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4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加上他们这个家属区跟旁边高校距离不远,那么多大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吃不起小炒,论起购买力,这些学生才是真正的生力军。

陈馨就瞄准的这些学生,加上周围的铺子还是苍蝇馆子的布局,而她的早点铺子窗明几净,操作间也是用玻璃隔出来的,所有的制作过程都透明,使用的材料不敢说全是牌子货,但也是叫得出名的牌子,绝非那种三无产品地沟油之类的东西。

陈馨卖的类似后来风靡全国的手抓饼,只是她用的饼子是比较厚实的春卷皮。一个小炉子上放着平底盘,铁叔穿着干净的厨师服带着帽子和卫生口罩,熟练的烙着春卷皮。

馅料用干净的盆子装好,三个不锈钢小盆规规整整的放在案板上。佐料是事先就调好的,需要辣的不辣的,点了之后宋嬢嬢快速的拌匀,用春卷皮裹上,再用小食品袋装好递过去。因为有食品袋兜着,酱料汁儿并不会滴在衣服上,又避免了用手直接拿着东西吃,弄得满手都是。还有事先就熬好的八宝粥黑米粥蔬菜粥跟豆浆,都用了奶茶杯装好,塑封了杯口,要吃的时候一根粗吸管插上就行,方便快捷。

两口子做春卷,陈馨则在另一边做简易版手抓饼和马拉糕萝卜糕等等。还有提前做好的烧麦用蒸笼蒸在火上,一口一个的小笼包也白白胖胖的装在蒸笼里,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好直接上笼蒸的。

另外陈馨还准备了做三明治的材料。里面的馅料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组合的。当然,因为食材现在并不多,真正能做的就只有土豆三明治、牛肉三明治和火腿三明治。

买春卷和烧麦小笼包的基本是小区里的人,外加路过的上班族。但是买三明治的很显然大部分是学生,而且他们需求的量还不小,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要帮室友同学带一份或几份,有时不等九点就卖完了。

从二月份开张到五月一号,短短三个月时间,陈馨就差不多把花出去的钱给挣回来了。

连铁叔宋嬢嬢都没想到一个早餐铺子居然这么赚。

当然了,现在旁边也出现了好几家类似的早餐铺,毕竟陈馨他们做的早点都没有啥难度,别说看多了,多吃几次也就知道怎么做了,唯一不同的是各家的调味差异,但是大部分人对这个都不太讲究。

“怎么办?现在的人都没有以前多了。”宋嬢嬢替陈馨着急,看着左一家店右一家店的跟他们抢生意,她眉头都皱起来了。

第5章 稳定进项

“不着急,这些东西都简单,只要多看看就会了。他们喜欢做就让他们做好了,我们做其他的就行。”

前些日子陈馨去买了一个二手的烤箱,她打算自己烤面包蛋糕什么的来卖。

以前还专门学过做汉堡包胚子,现在倒是可以将那些快手汉堡给做出来卖。而且汉堡还有个好处,里面的配料都可以提前做好放在保温箱里或者烤箱拿一个空格来保温就行,有人需要直接做,熟练的话,一个汉堡做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

卖汉堡还能卖点炸鸡块什么的。这个时候的炸鸡块可没有后来那么多的花样,就连香料都需要自己配,而特殊香料根本想都别想。

也恰好陈馨以前的室友就喜欢吃这些东西,又怕外面的油和肉不好,就磨着陈馨在家里做来吃,时间一长,陈馨一手炸鸡的手艺直接收服了她们的左邻右舍,基本上每周都会在她家的小露台上弄BBQ。

炸鸡好做,调料和面包糠的配比比较麻烦。调料关系到味道这就不说了,面包糠的多少跟炸鸡的口感有直接关系,这点就没太多人知道。

还有一种炸鸡不需要面包糠,但是鸡肉必须预处理,费的功夫更多程序更麻烦。陈馨这家早餐铺还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心思去弄。

