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153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陈馨沉默了一会儿,“嗯”了一声,带了些鼻音。

她知道张家人里面一直没有变过的就只有张德兵,但是这个男人太闷了,所有的话都搁在心头,加上孝顺惯了,就算不认同爹妈的话,也不会当着他们的面指出来。但是他一直在努力撑起这个家,努力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哥,以后你还是让崽崽到城里读书吧,不是我嫌弃乡下的教育,而是在城里眼界会开阔很多。家庭教育我相信有你跟春华姐在,他不会长歪,但是其他人我不敢保证的。”

这一段时期也是陈馨所知道的,教育最为混乱的一段时期。因为经济的冲击,城乡差距逐渐拉开,很多乡下孩子因为父母急于外出打工挣钱,被留下来守着老人生活学习。

而大部分的农村老人都不怎么有文化,对孩子的唯一的帮助就是管他们吃喝。若是家里老人生病不能自理的,反而还需要年幼的孩子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教育问题还引发了后世很大的争议。

“那行,以后崽崽的教育就要麻烦你了。”张德兵也没客气,他有种感觉,如果自己再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自家跟陈馨估计就真的要断了联系了。

张德兵把陈馨送到刘春燕的厂里就回去了,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他不可能在山下耽搁太久。在离开之前,他塞给陈馨一个信封。

“这是我给张璋的,不多,你得拿着。”

陈馨本来打算推拒的手顿了一下,很爽快的收下了。这是张璋大伯给他的,她没有权利替张璋拒绝来自大伯的善意。

张璋这会儿还窝在陈馨怀里睡觉,被陈馨摇醒跟大伯说再见的时候都是迷迷蒙蒙的。

等到送走张德兵,刘春燕提着饭盒到了宿舍。

“你跟张家人闹不愉快了?”看了眼躺在床上继续睡的张璋,刘春燕降低了声音,“他家又闹什么了?是不是张二姐?那女人现在想一出是一出,我都怕了她了。”

“没事儿,她这是突然有钱了给闹的,等着吧,迟早要栽个大跟头。等她碰了壁了就知道好歹了。”陈馨神色淡淡的,帮忙把早餐给摆到桌上。

就张二姐这情况,社会教她做人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陈馨自觉不是她爹妈,也不需要为她考虑太多。再说了,张二姐这人就教不乖,不狠狠的跌个跟头她简直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吃完早饭,陈馨跟着刘春燕去厂里办公室说话,这个时候才把张二姐给村里姑娘芬儿保媒的事情告知她。

刘春燕一听都惊呆了:“他们这是被猪油迷了心眼儿吧?别说人家雷邦有女朋友了,就算没有,也轮不到她肖想啊。”

“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城里的帅小伙爱上农村的勤劳女孩子,这不是电视剧的主旋律嘛。”陈馨扯动嘴角。

“电视剧能相信母猪都能上树。”刘春燕嘿嘿笑了两声,“难怪你一大早就跑下来,这日子一好过,什么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得,这事儿你别管,找个机会跟雷邦好好解释一下,其他的我帮你挡了。我就不相信他一个村支书还能管到我头上。”

陈馨也不可能是怕了对方才走的,她只是不想闹得难看,毕竟张家还要在那里生活。等她走了,村里再闹什么都眼不见心不烦,而且她就不信张二姐有那个胆子直接去找雷邦。

刘春燕提醒的也是,她得给雷邦打个招呼,跟他好好解释一下昨天的事。

中午十二点多,算了下雷邦应该吃完午饭了,陈馨给他打了个电话过去。

一接通,就听到雷邦在那边说什么扶贫的事情,隔了差不多一分来钟,对面的杂音才消失,跟着雷邦透露着笑意的声音传过来。

“你该不会还是跟我说相亲的事情吧?”

陈馨苦笑一声,把昨天的事原原本本跟雷邦说了一通,最后道:“我感觉现在的张家村有点浮躁了,我觉得我还是先离开一阵子比较好。所以近几年内我不会再过来,这次是想跟你把话说清楚,另外还想拜托你帮我多照看一下张大哥和春燕姐,这些事情跟他们没关系,如果不超过你能力范围,就拜托你帮我顾着点了。”

