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7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大姐,这是怎么回事啊?”

看陈馨小胳膊小腿儿,穿得又简朴,那个大姐嘴角扯了扯,抬抬下巴:“还不是为钱闹的。那家的老头子前年走了,太婆身体也不好,不是说要拆迁了整改河岸嘛,太婆问了说还要一年吧才能动工,就不想搬,说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起葬在一堆。结果她那个儿媳妇听了就跳起脚脚闹,骂太婆是个老不死的,看到都讨厌得很,还说她不想搬不是要跟老头子死在一个地头,是想鼓捣把房子留给小儿子小女儿。小儿媳妇听了就当真了,说大儿子都不赡养老人,没得资格分这个房子,还有小女儿是嫁出去的人,也没得资格。这不,一家人闹起来,小儿媳妇把大儿媳妇推到地上,脑壳撞了个洞洞,转头大儿子把小儿子打得头破血流,小女儿去劝架,被大儿家的儿子拿了水果刀捅到屁.股上了。哎哟喂,简直是没得眼看。”

周围看热闹的人看到救护车来了,警车也来了,这才散开一条道,让警察和医生护士进去处理。

闹了好半天,受伤的人被送到医院去了,行凶的也被带走了,其他人才三三两两的散去,一边还在议论那个拆迁的事情。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去关心下老太婆到底咋样了。

陈馨不认识他们,也不可能贸然的去看,只能张望了一下打算离开。

走到街头那里,就看到有告示贴在路边的报栏上头,是关于拆迁的公示,还有临河拆迁的范围。

她走近了仔细看了好半天,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临河房屋都要被拆,拆的只是低洼的那一段,然后另一边的房屋因为离河边还有一段距离,可能会直接沿河修建一条观景道。

暗暗将这地方的名字记下,打算过段时间再去那条路看看。虽然拆迁不了,但是那条街的位置也不错,离她印象中的二环都还有好一段距离。只可惜她只是曾经路过这座城市待了一周时间,而且关注点还在美食和著名的景点上,这种不属于景点的老街她根本连印象都没有。

但是没关系,虽然地段不是后来最有名的那条路,可距离也不算太远,有种闹中取静的雅致。反正她也不打算开酒吧什么的,作为私房菜馆,或者兼卖简餐的咖啡厅的话,这地方却是恰恰好的。

不着急去看的原因是她想着手上钱不多,如果能在现在还没开发出来的那条著名的景点买一间房的话,以后只收租金都够他们用了。

时间晃一晃的就到了元旦。程洁邀请陈馨带着张璋去他们家过节,顺便给她介绍个朋友认识。

这个朋友是个摄影师,专门拍风景的,人物不是太擅长,但是静物拍摄比非专业人士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程洁跟陈馨俩人现在交情莫逆,对陈馨的打算也知道一些,所以这位摄影师如果愿意跟她合作的话,她完全可以在杂志社开一个美食专栏。

宋老师原本就不是以这方面见长,他是历史系毕业的,现在写的文章也多偏向于民俗风情,还有社会评论,偶尔也会写一些书评,字句犀利,论点切入一针见血,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吸引了不少读者,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都是厚厚一叠。

上次他介绍的本地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美食跟饮食习惯,在杂志上刊登连载后,引起读者很大的反响,其他地方也出来不少跟风的文章,都是在推荐他们本地的特色。

宋老师当时就明说了,自己文内的菜肴是好友亲手制作的,甚至应不少读者来信的要求,在第二期的时候还刊登了其中三样的制作方法。

然而这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杂志社也在跟他商量,能不能加开一个美食专栏。但是要求不能只是菜谱,最好是能融合每一道菜背后的风俗故事。

宋老师对民俗历史毫无问题,然而让他去发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这不,他干脆借元旦这个机会找上了陈馨,问她愿不愿意接手这个专栏。

陈馨当然愿意,她以前就是做这个的,不过那时候是在网络上发表而已,配上当地的风景照片跟食材照片,让人能了解得更深。现在不可能直播,那么只依靠照片也不是不行,这就需要一个摄像师的全力配合了。

第10章 用美食收买

要想把这个美食专栏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陈馨在跟杂志社的编辑沟通之后,打算试着先做一期内容。

第一期的三道美食为凉拌蕨菜、焦皮肘子、蒸蒸糕。

蕨菜在本地是种十分常见的野菜,山区的人特别喜欢将之拿来凉拌。还可以制成蕨根粉,无论是煮食还是凉拌都是十分美味的一道菜。

《诗经》上有提到过蕨菜: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这里面的“蕨”就是现在吃的蕨菜。陈馨以前很喜欢吃,不过因为有专家发现蕨菜中的某些物质有致癌的可能,少量食用无妨,不可长期大量食用,所以除了夏日天热外,陈馨一般很少食用蕨菜。

