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第13章

作者:薄荷雨 标签: 穿越重生

院子里的东西已经收到屋里去了,堆了半张床。

“我也不知道家里缺什么,所以都买了一些。这两套衣服是我给大爷大妈买的,这瓶酒和烟是给大哥的。不知道姐姐回不回来,我没敢买别的什么,给买了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陈馨从那一堆东西里把自己特意买的挑出来,放到堂屋的桌上。

“里面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军区的慰问品,本来是要送到我家的,不过我要带着张璋回来,所以军区就把东西折算成了钱让我带回来。然后在县城的时候,雷大哥说他们今年也要慰问烈士家属,就直接把咱家那份一起拖回来了。”

慰问是慰问,每年县里的武装部都要下来慰问,但是这么多人,也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走遍,所以像张家这么偏远的,基本就是镇上的工作人员领了东西在年前送过来,武装部的人真顾及不到这么多。

在张德兵的帮助下把武装部的慰问品单独拎出来放一边,剩下的还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年货。

“这里面的东西还请大爷帮忙分一分,给村里的几位长辈和村长支书送一份。当年姐夫出去的时候,村里人都帮了的,姐夫一直说不能忘恩,现在咱家还没有那么多的钱回报大家,所以这次我带了一万块过来,想请村长村支书做主,把这钱分一分,看哪些家里实在困难的,就给添点帮助。”

听了陈馨的话,张家老两口不住的点头。张德兵也坐在门口听着,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酸楚。如果弟弟还活着,他们的日子可能会过得更好,可惜好人不长命。

“大兵,你陪着小馨去找村长……”

“不不不,大爷,这该您去的。”陈馨婉拒掉,“这钱是姐夫当年留下的抚恤金投资后的一部分收益,说到底也是姐夫留下的钱,所以该您家去做这个安排。”

张老头想了想,把烟斗在鞋底磕了磕,点头:“那行,大兵啊,你干脆跑一趟,去请村长支书和你三爷爷过来。”

转头又跟陈馨解释,这位三爷爷是村子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也是村委的会计,其他辈分高的要么已经年迈得头晕耳花了,要么大字不识一个,所以三爷爷在村子里的地位不比村子低。

没多会儿村长就跟支书一起陪着三爷爷到了张家,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村长家的小儿子跟大侄女。

第18章 打好关系

陈馨重复了一遍她的打算后,便说自己对村子的情况也不了解,只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至于应该怎么做才最好,还是得让村长他们来做决定。

说完之后也不再掺和,抱着张璋到了侧屋,陪着张璋的奶奶说话,一块儿说话的还有村长家俩孩子。

村长的儿子今年高三,过完年不多久就要高考了,他对自己的目标还不是太明确,这次过来也是想要问问陈馨,看她有没有什么建议。而村长的大侄女则是纯属对陈馨好奇,才跟着表弟一起过来的。她没读书,高中毕业后就去了省城当服务员,现在挣的钱也不算少,她自个儿还觉得挺美滋滋的。

陈馨跟村长的儿子聊了一会儿,确定他对计算机更有兴趣后,便建议他报省城那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这样建议有两个原因,第一,C大的科技学院在十几年后国内高校的排名里不算低,但是收分相对来说不是最高的那一批。第二,省城的开销比起其他地方来说真的便宜很多。如果考到沿海那边去,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如果想要维持生活,就必须要勤工俭学,可这样一来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必然减少,而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最快的,不一直汲取最新的知识,就很可能一事无成,最后只能当个面临猝死威胁的基础码农。

“对了,C大有加分项,你可以去问问你的老师,我记得你们这里是老三线,应该有加分的。还有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也要加分,实在不行,你去考一个国家级运动员的证书,这些工作你得先做在前面,不然到时候就差个一两分你才亏呢。”

陈馨来之前在宋老师家里就听宋老师给他家一个表侄提过这事儿,她也是现学现卖。

村长儿子听了之后默默记了下来,看陈馨的目光都亲切了不少。

其实陈馨这么做也是帮张家卖村长家一个人情。就算村子里的人淳朴,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家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无伤大雅的时候,大家会照顾着你,但是如果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那肯定是紧着自家来。

张家的大儿子一看就是个木讷的老实人,加上腿瘸后有些自卑,不像是个能撑得起门户的人。两老年纪大了,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所以跟村里的掌权人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她会慢慢的帮张家大哥立起来,希望等张璋长大后不会埋怨她这个姨妈自管自己。

村长的儿子是个健谈的年轻人,自小在村子里长大,后山被他玩得熟透了,哪里产什么都知道。

陈馨套了他的话,得知他们日常的经济来源最大的就是上山收山货。但是山货要卖出去却不太容易。毕竟他们这边的山区,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人家来收山货也要看交通方便不,他们村在半山腰,路不好走,而且因为村子人越来越少,所以山货的量也在逐年下降,这样一来,收货的人就更不愿意为了他们这点东西专门跑一趟了。

“能看看你们这边的山货都是些什么吗?”