雷邦本就是个很爽快的性子,当即答应下来,说他正准备今明两天过来找找刘春燕,有点用工和帮扶政策方面的问题要跟她商量一下,让陈馨先等等,到时候他直接送她去机场。

正好刘春燕也跟陈馨说到厂子的发展问题,希望她能帮忙出个主意,既然雷邦也要说这个事儿,干脆就一起了,免得还要费第二道口舌。

雷邦来得很快,同行的还有个女孩子,年纪跟陈馨差不多大,打扮很干练,而且跟雷邦说话的感觉,应该就是他口中那个谈婚论嫁的女朋友了。

果然,一见面雷邦就介绍了她的身份。说起来跟周昊还有点关系,这位妹子是周昊姑姑的闺蜜的女儿。

妹子姓申,叫申素素。

“她在银行系统工作,现在也被调到这边来了,我估摸着刘春燕的厂子要发展,肯定需要资金扶持,如果有好的项目,她们银行可以提供低息贷款。”

雷邦这样一是帮刘春燕寻找资金来源,二是帮妹子拉业务,三来如果刘春燕发展好了,这也是他的政绩。一举数得的好事,大家都不会拒绝的。

第224章 发展计划

素素妹子也落落大方的跟陈馨打了个招呼。不过她的目光中还是有着审视的,毕竟跟自己男朋友的关系如此之好,是个女人都会觉得有问题对吧。

“那就先去办公室吧,等这边聊完我还要跟老师回一封邮件。”

刘春燕刚好给中层管理者们开完了会,还没休息呢,就看到陈馨领着雷邦和一位不认识的女士进了自己办公室。

“哎呀呀,真是及时雨。”听到申素素是银行的信贷经理,刘春燕顿时眼睛一亮,“我们厂正好在计划搞一个新项目,就是资金的问题限制了发展的进度,如果能得到银行的支持,我们这个项目就能马上投入操作。”

这个项目其实还是陈馨给他们递的点子,让他们除了罐头之外,也开始尝试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比如小袋装的零食,像话梅啊,秘制陈皮啊,山楂糕什么的,每一小袋装的不多,基本就是两三口的量,然后定价一致,这样人家在买的时候,就可以挑很多品种组合购买。看上去每样的销量不多,但实际上总的销量只高不低。

关于这个点子,是春节的时候陈馨就跟刘春燕说了的,这几个月来,刘春燕让市场部的员工们去合作的超市和零售店做了调查,感觉很有可为。

“现在我们缺资金和机器购买的渠道。”刘春燕也不拖泥带水,直接道出自己感到为难的地方,“资金其实缺口并不大,我们现在在逐渐减少水果罐头的生产,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专门做农产品的罐头,今年前四个月销量比去年后七个月提高了整整两倍。今年第一季度的应收款已经收回了绝大部分,只有水果罐头压得比较多些,所以我们下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抢占零食市场。”

至于生产设备,其实不是没有找到,但是找到的两家都有各自的问题。刘春燕比较偏向原来的国营厂生产的设备,但是国营厂的设备笨重,而且价格要高两成。另外一家是江浙一带的民营厂的设备,价格低,但是返修率比较高,照陈馨的话来说就是要拼人品。人品好的一年也难出一次故障,人品不好的说不定三天两头都在返修。但是这家的竞争力就在价格上,且第一年厂家提供上门保修服务。

雷邦拿了刘春燕提供的两家的设备宣传单后说他回去了解一下,有结果就给她打电话。

至于申素素那边,只要他们能拿出具体的计划和市场分析,她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风险分析,能通过的话就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们厂的信誉很好,有地方政府愿意提供有限担保,所以通过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审批的资金也不会少。

“如果能把设备定下来,你们打算怎么扩建?”

“我跟镇上的领导说了,如果资金和设备到位,我们就把厂西面的那块地也租下来修建成厂房,然后这边的丘陵会修建一批职工宿舍。因为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来看,设备基本是保持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当然,会选择错峰时间进行日常保养。这样的话就需要工人进行三班倒,宿舍必须要有,夜班和大晚班的工人可以选择在厂区宿舍住,休息日回家。”

申素素看了看挂在刘春燕办公室墙上的地图,拍了个照,然后备注了她说的那些计划,最后问是不是打算把这边打造成生产基地。

“差不多吧。不过我们厂不可能把全部的食品都揽到手里对吧,所以镇上的意思是会招其他的食品商过来,然后这一片会打造成本地的食品生产区,给本地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样也的确符合当地的规划,但是雷邦帮她可不是为了给本地做贡献,至少他也要在里面有好处才行。

雷邦不会去跟镇上抢工厂的设置,他希望能跟刘春燕达成农产品的采购合作协议。

这边的水果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没有重工业的污染,所以水质土质都是优良级别,这样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水果自然品质也不会差。

“扶贫嘛,肯定是要给贫困的农村或者说农村里的贫困户找到挣钱的渠道。你们食品商打堆也好,这样的话,食材的大量采购肯定是就近原则。这样,你们把需要的食材统计一下,弄个表给我,我回去后看看能不能找个双赢的合作方式出来。”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