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82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你是先回国公府,还是去你姐姐家里?”

  胡家买下的宅子并不算远,阿琇立刻回了神,“我去四姐姐家呀。”

  有日子没见着阿珏了呢。凤离点头,掀开了车帘告诉车夫去胡家。

  胡武在虎贲军中,日常多是住在营里的。为了照顾阿珏,他特意去国公府请顾老太太给送了两个得用的老嬷嬷过来,因阿珏怀着双胎,如今月份已经大了,听大夫说,这双胎多是会早产,胡武另外还请了一位稳婆,就叫住在了家里,以防不测。

  今日可巧儿,胡武正在家中——这段日子,他是时不时地就要告个假。亲叔岳父是他的顶头上司,胡武丝毫没有受到过刁难。

  胡家的宅子不算太大,只有三进,但本就只有小夫妻两个,底下仆人也不算多,也足够住着的了。宅子后边也有个小小的园子,收拾得精致干净。阿琇与凤离两个到的时候,胡武正弯腰撅腚,在花园子里头栽一架秋千,阿珏坐在葡萄架下的凉榻上,身后两个丫鬟给打扇子,她自己指手画脚地指挥着,整个儿一个颐指气使。

  “四姐姐,你这是……”

  一段日子没见,阿珏又圆了一圈儿,肚子更是大的惊人。

  阿琇胆战心惊地看着阿珏,很是担心生下了孩子后自家姐姐就从面条儿变成了发面馒头。

  “九妹妹来了?”

  见到阿琇和凤离两个人亲亲密密地并肩而来,阿珏就想要站起来。她费劲地撑着榻,丫鬟连忙上前要扶着她,被她挥开了。

  “姑奶奶啊,你慢着点!”胡武见阿珏那大开大合豪迈极了的动作,扔了手里的东西大步跑过来,亲自把她搀了起来,“这肚子里头还两个哪。”

  他头一次当爹,真心比阿珏细致多了。

  阿珏却是满不在乎,“我身子好着呢,用不着这样儿的婆婆妈妈。”

  “对对,是我担心过了。”胡武好脾气地应着,看向阿琇,“天热,九妹妹坐啊。”

  听听,天热和坐下有什么关系呢?

  阿琇深深地为自己四姐夫的智商感到了忧虑。

  不是说女子生孩子才傻么?

  他四姐夫也不多让啊。

  “四姐姐,我给小外甥买了好东西啦。”阿琇提起裙摆,跑到了阿珏身边,将红布包着的长命锁给阿珏看,邀功似的问,“好不好?”

  阿珏接过来看了看,赞道,“好看,金灿灿的。”

  她知道阿琇手里头散漫,也不推辞,“等你外甥出生了,我叫他好好儿谢谢九姨。”

  “我是为姐姐呀,没有四姐姐,谁知道小外甥是哪个呢。”

  阿琇甜言蜜语是张嘴就来的,把个阿珏哄得美美的,挽了她的手,“外头热,咱们进去凉快。”

  又与凤离点头,叫胡武陪着凤离,自己领着阿琇进了屋子里。

  胡武性子粗豪,哪怕如今在京城里做官了,也依旧学不来那些是高门子弟的做派。在家里头,他还是喜欢穿着短衫,因在架秋千,他的袖子卷的老高,露出一段儿黝黑的手臂,比脸还黑上几分。

  与日头底下越晒越白的凤离站在一起,真正的黑白分明。

  胡武秉性憨直,与凤离并不大投契。

  与凤离一笑,抬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让了凤离坐在了葡萄架下,又叫人送了茶上来,露出一口白牙笑道,“寒舍弊仄,凤兄见笑了。”

  “胡兄哪里的话。这宅子虽小,看着却是有过日子的人情味儿。”

  凤离这话倒是不假。安王府倒是大,可这关起门来到底日子过成了什么样子,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如胡武和阿珏这小夫妻两个,一心一计地自己过日子,舒心的很。

  他的目光落在那架还未做成的秋千上。

  胡武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下,挠了挠头,憨笑道,“阿珏说,她娘家也有两架秋千。其中一架就在九妹妹的院子里头,是国公爷亲手给架起来的,她们姐妹嘴里头不说,心里着实羡慕。我这不就想着么,也在家里头弄一架。往后……嘿嘿,往后给孩子玩。”

