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30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看看坐在一起的几个姑娘吧,王智可哪里比得上一身儿深粉色裙裳的慧儿那般婉转可爱呢?

  不过这个时候,她是越看王智那张平凡的脸越是顺眼,笑容满面地走进去,“母亲,要给您道喜了!”

  “你怎么来了?”王老太太看见儿媳妇,就淡淡地问了一句,“不是说身上不舒坦么,怎么不歇着了?”

  王老太太这个人吧,是陪着丈夫从寒苦里走过来的。或是因着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两个儿媳妇进门后,她是没少给她们立过规矩。

  要说这两个儿媳妇里她更偏哪个,还真得说是偏着小儿媳妇了。

  大儿媳妇是个面憨内奸的,早早地就拢住了大儿子的心。趁着外放,一同跟着出了京去。要不是她强硬地留下了大孙女,大房就一个在京城里的都没有了。

  小儿媳妇虽说不太聪明,但胜在听话。进门这些年一直恭敬顺从的,这几年她也就逐渐把内院里的事儿交给了小儿媳妇。

  今早就听见人过来回说是小儿媳妇身体不适,不能过来请安了,王老太太心里颇为不痛快。方才,她正和几个孙女儿说呢,“都是大姑娘了,再过不了几年,各自成亲进了别人家的门。你们都须得记得恭孝二字,长辈跟前不能有半点的怠慢。”

  结果话音还没落呢,二儿媳妇就进来了。也不知道她听见了没有,倒像是自己背后说道她似的。王老太太有些尴尬,心里更是埋怨王二太太这把岁数了还如此毛躁,婆婆屋子里说进就进了,简直是没规矩。

  王二太太最是会察言观色,哪里看不出婆婆脸上的冷淡来?

  只不过这会儿,再冷淡也挡不住她的欢喜。

  “母亲,大喜事啊。大嫂子来了信,我一见了信,身上立刻就好了。这不是赶着来了,叫您也喜欢喜欢。”

  她一口一个大喜事,又拿眼睛去看王智,笑着说道,“也还要给咱们家大姑娘道喜了呢。”

  这话都说的这般明白了,王智立刻红了脸,忙起身福了福,“祖母,二婶,我先回去了。”

  王慧和王家的三姑娘王文四姑娘王静也都站了起来,都行礼一起出去了。

  才出了门,里边的王老太太和王二太太就都听见了王慧调笑道:“原来是我们要有大姐夫了。”

  王老太太眉头皱起,“信呢?”

  当初大儿子外放,说好了的王智放在自己这里教养。竟没想到,养到了现如今,儿子儿媳在外边给王智订了亲事?

  竟全没有问过她和老太爷的意思!

  儿子向来孝顺,这样的事情,八成就是大太太挑唆着做的。

  接过信略看了一下,又回手递给了王二太太,“你念念。”

  “是。”王二太太就站在了自己婆婆身边儿,把信里的话念了一遍,重点强调了一下,大伯夫妻给王智定下的,也是书香人家。王家大老爷如今做着知府,也是一地父母官。他给王智定下的,就是儿子所在书院山长的嫡长孙,李继。李继年届弱冠,身上有秀才的功名,正准备明年的秋闱。据王大老爷看来,李继这文章上的功夫已经到了,中举不在话下。二十来岁的举人,已经可以说一声才俊了。再潜心几年,春闱可望。

  “听着倒是不错。就只是,什么举人进士的,如今还是镜花水月哪。”天底下有的是那读书人,一辈子也就在秀才上了。“阿智嫁过去,怕是要受委屈了。”

  王二太太就在心里头撇了撇嘴。不说别的,就只一样,王智容貌既不出挑,性情也说不上多讨喜,能有这样的一门亲事,已经是不错了。

  生怕王老太太说出断然不许结亲的话来,她忙劝道,“母亲这话差了。阿智是大哥大嫂的掌上明珠,他们做父母的怎么会委屈着她呢?想来,也是看了许多时候,看准了李家的公子确实好了,才定下来的。母亲您想想,今年或是明年李公子下了场得中,咱们大姑娘可就是举人的娘子了。再等到春闱的时候,怕不就是要成进士娘子啦?”

  十几岁的丫头,还要奢求什么呢?

  “唉,大丫头是她们那辈儿的长姐,何愁没有好姻缘呢?”到底这亲事,不大符合她老人家的心意了。“京城里头,多少现成的官宦人家寻不得?”

