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2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小九儿怎么了?”靖国公大步走过来,抓住了乳娘喝问。

  乳娘哭道:“九姑娘……她,她长着鬼牙啊!”

  穿上白姨娘一听这话,又是噶的一声,生了孩子后第三次晕过去。

  “嗐,这都什么事!”靖国公只好又转身去看顾白姨娘。

  白姨娘醒过来,尖叫着叫人把九姑娘丢出去,哭着喊着“这孩子我不要,我不要!我这是做了哪门子的孽了,生了这么个祸害啊!”

  刚出生的婴儿,哪里有长牙的呢?

  怎么就叫她给碰上了呢?

  白姨娘捂着心口,哭求靖国公:“表哥,这孩子不能留,鬼牙的孩子克父母啊,不能留!你把她送走吧,我求你了,你把她送到庄子上……”

  “胡说八道!”靖国公这回是真怒了。

  先听白姨娘哭,还心疼她想为自己生儿子。可这因为孩子出生就带着牙,就不要了?亏她一个做娘的能说出这样狠心的话来!

  “生来带牙的孩子多了去了,也没见谁把孩子就丢出去的!”

  靖国公简直要暴跳了。好的歹的,也是自己的骨肉,怎么送出去?

  “我不想见着她,表哥……”白姨娘也伤心哪,她听说了孩子长鬼牙,要么是前世没积德,要么就是命硬克父母,怎么表哥就不在意呢?

  ……

  “昨儿孩子出生时候太晚了,谁也没注意着。今儿乳娘硬要喂奶,被她咬了一口才发现。”靖国公跟温氏面对面坐着,咳声叹气,“我怎么说,她就一句不要这孩子……你说,怎么就有这么狠心的人?”

  从前,他也没发现啊!

  温氏没有接他的话茬,叫陈妈妈把孩子抱了过来。

  九姑娘裹在襁褓里,这会儿也醒了,正哼哼着。

  说也奇怪了,温氏伸手一点九姑娘的嘴,这个九姑娘就跟知道了什么似的,咧开嘴,看着竟是个笑起来的模样。

  露出上牙床子上两颗小小的白色牙齿。

  “呦,这牙长得好。”温氏也笑了,“这是‘二星拱月’吧?看来这小丫头,可是命好得很啊。”

  靖国公一听这话,高兴了,“就是么。我国公府的姑娘,命能不好么?”

  他试探着问温氏,“白氏是个糊涂的,说不通。母亲又……要不,这孩子放在你这儿养一阵子?”

  温氏垂眸,怀里的小婴儿正冲着她啊啊啊地叫了几声。

  “放在我这里养着,倒也不是不行。”温氏拍了拍襁褓,抬起眼看着靖国公,坦言道,“不过你也知道白姨娘的性子,动不动就掉眼泪,我可是受不得她那个调调。”

  “前头的夫人好歹还给你生了大姑娘。我进门几年,也没见有个一儿半女。说起来,也是对你不住。这孩子让我来养可以,可你得依我一个话。”

  靖国公听温氏说愿意养九姑娘,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忙道,“你说。”

  “这孩子,须得记在我的名下。”

  庶女记在嫡母名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记在温氏名下,九丫头还提了一层身份呢。既然白氏不乐意要,那就给了温氏呗。

  靖国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温氏笑了笑,低下头逗弄小孩儿,“丫头,往后就在我身边了,高兴不?还得给你取个小名儿才好。”

  想了一下,“就叫阿琇吧。”

  新出炉的九姑娘阿琇,啊啊两声,表示自己很满意。

  温氏是个快性子,既然应了靖国公要亲自养着阿琇,便叫人赶着在自己的院子里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给阿琇住,也好就近来照看着。又知道阿琇不肯吃奶,又让人赶紧去庄子里找两只刚刚下过崽儿的母羊来,挤了羊奶来喂阿琇。色色都安排妥当了,又让靖国公和她一起,去萱草堂回顾老太太。

  靖国公大为感动,握住温氏的手感慨,“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过半晌,夫妻二人去了春晖堂回顾老太太。

  阿琇已经被安置在了暖烘烘的屋子里,陈妈妈被打发回白姨娘那里了,温氏另外遣了自己的一个丫鬟照顾阿琇,又叫两个有经验的仆妇跟着帮忙。阿琇喝过了一些熬得粘稠的粥水,打了个哈欠。

