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 第19章

作者:浴火小熊猫 标签: 穿越重生

  于是瑶光叫紫翎把大小丫鬟还有当天值班的那班粗使丫鬟都叫来,瑶光等人坐在炕上,其余人或坐或站满满一屋子,这才讲起故事。

  薛娘子讲故事极有技巧,总能把人心吊起来,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前朝传奇人物,有的是市井小民,或她从前的邻居。讲了几天之后,讲到令人感慨的时候,丫鬟们便会说起自己所认识的人发生的类似的事。

  渐渐地,丫鬟们在薛娘子鼓励下也开始轮流讲她们所知道的“故事”,什么村中恶霸和小寡妇的故事了,奶奶辈的时候闹灾荒卖身为奴的故事啊……

  瑶光这才醒悟,薛娘子讲故事,其实是在变相教学。

  她从众人所讲述的市井生活里渐渐对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有了更具体化的了解。

  薛娘子是个明白人,她看出了瑶光处境尴尬。想必也听说了端王妃进宫告状,太后召回薛宫正的事。

  身为一个妾室,和端王妃这样的正妻相处,并非你守礼守本分就能保住平安的。

  她也看出瑶光向往自由之意。于是,一个雨夜,故事会散场后,薛娘子问瑶光:“良娣觉着,与王府相比,住在这乡间如何?”

  瑶光长叹一声:“只怕不能长久。”

  薛娘子笑道:“若要长久,也不是没有办法。”

  瑶光盯着薛娘子看了一会儿,郑重行了个礼,称呼也换了,“薛先生,我想向您请教,像我这样的人,如何才能在乡间太太平平地长住呢?”

  薛娘子默默微笑了片刻,扶起瑶光,“良娣,你听了众人讲了这许多故事,对一个女子如何在这世间行走应该也有些主意了吧?说来听听。”

  瑶光便扳着手指说,“第一,要有一技之长。本朝女子不能考功名,因此入士出将是不行的。那剩下的,就只农工商三样了。”

  薛娘子点点头:“不错。”

  瑶光接着说,“若能像先生这样,自然是最好的,但我是不指望了。”韩瑶光1.0版的学问、书法都是可以开班授课的,但是她这个2.0版的从现在开始苦学十几年恐怕也不行。

  “良娣不要妄自菲薄,你已经有一技之长了啊。”薛娘子从案上拿起一本瑶光近日来画的速写,“说句大话,我也见过不少当世书画名家,可以公道地说一句,良娣不比他们差。若论风格,良娣还独树一帜。”

  瑶光摇摇头,“这就是我想到的第二点了,有了一技之长也还不行。还要有些依仗。不然,就如春杏所说的那位绣娘,嫁了人之后,在婆家日夜不停刺绣,不到三十岁就坏了眼睛,再被婆婆丈夫以无出之名被休弃。”

  薛娘子随即补充道:“一样的道理,只有财物傍身也是不行。”这种故事更多。从城市到乡间,数不胜数。薄有资产的女子嫁了人,若是娘家无人,嫁妆自然被霸占,在夫家过得好不好,只能靠运气了。

  即使是在现代,傻白甜富家女被骗婚的事也时常出现在社会新闻中。

  瑶光感慨,“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本朝律法规定,女子不能有私产。”不仅平民女子如此,即使贵为公主也一样。但是受宠的公主可以向皇帝申请特许,如果得到同意,那就可以光明正大买地买房,如果拿不到特许,也有别的办法。许多贵妇们做生意,不是依靠娘家夫家,就是挂靠个商会,实在不行,还可以由自己家的下人出头。

  之前瑶光在暗匣里发现的那张田庄地契,挂的名字就是晋荣商会的,女人们挂靠在商会,交上一笔会费,就能买卖田地产业了。据薛娘子说,晋荣是大周颇具威信的大商会之一,专和贵妇们做生意,有好几位公主后妃入股,连当朝太妃太后也是股东之一。