  王二太太又耐着心劝了又劝,“母亲疼孙女,我倒是有些嫉妒了!说到底呀,您是怕阿智委屈着了不是?咱们哪,给她备办一份儿厚厚的嫁妆,叫人不敢小瞧了她。到时候她手里有银子有钱的,日子只有越过越畅快的。”

  足足说了小一刻钟,口干舌燥的。

  王老太太一声叹息,“只得这么想了。既是她爹娘乐意,我还能说什么呢?”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忽然间红了眼圈,“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孩子们的亲事,竟是没一个能叫人如意的。”

  王二太太就知道她说的是自己儿子和阿珎的亲事了。

  沉了沉眼,王二太太就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提起了荣王来。

  “咱们都是为了孩子好,方才想做亲。只是可恨阿珎那个后母,实在是个佛口蛇心的,竟拿着什么血脉倒流的话来堵我。其实,不过是觉得阿松现在还是白身,轻视咱们罢了。叫我说,若是咱们家里,有个得力的姻亲,阿松身份上去了,她可怎么敢这样呢。”

  王老太太眯起了老眼,“你这话里有话哪?”

  笑了一下,王二太太微微俯身,将嘴凑到了老太太耳朵边,小小声地说了几句。

  见王老太太沉吟不语,王二太太就只说,“我倒不是攀王府的富贵,就只是想着,若阿慧能有这样一门好亲事,也是阿松的依靠不是?往后,谁敢小看他呢?”

  “这个,你得叫我想一想。”

  王老太太吩咐王二太太,“不许往外说去。”

  哪怕是两家都有意做亲,也没有女方这么上赶着算计的,显得忒倒贴了些。更何况,荣王天潢贵胄的,他的婚事只能是陛下圣旨赐婚。至于圣旨里头写的荣王妃到底是谁,可不是自家上赶着说我们家里不怕殿下命硬克妻,就能入了圣旨的。

  在这方面,王老太太比起儿媳妇来,还是有些理智的。

  王二太太恭敬地应了,不再提起。她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进了婆婆的心了。

  如王家这般为荣王殿下的亲事操心的人家,着实不少。

  就连宫里的嫔妃们,特别是膝下有皇子的嫔妃,也都有些个心动起来。荣王简在圣心,若是能够与他联姻,日后带给儿子的好处不言而喻。就连身居高位多年,膝下育有两位皇子的林贵妃,也默默地在心里头盘算起来,家中姻亲里边,谁家还有适龄的女孩儿。

  凤玄就发现自己进宫的时候,就连服侍自己的宫人们,都有些个含羞带怯的了。

第42章 成为荣王妃的三个条件

  “我在北境自由自在的,皇兄非要让我回京。”凤玄英俊的脸上泛出几许无奈,“我说不回来,您这一连十几道口谕传到。这一回来,就没个清净了。昨日就连我去康王兄安王兄府里去,两位老嫂子拉着我这一通的盘问啊。”

  康王兄家的王嫂还好,迂回着问了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姑娘,还说什么家世出身都不是问题,若是心中有了人选,只管去请陛下赐婚。

  年轻时候性情很是直爽火爆的安王妃,更是直接,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断袖分桃的癖好。甚至表示就算有,也没关系,娶了正妃生下世子,随他浪荡去。

  听了凤玄的抱怨,皇帝大笑,胡子都抖了起来,只觉得这么些年来替弟弟操碎了一颗心,还不被领情的郁闷,终于一扫而空了。

  “都是看着你长大的,这么多年了,也都为你操心哪。”皇帝一张龙脸上露出八卦之气,对着凤玄招了招手,叫他来到了龙案之前,往前探了探身子,神秘地问,“真不是断袖?”

  他可是听说了,重阳节后,凤玄和沈焱走得很近,甚至还有一天秉烛夜谈来着。

  “不是!”凤玄哭笑不得,“旁人说就罢了,皇兄若是也这么说,我就真娶不上王妃了。”

  皇帝立刻用袖子挡住了自己的嘴。

  想了一想,又坐得端正了,只要凤玄答应娶妻,那就怎么样都好。

  “这都二十多岁的人了。我还记得你这么小的时候……”

  皇帝伸手比划了个枕头的长度,“乖巧又懂事,从来就不哭不闹。哪儿能想到,长大了这般的执拗性子呢。就你娶妻这件事上,虽遇着些波折,终究我也不会委屈了你。早有此心,又何必耽误到如今呢?”

  就算是十八岁娶亲吧,隔年王妃生嫡子,到如今孩子都能有个十来岁了。再过几年,凤玄孙子都能抱上了,哪儿会像现在这般还单着哪?

  皇帝脑补了一番北境苦寒,凤玄一个人在王府里凄凄惨惨冷冷清清,连口热水都喝不上的情形,愈发急着要为心爱的弟弟赐下一门好亲事了。

  “可着天底下,你到是想娶个什么样儿的呢?”这要是自己的儿子,皇帝绝不会这么问,直接一道旨意下去就可以了。

  但对亲手养大的弟弟,反而不愿意这么强迫了。

  “勋贵家的?还是清流人家的?”皇帝连连问着,“要不,小家碧玉?”

