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36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位就是来教大哥技术的严老师吧?你好,我叫陈馨,是张璋小姨。你叫我名字就好。”

陈馨跟严春华做了个自我介绍后,表示自己就先不客气了。

等她吃完放下碗,张璋眼巴巴的贴了上来,抱着陈馨的脖子,小脸有着淡淡的委屈。

“哎哟小胖子,你又重了。奶奶给你喂什么好吃的了?有没有给小姨留啊?”陈馨好好的逗了张璋一番,又给他看了专门从南方带回来的玩具后,才算把小家伙给安抚下来。

“这次过去也没多少时间去逛街,没带啥回来,给大哥带了一块手表,二姐给你带的一件外套,还有张爷爷张奶奶的衣服,不过我一个人不太方便,是发的邮递包裹回来,估计这两天就该到了。”

只有给张大哥的手表她随身带着,还有就是张璋的一些小玩具也是随身带的。

来之前并不知道教他们技术的是个女孩子,因此也没给人准备东西,幸好她从南边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一家丝绸织品在打折,那围巾的颜色花型都不错,还便宜,她就买了十条打算送人,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了。

第52章 跷脚牛肉

第二天赶场,张大哥去了镇上,买了一块牛肉五斤牛杂和十斤猪肉回来。

最近因为严春华在他们家指导养殖场的事,所以家里伙食开得比较好。这也是之前陈馨又给带了些钱回来,并特别嘱咐过他们一定不能在伙食上太节俭,免得让人家老师觉得是看不起自己。

严春华并不是浪费的人,也劝过张家人别弄太好,说她跟着他们吃就行。但是张家人一向实诚,加上可期待的未来跟严春华息息相关,所以再怎么尽心尽力都觉得是应该的。

加上这次陈馨又回来了,他们更不可能在吃的上亏待两女。

除了牛肉牛杂外,张大哥还买了牛腿骨跟猪脊骨回来。这是用熬汤的,小胖子张璋最喜欢吃骨头汤,不管是煮稀饭还是下面条,他都特别的喜欢。

张大哥回来的时候,陈馨正跟二姐在张家的土里看辣椒。这还不是到辣椒盛产的时间,但是也有部分辣椒可以吃了。听说在县城附近的某个镇下面,弄了二十亩地来做大棚辣椒,今年才第一季,市场反应还不错。很大可能会全县推广大棚种植。

“你说要不我家也弄个大棚?”

陈馨看了看周围的地势,觉得费工夫不说,很大可能入不敷出。但是小型大棚还是可以用一个,种一点高级的水果,比如蓝莓之类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照她看来,现在弄这些还早了点,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到这个消费层次,连省市的人都不敢想吃啥买啥,他们这边二三线甚至四线的城市,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吃饱的阶段。

“行吧,我也就想想而已。”二姐见陈馨反对,她也没说啥,挺着个肚子坐在土边的大石头上,手里拿着山里摘回来的果子啃。

那果子有点像山梨,但是季节不对,听说是这边独有的野果,除了怀孕的喜欢吃以外,其他人敬谢不敏。刚陈馨切了一小块来尝,差点没把牙吐出来。

辣椒早熟的不多,陈馨摘了一些回去打算做点酱试试。而且她听二姐说,张奶奶以前也很会做酱,只是后来老三走了,她伤心得很就没有再做,现在家里的酱都是二姐做的,一般般。

“老三特别喜欢吃我妈做的辣酱,每次回来探亲,啥都不要,就冲着辣酱吃,走的时候还会带些给他战友。后来人没了,我妈每次做酱就要想起老三,哭得不行,大哥就不许妈再做了,说要把眼睛弄坏。”

辣酱本来就辣眼睛,加上不停的哭,不停的揉,肯定会对眼睛有伤害,这一点不能否认。不过现在说起陈馨她姐夫来,张奶奶要好多了,可能是时间长了伤心要淡了些,也可能是有大孙子在,延续了儿子的血脉,让老人有了个寄托。总之现在的张奶奶不会再轻易的崩溃了。

等她们回到家,张大哥已经到家有会儿了,正在洗肉。旁边严春华也在帮忙,两人虽然谈不上说说笑笑,但是面对严春华的时候,张大哥的表情轻松很多,也偶尔有点笑容。

陈馨冒出个念头,但是这会儿不是好时机,等再观察一下,过两天跟二姐聊聊再说。

“这骨头全部拿来炖汤吗?”