  “呦,九姑娘这是困了吧?”丫鬟夏竹转头问两个仆妇。

  一个媳妇儿就笑着说道,“可不是么,小孩子,吃饱了就要睡觉的。这睡着了,才能长个子。”

  夏竹闻言就赶紧把阿琇放好了,让两个仆妇去外间候着,自己给阿琇盖好了才轻手轻脚走出去,让人取了好料子来,给阿琇做小衣裳小被子。

  这会儿吃饱了该睡觉的九姑娘阿琇,翻了个白眼,在心里头默默竖起了一根中指。

  谁能想到,她好好儿地走在路上,竟然被一个雷劈死了呢?

  谁又能想到,死了后,竟然还能玩一把穿越呢?

  她昨天晚上穿到了这具身体里,原本还是浑浑噩噩的,根本分辨不出自己来到了哪里。可是今天一早醒来,脑海里就跟有人塞了什么东西进来似的,自动就把身处的环境给弄明白了。

  靖国公府,白姨娘,温氏,春晖堂……

  她不但穿越了,还穿到了一本书里,成了靖国公的女儿。贵妾白氏所生,还有个亲姐姐叫阿珠。

  如果这会儿能开口说话,阿琇必然要大骂一声“贼老天”了。

  因为,这个文她看过呀!

  白姨娘和阿珠母女俩的设定,那就是一对儿风中摇曳的盛世白莲母女花啊!追连载的时候,这母女俩把读者们气得牙根儿痒痒,天天问什么时候给她们发盒饭!

  尤其是阿珠,简直就是小说中典型的庶女形象,心比天高,一心要把嫡姐踩在脚下的,嫡姐有的她想方设法也要有,嫡姐的亲事她也要插一脚……虽然没看到故事的结尾,但是一般来说,这样能作死的庶女,大概也没什么好下场。

  至于她阿琇……

  在原文里,就一句话带过——因为长了一对鬼牙,从小被送到了庄子里。至于长大后会怎么样,还没看到。

  可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是穿到了这个文里,但是好像人设还有点儿要崩了吧?

  原文里的靖国公,就是个平庸糊涂且耳根子软的男人,对妻子冷淡的很,温氏也并没有要求过要把九姑娘记在名下……

  阿琇满心悲愤。这剧情从开始就不一样,叫她怎么办?

第3章 满月

  温氏要把阿琇记在自己的名下,顾老太太非但没有反对,相反还有些乐见其成。

  这成亲久了却生不出孩子的夫妻也不算少见,顾老太太自己就有个老姐妹,成亲后久不生养,过继了一个儿子在名下。结果呢,没过几年,硬是老蚌含珠,又添了个老来子。这要是九丫头记在了温氏名下,万一也能把温氏的子孙缘给招来呢?

  因此上,顾老太太是万分赞同的。

  至于白姨娘么……顾老太太手里头捧着个小手炉,垂着眼皮说道,“白姨娘这一胎生得也是辛苦,她又惯来柔弱。叫她好生养养身子吧,大冬天的,就算是出了月子,也别轻易出来了。若闷了,叫三丫头多给她姨娘讲几个笑话。”

  三丫头,就是白姨娘的头一个女儿阿珠了。

  阿珠今年七岁了,自小就百伶百俐的,嘴头儿又甜,白姨娘可是把她当眼珠子似的疼爱。

  顾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就是先不叫白姨娘出清兰院了。

  “还是母亲想的周到。”靖国公附和道。

  温氏抿嘴一笑,没说话。

  打发了靖国公先回去,顾老太太拉着温氏坐在身边,“你能有这份儿心胸,自是好的。九丫头才落地,你从小养着她,她自然也亲近你只认你这个母亲。旁的人,你不必理会。”

  顾老太太出身将门,年轻时候性情很是爽利,年纪大了,才慢慢变得温敛了些。

  靖国公的元配王氏虽然也是官宦人家出身,父兄却都是从文的,她本人也文文静静的,不大和顾老太太的性情。温氏进门后,心直口快的,倒是很让顾老太太喜欢。

  所以这婆媳之间说话,也没什么藏着掖着半吐半露的。

  温氏点头,“您的意思我明白。我先也怕人说我夺人家的孩子,只是……”