  凤玄神色复杂,总觉得照着他皇兄这个架势,他若是说自己想入赘,都不会被反对。

  “出身什么的,对我而言倒是无所谓。什么高贵门第,难道还能高过咱们凤家?我若娶亲,只要三个条件。”

  皇帝立刻招来了身边最得用的心腹内侍,吩咐一声,“记着点儿。”

  内侍大总管恭敬地立在皇帝身侧,等待着听荣王殿下的条件。

  “这其一,要家世清白。”

  皇帝忙道,“那是自然。”

  他也怕兄弟这脑袋一发热,真弄个什么小家碧玉出来。倒不是小家碧玉有什么不好的,主要是这做王妃的,还是得能镇得住场面才好。不然皇室的王妃世子妃们聚在一起,人家都端庄大方举止得当,荣王妃缩手缩脚上不得台面,也是丢弟弟的面子不是?

  “成亲后,王妃自然要与我去北境。皇兄知道,北境苦寒,北夷人野心勃勃,时有战事。我的王妃不能是只知道风花雪月的闺中弱女。”

  “再有,我喜欢看美人儿,未来的王妃不说冠绝天下,起码也要倾国倾城。”

  皇帝忙道:“自古都讲究贤妻美妾,正妃还是以贞静贤德为先,若喜欢美人,朕赐下侧妃就是。”

  凤玄摇头,“哪里有空闲应付那许多女人?我只要正妃一人足矣。”

  皇帝惊呆了,再没想到,他皇家竟还要出情圣啦?

  也很是为难,这又要倾国倾城,又不要闺阁弱质……皇帝心里头把自己见过的适龄女孩儿来回扒拉了一遍,也没想到能有哪个符合凤玄的要求。

  天哪!

  皇帝脑海里迅速闪过一个人影儿,莫非凤玄,真是看上了沈焱不成?

  皇帝觉得自己眼前有点儿发黑。

  正在国公府里扛着初一的沈焱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冷战。

  “回头我叫贵妃召各家闺秀进宫,给你好生挑一挑。”皇帝忙道,“定会给你寻个可心的人。”

  凤玄笑道:“怕是不大合适。”

  皇后早已过世,宫中之事是由两位贵妃共同执掌。丽贵妃出身平平,完全是靠脸上位,又因抚养了一位皇子才得以晋位。她资历又浅,因此虽有掌事之名,但是平时都很是乖觉,事事以林贵妃为先。

  林贵妃倒是出身武威侯府,不过凤玄向来不喜欢她。

  “怎么就不合适啦?”皇帝郁闷极了,“你别又要改了主意吧?”

  “那倒不是。贵妃位份虽然高,说到底就是个妾。皇兄您叫俩妾室给我选正妃?”

  选出来个只会扭捏作态成天娇娆梨花儿似的怎么办?

  一句话,就叫皇帝更郁闷了——平心而论,丽贵妃虽然有那么点儿弱风扶柳的,但林贵妃正经侯门出身,挺大气啊。

  “算啦,到时候我请安王夫妻两个帮你挑一挑。”

  照理说,安王只是凤玄的堂兄,而康王才是凤玄同父异母的亲兄长。不过皇帝小心眼儿,这些年没弄死曾经要夺嫡的康王,已经很是大度宽容了。

  为凤玄选王妃这样的事,皇帝当然不会交给康王。

  安王妃本来正忙着为自己孙儿四处相看,没想到皇帝一道口谕把丈夫召进了宫里,看那来传口谕的内侍模样,看来还挺急。莫不是宫里出了什么事情?

  焦急地等到安王回来,才知道,凤玄竟然真的点头同意娶妃了。

  “陛下本是想要林贵妃和丽贵妃召各家闺秀进宫去,为阿玄选妃。阿玄非说她们是妾不配……得,陛下方才与我说了,这差事落在了咱们身上。你这最近不是正在为阿离相看?可有合着阿玄的?”安王与凤玄这个年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堂弟也甚是亲近,就嘱咐安王妃,“陛下说要按阿玄的意思来。”

  就凤玄提出那三个条件吧,安王听完后都觉得,这堂弟是不是为了不娶妻,故意提出来为难皇帝的啊?

  “旁的都好说,这又要倾国倾城容貌拔尖儿,又还得不能柔弱了,难道要给他往武将家里头去寻?”安王妃也有点儿发愁。本朝武将当然是不少的,立国之初,光是以武封爵的就有八公十六侯,这还不算伯爵往下的。可到了如今,这些勋贵大多在京城里,多年养尊处优下来,多是没了祖上拼杀的血性。家里的女孩儿,自然也甚少有能舞枪弄棒的。

  边境倒也有几个武将家里的女儿在军中出彩,但安王妃自己估摸着,那天天上阵跟人拼杀的姑娘,大概也跟倾国倾城沾不上边。

  “哎呦,这怎么比阿离还要刁钻哪!”

  安王妃感慨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