  他一想到再过两年,院子里头两个小娃娃到处乱窜,扒着秋千喊爹,嘴就忍不住往后咧开。

  这副模样实在是说不上好看,简直是憨傻。不过看在凤离眼里,倒是觉得胡武真实得可爱。

  凤离本就是个长袖善舞的性子,因想着往后与胡武也是连襟,阿琇又与她四姐姐感情不错,便有意亲近,顺着这架秋千,与胡武说了起来。

  胡武眉飞色舞的,从架秋千的木头是自己亲选,到几处榫卯都是他自己个儿做的开始说,直说到了阿琇从里边出来。

  她不过是借着送长命锁的由头来看看阿珏,见阿珏无恙,也不好留在这里给阿珏添乱。

  凤离见她走了出来,也就起身与胡武告辞了。

  将他们两个送上了马车,胡武看着马车往靖国公府的方向走了,自己才回转身。进了屋子后,见阿珏就懒洋洋地歪在床上,一手不时地摸着肚子上下摩挲。

  胡武走过去替她捏腿,笑道,“凤兄跟九妹妹倒是亲近。”

  就是有点儿担心,“就是九妹妹太小了些,怕她被人拿捏了。”

  “多余担心。”阿珏从旁边的果盘中拈了一颗葡萄塞进胡武嘴里,“九妹妹从小就鬼机灵,谁把谁吃得死死的还不一定呢。”

  这边阿琇被凤离送回了国公府,因总有那么点儿给凤离盖了个戳儿的意思,心里头着实是欢喜极了,直接就跑去了春晖堂里。

  顾老太太见她眉开眼笑,连走路都仿佛更轻盈的模样,还很是诧异,“这孩子,是怎么了?”

  “祖母,我去看四姐姐啦。”阿琇比划了一下,“四姐姐肚子那样大了。我听四姐姐说,许是小外甥就快出生了呢。”

  提起阿珏来,顾老太太也忧心。那孩子没有生母,婆婆也不在身边,虽然日子过得畅快,这个时候却终究少了些能照顾她的老人儿。听阿琇这样说,也不好在个小姑娘跟前表现出忧虑来,只笑着将阿琇搂在怀里,“还是你惦记着她。倒是有件好事儿,也叫你听听?”

  “你大姐姐啊,也有了好消息了。不过还没到三个月,可不许出去和人说啊。”

  阿琇惊讶,随即懊恼,“早知道这样,我就多买两片长命锁了。”

  祖孙两个说得热闹,前边正房那里,靖国公却带回了一个让温氏震惊得说不出话的消息。

  北境雁回关守将叛国投敌,打开了雁回关,放北戎兵入关。

  荣王带兵血战,虽擒得叛将,自己却也身受重伤。

  麾下将士损失惨重,曾经在京中演武堂中前往北境的一干战将之中,焦昝战死,林沉……危在旦夕,生死不知。

  “怎么,怎么会这样?”

  温氏跌坐在椅子上,喃喃问道。

  靖国公满面颓色,久久不能说话。

第112章 一封留书

  荣王镇守北境多年,从未尝过败绩。这一次,竟是中伏重伤,连带雁回关一战中多有将士阵亡。不说温氏,就连皇帝接到战报后,都是震怒不已。

  靖国公狠狠一捶桌子,恨声道,“若非秦忠暗中通敌,开了关口,北戎焉能入雁回关一步?可恨秦忠,白瞎了这个忠字!”

  “他,这是图什么啊?”温氏着实不解,“若没有记错,秦家还有家眷在京里吧?”

  无论为了什么,秦忠一人做出投敌之举,他在京城里的家人,焉有不被连累的?

  叛国乃是诛九族的大罪。这会儿,只怕秦家人已经入了大狱。

  “陛下接到战报后大怒。更何况,荣王殿下重伤,尚不知生死……当时就命锦衣卫将秦氏一族在京城的族人拿了下御。就连秦氏在北乡原籍,也已经有人追去拿人了。”

  看这个样子,只怕秦氏就是个灭族的下场。

  温氏眼中露出一丝悲悯,然而也只是转瞬而逝。秦氏族人固然有可怜的,那些战死的大凤朝将士呢?边关那些被战火摧残的百姓呢?