陈馨看了眼,是牛腿棒骨,便让张大哥用斧头砍断,洗干净了扔大锅里炖上。

“先炖腿骨,猪脊骨放一放,过两天再炖。”转头又跟张二姐说,“二姐,我看要不去镇上买个冰柜回来吧。这天气肉不能放,容易坏,腌了的话,再吃又不如鲜肉好吃了。”

一个冰柜要好几大千,张家就算有钱也不敢买这么昂贵的东西。再说他们平时也用不上,所以陈馨这么说,张家人就沉默了。

“有个冰柜也不错,你们要养竹鼠,到时候有些东西也需要冷藏存放,不然每天都要采买会浪费人力。”严春华帮了句腔,不过她说的也是实在话,就算陈馨不说,她到时候都会提出来,至于买不买,还得由张家人自己决定。

“那就买,明儿我下山去镇上定一台,到时候让人开车送上来就好。”

今年的路要比往年好一点,虽然说没有大修,但是村长也召集了人手,跟再下面的一个村子合计了一下,安排人把那条土路平整了,有大坑的地方垫了山石,又用泥巴压实在,虽然下雨会让泥土流走,但是只要安排人再补一下,行车完全没问题,比之前要强太多了。

镇上也是看到村里的决心,研究之后同意了村上的要求,并给他们联系了农业大学的专家过来考察。一期的计划还在制定中,但是先期的准备工作,和第一批资金已经到位了。所以这段时间村长和支书,还有村里的几个壮劳力都忙得不沾家。

如果不是张大哥脚不好,村长肯定也会叫着他一起,这都是给上面留好印象的机会,以后想要干点啥都好张口。

但是村长也知道张家是铁了心要弄养殖场了,人家来技术员都请到了家里,所以也不拿其他事情打搅张家,还允诺说张家需要村里支持的尽管开口。

村长仗义,张家也不是那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人,他们尽心的只做自己的事情,不随便给村里添麻烦。

陈馨在熬牛骨汤的时候,村支书的儿子跑了过来,趴院头朝里张望,嘴里还嚷嚷着说镇上来电话了,说张家申请的农业扶持已经批下来,还给了三年的无息贷款,让张大哥明天带着身份证和资料去镇上办手续。

说完之后人也不走,睁着眼张着嘴问陈馨在弄啥怎么香。

“二哥要不留下来吃饭吧,我大哥买的牛肉牛棒骨,我给熬汤,打算弄个跷脚牛肉吃。”

“翘脚牛肉?那是什么东西?”

牛肉知道,但是翘脚的牛肉,他也是第一次听说。难道这牛跟一般牛不一样?

陈馨哈哈笑两声,解释道:“这是眉州地方的一道特色菜,其实很简单,重要的就是这锅汤,汤鲜味美颜色清亮才是好汤,牛肉漂水之后在汤里煮熟,捞出切片,牛杂同样处理。之后要吃的时候,用竹捞子装了蔬菜烫熟,垫在碗底,上面烫了牛肉片和牛杂盖上去,撒香葱跟芫荽即可。要吃辣的就沾点干炒后磨碎的辣椒面跟花椒面,香得很。因为以前这种都是在街边上卖的,很多人没有位置规矩的坐着吃,就端着碗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翘着脚吃,所以就叫跷脚牛肉。”

陈馨说得很简单,但是想要熬这一锅汤很不简单,里面涉及到不少的中药材,此汤有防病驱寒的功效,所以才深受眉州地区人民的喜欢。陈馨也是专门去那边考察过,才知道制法。

只是张家这边条件有限,没有她需要的全部的药材,只有一些常用的,所以这汤于她来说还很有欠缺,但是对其他人来说,这汤的香味鲜味已经没法言说了。

第53章 或许有希望?

很可惜,支书的儿子还得回去吃饭,只能眼巴巴的咽下口水离开。

陈馨想了想,让大哥找来两个汤盆,分别盛了半盆,又将切好的肉和杂混在一起装了两小碗,便让张大哥给村长和支书家送去,就说这次买的不多,又是第一次试着做,所以少了些,大家尝个味就行。

然后拜托二姐去了三爷爷家里,把老人两口都请来家里吃饭。这汤鲜肉嫩,便是老年人也不怕咬不动。

弄了一大锅的汤肉杂,陈馨干脆再做了几个素菜,用辣椒炒了个湘南那边最喜欢吃的辣椒炒肉,这种菜最是下饭,吃完出一身的汗,还能祛湿。都是农人为了少生病而发明出来的菜式,没有太大花样,味道还好,又实在。

多了陈馨这么个厨艺高超的,严春华都忍不住添了两次饭,实在是吃不下了才放下筷子。

张二姐不敢吃太多辣椒,正好牛肉汤里的菜味道好还不辣,她就吃素菜都整了两碗饭下去,也是猛女子了。

三奶奶他们比张家奶奶还要高一辈,年纪大了,平时吃肉都是炖的肥肉,虽然油重,但是老年人吃太肥对身体并不好,所以这次的跷脚牛肉连他们两老都能吃,让三爷爷看陈馨的目光更加的和蔼慈祥。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