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60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靖国公不喜欢养什么鹦鹉八哥儿的,就喜欢个鱼。府里但凡能养鱼的地方,都被他放养了各种金鱼锦鲤的。阿珠她们几个姑娘,没事儿的时候也喜欢坐在池子边,倚着栏杆喂鱼。

  因都是心血来潮,时常发生些你喂过了鱼,我也再喂一次,结果把鱼撑死的事儿出来。上回,阿琇和初一就喂死了靖国公一条心爱的白底儿红纹的锦鲤,可把靖国公给心疼坏了。

  七姑娘回头一笑,细声细气地说道,“那我不喂啦。”

  “你听她的呢,数她喂的最多了。”阿珠在一旁抬头看天哼了一句。

  春日里的天带着一种深沉的蓝,园子里头百花都开了,一株极大的花树上也有一团一团的粉色大花儿开得灿烂,这样的背景下,本就妩媚得不可方物的阿珠,就愈发多出一股叫人不敢直视的美丽来。

  阿珠今年都十八岁了,正是一个女孩儿最美好的年纪。因只在家中,她一头青丝松松地挽了个堕妆髻,有一把披在一侧肩上,发髻之上完全不戴金玉珠宝,只别出心裁地在如云的发丝中间插了一朵盛开的玉兰花,面如芙蓉初开,身似嫩柳方成,略微一动,便如清水池中那几株夏日里摇曳的小白莲花儿似的可爱。

  当然,这得是在阿珠不张嘴的情况下。通常,她一开口是要得罪人的。

  阿琇才不怕阿珠,将身子往阿珠身上一靠,翘起兰花指,娇滴滴道,“三姐姐不要胡说嘛……”

  “你给我好好儿说话!”阿珠身上生生被膈应出来一层鸡皮疙瘩,用力推开阿琇,只是阿琇是属牛皮糖的,她推一下,阿琇就靠一次,最后干脆整个儿人都贴了过来,捧着肚子笑得得意极了。

  阿琇就是爱看阿珠这样的美人儿口嫌体正直的模样——这不是么,怕她摔着,推她的手还得紧紧抓着她呢。

  七姑娘在一旁看着,眼里都是软软的笑容,小声说道:“听说四姐姐有了喜呢,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靖国公府九个姑娘,大姑娘阿珎,二姑娘阿瑶,四姑娘阿珏都已经出阁儿。阿珎嫁的,不是阿琇印象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三太太娘家兄长的嫡三子。

  三太太亦是出身官宦大家,她的三位兄长都在朝为官,长兄更是已经做到了闽浙总督,真正的封疆大吏。

  范总督家里共有五子,俱都是嫡出。这位三公子年纪比阿珎大了两岁,年纪轻轻已经中了举人,是要走科举出仕的路子的。

  自从与王家彻底撕破脸后,靖国公和温氏夫妻两个,也是为了阿珎的亲事操碎了心——国公府九个姑娘中,阿珎是长房嫡长,身份最是尊贵,她的亲事,实在是叫人挠头。阿珎的脾性,并不适合嫁到勋贵或是更高的人家去做当家主母,然而又不能低嫁,恐她身后的几个妹妹不好办。还是三太太范氏,想到了自己娘家的侄子。

  因都是亲戚,三太太在说和这桩亲事的时候,也没有瞒着娘家兄嫂,阿珎曾经在王家住过几年的事情,实话都说在了前头。好在,范总督夫妻也并不是刻板之人,毕竟,谁家还没有几个糟心的亲戚呢不是?

  阿珎身份足够高,配给自家的第三个儿子,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成亲后,阿珎和夫婿陪着已经致仕的范老大人住在京城老宅里。人口简单,夫婿又要闭门苦读准备秋试,阿珎过得轻松而满足。

  至于阿瑶,还是被二老爷许给了那位翰林家里。当然,人家翰林如今又升了一级,翰林院侍讲学士,虽依旧不过是二太太看不上眼的从四品,但清贵无比,而且做了侍讲学士,往后十有八九是要往詹事府里的。詹事府是为太子班底,那才是真正的前程了。

  阿瑶的夫婿,也是读书人,也是要走科举路子的。

  不过因为这桩婚事,二太太又闹了一场——阿珏一个庶女,一出嫁就是从四品诰命了。阿瑶呢,夫婿却还只是个举人,往后能不能考中进士还不一定。就算考中了,哪怕是考中了三鼎甲呢,也得从翰林院里熬着,不过七品小官儿。哪里配得上阿瑶堂堂的国公府小姐了?

