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51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刘建民离婚之后请了半个月的假。他单位的领导也知道他跟妻子离婚的前因后果,因此很快就批准了他的假。第二天,刘建民拎着包就来找他爸妈了。

见到陈馨之后,刘建民向她道歉兼道谢。本来陪伴父母应该是他跟妹妹刘春燕的事,但细想这一两年来,陪伴父母更多的反而是身为外人的陈馨跟张璋。

以前刘建民还没觉得有什么,在妻子常年累月的念叨之后也觉得陈馨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但这次闹离婚,他仔细的去打听过之后,街坊邻居没有一个说陈馨坏话的,楼下的阿婆还说刘建民兄妹应该感谢人家陈馨替他们陪伴了父母这么久。更有对面的邻居老林两口子说刘家老两口在跟陈馨张璋认识之后,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正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刘建民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忽略了父母太久,久到连自己都觉得理所当然了。

这一次刘建民是专门过来陪伴父母,他想要为之前忽视父母的自己赎罪。

自刘建民过来之后,陈馨就少于陪着老两口了,她得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刘建民。毕竟他们才是一家人,就算刘奶奶口中说着不会原谅儿子,但怎么可能不原谅呢,毕竟是她十月怀胎,又养了十几二十年的孩子。

听到刘建民打电话过来说要来陪他们住两周后,陈馨就能感觉得到刘奶奶那按捺在心底的急切。在看到刘建民如约过来之后,刘奶奶还红了眼睛。

老年人嘛,嘴硬心软,这一点陈馨也理解,所以她在陪了他们一下午之后,说第二天打算带着张璋到半山腰去看看。

“半山腰那里人都没有,你带着孩子去干嘛?”刘奶奶嗔怪的瞪了陈馨一眼,“你要去就自己去,把张璋给我留下。”

“不用啦,刘大哥难得有假期,你们就好好的玩几天,别管我们俩。早前不知道你跟刘爷爷要来的时候,还不是只有我们姨侄。”

第二天吃过早饭,陈馨背起双肩包,拉着张璋就往山上走。

她提前打听清楚了,半山腰上并不是没有人居住。山上有茶园,早先茶园下方还有个村子,就叫茶山村,后来因为前后山开发,村民们觉得这边生活不易,就相继搬到了前后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新建了村落。也就是他们来这边路过的山边小村庄了。

那村庄是采取的统一修建的模式,基本上沿着山谷河流修建,只有一条村级水泥路通过村子,道路两边就是村民修的房子,然后大约不到两公里长,通过前后的两座桥连接到河对面的旅游通道。

“茶山村的张老头是个老兵,上过战场的那种。他家大儿也是牺牲在战场上,二儿子抗洪抢险的时候成了残疾,为了不拖累家里硬生生把自己饿死了,现在就三女儿跟三女婿在照顾两老。他们三女在山下的村子修了房,让两老下山来住,张老头死倔,愣是不肯搬,说要守着两个儿子的墓。这些年村子就把看守茶园的工作交给他老两口在做,每个月除了低保和看守茶园的工资外,还会隔三差五找点名头给送点米面粮油上去。”

跟陈馨姨侄俩一起上山的,还有疗养院的小杨。小杨是后勤人员,这次上山就是去找张大爷买茶叶的。他们这边的茶园其实质量不算好,但是有种比较特殊的茶:苦丁茶。

这种茶有很好的药用效果,特别对降压利尿和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所以他们疗养院每年都会订购很多,然后提供给来这边疗养的老干部们饮用和购买。

走到一半,张璋有点爬不动了,想要小姨背他上去。小杨笑起来,一把把张璋扛肩上,快步走了一段,然后让他看路边松树上的小松鼠。

这边因为少有人来,植被保护很好,山间也有不少小动物出没,什么兔子野鸡啊,松鼠之类的更是常见,到六七月份还经常看到松鼠往疗养院里跑的。

张璋在张家村看过野鸡野兔,还看到过狐狸跟野猪,但是松鼠还是第一次见。小胖子睁大了眼睛小心翼翼的顺着小杨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树杈那儿蹲着一只灰色的小松鼠,抱着一颗松塔也在看他。

张璋张嘴想叫,突然又捂住自己的嘴,转头看向陈馨,小声的道:“小姨快来,有松鼠!”

