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七零发家做军嫂 第107章

作者:叙年 标签: 甜文 爽文 种田 穿越重生

  被沈子夏一语戳破,周婶也不恼,笑问道:“你这小娃娃小小年纪,伶牙俐齿的,行吧,既然你跟着我过来,肯定也是想卖我东西,你家有什么东西可以给我的?都拿来瞧瞧吧,年底那阵,家里发了钱,家里的票都让我老伴花光了,只能卖这些这些不要票的东西。”

  还别说,沈子夏还真存了不少东西,木耳不少,鱼虾干也有一些,鸟肉干送了些出去,家里还有好些个,她现在不愁鸟肉,手里头的肉都想先卖了,多换点钱。

  她来这里,最大的愿望不就是在这个年代当个万元户,当个厉害的富婆吗?

  “婶子,我手里头东西不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我刚才听你说,你家啥都缺呢。”

  “嗯,都缺,我家在厂里上班的,工资高,但是发的粮食也不多,家里人口多,我虽然在厂里食堂吃,但是平时物资也不够,都需要买。”

  沈子夏暗道:那敢情好。

  她什么都能弄一些,毕竟人们吃的喝的,都是从土里出来的,但是就是手里没钱。

  “婶子,我家现在有红薯,有花生,我还有一些晒好的木耳和鸟肉,这些,你要吗?”

  “花生我就不要太多了,我家厂里发了不少油,自家吃也吃不了多少,我要两斤就差不多了,至于红薯,我家老伴喜欢吃红薯,正好能要点,至于你说的这木耳吧,听说是不是挺补血养颜什么的?”

  沈子夏认真的点头,“对,木耳算是中药材,外头少,你想买也买不了,而且它特别补血的,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适合吃,可以蒸着猪肉吃,也可以煮菜的时候放一些,煲汤也可以放点,做包子还能剁碎了加进去,反正做法千千万。”

  看她侃侃而谈,周婶嘿了声,“你这孩子把木耳说的天花乱坠,是不是骗我的啊?”

  “婶子你不信的话,可以去药店里问问人的,他们都知道。我听说你儿媳妇刚生了孩子,身体肯定很虚吧,鸟肉蒸了给她吃可以补身体呢,这木耳也能补,我这鸟肉有些没加盐晒干的,听说生了孩子的人适合吃。”

  刚生产的女人如果需要喂养孩子喝奶,是不能吃太咸的东西,甚至是无盐的东西。

  沈子夏这句话正中周婶的下怀。

  周婶也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人了,也算见过大风大浪,倒是没有想到,一个半大的孩子,能说会道,懂得那么多,和她说话毫不费力。

  她这次出来,也是想买多点东西回家去。

  见状,她问道:“那我就要两斤花生,再要十斤红薯吧,你那鸟肉干怎么卖?还有那木耳,又是什么价?”

  对方爽快,沈子夏也高兴,忙说道:“婶子,花生给你算一毛五钱一斤吧,红薯一毛一,鸟肉干偏小,一只给你算八毛钱,木耳一斤一块二。”

  沈子夏的话说完,刚才笑呵呵的人,眼睛瞬间睁大。

  “那么贵?这都什么价格啊?八毛一块二,这哪里是卖东西,简直是抢劫。”

  沈子夏也不恼。

  这世道店铺里头也未必有这些东西可以买,别人没买过,突然要的那么高的价格,自然是不敢相信的。

  “婶子,你别看我说的价格贵,其实我已经给你降价了。”

  “还降价,你还不如去抢,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多,你一口气要了我那么多,我还有钱吗?你这孩子该不会是来唬我,逗我玩的吧?要是来逗我的,赶紧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对方也是真的被价格吓到了,越看眼前的小姑娘越觉得不靠谱。这半大的孩子她知道什么啊?

  沈子夏等她说完之后,才说道:“婶子,我这价格绝对不会卖贵你一分,我就是看你买那么多,所以我才想着给你算便宜的,你经常在外面买东西也知道,我这花生和红薯都给你算低了价格的。”

  周婶没作声,证明沈子夏说对了。

  “之所以我说鸟肉和木耳卖的那么贵,是它本身就是那么贵。咱们别说是镇上,就是县城里头,你也未必买的了木耳。

  这木耳补血真的很好,大人吃了后,奶。水更多了,孩子也有吃的,婶子你也应该听说过,奶。水都是当妈妈的血化成的吧?”

  周婶依旧不说话,因为沈子夏说对了。

  “至于鸟肉,你在外头买也能买一些,毕竟山里有人打猎的话,这鸟肉也能偶尔买的到的,但是也的得看情况不是吗?

  你现在着急着要,刚巧我也有,正好卖给你,而且这价格真心不贵,跟外头的价格相差的并不大,而且我的是斑鸠,跟鸽子一样补血养气的。”

  被沈子夏这么一番话说着,周身脸上倒少了生气,显然回过神来,也想明白了。

  不过毕竟这么一大笔钱,她也觉得贵了些。

  问道:“小姑娘,你这些东西,都没便宜些吗?我给你买多点。”

  “婶子,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你经常买东西,啥价格你也清楚的不是?”

