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侯 第130章

作者:希行 标签: 穿越重生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这一世有很多细节跟那一世不一样了,但大走向是不会变的,兵乱越晚发生越好。

李明楼坐直身子:“让明玉启程去京城,但是只是启程去。”

这是什么意思?元吉不解,等候李明楼的解释。

“他年纪小体弱,天冷雪大路不好,带着兵马慢慢走,行程时间先按.....”李明楼想,手指点点算了算,“三个月吧。”

三个月京城怎么也该闹起来,全海崔征兵马相向,武鸦儿杀奸臣血洗宫墙,安康山造反,她当然不会让明玉这个时候真的去京城。

只要做出去京城谢恩的姿态就可以了,顺便有借口带着兵马出界,待京城乱起来后,走到哪里就停在哪里吧。

大夏骤然大乱,地方官民都惶惶,很需要也很欢迎有更多的兵马在身边,剑南道也很愿意保护更多的民众免遭叛军荼毒。

听她这样说,元吉就明白了,虽然理由不同,但跟让明玉带兵去拜访附近节度使,以及让嫁妆军在当地找嫁妆剿匪是一个意思。

元吉看向一旁的舆图,就目前李明玉李明楼和嫁妆军所在的三个位置,隐隐的能将大半的南方腹地围拢。

当然那只是隐隐而已,如果有机会的话。

有机会吗?元吉沉稳的心跳了几跳,想着小姐的喃喃自语以及不断让盯着的几方消息,虽然没有什么新消息,但从日常琐碎中渐渐的能感受到变化,紧张,似乎山雨欲来,真如小姐说过的,安康山要反了,天下要大乱了。

如果有机会也不够,还要有实力。

元吉将跳动的心重重的按下去,应声是:“我这就给严茂安排。”

李明楼道:“还要安排一件事,项云不用跟随。”

项云?李明玉进京的话,作为长辈以及陇右节度使的官身,剑南道肯定会让他陪同,不过最近的确很少有对项云的安排,不仅仅是因为养伤。

“让他留在剑南道吗?”元吉问。

那当然不行,李明楼看了眼舆图,想了想,随便指了指:“让他去夷人那边,那边乱事才平,余孽尚存,也算是安稳后方了。”

其实夷人那边已经没什么事了,李奉安死后震怒的剑南道兵马不会让余孽幸存的。

元吉应声是。

“不用带太多兵马。”李明楼又淡淡道,“带的多了,免得夷民不安。”

元吉再次应声是。

说完这些远方事,李明楼精神些许放松:“军营怎么样?”

元吉精神振奋:“军营已经大不一样了,不止军营,窦县都不一样了。”

钱粮到位,如同东风,万事顺畅,又如柴高风大,火势汹汹。

李明楼也来了兴致:“我看看去。”

李明楼很少出门,不是因为她不喜欢出门,那一世她在太原府住在自己的宅子里,春踏青夏赏荷秋狩猎冬玩雪,战乱也没有让她深居简出,李明楼的神仙车常常在太原府街上走过,身边随从陪同玩乐的夫人小姐,以及年轻的男子们无数。

李明楼一声要去看,半个县衙热闹起来。

而此时一条大路上的几个风尘仆仆皮袍帽子裹住头脸的男人,停下脚步看着前方。

武鸦儿抬起厚重的帽子,露出苍白的脸发红的眼以及干裂的嘴唇,声音哑涩:“这就是窦县吗?”

第九十八章 观新城

大路前方有热闹的人群,有密密麻麻一片片的长棚,悬挂着各色幌子叫卖喧哗,来来去去的人群都从那边来,并没有城门也不见城墙。

有一个瘦小的男人向前走了几步:“按照方位和舆图,就是这里。”

他是大家最信任的引路人,瘦小的身板引过无数的路,他自己也很信任自己,但这一次声音和眼神都有些疑惑。

看起来不太像啊。

“也不奇怪啊。”另一个男人抓着帽子向前看,“看来窦县不仅是被山贼屠城,城墙城门也被拆了。”

这话让路上走过的人听到了,顿时骂声四起。

“说什么呢!”

“我们窦县可没有被屠城。”

“我们窦县兵强马壮人多。”

“你个没见识的乡下人!这里不是城门,县城还在十几里外。”

长得粗壮看起来很凶的男人却没有因为被骂而暴怒,憨憨不解:“不是城门,那里查什么?”

他伸手指向前方,越过长棚彩旗有更高大的木架,上面插着更大的彩旗,木架下有人群排队,有十几个官兵查问,两边也搭着草棚,有三个小吏坐在其中,不时的有人被官兵带过来站在小吏面前,询问以及低头书写什么。

他们一路走来的城门也很少有这样严查的。

“更何况这里明显是街市。”男人又指长棚的热闹。

随着走近可以看到这些长棚下有食肆茶酒,更多的是摆着售卖的各种货物,大到车马牲口,小到糖人绢花。

路人笑了:“这里是街市,但不是窦县。”

有挑着担子的路人经过插话:“是窦县,是窦县,这里是窦县的城外镇。”

“这是你们自己乱叫的。”先前的路人不服。

挑着担子的路人嘿嘿笑:“不信你去看,县衙的人正在里面丈量呢,说要规整街道,还有一些货商赶来了,专门售卖砖石木头的,这是要建房子了。”

有官府的人那就可信了,先前的路人有些不高兴:“你们这些外乡人就成了我们窦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