陈馨提出的要求不难达到,旁边的婶子直接带着陈馨去了侧边的储藏室,拖出一麻袋的山货。

里面都是用塑料袋包成一包一包的,有木耳,银耳,野菌,葛根之类的山上常见的东西,还有一些晒干的松花,野菜什么的。

“厨房的梁上还有山鸡和野兔斑鸠,山下的人都喜欢吃,就是买卖不方便。”

陈馨看了之后有了个主意,但是能不能成还得试试才知道。

“我来之前,我的邻居刘爷爷跟我说现在国家在努力提高农村的收入,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养殖。我专门去翻了下资料,这边盛产木耳和银耳,我觉得这个可以利用起来。”

这山上没有工厂,人也不多,自然污染少,种植出来的作物肯定营养价值比其他地方高。再养些跑山鸡和兔子竹鼠之类的,也是一笔收入。但是同样的问题依然出在交通上。想致富先修路是必须的,不管是种子和幼畜运进来,还是收获的物产送出去,这些都要依靠便利的交通才能实现。

“我爸去镇上问过修路的事,镇上也没说不给修,但是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国家拨了经费过来,但是轮不到我们这些条件恶劣的村子,其他地方就给分走了。”

“为什么?”陈馨不太明白,既然是扶贫款,为啥不仅着最困难的地方用?

“还能为什么,业绩和政绩呗。”少年虽然不懂其他,但是父亲时常在家里跟妈妈和大哥大嫂说的一些话他还是能理解的,“我们这几个在山上的村子,要发展需要花费的资金太大,而同样的资金在山下就能盘活一个村子。上面的领导都是几年一个任期,到时候升迁还不是要看你当政的时候有没有发展好经济改善民生什么的,山下的村子发展起来了,业绩政绩明晃晃的,上面来人检查,拉着走一圈,说啥都好使。”

这个问题很具体,也不能说人当官的是错误的做法,国家还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呢,他们不过是先发展好发展的地方,最后有富余了才来考虑山上的村子,这也不能说他们是错误的做法,只是这事儿落到自己身上,肯定是觉得不痛快的。

“发展的事情暂时不说,那修路的事情呢?”

“这个我知道,上次我跟大姨去镇上,就遇到那个副主任,他说我们村申请的修路款倒是可以批,但问题是金额不足以修一条通到村子的水泥路,除非村子也自筹资金。可我们村子穷得这样了都,哪里还能筹资修路啊。”

他们正聊着,堂屋那边的几位也商量完了,之后就招呼大家一起出去摆龙门阵。

听到说陈馨在问修路的事情,村子也正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吐,他之前跑了好几趟镇上,可那边就给出这么个态度,要修可以,大家一人一半。

他也不是不知道就这样都已经是镇上开恩了,隔壁山水村去要修路款,镇上还是一点不松口呢。

“如果我们不修水泥路呢?先用修路的资金把路基拓宽,然后用石头泥巴碳渣垫底,上面压泥,看看能不能用柏油,如果不能,哪怕就是这样的机耕道也是好的,至少能通车,不会因为路上过于坑洼不平而让汽车不愿意上来。”

“这样能行?”

“去问问呗,当然不能就这样去问。我想的话,如果村长你拿着村子的发展规划去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规划?什么规划?”

“村长就没有想过如何发展村子的经济产业?”陈馨有点傻眼,怎么好像这个村长跟她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我们想过啊,等路修好了,就可以把山货运下去了,然后村子就能有收入,大家也更有激.情去山里找山货,这样不就能挣钱了?”

陈馨想扶额,真的,她完全没想到村长会是这样傻白甜的村长,难怪人家不给批呢,就你这样没有一点规划,修了路也是看天吃饭,人家傻了才给你投资。

第19章 申请示范村吧

上一篇:贵妾之女

下一篇:七零娇气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