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622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李明玉道:“所以你是好人,你不是为了你自己,你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人,我这样的小孩跟着你才能走的更宽更远。”

“我是为了大夏,明玉公子,你也不是小孩。”韩旭道,“现在是你为你自己和你父亲的荣耀,去到皇帝跟前的时候了。”

李明玉哦了声,屁股在椅子上扭了扭:“大人是说,现在我去了,陛下就能看到我了,也没有人能从我手里抢走我的东西了?”

“是啊,武鸦儿远在天边,项云在外拦住叛军,这时候你站在皇帝跟前,就没有人挡住你了,至于有没有人能抢走你的东西,还是要看你。”韩旭看着李明玉,懵懂顽童气息已经褪去,少年初成,“你现在可以自己做事了,既然是自己做的事,别人想抢就没那么容易了。”

李明玉点点头,站起来施礼:“那韩大人,我这就去建功立业!”

“都督尽管放心去,我韩旭会将都督的根基守好。”韩旭站起身还礼,又补充一句,“也是将我的根基守好。”

李明玉对他一笑,转身走出去,身子端正仪态沉稳,但临到门槛时,双脚一跳而过,透出几分少年顽皮。

山南道内兵马集结,少年都督身披铠甲,身后李字帅旗招展。

远处围观的百姓们看到这场面再也忍不住眼泪,倒是不是跟这少年都督多情深,而是悲痛靠山跑了

“大家不用怕,韩大人会留在这里,剑南道的兵营也在这里。”李明玉朗声说道,“而且我要去守护麟州,麟州无忧,那些叛军也不敢欺负大家了。”

民众们以更大的哭声来回应这个少年都督,不知道是感激他的安抚,还是更加绝望。

这些事李明玉就不放在身上了,安抚民心是韩旭做的事,回头抱拳:“韩大人,那我去了。”

韩旭点头一礼。

李明玉对他一笑:“韩大人,你其实真挺好的。”

韩旭没有说话,好啊不好的,说来说去没必要。

李明玉转过身将手中的长刀举起:“剑南道的兵将们听令,随我杀敌。”

城外万人齐吼:“杀敌!”

万马奔腾如云如龙滚滚向前,李明玉再次回头,韩旭以及府城都几乎看不清了。

“韩大人,你是个好人。”他嘻嘻一笑,自言自语,“但我是不能听你的安排,你为了你好,我要为了我姐姐好。”

不过,他将来会将给韩旭的金屋子打造的更大,让韩旭住的舒舒服服的。

如果将来韩旭年老色衰,姐姐不喜欢了,他会养他终老。

相州大雪纷飞,城池曾经有些起色繁华被风雪吹散,不见人影。

城池里外穿着黑亮铠甲罩着大红棉袍的兵将们一队队一列列不断的行走,马蹄声杂乱又有别样的韵律,恍若这座城池都变成了一个金甲战士,在缓缓的走动。

道衙里武鸦儿一如往日坐着看信,王力跟往日不同,满是风霜的脸上笑开了花。

“这次一路上都没有挨饿,油茶面吃完了,还有肉脯。”他眉飞色舞口水四溅的跟四周人讲述,“还有干梨,这干梨不好吃,你们知道梨怎么才好吃吗?蒸着吃,加糖。”

四周的男人呸他一声:“老王你出趟门就记着吃。”

王力不理会他们的嫉妒,叉腰大笑。

“还有马,这次我口舌得力,要了那女夫人多给十匹马,一路上折损了五匹,还剩下五匹。”

四周的男人们对他更大的呸声,揪住他在身上乱摸“还藏了什么好东西?”“吃的有没有?”“这么有本事了,只得了些吃的喝的五匹马可不行”。

厅堂里喧闹一片。

王力从人群中挣扎出来:“我这当然不算本事,真正的本事是乌鸦。乌鸦,楚国夫人可是答应我出兵的,她在信上没有反悔吧?”

说到至关重要的大事,打闹的男人们都安静下来看武鸦儿。

武鸦儿看了眼信,道:“出兵吗?没有反悔,她说了出兵。”

王力抚掌:“这就安心了,那个女人晾了我好几天,差点以为要骗我。”

一不小心把实话说出来,四周男人们哄笑打趣。

“我吃点亏受冷落没什么,只要楚国夫人肯出兵就好。”王力制止众人,神情激动,“别的不说,淮南道那边的兵马真是又多又结实,只要他们出兵,京城去麟州的那些孙子们定然有去无回,咱们就可以安心的跟安康山打个痛快,到时候谁还敢嘲笑诋毁咱们半句。”

男人们都含笑点头。

武鸦儿也笑了笑,道:“等候时机备战吧。”

男人们应声是,只要麟州那边一开战,京城的叛军和麟州陷入混战,他们就可以动手了。

王力憧憬着动手之后:“到时候说不定能杀了安康山,夺回京城呢!”

想到这个他浑身发麻,这种大功劳可以封侯拜相了吧?