  二老爷问到了她的脸上,“给阿瑶也寻位二品三品的将军来?”

  二太太便偃旗息鼓了。

  她从心底里,看不中性格多粗豪鲁莽的武将。

  又有阿瑶劝她,说是只要人上进,哪怕此时低微些,将来难道就不能出人头地了?

  二太太见女儿自己乐意,这才委委屈屈地同意了亲事。到底也是心疼女儿,除了府中公例给阿瑶备下的嫁妆外,又偷偷将自己攒下的私房钱塞了不少给阿瑶。

  从前吧,顾老太太总是担心孙女儿太多。这两年里头,发嫁了三个孙女出去,老太太格外的春风得意。又有五姑娘六姑娘亲事已经定下,如今都在备嫁了,只等到秋天里头一同出门子。这要说还有什么操心的,也就是三个出阁儿的孙女,什么时候能有喜讯传回来了。

  “真的啊?”阿琇听七姑娘说阿珏居然先行有喜了,连忙追问,“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她怎么都不知道呢。

  七姑娘一个没出阁儿的少女,说起这个来,自己先脸红了,“就方才我出来寻三姐姐的时候,碰上了四姐姐的陪房赵婆子。”

  阿琇双手一拍,喜滋滋地说道:“这可真是太好了!”

  就要有小外甥小外甥女来玩了。

  “我去问问祖母去!”

  她提起裙子就要往春晖堂跑,被阿珠一把抓住了,“一起去。”

  七姑娘连连点头,“我也去呢。”

  姐妹三个各自拍了拍手上的点心碎屑,整理了一下裙子,手挽着手就去了顾老太太处。

  春晖堂里,顾老太太正与三个儿媳妇说着话。

  安哥儿前年下场,考中了秀才。虽然这科举之路只跨出了一小步,到底也是有了功名的。为了他的名声考虑,也不好总叫二太太禁足。故而趁着阿瑶大婚的时候,也就叫二太太出来了。只不过,顾老太太厌恶她心太刻薄,总是待她淡淡的。

  二太太被关了许久,娘家兄长又疏远了她,也老实了许多。尤其,在得知怀远伯府里到底纳了一门良家妾来生,那良妾倒也争气,进门就有了身孕,却在生下孩子的时候血崩死了。刚出生的孩子,就被抱到了怀远伯夫人身边养活。这种去母留子的把戏,实在是大宅门里常见的。二太太不禁想起来有些后怕。怀远伯夫人她也是知道的,最是个笑眯眯看上去和善极了的人,这心肠狠起来,也是不管人命啊。

  听着顾老太太与温氏和三太太在唠唠叨叨地说着阿珏有喜的事情,二太太低垂着眉眼儿,脸上恭敬,心里却是烦躁无比。

  阿珎阿瑶阿珏,前后脚地出门子。两个姐姐都还没见喜讯,却又被阿珏抢在了前头。

  这老天爷,怎么就这样不开眼呢?

  又见顾老太太叫温氏,“开了库房叫人去看看,把那些个补品都寻着,给四丫头送过去。少了什么,叫人去我的私库里头找。”

  温氏只笑道:“哪里用的着母亲的?阿珏那孩子从小身子骨是不错的,还是听听大夫是怎么说的吧。若是无事,只食补才是最好的。我得了信儿,就已经叫人去把前儿才得的雪蛤燕窝给阿珏送去了,叫她看着吃。”

  “这两样好,滋补又不燥热。”长媳做事向来严谨周到,顾老太太甚是满意。

  三太太在旁嗔怪地瞥了温氏一眼,“嫂子也真是的,太过实在了。你就顺着母亲的话,开了她老人家的私库多好?老太太偏心孙女们,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的不知道藏了多少,轻易都不叫咱们瞧见。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多踅摸出来一些,平分了倒不好?”