第二天早上,来早点铺买早饭的人发现陈馨他们的早点铺又多了几个品种。首先是鸡肉汉堡和牛肉汉堡。

鸡肉汉堡中的鸡肉是选的鸡脯肉,用刀背反复敲打,使其肉质松弛,再用调料腌制一晚,早上用之前裹上面包糠下热油中炸五到七分钟即可。刚好外酥里嫩,半个手掌大的一块夹在汉堡中间,再加上切片的西红柿跟小黄瓜,还有一片冷盐水泡过的生菜叶,酱料是番茄酱和自己调出来的沙拉酱,张嘴一咬,炸好的鸡肉还微微冒出些油珠,加上三种蔬菜和酱料的中和,不但没有油腻的感觉,反而觉得鸡肉比家里做的更香。

牛肉汉堡看上去没有鸡肉汉堡那么大,但是厚厚的牛肉饼预炸过一次,叠放在沥油架上,有顾客点了牛肉汉堡,铁叔用不锈钢餐夹加一块放入油锅中,清亮的热油瞬间冒出一股白烟,热辣辣的滚油两三下就将牛肉饼炸成金黄色,微微带着一丝焦香。捞起来沥干油,加上生菜和沙拉酱,喜欢西红柿的可以加一片,或者想吃辣的也能撒一点炒的干香的辣椒面上去,两片面包一夹,热腾腾的吃在口中,胃都觉得暖和了。

汉堡是一个方面,若是不喜欢吃汉堡的微甜,可以要求夹馒头。

这种馒头不是普通的白圆馒头,而是陈馨去定做的那种荷叶面饼,一指厚的馒头对折过来,将鸡肉或者牛肉饼夹在里面,要吃辣就刷一点自制的香辣酱,配上一碗稀饭,简直好吃得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

除了原先就有的豆浆牛奶,陈馨还在店铺靠墙的那边定做了一排四个液化气排灶,上面垛着砂锅,透明的玻璃盖能直接看到锅里的菜品。

银耳汤、蔬菜粥、绿豆粥、皮蛋瘦肉粥四种接受度最好的粥品一直温在灶上,要吃的时候直接舀就行。打包带走的粥是之前就装好杯子,一个一个的码在泡沫箱里保着温。毕竟带外带的人都是边走边吃,锅里舀出来的太烫,没法入口是一个,太高的温度对一次性的塑料杯也不好,容易变形烫手。

以前家属区的人都喜欢在外面买包子馒头煎饼什么的,回家自己熬一锅粥就可以吃了。现在陈馨他们推出了好几种粥品,选择的余地多了,很多人干脆都懒得自己弄,要吃什么就提个保温桶下去买,还能换着口味来。

很多小孩子还特别喜欢那种荷叶面饼夹鸡肉不要菜,再配一杯豆浆或者银耳汤,吃得美滋滋的。

陈馨的铺子开到上午十一点就关门,剩下的时间她要做自己的事,加上要开学了,陈馨并不想因为晚入校就晚毕业,她还是希望能在三年后跟以前的同学一起领取毕业证书。

做到七月份的时候,早点铺的客源已经彻底稳了下来。很多人都是老主顾回头客,哪怕旁边有新早点铺也卖同样的东西,他们也更习惯在陈馨这里买。

一个是陈馨家的东西都实在,不存在偷工减料,二来是味道确实好,特别是陈馨自己做的各种酱料,是其他店买来的成品所没办法达到的美味程度。

再有一个,其他店铺都是跟风型的,只有陈馨他们店是带领潮流,坚持新品开发。

当然到了后期,陈馨他们将几个销售很好的单品保留了下来,其他的东西则根据季节食材和口味的变化进行调整,做到基本每一周都有新品改换口味。

到底他们也只是个早餐铺子,一个家属区加上学校的人流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能提供的餐品总数,所以在很多时候,客人有其他需要,陈馨也会根据客人的口味爱好给他们推荐附近的早餐店。这样一来,就算有人眼红也没办法诋毁什么,更多的店家对陈馨他们抱持好感。

