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210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周昊不是妈宝男,她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大不了跟周昊说的那样,闹起来就忍忍,反正房子多,没必要硬处一块儿住着。

“诶,昊子你来看。”陈馨有几年没往这边来了,发现以前河上的那座砖木桥好像是被拆掉了,“那边是把桥拆了重修吗?”

周昊拉着她往河堤下走了几步,半抱着她。

“你忘记了?那个桥前几年就说要维修,好像是上次大水有东西撞击了桥柱,本来就是木质为主的,上面是青条石铺成,撞击之后条石有错位的现象。害怕不重修会垮塌,前年开始就在弄这个了。我前段时间听人说这里要打造一下,修成两层的风雨廊桥,二楼还是那种老茶馆的格式。”

这廊桥不通车,只允许过自行车和行人。采用的还是木质为主,桥柱为混凝土加固,外面做放木漆处理。二层比一层桥面要宽,两边各延伸出去半米多,顶上又是两层错开的飞檐造型。整体采用的仿古设计,连宫灯都挂上了,当然里面是节能灯泡。

桥两头各有楼梯上去,中间是天井,两侧是半墙隔开的包房,木质的窗户上还刻了简单的几何图案,中间还有几条通道将左右连通。夏天在二楼坐着喝茶吹吹风,再赏左右两岸的灯光美景,快乐赛神仙了。

“看到对面那片了吗?”顺着周昊的手指看过去,是一片连绵的宫殿式建筑。

“我记得那边好像是以前的老棚户区吧?一到夏天就被水淹的那块儿。之前不是说拆了做花园吗,怎么又修这么多建筑了?”

“那片在明清时期就是船坞码头集市,客栈和商铺云集。我听说政府想要重建河道交通,这里应该会规划成一个大码头。那片建筑群就是集合了酒店跟餐饮的综合性商业广场。之前你不是让我多做点房地产投资吗,我趁规划的时候就先下手了,你看那栋三层楼没有,那块地就是我的。”

当然不是写的周昊的名字,政府公务员不许参与商业是明文规定,但是总有其他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周昊手里的钱不少,之前在古镇那边的投资才区区三年时间已经让他暴富了。他出售了其中一栋房产,换成了河对面的产业。

“用的是小昱的名义。”周昊跟他解释,“家族每个人都有一笔教育基金,我有,小昱昇昇他们都有。只是我因为妈妈的缘故钱比他们要多些,但是小昱的妈妈这几年做美容用品的生意也挣了不少。他对投资没有太大兴趣,知道我想要买地之后,就找到我,说要跟我合伙。干脆就用他的名义买了,但我们私下有个协议的。”

像周家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多家族都有类似手段,但是家族资源就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均分,所以能力强的得到的自然多一些。周昊的个人能力属于中上,自己本身并没有太过强烈的企图心。而周昱更是一门心思的搞研究,在他眼里,权势哪有二进制重要。

这俩兄弟虽然爱好不同,但总的风格相似,所以堂兄弟姐妹中,两人年纪差距虽大可感情却最好。这俩兄弟把财产搁一块儿进行投资也说得过去。

陈馨暂时不打算有太大的动作,她如果真的跟周昊结婚了,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不能给其他人把柄。反正她现在挣的钱已经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轻松一点过日子也没啥不好。

“我在那里给你留了一个小铺子。”周昊拉着她坐到河堤的台阶上,“那里基本上入驻的都是大型餐饮和一流的品牌,但是小铺子也有小铺子的好处。你不是喜欢兴致来了就自己下厨吗,那里靠近河岸,是那栋楼转角的地方。对大型餐饮来说那地方最可能的就说堆放杂物,但是对小店来说却很得天独厚。”

这栋楼设计的时候周昊就去看过设计图。原本那地方是个尖角,设计师的意思是空出来,周昊觉得那块地正好位于河道转弯处,风景特别好,河堤还有一截长长的石梯直接伸入水中,一处石台微微倾斜,半边在水面上,半边位于水下。

给他介绍的时候,就是说的这三块倾斜的石板是复原了以前的设计,是河边人家用来洗衣的地方。现在虽然不在河里洗衣服了,但是这个设计还是保留着。

在这处弯道的最尖端出还有一棵树龄两百多年的黄角树,政府已经挂了牌,他们这栋楼在修建和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对这棵树进行有效保护。

周昊当时就想,一间小屋,一套木桌椅,就在树下乘凉喝茶,这日子不知道有多惬意。

“太棒了!”陈馨听了周昊的描述,简直恨不得现在就过去看一眼,“刘叔跟我说他现在炒茶的技术还不错,我就想着打造一个茶室,专门给喝茶下棋的人提供地方,不太大,会员制。咱们不收会费,只接待朋友。茶就用张叔茶园的茶,打个纯手工的名头,肯定有人捧场。”

