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151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顾老太太心里愈发惊讶,却没有再追问,“既然这样,只放在心里,等阿离回来再说。”

  好端端的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突然就没了,或许里头有什么不好说的隐情。

  顾老太太经历的多了。

  婆媳两个又感慨了一回,温氏便领了阿琇回去。

  阿琇这儿还没缓过神来呢。

  担心凤离之余,也多少有些好奇,凤离父亲挨了两刀没多少日子都好了,怎么才到江南半年,人就没了?

  总,总不会是凤离……她甩了甩头,把这个念头甩了出去。

第193章 药药吃多了,人就没了

  说起前世子的死,还真跟凤离有那么一丢丢的关系。

  事情很简单,前世子死在了女人的船上,俗称马上风。

  安王世子从来都不喜欢长子,名字中一个“离”字,就表明了他对长子的态度。哪怕没有小李氏十多年的枕边风,没有聪明可人的次子,他也从来都没有将凤离放在心上过。就算是在太妃跟前,也是淡淡的,并不给什么好脸色,更别提尽到为人父的责任了,甚至他不止一次地想过,若有一天他承继了王位, 第一件事情便是为次子请立世子。

  只是可惜,他没有那个机会了。

  父母竟然因为他受了些伤,就跳过了他,将爵位直接传给了凤离。这就叫前世子出奇的愤怒了。

  被妻子伤了命根儿,被亲儿子抢了爵位,又被亲爹亲娘赶出了京城,换了心眼儿小一点儿的,只怕都能死个十次八次了。

  不过到底是做过王府世子的男人,也不是一般地坚强。除了在去江南的路上消沉了那么一段日子后,便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甚至还殚精竭虑挖个坑想叫亲儿子跳一跳的。

  幸而,他亲儿子凤离也不是一般的人,面白心黑,话不多,下手却狠。

  前世子殿下的招数,都被儿子回敬了回去。

  末了儿,老子没能坑了儿子,反被儿子坑了一把。凤离拍了拍衣裳,清清白白地背着个孝顺的名头,回了京城。

  前世子殿下险些吐血。

  他给凤离准备的那个药,无非是想要坏一坏凤离的名声——总不能叫凤离又得实惠又得好名声吧?

  只是没想到,凤离没中计,反手就将那药和美人儿都用在了他的身上。

  前世子殿下是伤了根本的人了,不过这用了药,倒是有了些重振雄风的兆头。这叫前世子很高兴,哪怕是身边有小李氏和那位胡姑娘,也没挡住他继续往身边收人,别院里的丫鬟,画舫上的花娘,甚至还有什么花魁,前世子殿下是来者不拒。

  这药吃多了,人就没了。

  没的时候,是在小李氏的船上。

  小李氏身上衣裳都没穿好,用一条汗巾子就把自己吊死在了床架子上。

  这死的实在是不够光彩,服侍的人早上起来发现后,吓得屁滚尿流的。好在,别院里的老管家算是有些成算的,叫人封了院子,着急忙慌地给在江南驻守的凤二。

  凤二得知消息后,一面叫人往京城里送信,一面叫心腹人封了别院,许进不许出。

  不为别的,长兄实在是死不足惜,可皇族的脸面,安王府的脸面,还是要的。

  凤离赶到江南别院的时候,面对着的就是亲爹死后娘死的烂摊子。

  “阿离打算怎么办?”凤二叔奉旨屯兵江南,虽是长辈,但安王府到底以凤离为主,此事上便不多置喙,只问凤离。

  凤离一身风尘仆仆,玉面之上有些许疲惫,“不知父亲现在何处?”