王力唧唧咕咕想东想西又想到楚国夫人。

“她会不会又觉得吃亏了?到时候再给她请个封赏好了。”

他看武鸦儿一笑。

武鸦儿对他笑了笑:“不用担心。”

不用担心她会不会觉得吃亏,更不用担心给她请封补偿。

她在信上说,武鸦儿,你不用请我助你解麟州之围,我请你助我夺京城吧。

她可真敢想啊,武鸦儿忍不住再次微微笑,果然是个大贼。

打京城,武鸦儿想过,有多难,看他现在都不打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因为安康山故意用麟州来威胁,他这次根本就不想动。

跟安康山打一战,是要分出生死的一战。

这一战要么叛军死,要么卫军死,不是外表上看的生死,是气势和运势,生的一方扶摇直上,越战越勇,死的一方从此苟延残喘,名存实亡。

当然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他没有哄骗皇帝,按照他的估计明年,最迟成元八年初他一定能杀死安康山的生机,夺回京城。

听到他这样说,她在回信上说我信你,你想的没错,你就是在那个时候做到的。

这句话看起有些奇怪。

武鸦儿看了两遍但也看不出什么,那就不看了,只需要看到她说她信他说的就好。

然后她说了更奇怪的话。

“但那是因为你没有我。”

“现在你有我啊,不用等明年,现在我们就可以试一试了。”

“武鸦儿,你相信我,这样做,对我们都会好。”

她说相信她,她说我们武鸦儿抿抿嘴。

王力用胳膊撞了撞武鸦儿:“你笑什么?”

武鸦儿道:“高兴就笑了啊。”看他问,“你不高兴吗?”

王力嘿嘿的笑了:“高兴高兴。”

几个披甲少年咚咚跑进来,其中一个大声喊:“义父,我可以出发了咿,力叔叔!”

王力咧到嘴边的笑顿时收回去,转身就往武鸦儿身后躲,但武孝已经扑过来了,抓着他的胳膊晃荡,身上的配刀弓弩哗啦响。

“力叔我好想你啊”

“想我可以,别把口水擦我胳膊上!”

“力叔,你有没有给我们带礼物?”

“夫人让信兵给你们的东西不是都给了吗?”

“力叔那是义母给我们的,你作为叔叔出门一趟给我们带了什么?”

“闲话不要说,不是要出发了吗?我们速去准备!”

吵吵闹闹的屋子里的大男人们小男人们乱哄哄的走了出去,武鸦儿在后由亲兵披上大红斗篷,按了按胸口,斗篷下铠甲后衣袍内贴身放着的家信。

现在他有她,那他就按照她说的试试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家人的叮嘱

成元六年末,大夏的冬日变得更加肃杀,到处都是兵马,到处都有流离失所,有的兵马在疾驰奔走,有的兵马在快逃蜷缩。

“但南公子你不要动。”

一座山脚下驿站的小厅堂里,项南和一个老仆相对而坐,二人之间的桌子上摆着两个大包袱。

项南在翻看包袱,老仆在说话。

“不管哪里的卫兵动,六老爷说南公子你的宣武道你的白袍军都不要动。”

项南埋在一个大包袱里翻来翻去,一面听老仆碎碎说话,一面不时说几句话。

“这是母亲给我做的棉鞋吗?果然跟小时候一样,还是那么难看。”

“祖父的信怎么放在盒子里?哦,哦,竟然是祖父最喜欢的茶给我送来了。”

他一心三用,还能抬起头对老仆点头。

“我知道了,六叔还有什么吩咐?”

老仆慈祥一笑:“不是吩咐,是交代,六老爷详细要说的都在信上。”

项南在包袱里翻出几封信,拿着其中一封摇了摇:“找到了。”

要打开看,门外有卫兵通报:“县衙里来人了。”

项南放下信,道声进来吧。

门帘掀起,一个官吏带着人走进来,竟然送来两个炭炉。

“县令让我们送来。”官吏说道,“这驿站本就年久失修,战乱更荒废,屋子里一时修不好,至少让它暖起来。”

项南含笑道谢。

官吏让人摆好炉子,又笑吟吟道:“是楚国夫人那边特意送来的炭呢,烧起来又暖又香。”

项南笑着点头,官吏不再多言带着人离开了、

官吏进来之前老仆已经起身站起来退到一旁,安静的看着这一幕,此时他走到火炉边,伸手抚了抚:“还真是很香,老太爷没有用过这种,只怕麟州的皇帝也没有。”

项南道:“楚国夫人有钱呐。”

火炉摆进来没多久,老仆脸上身上残存的风霜褪去,笑意也舒展了很多,道:“是楚国夫人特意送给南公子的吧。”

否则一个小小的县令哪里能用得上?不过是托个名义。

项南哈的摆手摇头:“她才不会。”

那县令如此客气,是因为让自己带着兵来震慑当地一家大族,大族不算多豪门,只是枝叶繁茂根深,恨不得在这里做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