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602章

作者:湖涂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要不是在办公室,在领导面前,她都要喜极而泣了。

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原本是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谁能想到以后还有可能当领导呢?

苏青玉笑了笑,“好了,也不用太紧张,我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适应。做准备。”

这半个月里,苏青玉就给各个部门分配任务。

公司主要任务是管理供应商,也就是那些养殖场,然后帮他们销售出去。

这气势和小红旗的性质有点像。

只不过小红旗是需要加工,而管理公司不需要。

苏青玉他们这个管理公司只需要负责收购下面养殖场的水产,然后找销售渠道卖出去就行了。就是一个买进卖出,赚差价的。

只不过这个单位不以赚前为目的,所以中间差价不会很高,维持正常运营就行了。

毕竟养殖场需要一个这样的机构,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进行养殖。而采购商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机构为他们提供充足可靠的货源。

因为他们第一个负责的是小严村的这个养殖场,苏青玉还特意带他们去养殖场了解过情况了。

然后还站在船上,给他们来了一番指点江山,“未来全县养殖,大部分都会经过我们的手流出去,你们说这业务大不大?”

太大了!

来了一趟养殖场,这些人更有信心了。看到这些水里的鱼,才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

回去之后,大伙儿就忙起来了,后勤的赶紧准备办公用品,其他部门则开始准备开工之后需要用到的一些表格,一些文件。

这会儿单位是不提供电脑的,这种东西都要自己手工准备。

苏青玉偶尔也会给他们单独搞个培训,告诉他们怎么做好自己的岗位上的工作。

她很庆幸当初元华在小红旗搞企业管理咨询的时候,她跟着学了,这会儿现学现用,派上用场了。人果然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指不定啥时候就需要用上了。

一直到三月下旬,苏青玉才开始正式行动了。

她给康莱集团打了个电话,表示自己这边要开始宣传合作了的事儿了,要是他们方便,到时候也响应一下。

康莱作为一个集团,总有自己的人脉的,能出一把力当然更好。

安排好了之后,苏青玉就要去省城找报社了,准备刊登华国改开以来,第一个招商广告。

第277章

这一次,苏青玉是准备面向全省招商的。

毕竟考虑到这一开始的运输量,供货量,以及公司工人数量和素质,只能先从省内做起。而且在没有出成绩的情况下,她也没底气能上全国报纸。当初小红旗能上,那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了。这次小严村这个,得等收货的季节,拿出真正的胜利的果实给大家看看。

上不了全国报,苏青玉也不担心卖不出去。

整个湖云省,几千万人的需求啊,就算排除偏远的地区的,以及一些不舍得买的,也绝对有一千万人的市场。

就她那养殖场看着大,在全省范围来说,可不算大。

这会儿省城的报纸也有专门打广告的版块了,国营单位现在要发展,也是想尽了办法,也要打广告搞宣传。

不过苏青玉这次可不是简单的打广告,她还要宣传一下自己这条致富路,以及康莱的支持。这是她当初和康莱说好的事儿。可不能反悔了。

为此她亲自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稿子。

稿子里介绍了小严村是一个贫穷的村子,有多少人,又有多少耕地,还有粮食年产量。然后又讲了干部们为了脱贫致富,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小严村发展的道路,就是搞水产养殖。

接下来又介绍了青山湖的面积,水质量,养鱼环境。

重点描写了爱国企业康莱集团通过公社主管农林渔的副社长知道了这一情况之后,斥资五十万,帮助小严村走上这条致富路。

后面用了一些笔墨描把康莱集团介绍夸奖了一番,算是给他们打个广告,出个好名声。

给康莱集团吹完牛之后,文章里又写了如今青山湖已经有了十几万尾鱼,并且再过半年就能出水上市了,这意味着小严村这条致富路即将成功。为了这批水产的顺利上市,云城水产管理公司现在对外招商,寻找个体户,长期出售水产养殖场的水产。包送货上门,包水产新鲜。保证价格公道。

然后留下电话,留下了地址。

这篇稿子虽然带着广告的性质,但是因为其特殊性,所以也不能当一般的广告投放。苏青玉还是想尽量的能够上日报的正版里面,而不是最后面的广告页面。因为这会儿看广告的人也不多,除非有相关的需求。二来打广告也是要钱的,能省则省。

苏青玉为了不耽误时间,亲自送过来的,也是希望能够放一个好位置。

她虽然职位不高,可她好歹是京大前学生会主席,经常给这些报纸投稿的一些笔杆子,也有几个是京大文学系毕业的。苏青玉从牛芳他们这边打听了几个在湖云省的笔杆子,就联系上了。

所以人家给苏青玉开了个后门,可以亲自去投稿,还能和里面的编辑谈谈。

当然,能不能登上去,那就得看她的稿子写的好不好了。

要是写的不好,肯定是投不上的。和文学相关的事儿,他们可不能放水了,那是对文学的亵渎。

而且他们也不希望京大的学生会主席干出凭关系上报纸的这种事儿。

好在苏青玉也没那个打算,要不然她也不会花这么长时间写这个稿子了。

她虽然不是文学系的,可好歹也是写过很多稿子上报纸的。

就是这会儿,报社的人听说她是京大的那个苏青玉,都还记得当初她写的那篇国外的月亮的文章。

定稿的王主编也很亲和,“当初我可是对你那篇文章很是感触啊。从改开的政策出来之后,我就预感,未来国人的眼光会看向世界,到时候离开的人会很多,回来的人只怕不会多。”

苏青玉笑着道,“但是留下的人,更多。而且我相信,只要留下来的人做的好,回来的人会很多。”

上一篇:穿进虐文考科举

下一篇:朕亦甚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