  “已经叫人装殓了。”

  凤离揉了揉眉心,脸上说不出是悲是怒,淡淡地说道,“我去看看他。”

  别院中已经是一片素缟。

  前世子就停灵在后堂正房之中,小李氏的不在。

  “事出突然。”凤二叔负手站在长兄灵前,对凤离解释道,“别院也没有预备的东西,都是匆匆采买来的。也不知道后边你打算怎么办,只能先如此了。”

  凤离郑重道了谢,又问婶子堂弟们,听说都在后院,便道,“等一会儿后,我再去见过婶子。”

  “兄长这事,实在有些难以对外言说。阿离,你可想好了怎么办?”凤二与长兄关系并不大融洽。论能为,凤二不算多么出挑,却比兄长强上几分,且他胜在心思清明,故而也更被父母看重些。

  也正是因为这个,叫长兄心中生出了嫌隙来。为了不教父母为难,成亲后凤二干脆就请旨往江南来了。

  见凤离一时没有说话,凤二沉声道,“莫要优柔寡断。”

  “你父亲的死,实在不够光彩。传出去,不说安王府,就是整个儿皇族,又还有什么体面?”目光落在长兄的棺椁之上,凤二冷笑,“他这一生,似乎总是在要旁人为他善后。”

  哪怕死了,也是一样。

  “我的意思,就地安葬在江南。回头往宗人府一报,横竖如今的宗人令是你,玉牒上填报也便了了。如此一来就只一样,怕是要辛苦你在江南一段时日,好歹守了热孝后再行回京。”

  凤离不语。

  他明白凤二的意思。这也算是个好法子,凤家祖籍本就在江南,将人安葬在这里,也说得通。

  但是,他不能不考虑到祖父和祖母。

  再如何怨长子不争气,为人父母的,也总不会希望儿子去死。

  祖父祖母疼爱他,为他安排了最好的一条路。可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难道他还要叫他们见不到最后一面?

  来的这一路上他已经想了数次,将人就地安葬和扶灵回京城,到底该如何做。

  沉默了片刻,凤离道,“二叔,我会扶灵回京。”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无关他,只为祖父祖母。”

  “我知道了。”凤二拍了拍凤离的肩膀,温言道,“都依你的意思。”

  半个月后,前安王世子病逝的消息送到了京城。安王府里也挂上了白。

  病逝,也算是最后为前世子留下了一层遮羞布。

  作为未来姻亲的靖国公府,自然是头一份儿上门道恼的。因要等凤离扶灵归来,才好祭奠,顾老太太只能带着温氏三太太和阿琇先往王府里来安慰太妃。

  安王太妃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

  正像凤离所想,对于长子,老王爷夫妻二人早就不抱什么希望。可没有希望,不代表就能看着长子暴毙会无动于衷。

  当初长子被伤,夫妻二人果断将爵位让与孙儿,送了长子夫妻去江南。

  看似是无情,可说到底,也是为了叫长子避开京城里的讥笑,在江南安然度日的意思。

  谁能想到,不过短短半年,人就没了呢?

  老夫妻两个尚不知道儿子暴毙的内情。甚至老太妃还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夫妻两个做得太过了,以至于叫儿子郁郁而终?

  看着从前精神奕奕的太妃,鬓角发中已经现出了银色,阿琇也不免难过起来。

第194章 关雎院院?

  阿琇坐在窗前,百无聊赖地看着外头的雪景,叹了口气。

  夜里京城飘起了雪,不大,但早起还不见放晴,天气很是阴冷。

  凤离还在扶灵回京的路上,叫她很是有些忧心。

  “我说,你就别再长吁短叹了。”贺长安盘着腿坐在熏笼上头,手里剥着个橘子,仔细地摘去了橘瓣上的丝络,扔给自己一瓣,又往阿琇的嘴里塞了一瓣,“这么冷的天我来找你,你好歹给个笑脸儿啊。”

  “天这么冷,阿离哥哥还在路上,要走水路的,还不知道怎么遭罪呢。”

  将最后一瓣橘子吃了,贺长安擦了擦手,掐着指尖比划了一下,“他堂堂一个王爷,坐的是楼船,有的是随从,舱里照样拢火盆,半点儿寒气受不着,就算不能像在京里这样的舒坦吧,那也顶多是有一丢丢的不便而已,爷们儿家家的,算个什么呢。”

  说着,凑到了阿琇身边,碰了碰她的胳膊,极小声地问道,“你该不会是以为你的阿离哥哥这一路上还得多伤心吧?”

  “怎么会?”阿琇脱口而出,觉得不对,狠狠地拧了贺长安一把,“你套我话!”

