开眼睛了。

  谢长晏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之前在碑旁,她哭得歇斯底里,哭得喘不过气,哭得口干舌燥时,以为自己的眼泪都流干了,不想竟然还有,这一次,却是哭得如此悄无声息。

  身后的胡智仁挥了下手,示意众人全部退下,然后走到谢长晏身旁,迟疑再三,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

  谢长晏忽然开口道:“娘亲叫我取一盒胭脂。”

  她的喉咙被弯刀割了一道口,伤口不深,又做了及时包扎,所以还能说话。但说话之际偶尔会扯动伤处,隐隐作痛。

  胡智仁有心劝她不要说话,但最终还是在她身旁跪坐下来,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因为他知道,此时的谢长晏,最需要的就是倾诉。

  谢长晏果然说了下去:“十五年来,她从没抹过胭脂。她今天忽然让我取一盒胭脂给她,我好高兴。”

  谢长晏说着,伸出手为郑氏又梳理了一下鬓角被海风吹乱的发丝,目光缱绻而哀伤:“但我万万没想到,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娘亲涂胭脂,是这种情形下。”

  世事无常,竟能残酷至此。

  谢长晏不由得想:现在,她真的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了。噢不,她已及笄,连当孤儿的资格都没有了……

  胡智仁劝解道:“谢夫人在天上看着,必不愿见你如此悲伤。你要节哀。”

  “人死了真能天上有灵吗?”

  胡智仁一愣。

  谢长晏讽刺地扬起唇角:“若真有灵,父亲眼睁睁看着娘亲死在他碑前,怕是会再死一次……会在及笄之礼时遇到这样的事,都是我的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