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 第111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穿越重生

  “我身上什么信物都没有,正要回家来寻父亲呢。正好,您带我过去,我交了人好回去看祖母和娘。”

  这一说,靖国公也终于有了几分相信,秦忠还真是他们路上逮着的。不然,凭他岳父和四弟的稳重,应该不会就这么叫他伶伶俐俐只几个人就押着秦忠回来。

  匆匆忙忙又让人从府里头唤了十来个护院出来,一行人围着马车,以及马车里手脚酥软人也昏沉的秦忠往刑部去了。

  这一路,靖国公只觉得这半生以来从未这样的紧张过。骑在马上,不时转动脑袋观察街道左右。

  坐在他身前的初一:“……”

  他挺想提醒他爹,不用这样草木皆兵的。但是想想自己偷偷跑去战场的行为,还是很聪明地闭上了嘴。

  总不能这会儿痛快了嘴,回头皮肉受苦。

  且说顾老太太和温氏等人在后院里边都听说初一回来了,都是惊喜不已,聚在春晖堂里等着初一进来。

  等了许久,也没见人。

  倒是把府里的管家等来了,大管家脸上带着喜色匆匆跑进了春晖堂里,“回老太太,二爷到了!”

  “人哪?”顾老太太看看他身后,也没有初一的身影啊。

  老太太嘴里头说得刚硬,可长房金孙,儿子三十多岁了才得来的子嗣,哪儿就真的不担心了?

  就连向来从容的温氏,脸上也露出了焦急期盼之色。

  阿琇连坐都坐不住了,直想跑出去拧初一的耳朵!

  竟然抛下了自己,一个人偷偷跑了!

  心里头转了多少个来回,想了九九八十一种教训初一的法子,可人呢?

  “回老太太和太太,二爷是到了咱们门口,巧了也正碰上了国公爷赶回来。我就瞅着温府的管家仿佛与国公爷说了什么,国公爷就着急忙慌地让我叫了十来个人出去,护送着二爷他们,说是往刑部去了。临走时候二爷还吩咐我,叫我先来与老太太说一声,片刻后便回。”

  “这是……”饶是顾老太太经历再多,也想不到心爱的小孙子把当今天子最想千刀万剐的秦忠给弄了回来。

  “去了刑部?”三太太蹙眉,“怎么回事?”

  温氏与婆婆也是面面相觑,摸不到头脑。还是顾老太太说了句,“那就先散了,等初一回来,就明白了。”

  谁知道这一等,就等到了黄昏时分,不但靖国公和初一尚未回来,就连该散衙回府的二老爷三老爷也都不见踪影。

  顾老太太和温氏等人,都不禁有些忐忑了起来。就连从来都是笑眯眯的阿琇,精致的脸上也露出了少见的凝重。

  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各处点上了灯,才有一直侯在二门处的婆子先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信儿,“回来了,国公爷和二老爷三老爷,还有二爷都回来了!”

  顾老太太先松了口气,端坐挺直的腰背软了一下,姿势就随意了些。

  不多时靖国公兄弟三个,带着个初一,一同走进了春晖堂。

  “祖母啊!”才迈进了门槛,初一一声哀嚎,就先扑进屋子,一头扎进了顾老太太怀里,“想煞孙儿了啊祖母!”

  声音实在是太过洪亮,几个姑娘猝不及防之下,都吓了一跳。

  揉了揉耳朵,阿琇就看见从来都是一派铁娘子作风的顾老太太,把沈初一紧紧抱在了怀里。

  两行老泪缓缓落下,下重手在初一背上狠狠捶了两下子,哭道,“你这孩子,胆子忒大了!可是叫我们好生的担心!”

  沈初一默默地哭,躲过了亲爹的教训,没躲过慈爱的老祖母。

  被这两拳头捶得直咳嗽。想想头一次离开家里,一走就是半年多,只顾着自己在北境畅快,完全都没有想过家人的忧心,熊孩子沈初一难得的愧疚了起来,眼圈也红了,“祖母,我错了!”