八月中的时候,陈馨去学校办了复学手续,另外申请了校外住宿。她的情况比较特殊,之前的辅导员就单独帮她向学校申请过,所以这次一并将手续办理了。另外学校附属的幼儿园也特别给了她一个指标,让她能将蛾子送到校内的幼儿园就读,这样有什么事情也能第一时间通知到她。

这个幼儿园跟校外的幼儿园不一样,有托幼班,就是满了一岁不满两岁半,没办法入读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送到这里读,一个班最多十个孩子,有四个老师一个保育阿姨负责照看。当然收费也要比幼儿园贵一些,可那些双职工家庭,又没有老人能帮忙照顾孩子的宁愿花点钱送孩子过来,这比找保姆要强多了。

一岁多的张璋已经能自己撒尿,说话还不流利,可以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而且张璋说话的时候,小脸十分的严肃,就好像是在想要如何表达一样,看上去奶萌奶萌的。当然了,这个时候还没有“萌”这个字眼,老师们只觉得这孩子长得好,脾气好,不哭不闹的好照顾。而且张璋会自己用勺子吃饭,吃得很小心,很注意不要洒落食物到餐盘外面。虽然他自己喂自己都是小半勺小半勺的,但是因为动作连贯,所以整个吃饭的时间并不比老师喂要慢多少。

去上了一周的托幼班,四个老师都特别的喜欢张璋,觉得这孩子是他们照顾过的孩子中最省心的一个。年轻的田老师更是对张璋宠爱有加,因为她才结婚,正打算要孩子,看到张璋这么可爱乖巧,都恨不能直接把孩子抱回去自己养了。

第6章 美食街成型

陈馨提前一个月送张璋去托幼班就是想让他先适应适应,如果有不妥当的,她还有时间来调整。不过这一个月的时间上下来感觉还行,偶尔张璋也会尿在裤子里,那个时候他就会自己跟自己生气,瘪着小.嘴,小眉头皱成一团,蹲屋子角一个人默默的难过。

连生气都气得这么清新脱俗的也就张璋小胖子了。

一岁多的团子,很多都还走不好路,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的地板上爬着玩的。因为张璋可爱,小朋友也喜欢往他身边凑,连他自己生闷气的时候也不例外,围着张璋在的那个角落趴着四五个奶娃娃,有的拿着积木敲敲打打,有的拖着啥都往嘴巴里凑,还有的不遗余力的想要吸引张璋的注意,甚至去抓张璋的小脚来啃。

相比其他班时不时就有孩子哭闹,张璋小胖子在的小太阳二班简直已经是所有老师都想带的天使班了。连带陈馨这个孩子家长在老师们的眼里也是可爱的。在知道张璋小胖子的身世后,他们班的班主任老师还特别嘱咐田老师多照看着小胖子一点,还跟陈馨说如果她下午来不及接小胖子回去,也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田老师跟她都乐意帮忙照看一两个小时,直到陈馨来接。

有感于老师们的好意,陈馨也会在下午去接的时候,带上自己做的一些小点心。量不多,基本上一家三口一顿就能给消灭掉的分量,而且甜咸兼搭,甚至还考虑到老人和小孩的口味。

懂事的人通常会得到更多的照顾,这点在陈馨两姨侄的身上体现得很突出。甚至幼儿园的园长也偶尔会介绍一点事少钱多的兼职给陈馨。

虽然陈馨并不太想去做那些兼职,但是她从没有拒绝他人的好意,那些兼职的机会也会为她带来更多的灵感。与其排斥,不如想办法让自己接受。

“小馨,我爱人说他们杂志需要一张美食照片,问你可不可以帮忙去做那个小吃然后拍照。”

这天也是去接蛾子放学,在幼儿园门口遇到了张璋的同学的家长,她在一个地方杂志社当撰稿人,她先生是媒体人,跑社会新闻的。

“宋哥他们报纸要登照片?”

“不是他们报社,是他同学在南边跟人合办了一个啥美食旅游的杂志,也不知道能不能办下去,现在在找我们两口子约稿,我爱人想把本地的美食写成一个系列文,从早餐开始,需要家常型的,我听人说你在校外开了个早点铺子,所以想说你要不要帮个忙,他照价给钱。”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