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442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淮南道战事,江陵府动向,安东纷争,山南道韩旭,沂州振武军布防,知府带着文官负责安民供给,元吉带着一群将官负责武斗,刘范姜亮奔波在叛军州府中威逼利诱文斗,这一切都汇集到李明楼的案头。

书房里日夜有人进出灯火通明,李敏的信被元吉拆开时,李明楼正在看李明玉和周石的信。

“没想到明华有这般胆气。”她说道,想了想前世今生对这个姐妹没什么印象,就记得是堂姐妹中是说话最少的。

那一世这些堂姐妹命运如何,她也不太清楚,撕破脸后没有了来往,不过在大命运前个人的命运也不会有多侥幸。

元吉对李明华的行为也很赞叹:“不枉叫大都督一声伯父,原本明玉安排让兵马以韩旭的名义去支援江陵府,有了李明华主动,对李氏的声誉更好。”

虽然李家的男人们如他意料中,到底有个后辈让人眼前一亮,让元吉对李家的戒备反感稍微缓和,但与此同时,项云就......

他低下头看李敏的信,没想到项云竟然瞒着他们跟齐山来往了。

“项都督是一方节度使,总不能真的只跟在明玉身后吧。”李明楼劝道。

元吉看了眼李明楼,能感觉到这女孩子心情很好。

她不喜欢项云,现在项云做出这种事,不是应该更生气?怎么看起来还很高兴?

李明楼诚恳道:“元吉叔,或许是为了保密,兵贵神速,不管怎么样,江陵府和江南道都是多亏了项都督才解了危急,要不然单靠明华带着五千兵马,咱们的兵马赶过去来不及,也不会逼退承庆叛军。”

那一世有项云掌管剑南道,战乱开始后项云就把李家的人接到剑南道,江陵府也很快被叛军占领了。

后来项云带着剑南道的兵马平叛江南道名声大震,从那时候起,项云的名气渐渐排在了剑南道之前。

想当初自己还很高兴,项云名气大,剑南道也更厉害,却没在意这是消耗了剑南道兵马才成就的,项云会越来越厉害,剑南道却并不是。

这一世江陵府危急,她竭力的调兵去援助,能不能成功也没有信心,现在江陵府江南道都保住了,项云也还带兵来了,但这一次功劳不只是他的了。

元吉还在轻叹:“就算是为了兵贵神速,难道告诉我们,我们会阻止他吗?”

他低头看李敏的信,李敏言语恶毒又夸张渲染,但撇开这些情绪还是可以看到事实,有个事实更无法接受。

“黔中那边陇右的防线他交给了东南道。”

李明楼道:“元吉叔,项都督请别的兵马帮忙也很正常,毕竟他知道我们剑南道没有太多可调动的兵马了,这是替我们考虑呢。”

元吉摇头,项云这哪里是替剑南道考虑啊,这是跟剑南道离心了,他是跟齐山合作了。

所以这一世项云要去坑齐山了,李明楼再忍不住哈哈笑了。

第四十六章 简单的安排

李明楼哈哈笑,笑的元吉有些无奈。

“元吉叔,你不用想这么多,如今这乱世,只要兵马有利,谁都可以跟谁合作,谁都是独立的自己。”李明楼道,“项都督当然会有自己的选择。”

大小姐说的对,他是项都督,领兵一方节度使,不是剑南道的兵将,当然,他也不是剑南道的节度使......他们也不会让他变成剑南道的节度使。

这么简单的道理,或许是因为大家做兄弟同伴太久了,不如晚一辈的大小姐看的清楚,元吉自嘲一笑。

大小姐从一开始对项云就是疏离的,在她看来项云要么是长辈,要么是平起平坐,这大概也就是她为什么去而复返不肯嫁过去,如果太平盛世长辈晚辈和平共处扶持也罢,但乱世就不一样了。

剑南道不会允许项云凌驾李明玉之上,项云难道愿意为剑南道肝脑涂地?都是大都督,不论辈分,那就只能平起平坐,不是同姓血亲相互扶持,就只能是互相合作。

合作,谁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项云这次选择了与齐山合作,是因为对他有利,我们跟项都督如何,自然也要看有没有利。”李明楼对元吉柔声道,“元吉叔,大家都选择有利的一方,大家都能有所得,齐头并进,声势壮大,这是好事啊。”

要是只讲合作利益,那这件事就很简单了,元吉笑了笑,收起了怅然,他这么一个大人了,不能让孩子来哄劝。

“是的,这一次江陵府江南道的胜利就是这样。”他笑道,“项云借东南道之势领兵有谋,我们剑南道兵马去而复返有勇,大家齐头并进。”

李明楼一笑:“对嘛,如果让项都督借剑南道的兵,那这次算是谁的功劳?”

功劳都算项云的?剑南道岂能给他人做嫁衣?

功劳算剑南道的?项都督也不会白给他人做嫁衣。

以前大家从来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啊,项云和剑南道是不分彼此的.....元吉再次闪过一丝怅然,但现在亲眼看到项云的所作所为,不分彼此是不可能的。

人心已变。

不能困于曾经过往了。

元吉恢复了清明再次道:“大小姐说得对。”又低头看信,转开了话题,“项都督来江南道也是很危险,还遇到了刺客刺杀。”

他已经不喊项云了,事情发展到现在,经过长时间的隔绝,剑南道人对项云的感情已经变了,李明楼相信,如果将来有一天剑南道与项云反目成仇,大家也不会惊讶了。

事情只要做了,就不会是无用之功,李明楼抿嘴一笑,也低头看桌上的信:“江南道是有些乱,还有这么多山贼,更没想到山贼头子是向虬髯。”

小姐不想谈项云也转开了话题,元吉领会上前看桌上的信,信是周石写来的,不到两年间,窦县泥瓦匠已经累积战功从小丁升为一府军之长的都尉,手下领六团千人。

这次援助江南道就是由他为主将。

元吉还记得向虬髯:“此人不服管教,占山为王倒是自在,但在听到我们会来江陵府,主动前来支援,也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儿,只是不能也不适合重用,扔下兵马又不知所踪.....”

他说到这里不见李明楼说话,抬头看李明楼手中捏着一张纸,嘴角含笑而出神。

那张纸是从周石的信里拿出来的。

周石的信有三张,一张是他亲手写的,另一张则由身边的文书详细描述过程,最后一张则是向虬髯给周石写的那封信。

得知会将信送给楚国夫人,他并没有再重新写或者多说几句话,只是在信上画了一只腊梅。

李明楼视线落在腊梅上。

女孩子的嘴角微微翘,眼睛闪闪亮,笑容里除了欢喜还藏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