  顾老太太抹了抹眼角,又狠狠揉搓了一把初一,才把他推出怀里,吩咐,“去看看你娘。”

  与顾老太太母子相比,温氏就显得淡定多了。只在初一过来的时候,露出一丝儿欣慰的笑容。

  她生就一张鹅蛋脸,容貌说不上多么出挑,却显得格外温婉。这一笑,就叫沈初一更惭愧了。

  “娘……”

  才走到了温氏跟前,只来得及叫了一个字,沈初一脸上就挨了火辣辣的一巴掌。

  万万没想到啊。

  最反对他偷跑上战场的亲爹没舍得揍他,仿佛从来没把他偷溜当回事,还觉得这是一场难得历练的两个强势女人,当头给了他两个大大的教训。

  初一抽搭着,知道就算使出撒娇打滚的招数儿,在温氏这里也是没有用的。她想教训他的时候,那是谁都劝不住的。

  腿一软,老老实实跪在了地上了,垂头认错,“娘,我错了。”

  “孩子刚……”靖国公没忍住,想为儿子说句话。被温氏扫了一眼,又闭了嘴。

  到底心疼儿子,赌气坐在了红着眼圈的温氏边儿上,用特别小的声音嘟哝,“你就不问问这么晚回来,我们做什么去了?见面就给了孩子一巴掌,心太狠了。”

  又提高了声音,叫沈初一,“初一,告诉你祖母和你娘,你回京的时候,做了件大事!”

  说到这里,靖国公方正威武的脸上,忍不住显出那么一丢丢的得意来。

  阿琇歪着头,觉得大约真有什么大事。不然她爹不能这表情。

  初一偷偷地看看温氏,又看看顾老太太,飞快地说了一句。

  他声音很小。

  “什么?”

  别说顾老太太了,就连离得很近的温氏,都没有听到初一到底说了什么。

  还是靖国公缓和了过来,一拍大腿,大笑道:“初一回来的路上,正碰上了秦忠,顺手就把人给捉住了,五花大绑送去了刑部大牢。陛下得到消息后,急召他进宫问话去了。要不,也不能这么晚才回来。”

  说到最后,靖国公眉飞色舞的,浑身上下连根头发丝儿都洋溢着为人父的骄傲。

  “什么!”这回大家伙儿都听见了,只是,谁能相信?顾老太太这回都不是疑问了,直接改感叹。

  她活了这么大年纪了,少年有为的故事听了不少。放在了自家孙儿身上,老太太也觉得有些个发懵。

  再看看温氏,也是难以置信。

  “快起来说说!”顾老太太忙叫初一站起来,拉到身边。见他一身的风尘仆仆,黑瘦了些的小脸上带着十分的疲惫,知道他这一路上辛苦极了,进京连家门都没进,就先往宫里走了一遭儿,不禁大为心疼,叫初一就坐在了自己的身边,又忙着叫人上茶倒水给初一,“要不,先吃饭吧。这瘦的啊!”

  初一灌下了杯茶水,“上火了,还真不那么饿。我给祖母讲故事呗。”

  觉得坐着讲不过瘾,又站了起来,双手一展,“话说我回京的路上……”

  阿琇捂脸,这熊孩子,出门一趟,半点儿稳重都没学到!

第149章

  初一手舞足蹈的,把自己如何捉住了秦忠的过程说了一遍。

  众人听后,都沉默了许久。

  就,这么简单?

  罪大恶极,东躲西藏了半年之久的秦忠,盯上了即将回京的沈初一。一路上遮遮掩掩地跟了几日,终于在一处寻水时候,被沈初一的巴豆粉撂倒了。

  他鬼鬼祟祟的,虽衣衫褴褛须发都黏在了一起,看上去跟个叫花子没差多少,然身形高大,北境地广人稀,车后面跟了这么一位,实在是扎眼的很。哪里还能瞒过鬼机灵的沈初一,以及老奸……处事老道心思细密的老管家温全呢?

  秦忠一跟上,他们就有所发觉。温全曾与定康侯一起在边城待过十几年,眼力不错,秦忠看着高瘦但下盘甚稳,很像是行伍出身之人,便先起了疑心。一老一小商议后,当时虽不知此人就是秦忠,却也决定先行将人拿下再说。

  一包巴豆粉,秦忠险些拉断了腿。

  哪里还能有昔日里以一敌百的大将军样呢?