她之所以拿这道菜试水,也是因为蕨菜的食用人群不多,特别是杂志社所在的南方,基本很少有人吃这个。但是不吃就代表了新奇,可以有一定的吸引读者的作用。

蕨菜采摘后折成手指长的小节,过水汆熟后捞出沥干,整齐的码在白瓷盘里。

另取小碗,加入生抽、香醋、食盐、味精、花椒油和少许白糖提味,最后加入切成小圈儿的红辣椒圈儿,搅匀之后淋在蕨菜上即可。酸辣回甜,夏天吃起来特别的开胃。

焦皮肘子是脱胎于东坡肘子,郊县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也是注重酸辣咸香。

肘子洗干净去毛后在柴火上燎过,到猪皮微黄起泡即可。这一步骤关系到做出来的肘子皮是否软糯,工序一点不能马虎。

陈馨做菜的时候,除了负责照相吕老师外,其他人都拖着小板凳守着她聊天,还指指点点的评论为啥要这样做。陈馨也是服气他们了,为了蹭口吃的,这么没脸皮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嫌弃归嫌弃,手上还是不能停的。

他们这次是在铺子上做的菜,因为铺子上才有那么大的锅,灶的火力也更合适。

肘子清洗完之后,控干水,用老抽给肘子皮做个按摩,等到锅内油温到了七八十度,下肘子入锅,直到将肘子皮炸得金黄了,才捞出沥油。沥油之后还得上锅蒸,在上锅之前用椒盐抹一层,放置十分钟之后,等蒸笼上汽了,才将盆放进去。

“要蒸一个来小时呢。你们真的不打算去吃点饭垫个底?”

陈馨拎了把细葱出来剥,还有豆瓣酱生姜和蒜都得剁细点,另外的小碟子装了花椒粒和切碎的小红椒。之前已经先照过肘子了,现在得用美美的小碗小碟子将需用的佐料也拍个照。

他们没有找到古色古香的瓷碗瓷碟,干脆就用了玻璃碗和白色的小瓷盘,下面铺了陈馨在市场上淘来的桌布,经过精心的摆放后,照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就特别的精致。

原本肘子这道菜看上去是相当粗犷的,结果从相机的小屏幕上看来一点都不让人觉得肥腻,卖相挺不错,感觉吃起来也会很不错。

蒸了四五十分钟后,陈馨插了支筷子进去,很容易就插入肉中,这就代表已经蒸透了。

小心翼翼的将整个肘子夹出来放入大瓷盘里,盆中剩下的蒸肉的汤汁正好可以用来调酱汁。

用小火将姜蒜和花椒豆瓣煸炒出香味,再倒入刚才蒸肉剩下的汤汁,看水量多少决定是否需要加入另外的高汤。等到大火将汤汁煮开后,倒入一点酱油调色,等汤汁变得香浓时,然后加入剁好的小红椒煮个半分钟,倒入勾兑好的水淀粉使汤汁更加浓稠,再将汤汁淋在肘子上,最后撒上葱花。一道酱香浓郁的焦皮肘子便出锅了。

最后那道点心蒸蒸糕需要用到特制的模具,一般的家庭很少能做,但是如果不那么讲究的话,配料配置好后,用小碗上锅蒸也是可以的,只是吃起来没有模具做出来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口感。

但是蒸蒸糕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蔬菜汁调色,还能加入甜的咸的夹心,甚至肉松什么的也可以加进去。陈馨吃过的最鬼畜的蒸蒸糕是血糯米加老干妈的,简直让她一生难忘。

这三道菜里最费时间的就是焦皮肘子,但是最让人赞不绝口的也是这道菜,特别是男士们,浓油赤酱烧制出来的肥瘦正好的肘子,本来吃到嘴里就是一股肉汁迸射,再在酱汁中裹一圈,那又是一种霸道的侵袭。

“这肉好吃,小馨啊,要不我再去买俩肘子,你帮我做了我带回去给我爸妈和你程姐爸妈也尝尝?”

“那行啊,要不你等会儿就去?”毕竟铺子中午晚上是拿给铁叔两口子在做,她要是占用的时间长了,总不太好。

铁叔两口子当然不会说三道四,甚至说他们今天可以不做生意,让陈馨随便用。

“那可不行,我晚上还得陪张璋呢,而且这肘子吧,第一次吃觉得很好吃,多吃两次就得腻了。”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