  贺长安不在意地揉了揉胳膊,仗着屋子里也没有别人,索性放开了说,“你明白就好。就你阿离哥哥和他亲爹之间的关系,只怕还不如走得稍稍近些的街坊哪。我说句不大好听的实话,他爹没了,这会儿或许他才更安心些呢。”

  阿琇沉默。

  “你迟早是要进安王府的,现摆着那么大的亲爹,不管背地里如何,面子上总要做出些孝顺的样子来。太妃娘娘再疼爱你们,也不能为你们挡一辈子。但凡我那表叔表婶拿着孝字压你们,总有诸多的事端。如今这样,其实也好。赶在你进门之前,府里都清静了。亲爹没了,表哥好歹得守三年孝,你也不用担心有个什么变故出来。”

  最后一句她说的含含糊糊的,阿琇却是听明白了。

  贺长安见她似乎是有些不以为然,叹道,“就知道你心大。表兄年少封王,又长成了那样儿,多少的人想往他身上扑呢。哪怕他心如磐石,架不住得有那歪心思的,一个个的手段使出来防不胜防的。到时候,就算没人能动摇你的位置,也膈应不是?你先别笑,这些都是我见识过的,提醒你呢。”

  阿琇低头嘴角抽了抽,抬头正色道,“我得谢谢姐姐呢。”

  “成啦,别愁眉苦脸的了。我今儿来找你,可不是想跟你在屋子里闷一天的。”贺长安从熏笼上跳了下去,“我听说八珍斋里出了几味新点心,每日里只供那么一点点,我们去尝尝?”

  阿琇不想动弹,“大冷天的……”

  “哎呀,只当陪着我了,我还有话要跟你说呢。”凑到阿琇耳边嘀咕了两句,见阿琇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抬着下巴笑道,“如何?陪不陪我去?”

  阿琇从椅子上蹭下来,“那我得恭喜姐姐了。”

  叫人取了自己的斗篷来,严严实实地穿好了,“走着。”

  贺长安母亲有了两个来月的身孕,还不曾往外边说过。贺长安按捺不住,才悄悄地告诉了阿琇。

  她也一边系着自己的斗篷,一边与阿琇抱怨,“我娘倒是很欢喜,只是我有些担心呢。这不是么,这一阵子都搬回国公府去住着了。”

  齐国公世子夫人也是奔着四十岁的人了,再加上从前思虑过重,总有些郁气凝结于心,于身体也是有些影响的。这一胎,怀的着实有些不容易,小心翼翼的,每日里灌着安胎药。再加上齐国公世子姬妾众多,多少双的眼睛都盯着她的肚子,尤其是有了子嗣的那些,也总是叫世子夫人警惕着,多一步都不敢走,入口的东西更是格外小心。

  本来孕期便吃不了多少东西,近来又添了害喜的症状,动不动就吐上几次,贺长安看着也是心疼她娘,听说八珍斋里又添了新的点心,便想着为她娘买上一些。不过她自己不喜甜食,想着阿琇时常去八珍斋里,便来约阿琇一同去了。

  两个人又在门口看了看,雪还没停下,纷纷扬扬地飘着,天地间都有些白了。

  去与温氏说了一声后,阿琇与贺长安便坐了车往八珍斋里去。

  因下着雪,街上也没有几个人,与平常热闹的样子大为不同。

  到了八珍斋里,两个人挑了几色点心,叫伙计包了,眼看着雪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也就没有耽搁,拿了东西便各自回去。

  却说贺长安这边提了点心回到齐国公府里,直接便奔了世子夫人所住的小院子走去。进了院儿里,便看到几个婆子正在拿着大扫帚扫雪,世子夫人身边的心腹老嬷嬷站在台阶上,不时地出声指点两句。

  “姑娘回来了?”

  老嬷嬷见到贺长安,堆起一脸笑容,“夫人方才还说呢,大雪天的不知道姑娘去了哪里。”

  “我去寻沈家妹妹说话了。”贺长安随口说了一句,便进了屋子。先不急着进里间,解了斗篷,等身上凉气儿散了才进去。

  世子夫人正靠在床上,手里缝着一件儿小衣裳,见贺长安进门,抬眼看了看她,笑着问了一句,“回来了?”

  便又垂下了眼皮,手上针线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