  几个护卫如狼似虎地扑上去,甚至连力气都没费什么,就将人擒住了,一张湿帕子将脸抹干净了,便有人认出了一个肉饼砸到了头上,朝廷悬赏的叛将秦忠,就这么被五花大绑地捆着了?

  初一是个稳妥的孩子,生怕秦忠跑了叫皇帝失望,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软筋散,每天三顿照着吃饭喂秦忠吃。派出一人回去给定康侯沈焱送信儿,沈初一带着捆成粽子手脚发软浑身臭烘烘的秦忠回到了京城。

  “还都说我人傻有福哪……”阿琇喃喃自语。

  初一虽然精神头儿不错,但到底年纪还小,这一路上回来,多少也有些疲惫。顾老太太心疼孙儿,忙忙地叫人摆了饭,一家子人团团围坐下来。老太太环顾了一下儿孙们,叹道,“就只差阿焱了。”

  不过想到霍昀之前说了,要与林沉和阿珠同行去北境,老太太精神就又振奋了一下儿。

  饭后,大家伙儿都体谅初一刚刚回来,催着他先去歇着。

  温氏起身,对着顾老太太笑道,“我带他回去吧。”

  “成,你们都回去。孩子刚回来,你不许再说他。”顾老太太乐呵呵地点头。

  “媳妇知道。”

  一时都散了,靖国公夫妻两个在前,初一就跟阿琇并排走着。

  胳膊肘碰了碰阿琇,初一低声说道,“姐,我还给你带了好东西呢。”

  “咦,你个小毛孩儿,能带什么?”许是北境的环境格外适合初一,半年多没见,初一人虽然黑瘦了些,可是个头儿拔高了不少。阿琇原本比他要高些,这会儿并肩走着,竟然发现,初一已经有了隐隐要超过她了。

  初一神秘兮兮地一笑,“等明儿你就知道了。”

  竟还懂得卖关子了?

  阿琇抬手就在他胳膊上拧了一下,隔着厚实的衣裳,都能感觉到这熊孩子的肉是硬邦邦的了。

  不禁再次叫她感慨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出生时候还是红猴子似的初一,就已经长成了小少年。

  忍不住侧头看看初一,阿琇觉得虽顾老太太总说初一半点没有随她那过世老祖父的好相貌,可英气勃勃的,再过两年,也会是个很吸引人的少年郎啦。

  初一也实在是累了,靖国公和温氏两个亲自把他送回了屋子。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初一才爬上了床沉沉睡去。这一睡,再睁眼的时候,都到了第二天的晌午。

  “你羞不羞?睡到了这个时候。”阿琇亲自端着一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是一大碗银丝素面。

  初一怪叫一声,“男女有别啊姐!”

  他还穿着寝衣哪。

  阿琇把托盘放在桌子上,嗤笑,“难得沈二少还知道男女有别啦?从小哪次不是你想进我的屋子就进去啦?”

  早有丫鬟给初一送上了簇新的衣裳,初一接过来自己穿上,又张着手让丫鬟给系好了腰带。自己跑去洗漱了一回,连头发都没梳,就扑到了桌子旁,就着碗吸溜了一口面汤,“好鲜。”

  “能不鲜么?”阿琇托着腮看初一狼吞虎咽的,“厨房里张嫂子拿手活儿,面里的鸡汤炖了好几个时辰,连肉都化在了汤里。油都细细篦了好几次呢,要不汤色能这么清亮?”

  汤里半点儿油星都不带,面条粗细均匀,还飘着几棵翠绿的小青菜。才开了春,这可很是难得了。

  初一边吃,边与阿琇说:“北境就这样不好,吃肉倒是方便,就是没什么菜吃。”

  据说往年冬天,还有些干菜豆芽子之类的可以吃到。

  去岁一场战事,百姓们哪里还有晒干菜的功夫?

  “整整一个冬天哪,我馋菜馋果子,都要馋哭了。”转眼间,一碗面都落了肚,初一把碗端起来,连汤都喝了个干净。

  阿琇叫丫鬟,“去厨房再端一碗来。”

  丫鬟抿嘴笑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