  对方不舍得花那么多钱,看着这么小不点,连哄带骗的让沈子夏便宜。

  可沈子夏不是刚才那个年轻女人,并没有让步。

  她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愁卖,只是她很少出来而已。

  她以后红薯和花生还会源源不断的种,稻子也会渐渐多起来,到时候手中的粮食越来越多。

  村子里头的人或许不敢大吃大喝,生产队给的粮食足够吃,但是工厂里上班的人工资高,平时饭量也大,定量的粮食吃完了,迟早要买的。

  她今天就算是过来探探情况,能卖则卖,最主要还是探探镇上的情况,到时候好过来直接扎根了卖。

  等今年局势慢慢稳定下来,过了明年,政策也开朗起来,到时候自由买卖会多很多,她现在就当探个头看看情况。

  周婶有些心疼着钱。

  其实这钱算起来也不算很多,只是她精打细算惯了,别人喊的价格总觉得是贵的,想要低点的价格,这样才觉得自己能得的小便宜。

  见她还在犹豫,沈子夏看了眼头顶的太阳,说道:“婶子,时候不早了,如果你决定不了,那我就先走了,我妈还等着我回去呢,不过这木耳和鸟肉,可是过了这个村儿就没了,不少人都找这些东西补身体呢,现在咱们国家政策好了,人手上都有钱,也不差那一块八毛的。没什么事,那我就想走了。”

  沈子夏说完,倒是没有再停留,十分坚决的转身离开。

  一步,两步,三步……

  她数着步子,在数到第五步,身后的人突然叫住她。

  “等一下。”

  背对着周婶的沈子夏嘴角露出笑容。

  果然,周婶还是不舍得的。

  不管怎么样,她这价格真的很公道,看着贵,但是拿同一物品对比,却是便宜的。

  她也是打算开个好头,才这么便宜给周婶的。

  “那,我刚才说的那些,一共要多少钱?”

  沈子夏回头,问道:“婶子,那木耳你要多少?”

  “半斤吧,这玩意很轻的是不是?随便泡发一点,就不少了。”

  “嗯,泡发开了,是不少的。”

  “那就要半斤吧,再来只鸟,十斤红薯,两斤花生,你给我算算要多少钱?”

  沈子夏心算了一下,不一会答到:“婶子,一共是两块八。”

  对方也心算了遍,“嗯”了声。

  “那你东西在哪里?”

  “婶子你等会,我去给你拿来,你就在这里先别走。”

  周婶寻思反正没给钱,干脆等着,只是人一走,周婶又觉得事情有点荒唐,一个孩子来跟她讨价还价呢。

  不过这世道,不少家里头都让孩子出来干活,这样一来,就算出了事儿了,也说只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不懂事,教育教育说上两句就是了。

  沈子夏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空间里,她所谓去拿东西,其实不过是找个角落,把空间存放着东西拿出来。

  幸好带了秤在空间里头放着,她秤了十斤番薯,用竹筐装着,上头又放了两斤花生,还有半斤的木耳和鸟肉。

  全部放好,她才把东西从空间里背出来,来到原先的地方。

  “婶子,你要的东西全部在这里了。”

  对方讶异,打开竹筐看了眼里头的东西,问道:“你这秤准吗?”

  沈子夏笑道:“我筐里有秤,你不信的话,可以自己秤一下,我基本都是给你秤多了的。”

  周婶急着回家,拿过竹筐垫了垫,也的确不轻。

  她检查了一下,也没再秤,“行吧,你把这东西送我家吧,我拿钱给你。”

  “好。”

  幸好周婶的家不算很远,沈子夏背着十几斤的东西也没太累。

  拿了钱,周婶说道:“等我家的吃完了,我要是还要,怎么找你?”

  “我应该每周这个时候会出来,我会在你们厂里附近,你要是想要,到时候联系我。不过如果我不在,那可能我没出来。”

  “行,我知道了。”

  两人说了会联系的方式,周婶就进屋了,沈子夏也连忙找个角落把竹筐放进空间,然后急忙跑去和妹妹妈妈会合。

第86章

  日子一天天过,村子也开始为春耕而忙碌起来。

  沈子夏在之前换了不少钱,这会心里蠢蠢欲动,恨不得自己能瞬间拥有不少粮食作物,能够自己吃,能够出去卖了换钱。

  她的空间在进入二级之后,种植作物就再也不需要休整一个月,土地翻整好之后,就能继续种植。

  只是,当她的稻谷快要收成的时候,她却发现,镰刀好找,这割下来的稻谷却不知道该怎么脱谷了。

  家里有脱谷机,但是她却没法搬进来,如果她带出去使用家里的脱谷机的话,机子轰隆隆的声音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家里要是没人还好,可张金花却天天都在家,就算她不在,隔壁还有人呢。

  眼看稻谷越来越黄了,沈子夏却想不到好的办法能尽快脱谷。

  思来想去,她觉得只有用手将稻穗上的稻谷一个个剥下来。

  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她想,如果空间够大,她能弄回一辆脱谷机,那她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空间里头的气候天天都是好的,就算有波动,也是属于好气候。

  大鹰村的田地一年能种植三季,那么她这空间,按照正常都能一年四季种植,再说她手里还有灵泉,种植速度杠杠的。

  这脱稻谷她至少得花好几天才能剥完,这么想着,沈子夏心更累了。

  为了剥稻谷,她花了好几天才算剥完,每天只要有空,她就往空间里头钻,戴着手套,拼命的拉着稻穗,将剥下来的稻谷全部放进框里去。

  几天后,手中的稻谷终于全部剥取完了,沈子夏手掌心都磨了水泡,掌心全是红肿的。

  她每天抓笔写作业的时候,都是龇牙咧嘴难受的。

  “二姐,你的手是怎么了?”

  沈子秋把她的手拿过来摊开,只见掌心红红的,起了不少水泡。

  “呀,怎么那么多水泡口?二姐,你干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