  谁又不无辜?

  靖国公抹了把脸,“陛下已经下旨,命老四即刻起身往雁回关……因荣王重伤,陛下怕老四年轻不能服众,又……”

  他看了一眼温氏。

  温氏心中一沉,就听到靖国公继续说道,“又请岳父出山,同往雁回关。”

  沈焱虽已掌数年虎贲军,又有十年为将经验,但他一来年轻,二来当年乃是虽徐春将军在西南征战。

  西南与北境,殊为不同。定康侯却是威名赫赫,又曾在西北边城多年,对北戎西凉都很熟悉。

  他与沈焱同去,起码能够安定军心。

  就只是老侯爷也奔着七十的人了,交出兵权回京,本就是为了安度晚年。这把年纪了,却还要领兵出征……如果不是自己既不会打仗,也没有威名,靖国公都想以身代岳父了。

  他不禁有些担忧地看妻子。

  温氏只是一怔,随后叹口气。她温氏一门本就是从伍出身,数代显荣也是从此而来。对于父亲出征,她并没有什么不能接受。唯一担心的,就是父亲年事已高,且十年未曾入战场,此次一去,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何时启程?”

  靖国公道,“荣王一伤,北境众将无首,北戎仍陈兵关外,情况实在危急。陛下命岳父四弟和几位皇孙即刻整装,明日先行快马加鞭往北境。援军与粮草会立刻跟进。”

  “还有皇孙随行?”温氏诧异,不但有皇孙随行,还一去就是好几位?

  有些不寻常。

  虽说靖国公不及妻子敏锐,却也嗅到了一丝不对。皇孙又不同他人,说是历练,何时不行?这个时候往北境去,就去的那几位,是能上马冲锋还是能出谋划策?

  既想不通,靖国公也不再多想,起身与妻子道,“四弟这会儿怕是已经去母亲那里了,咱们一道过去看看,再有要连夜整理出行囊。还有岳父那里。”

  温氏点头,也不及说别的,与靖国公一起匆匆到了春晖园。

  沈焱果然已经在这里了。

  顾老太太正在垂泪,阿琇在一旁替她擦眼睛。

  “母亲。”

  见长子夫妻两个匆匆进来,顾老太太长叹了口气,“实在突然。”

  儿子一走十年她都没说什么。这回眼瞅着秋天里就要成亲了,却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奉旨出征。

  顾老太太一面心疼儿子,一面也为难。虽是奉旨,可这走的也太急了。仗一开打,谁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这一去若是三五年不回,不是白白耽搁了霍昀那孩子?

  “回头,我亲自看着替你收拾。趁着时候还早,你亲往霍家走一遭儿。”顾老太太心底明白,边境战事告急,沈焱这一走,原本商量好的婚期定要往后推迟。都是武将之家,想来霍家也不会有别的话说。只是,叫沈焱临行之前亲自去一趟,总是叫人心里舒坦些。

  她又对温氏说道,“亲家也要往北境去,你也别在家里了。阿焱这里且用不着你,有我和三太太呢。我方才已经叫人备了车,你回侯府去看看。亲家那边,也须得有人帮着收拾收拾。”

  又告诉了靖国公,“你同去吧。”

  她这样的明理,自然叫温氏十分感动。阿琇连忙拉了拉顾老太太的手臂,顾老太太又补充了一句,“阿琇也去。”

  初一本来就住在了侯府里,老侯爷这一走,靖国公夫妻俩还得把他带回来。

  靖国公过去拍了拍沈焱的肩膀,“我先去侯府看看。明日,送你和岳父。”

  沈焱豪气一笑,“大哥快去吧。”

  正色对温氏说道,“大嫂也请放心。凭侯爷威名,定叫北戎闻风丧胆。”

  “四弟也要当心。”温氏叮嘱过。

  “对了。”沈焱告诉阿琇,“这次出去,阿离也会与我们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