陈馨笑笑,加快脚步赶过去,蹲下来抱住小张璋的肩膀,凑近他耳朵,低声问:“在哪里呢?小姨怎么没看见。”

“在那里,那里,小姨你朝上看。呀,小松鼠要走了。”

小松鼠的动作很快,转身抱着松塔刷刷就不见了。

“别急,这山上松鼠多的很,过几天天气好点,你再上来,还能看到松鼠一家子蹲输上的场景。”小杨长期在这边做事,对山上这些小动物的习性也很了解。

现在快要入秋了,松鼠们会大量的搜集过冬的食物,而且这时节也是它们大吃大喝养膘好过冬的最佳时间,所以只要天气良好,随便就能看到不少的小动物在林间穿行。

张璋有了动力,拉着小杨的手一个劲儿往山上走,路上看到不认识的东西就一直问。小杨性格好,也难得有这种机会表现自己的博学,于是一大一小很愉快的扔下陈馨,越走越远了。

好久都没有这么爬山的陈馨是真的有点跟不上两人的速度,也幸好小杨是军区的人,不怕他把张璋拐走,陈馨乐得有人帮她抱小胖子。

快到山腰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一片茶园。

陈馨凑近看,这里的茶树跟张家村那边的明显有不同。她不太会认这种长在树上的叶子,只会认炒好的茶叶,所以不敢肯定这是不是就是苦丁茶树。

再往山上走,能看到一座青砖瓦屋坐落在茶园的东北角,瓦屋前还有一个空坝。等爬上去之后才发现瓦屋的对面也修建了房屋,不过比较低矮,看其形式,应该是专门用来晒茶炒茶的地方。

第73章 卖茶

“这边是老作坊,现在后山那边也有茶园,是用的现代化的炒茶设备。不过要我说,还是老张叔的手艺好,机器炒出来的茶总觉得没有那股灵气。”

小杨从矮屋边的木架上的竹筛里摸了一根卷好的茶叶出来嚼,然后眉头一挑,脸皮一皱:“好苦!”

“现在做苦丁茶都是机器了,做出来的是茶砖,方形的,要喝的时候用茶刀取一些泡。我们家老头子不喜欢那种,都是手工炒,搓捻成索。”

张大妈是北方人,当年跟着父母南迁到了这边,后来嫁给张大爷,在这山上过了一辈子。她有着北方人的直爽,也有着南方人的温和,这两种特质在她身上融合得非常完美。也是因为她的陪伴,才让张大爷走出了两次丧子之痛。

有时候说女人才是世上最坚强的人真的没错。照说以张家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担心张大妈过不去这个坎,包括他们家三女儿也是担心妈妈受不了打击,然而谁都没注意到,真正走不出来的是看上去沉默寡言做事执着的张大爷。

若非张大妈心细,及早的察觉到了老伴儿陷入抑郁症的话,他们家说不定还得办一场丧事。

这几年张大爷要守着儿子的坟不肯下山,张大妈就算身体不适,也坚持要陪着老伴儿。

“人家都说嘛,少时夫妻老来伴。我都跟了他一辈子了,临老了难不成还让我们俩单飞?这山上我们住了几十年了,一草一木都熟悉,真要搬下去,让我啥事儿不干,每天唠嗑打牌我也过不惯,还不如这样,种点菜炒点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人也有个寄托。”

豁达的张大妈一点没避讳自己两个儿子的事情,她只是可惜自家老二心理承受力太弱,却从没有觉得送两个儿子去部队是错误的选择。

陈馨打算在张大妈家搭伙吃饭,小杨要赶着回去,临走之前还帮张大爷把山上的柴火拖回柴房,并照着张大爷的习惯存放好才离开。

“这几年多亏了小杨他们常常来看我们两个老的,三丫头她还有公婆和孩子要照顾,一周会来一次,有事情的时候,她男人会过来帮忙搭把手。”张大妈烧柴火灶的速度很快,陈馨帮不上忙,就干脆端着菜盆在旁边洗洗切切。

山里没什么好东西,俩老也不是每天都吃肉,基本上一周吃两次。今天是陈馨姨侄来了,他们才取了一截腊肉下来打算炒着吃。

山上的腊肉可是好东西,膘厚但是一点不油腻,大火一爆,切得薄薄的肉片就卷成了灯盏,再加一些蒜苗和豆豉豆瓣酱,那滋味可别提了。连张璋这个挑嘴的小胖子都一片接一片的往嘴里塞。

陈馨怕他吃太多积食,不许他再添饭,吃完之后还让张璋跟着张大爷去茶园巡视。

其实茶园都没有外人过来,本来是用不着每天都去巡视的,但是张大爷已经习惯了饭后走一走。走一圈回来后,喝杯泡好的苦丁茶,再睡一个午觉,等下午三四点钟再起来继续炒茶。

“我们这边是土灶老铁锅炒茶,一次最多两公斤。你大爷现在身体不如以往,我给他减了量,一次就炒个两三斤。炒的过程中还要选出碎的坏的,等差不多了就要开始搓捻。一锅茶炒完差不多得到晚上六七点钟。夏天还好一点,冬天是没办法做这些的,所以天气最冷的那段时间,我跟老头子也会去山下住一阵。”

新村庄也有他们的房子,在村子尾巴上,是一栋一楼一底的小二层。一栋楼分左右两家,专门提供给孤寡老人和家庭条件不好的村民住的。

也有没钱修房的人员齐整的家庭,他们是没有资格住这种小楼。要么去借钱,要么低息贷款。

“只要人勤快,怎么可能挣不到钱?这前山后山都开发出来了,我三女婿家几个兄弟搭伙在后山修了农家乐,两个大院子连着的,每年挣的钱也不少。”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