  “你这个破落户呦!”顾老太太指着三太太大笑。

  温氏也忍不住笑着推了妯娌一把,“都是要嫁女儿的人了,还这样的俏皮。”

  “逗母亲一笑罢了,哪里是我俏皮呢。”三太太笑眯眯的。她的两个女儿,六丫头阿琼许给了都察院的一个小御史。小御史品级不高,但出身世家,伶俐又讨喜,与阿琼性情很是相投,二人感情很不错的。

  五丫头阿玖斯文,订给了宣宁伯家里的二房长子。

  两个未来的姑爷,人品都是不错,且也都出身一等一的人家儿,三太太再没什么可不满意的地方。提起来,自然就是欢喜得很了。

  就只二太太听见温氏与三太太说笑,心里头犹如浸了一坛子醋。说来说去的,只有阿瑶的夫家最低!

第82章 第二个去念经的

  “母亲……”想到女儿阿瑶,成亲一年多了还没有身孕,虽说那翰林家里都没有说过什么,但背地里人家怎么想,又有谁知道呢?二太太有些着急,又不肯叫阿珏独占了府里的好处,只对着顾老太太忧心忡忡地说道,“媳妇想着,是不是大丫头二丫头那里,也该送些去?”

  见顾老太太一双洞察的眼睛看向自己,二太太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脸上却尽是忧虑之色。

  “四丫头有喜,自然是好的。只是说起来,她的两个姐姐比她成亲还要早些,到如今却是还没有好消息传来。四丫头比她姐姐们命好,就只是可怜了大丫头二丫头。媳妇只从自己的心里琢磨着,人家的老人儿,再没个不急的道理。咱们虽不好说别的,只媳妇觉得,这心也该尽到前头的。”

  她说的是不伦不类的,顾老太太有心驳斥她几句。然而又想到,都是一般的孙女,阿珏都这成亲晚的,都已经有了喜。作为阿瑶的母亲,二太太着急也在情理之中。

  终究体谅了二太太一颗慈母心,点头,“你说的也是。”

  因阿珏的亲事上糊涂了一把,二太太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婆婆这样和蔼的神色了,顿时眼圈就红了。平心而论,顾老太太真不是个刁钻难伺候的婆婆,这老太太心性很好,宽容仁爱。尤其是对待几个儿媳妇,不敢说像女儿一样对待,也不似别人家的婆婆那样动不动就叫媳妇立规矩。只要不触碰老太太的底线,那就一切都好说话。

  “母亲……”

  眼瞅着她这是又要想左了,股老太太摆了摆手,“都是为了孩子罢了。”

  又与温氏说道,“一样的东西再打点出两样儿来,给阿珎阿瑶送过去。只是也别大张旗鼓的,悄悄地给她们就是了。”

  闹得人尽皆知的,不是让孩子们更难做?

  温氏忙应下了。

  许是顾老太太神色过于和蔼,二太太只觉得心头一股难言的冲动,也来不及细想什么,只冲口而出,“还有一事呢。”

  见顾老太太和两个妯娌都看向了自己,消瘦了许多,原本微微显出些圆润的脸庞已经变成了一条儿的二太太扭着手里的帕子,笑的贤惠,“按说这话,不该我说出来。只是胡家的亲家夫人也不在京城里,四丫头她们家里头,偌大的府里只有小夫妻两个,难免有些想不到的。四丫头好歹叫我一声母亲,我得替她想到头里去。她这一有喜,也不得服侍姑爷了……”

  说到了这里,便发现了顾老太太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

  就连温氏与三太太,也都面上露出不悦。

  暗自咬了咬牙,强笑着将话说完,“我想着,是不是该去与四丫头说一声,叫她给姑爷挑两个丫头服侍着?”

  “啪”的一声,顾老太太手拍在了桌子上。

  “你……糊涂!”顾老太太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二太太斥道,“亏你自己也说了,四丫头要叫你一声母亲!这些年,她对你的孝敬都是假的不成?她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你就这么一回又一回地坑她?”