  要让瑶光说,信誉好的商会比娘家夫家还可靠呢。但总归,钱还是放在自己名下最舒坦。

  薛娘子对于瑶光将原因归结为“律法”有些惊异。但她示意瑶光继续说下去。

  瑶光道:“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薛先生你说过,在江南,许多绣娘终身不嫁,及笄后便自梳,之后或住在父母家中或自立门户,但大多会与几位姐妹结社住在一起,她们养尊处优,快快活活。她们倚仗的,也是律法。结社之后,绣娘们卖绣品所得就是绣品社的公产,谁若要侵犯她们,谋夺她们的财产,自然有律法可依。同样,为什么自前朝起皇室公主多有出家的,盖因公主出家后,那份嫁妆就成了出家寺庙名义上的财产。”

  白云观附近许多农庄、田舍名义上是白云观的财产,但实际是广泰公主的。

  薛娘子听到这里,抚掌大笑,“良娣,你已经想得这么清楚了,为何还说要向我请教呢?”

  瑶光正色道:“先生,若没有你在身旁提点,我就算知道了要去的方向,四周依然一片漆黑,连脚下是坑是沟都看不见,一头栽进深坑,指日可待。”

  她对薛娘子行了个礼,“先生,你可愿与我相互扶持,一同探索女子在这世间行走之道?”

  薛娘子整了整衣袖,郑重地回以一礼,“薛照今后愿与良娣结伴同行。”

  瑶光大喜,用力握住薛娘子的手,“叫我瑶光吧!”

第22章 小生意

  22

  雨夜探讨“女子如何行走于这世间”之后,瑶光和薛娘子更加投契了。

  瑶光手里有钱但没有人身自由,薛娘子可以行动自由,但却只有薄资。在这个女子不能有私产的世界,两人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更潇洒。

  自此之后,薛娘子教导瑶光更为用心。但她不像薛宫正那样把教学重点放在宫廷礼仪、世家谱系上,而是瑶光对什么感兴趣,她就尽可能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她。一人计短,既然以后两人相互扶持,当然你的伙伴越聪明越好。

  又过了几天,快到清明了,空气湿润起来,几乎每天都会下一会儿雨。

  瑶光让人把她画画用那张粉油大案搬到游廊下,就站在廊上画朦胧烟雨。

  刚下过雨时,绿柳庄后那座小山上就会笼罩一层白纱似的云雾,恍如仙境。

  连下了几天雨之后,庄子后小溪里的水涨起来了,溪水中不知不觉长了女孩子发丝般的水草,开着金色的花朵,引得鱼群时时来啄。

  瑶光和薛娘子给几个小丫头也准备了纸笔,大家戴上斗笠,穿上蓑衣木屐,在濛濛细雨中去溪边漫步。

  绿柳庄有三百亩水田,还有一大片果林和旱田。林中杏花桃花很多,这时油菜花也开了,远远望去色彩缤纷,犹如画卷。

  瑶光画了不少杏花春雨的水彩画,庄子上的下人们以为奇,有人壮胆向她讨要,她就给了。渐渐每天都有画约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连下了几场雨后,杏花梨花桃花都落了,树上只剩下绿绿的叶子。

  连绵阴雨的那几日,紫翎不愿让瑶光出门,连薛娘子也劝她保养身体。瑶光一想也对,这个时代可没有感冒灵、发烧帖,不是她不相信中医,实在是时代的限制,万一感冒转成肺炎,那可是要命的。

  于是瑶光乖乖窝在家里。

  但她突发奇想,在白绫床帐子上画起画儿,画的是萝卜、白菜、莳萝、枸杞等园子里的常见菜,还画了各色虫草。

  几个丫鬟见了,都觉得别致可爱,又纷纷求她给她们的帐子也画一画。

  瑶光画了几个帐子,忽然觉得这没准也是一条致富之路呢。

  她叫竹叶去问问管家王顺什么时候进城,让他买些白绫帐子回来。又跟薛娘子商量,“先生,你觉得我画好的帐子,一个能卖多少钱?”

  薛娘子笑道:“瑶光这是想做点小生意发一注小财么?”

  瑶光喜滋滋的,“可不是!”

  薛娘子展开双臂在原地转了个圈,问瑶光:“你觉得,我是个会买这种帐子用的人么?”