  她叹了口气,“九丫头生来就带了两颗牙,白姨娘那边哭着喊着不愿意让国公爷把孩子送到庄子去,不许留在跟前。别说国公爷舍不得,便是我也不乐意。那么小的孩子,送到庄子上去,不是要了命了么?因此我想着,既然她不乐意要,放我身边也是应当的。不过母亲,我也得说,自己有私心。我可不想把孩子养大了,回头白姨娘再来说,闺女是她的。”

  顾老太太就喜欢她这份儿有什么说什么的爽快,当下就给了温氏一颗定心丸,“她什么身份,你什么身份?九丫头跟着你,只有更叫人高看一眼的。她若真敢这么着,大耳刮子先抽了她的!甭管她,都有我呢。”

  “九丫头这事儿来的突然了些,明日就是三天了,来不及去请人,洗三礼就咱们自家里……”顾老太太顿了一下,“再就是把亲家太太请来就是了。到了满月的时候,再好好操办。”

  温氏抿嘴一笑,“我都听母亲的。”

  温氏是个很细心的人,既然要亲自来教养阿琇,便色色都安排的十分妥当。

  虽然阿琇不肯吃奶,但考虑到夏竹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没有照管婴儿的经验,温氏还是另外找了两妥当的年轻媳妇放在了阿琇的身边。另外,按照国公府嫡女的份例,给阿琇安排了四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另外有婆子数人。

  于是,还在襁褓里的阿琇,小小的一团哪,就已经开始了自己锦衣玉食,一脚迈八脚跟的日子。

  ……………………

  一个月的功夫,阿琇吃得好睡得好,眉眼也张开了些,很不像刚出生时候的样子了。

  满月这天,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日头高照,映着前几天尚未化去的雪色,分外的好看。

  靖国公府里,格外地热闹。

  两代靖国公都有过救驾之功,换来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也就是说,只要大凤朝还在,只要靖国公不作死造反,那富贵就是绵延不断的。

  靖国公大女儿出生的时候,老国公尚在,靖国公还是世子。阿琇是他成为国公后,头一个嫡出的女儿(另外两个庶女满月都没有大张旗鼓请过客),无论是亲戚还是故交人家,都来了人贺喜。就算不能亲至的,也都遣人来送了丰厚的贺礼。

  男客那边自有靖国公和三个兄弟去招呼,阿琇被抱到了女眷们当中。

  顾老太太一身装扮,高坐在主位,笑容满面地招待着各府中的女眷,顺便联络感情。

  不得不说,今天的阿琇被打扮得喜庆极了——从里到外都是大红色的衣裳,就连小被子,也是同色的。眉眼长开了,肉皮儿白净了,额头上还被点了个圆溜溜的大红点。再加上那双滴溜溜转动的眼睛,看着就比一般的孩童活泛。

  用温氏拨给她的贴身丫鬟秋露的话说,就是“这是咱们九姑娘头一次在人前亮相,须得叫人眼前一亮才好。”

  “呦,这孩子长得可真好。”

  “瞧着也伶俐。”

  “你们瞧,这么个豆丁大的孩子,都会笑了!”

  女眷们欣赏了一回阿琇,夸赞的话一句接一句。

  顾老太太忙道:“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禁得住你们这么夸。”

  话是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却是满满的。就连温氏,听着人夸奖阿琇,也眉眼弯弯。

  缮国公府的老太太和顾老太太最是相熟,指着顾老太太笑道:“你这老脸上笑得花都开了,显见是如今得了孙女得意极了,还在我们跟前口是心非哪!”

  顾老太太性子本就爽利,闻言哈哈大笑,自得道,“不是我自夸,你可见过这般伶俐的孩子?昨儿见了我,就知道往我怀里扑腾了!平日里见了她母亲,再不肯叫旁人抱着,非要她母亲抱着拍着才肯呢。”

  都是平常走动勤快的人家,来的女眷大多都知道,这位九姑娘压根儿就不是温氏亲生的,只是记名的嫡女。顾老太太这么说,也不过是叫人更看重九姑娘些罢了。不过心里清楚归清楚,在座的都是人精,谁也不会说出来扫兴得罪人。于是,屋子里又是一番的夸。

  阿琇躺在顾老太太身边,努力朝温氏挥舞着自己的小胳膊,意图给顾老太太的说法作证。

  温氏果然就过去抱起了阿琇,阿琇就咯咯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