这种小茶坊专做熟人的生意,自己有店铺是最好的,不然很可能房租都赚不出来。但是这种地方用来结交朋友又再好不过,宋教授父子俩和他们的朋友,刘爷爷两口子和他的那些老棋友,还有棋院的老人们,只要茶水甘甜服务周到,就不愁没有客人。

而且茶坊不需要提供餐点,最多做一些差点提供就可以了。而茶点完全可以批量制作,不需要有多精致,口感好实惠就行。

“哎哎,说得我都手痒了,不行,走回去我给你做一些茶点吃,你还可以带去单位上分给同事们。”

说干就干,陈馨拉着周昊转头去了旁边的那家大型连锁超市,买了需要的食材,有些少见的,直接去私房菜馆后厨取用。

宋轶刚好过来跟人谈生意,听到陈馨在划拉东西,送走客人后,毫不客气的转头就去了后面陈馨家讨吃的。

第308章 容我掺一脚呗

这种生意饭局根本别想吃饱,他还专门请了个陪酒师,不然得直接喝吐。

到了陈馨家里,跟刘家老两口打完招呼,就直接钻厨房寻摸吃的了。

“你干嘛啊?”陈馨正在煮豆蓉,看到宋轶一副饿得心慌的模样,还以为他几天没吃了呢。

“你是不知道,我这回来三天赶了五顿酒,喝得人都想吐了。每次还都没办法好好吃点东西,今天幸好是在私房菜馆里吃,我让他们下午单独给我弄了点东西垫底,不然你估计得到医院去看我。”

打开冰箱看了老半天,都没找到啥东西,他略有些失望的关上冰箱门瘫坐在餐椅上。

“你这么饿啊,要不我给你煮点稀饭煎两个水煎饼?”

稀饭用小砂锅煮,差不多二十来分钟就可以煮好。水煎饼用的面胚是下午发上的,打算明天早上用来包包子的。因为天热,所以和好面后用保鲜膜包了放在冰箱冷藏室缓慢发酵。

这会儿要用就直接用硅胶刀切了一块下来。

因为是低温发酵,现在面胚还不算太松软,用来包包子不合适,但是做水煎饼就正好。

重新裹了点干面粉揉得光滑了放在一边,剁好的肉丁取了一勺出来,加上调味料和剁碎的豆腐粒大葱粒开始搅拌,直到肉上劲了,筷子不能轻松划动后就可以开始包了。

那坨面不大,分了四个剂子,擀面杖擀成巴掌大的面皮,像包包子一样把馅儿包进去,但是不必叠褶子。包好后用手心压扁,再用擀面杖轻轻的将之推开,只要不露出馅料,面饼是越薄越好。

两面都沾些芝麻粒,电饼铛预热之后用刷子轻轻的刷一层油。将面饼放进去,等到两面金黄后就差不多好了。

这种水煎饼跟其他煎饼最大的不同,是在煎饼的时候会放一点水进去,这样煎熟的面饼少油而软和,不像油煎饼的饼皮那么脆和重油。

里面的馅料之所以加豆腐,也是为了调和口感,这样做出来的饼松软可口满嘴飘香还不会觉得太过油腻,就算老人和女人都十分喜欢。

粥就是一般的白粥,加上一碟子凉拌萝卜丝,还有一碟子的酸辣泡菜,作为宵夜足够了。

刘奶奶晚上没有再进食宵夜的习惯,可仔仔闹着要吃,陈馨就给他切了半块饼,一小碗白粥,让他吃完之后别急着睡觉,去露台上消消食再睡。

剩下那一半的饼刘爷爷直接夹到自己碗里,他年纪大了,每顿都吃得不多,原本是夜宵最多吃一个水果,但是今天看到宋轶吃得这么香,就忍不住也跟着上了桌子。

宋轶一个人吃一碗粥两块饼就差不多,还有一块则塞给了周昊。周昊不喜欢喝粥,陈馨就给他打了一杯蔬果汁。

几人在餐桌上吃宵夜聊天,陈馨继续做她的茶点。

豆蓉原本是要提前泡豆子还得剥皮,但正好私房菜馆也有一道菜要用到豆蓉,陈馨要的量不多,直接取了一碗过来。加上薯茸和淮山粉一起调和做成茶点的馅儿备用。

她做的这个茶点是普陀素饼的变种,更注重酥皮,用的材料也是最好的那种。油酥是她自己弄的,独门秘方。

面饼裹了油酥然后反复折叠,再用擀面杖擀薄,如此重复数次之后酥饼皮就做好了。

做好的酥饼皮是一整张,需要裹起来呈圆柱形,然后横切成一厘米后的圆剂子,再将剂子压扁擀成饺子皮大小,包上馅料收口。收口后的的面团口朝下放在烤盘上,搁烤箱里烘烤。烤出来的茶点层次分明入口香酥。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