  瑶光看看薛娘子身上的青布衣竹发簪,“嗯。确实。”她又问紫翎和翠羽,“你们怎么说?若是拿去卖,可会有人买么?”

  紫翎和翠羽从小在王府长大,并不比瑶光更了解物价,但是两人的欣赏水平和消费倾向和富户家的小姐们应该是很接近的,都说:“这帐子别致得很。虽然也见过有绣着虫草的,但都不及良娣画的精细逼真,这种东西,原不就是买来消遣玩赏的么?当然有人买了。”

  紫翎又想了想说:“至于多少钱,这个得问厨房采买的人。不过,我想着,不如叫管家再买些白扇子回来,比帐子便宜些。就卖不出去,马上就夏天了,留着我们自己用也是好的。”

  薛娘子拍手道:“果然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啊。这样吧,我给良娣出一半本钱,权当股本,若是赔了,只当玩乐了,若是赚了,大家按股分钱,如何?”

  紫翎翠羽一起乐了,“我们也一人拿些钱出来给良娣做本钱。”

  不一会儿竹叶回来,说王顺明天就会进城,问良娣要买些什么。

  瑶光和薛娘子商量一会儿,写了单子,让竹叶送去。

  竹叶知道了瑶光要做小生意的事,惋惜道:“可惜良娣才想起来,不然我们清明前做些风筝卖多好啊!庄子上现有竹林可以做竹篾,纸也不用另买了,线也有。我过去逛庙会时见着大个的鹞子老鹰风筝,一个卖十文钱呢,要是绢糊的画了美人的,就更贵了,至于那些尾巴上挂铃铛响鞭哨子的卖得更贵,却也不难做。”

  说得瑶光懊悔得直捶胸口,“怎么当时就没想起来。”

  王顺翌日果然买了十二个白绫帐子并数十把白纸摺扇和白绢团扇回来。

  瑶光重新调和了颜料,先画了两个团扇,又画起帐子。

  画好的帐子、扇子挂在廊檐下等风吹干,又是一景。

  帐子瑶光画了几个十分淡雅清新的虫草花卉的,又画了几个锦鸡牡丹山石的,用的颜色富丽堂皇。

  想到竹叶说的美人风筝,瑶光很是技痒,但觉得床帐上画美人不妥,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的,一回头看见床边立着个朦朦胧胧的美人,可不把人吓个半死?

  于是她把丫鬟们叫来,集思广益,选出大家最喜欢的首饰十二种,什么累丝金凤宝钗,缠丝八宝髻网,紫金白玉镯,乃至翡翠、红宝等等,再在帐子上画出各式首饰。

  这些首饰被瑶光画的远远一看珠光宝气,仿佛真的一样。

  丫鬟婆子们谁也没见过这样的帐子,都觉得稀罕。

  薛娘子悄悄同瑶光笑道:“只怕那些买得起你帐子的姑娘小姐们心里是喜欢这些珠光宝气的,却怕人笑话自己粗俗,不肯买呢。”

  瑶光一想也是,“我再想个文雅的画法。”于是她又画了“闺中十二乐事”的帐子。既然是在闺中,十二乐事当然包括调弄胭脂,挑选首饰,烹茶赏花,调琴合香等等了,那么出现在帐子上的首饰盒梳妆台,花窑茶具,瓶炉琴瑟等等再珠光宝气也是自然的。

  至于摺扇团扇,面积小,折腾不出太多花样。

  瑶光在几十把样式不同的团扇中选了一把最为精致的紫竹柄海棠式的团扇,在扇面上细细画了一枝太妃最喜欢的海棠花。

  画好之后,她觉得还缺点什么,把扇柄捏在手中转动了几下,叫紫翎取出一盒珠贝螺钿花钿。

  这种花钿和做首饰盒、家具用的螺钿是相似的东西,都是大贝或鲍贝壳上有珠光幻彩的那层壳,不过,做家具和精巧器物的螺钿得要一定的厚度才行,做花钿的则是非常薄的一层贝壳,只能贴在眉心额头作为装饰。