  老太太简直不知道二太太满脑子里头想的是什么。

  二太太忙站起身,满嘴里叫屈,“母亲,我这都是好意啊!”

  “您想想,四丫头自己有了身子,自然是子嗣为重。再没有说妻子不能服侍丈夫,还要丈夫憋屈一年忍者的呀。与其叫姑爷自己忍不住收了丫头,还不如四丫头做在前头。叫她挑两个老实本分的丫鬟,身契都攥在手里,到时候哪怕是她们得了宠爱,也不敢作妖不是?”

  “她姑爷年轻有为的,谁不巴望着?多少家里外头的狐媚子都想着服侍他呢。我也是……”

  二太太越说,越是觉得自己有道理,因恐惧顾老太太生气而有些挺不直的腰杆儿,又直了几分儿,“母亲呀,这次我是通没半点儿坏心呢。就是当年我怀着阿瑶的时候,不也是抬举了四丫头的姨娘?”

  “闭嘴吧你!”顾老太太抄起手边的茶盏就砸到了二太太的跟前。因这忽巴拉的气恼,叫老太太眼前发黑,只觉得头上发晕,几乎就要坐不住。

  温氏,连忙起身扶住了老太太,转头斥责二太太,“弟妹还不快闭嘴!看看母亲叫你气成了什么样子!”

  “母亲且顺顺气。”三太太也忙站起来,伸手去替顾老太太揉胸口,又一叠声叫丫鬟去倒了热热的茶来。

  喝过了一口热茶,顾老太太才觉得堵在心口处的一口气被压了下去,却更是难受,抬起眼皮,直直地逼视着二太太,“你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道理,用不着我去讲,你也得明白啊。你说你没坏心,我只问你,若明儿阿瑶也有了喜讯出来,你也这么去告诉阿瑶贤惠些,主动去给姑爷挑服侍的丫头?”

  那当然不能啊。

  二太太只这样地心说。

  “那,那情形不同啊。”二太太声音小了下去,“阿瑶夫家的门第,到底清寒……”

  言下之意,并没有将那位翰林院侍讲学士家看在眼里。

  这般昏话,不但顾老太太险些被气出一口血来,就是温氏和三太太,也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能入翰林院的,那都是被无数读书人推崇的人。

  翰林院侍讲学士,不但名头响亮,身份清贵,日后更是前程无限。

  阿瑶都嫁过去了,二太太居然还在不满足!

  这话传出去,不说靖国公府得叫天下的读书人骂成狗血淋头,就是阿瑶,在夫家又要如何自处?

  “本来就是么……”二太太丝毫不觉得自己说的有错,小眼神儿简直倔强极了,大声道,“四丫头的姑爷,那是四品的将军。阿珎的夫家,堂堂的一品总督封疆大吏。这样的门第,姑爷身边多几个服侍的人算什么呢?阿瑶自然不同了,她公公就说是翰林院侍讲,也不过从四品,还不如咱们四姑爷呢。更别提阿瑶的姑爷,都如今都是白身。他凭什么去收丫鬟纳妾的?就只说凭着阿瑶出身咱们国公府,他们也不敢呢。”

  “呸,你糊涂!”

  这是顾老太太今日第二次骂二太太糊涂了。

  老人家实在是想不通,当初在闺阁之中的二太太,也是个文静稳重的人,不似这般尖酸啊。

  顾老太太满心的苦涩,却又无从发泄。毕竟,这二儿媳妇当年还是老国公在世的时候,与人家定下的亲事。

  “你的心,都歪了。”

  这休又不能休,弃又不能弃的,顾老太太深深滴吸了几口气,好容易才将火气压了下去,冷声道,“你也甭跟我说什么真心为谁好的话,我只告诉你,不许你掺和阿瑶阿珏与她们姑爷的事情。也是巧了,今年我要做整寿,正要大办一回,你去替我念经祈福,捡捡佛米吧。”

  “什么?!”二太太万没想到这个,声音都尖利了起来。

  凭什么叫她去捡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