  瑶光把这盒花钿倒在一张大白纸上,只选出粉红色的,让小丫头们从厨房去了磨刀的油石,蘸上水,小心把几片小小的花钿磨得更薄些,再钻了小孔。

  最后,瑶光用丝线将磨得薄如蝉翼的花钿一片一片缝在扇面的海棠花中心。

  缝好之后,扇子轻轻扇动时,海棠花就微微闪动珠光。

  这时,连薛娘子都感到新鲜了,看了瑶光几眼道:“从前就听说韩娘子自幼心思与众不同,今日才知传言非虚。这个我再想不到的。”

  瑶光呵呵了两声,心道,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啦,就是我们那儿的炫彩珠片啦!你是没见过珠绣才觉得这个玩意稀罕呢,珠绣更好看……

  “啊哟!”她叫了一声,要是能真的把珠绣搞起来,说不定又是条致富之路!

  然后众人就看到瑶光抓着纸笔乱画了几下,又拿起花钿盒子,把花钿一片片倒在白纸上捡看。

  瑶光看了一会儿又觉得,搞珠绣的难度恐怕很高。因为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玻璃工艺,但是玻璃的质量并不算很高,要想做出很小又大小均匀的彩色玻璃珠恐怕很困难。珠贝、螺钿要磨成薄薄的珠片还行,但是做不成珠子,其他宝石类的天然材质硬度高成本也很高。

  不管他,先记下来这个想法!

  等扇子、帐子都晾晒好了,瑶光让紫翎特意找了个绒面盒子,把海棠花团扇放进去,又附上一封问候太妃的信,打发王顺进城,先去王府给太妃请安,送上扇子,再把其他帐子扇子送到芸香楼寄卖。

  芸香楼,搁现代就是京城贵妇们经常光顾的综合性奢侈品购物中心,有四层楼,卖各种首饰布料玩物,还有喝茶的、沐浴、护理头发和美容的地方。

  至于芸香楼能不能看上她这批小手工品,瑶光其实心里没底,但她在王顺面前装得老神在在,“只管拿了东西去找他们管事的。”再给王顺十两银子当公关费,嘱咐他,“请人喝茶吃饭的。”

  王顺心想,良娣你这十两银子人家芸香楼的管事能看在眼里么?但他还是把钱接住了。

  王顺收拾停当,叫小厮赶上车,又载了送去王府的蔬菜瓜果,往城里去了。

  到了王府,太妃却是不在家。锦乡侯夫人开了赏花会,太妃赴会去了。锦乡侯和镇南侯府沾亲带故,锦乡侯与侯夫人比镇南侯老侯夫人还大几岁,都要九十岁了,眼看要成人瑞了,他家开赏花会,太妃必要赏脸去的。

  王顺便将瑶光送来的扇子和信交给了钱嬷嬷,领着人去了芸香楼。

  芸香楼在京城八大坊中的吉庆坊,是京城最为繁华的地段。

  王顺虽然只是个京郊庄子的管家,但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的下人,身后还跟着四五个穿着一水崭新藏蓝布衣的小厮和婆子,芸香楼的二管事张大娘子以为这是那家大户人家派来取货物的,赶忙满脸堆笑上前福了福身,一问,这才知道王顺是替他家主人送货上门推销的。

  张大娘子却也不敢怠慢,便请王顺进了芸香楼后院厢房。

  因为芸香楼来来往往都是女客,王顺便叫小厮们在马车边上等着,领了两个婆子抱着东西,跟着张大娘子从芸香楼侧巷进去,到了后院厢房,两厢寒暄一番,王顺叫一个婆子端上来几样扇子帐子给张大娘子看。

  张大娘子见东西皆装在精致纸盒里,心里先有好感,拿到近前一看,每个盒子上粘着一张花笺,上面用淡墨勾勒出花鸟画,但其中的竹叶花朵却全用的是真的竹叶干花,一旁写着一行风流袅娜的行书:凉风自然。

  掀开盒子,才看到扇子。团扇柄上缀着光滑闪亮的丝线穗子,每把扇子上画的花鸟石草不同,穗子的颜色也相宜而配。张大娘子取出一把扇子对着窗子细看,越看越是惊异,扇子上画画绣花是再寻常不过的,只是手里这扇子上画的花鸟活灵活现,像是要凸出来,心中不由默默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