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贵妃多妩媚 第155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这一闭,就再也无法睁开了。

  楚少渊对仇志成点点头,仇志成便上前两步,在他怀中摸出一份带着体温的羊皮卷。

  打开一开,竟是一份罗孚的地图。

  楚少渊直接接过,仔细看了起来。这份地图绘图很是粗糙,边界都只粗粗标出,大片地区也都空空如也,却特地画出了一条从平沙关通往大堰的路。可能怕旁人看不懂,地图上还写了注解,颇为用心。

  楚少渊越看越觉得那字迹眼熟,直接递给沈如心:“你看看。”

  沈如心刚一接过去,只匆匆扫了一眼,直接惊喜道:“这是我二哥的笔迹。”

  楚少渊点点头:“是,朕也看着眼熟,应当是定安的笔迹。”

  沈如心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来边关大半年,这是她第一次情绪失控。

  “这么说,他还活着吗?”沈如心哽咽道。

  楚少渊定定看着这份地图,沉声道:“他不是失踪,而是跟随者罗孚的军队,一路绘制了这份地图。”

  “能派亲兵送过来,他一定还活着,现在就在罗孚境内。”楚少渊这么说着,长长舒了口气。

  沈如心把那地图抱进怀中:“也不知道说一声,这人!”

  这一份地图,对大梁军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不仅能猜测到沈定安的去向,也免了派遣斥候探测地形。

  如今大梁军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气攻入罗孚,直奔大堰都城。

  在反复讨论过地图和行军方案之后,七月底,趁着罗孚退兵回撤,大梁军便兵分三路,由仇志成率领先锋营领兵在前,右将军李大勇领步兵营护卫在其中,而最后则是沈如心率领的主力部队,气势汹汹冲入罗孚。

  罗孚人靠游击战吊着大梁半年之久,从未想过有一日大梁竟敢直接杀入罗孚,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竟也迅速冷静下来,按照罗孚错综复杂的地形围追堵截,依旧用的游击战。

  这一次,大梁军不怕迷路,终于可以同罗孚骑兵一较高下。

  两军在石林中会师,在厮杀十日之后,大梁军以人数优势大获全胜,最终俘获罗孚军达八千人。

  石林大捷,将士们自是欢欣鼓舞,楚少渊也随大军出平沙关,行在最后的主力军之后。

  看到士兵们哭着喊沈定邦和其他同袍的名字,楚少渊也不由泪盈于睫。

  罗孚人口数量只似大梁一省,这一支主力骑兵被俘虏,剩余军队就成了散沙,根本无法跟大梁军队抗衡。

  此时的大梁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横穿石林、沟壑,又艰难穿过沙漠,历时半月之后,最终抵达沙漠上最大的一片绿洲。

  也是罗孚的王都大堰。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烈日当空,而大堰里大街小巷却安静如同深夜,没有一人大声喧哗。

  他们对于突然出现的大梁士兵视而不见,只匆匆躲回自家中,透过门缝往外面探看。

  因独立于沙漠绿洲中,大堰没有城墙,也没有守城军,整个都城仿佛待宰的羔羊一般,暴露在大梁精兵之前。

  楚少渊骑在马上,这一路行来他比以前黑了许多,也瘦了些,可整个人的气势都变了。此刻的他就仿佛即将出鞘的锋利宝剑,让人不敢直视其锋芒。

  几位将军都跟在楚少渊身边,望着诡异而平静的大堰城。

  沈如心问:“陛下,当如何?”

  楚少渊望着不远处朴素的王庭,拔出长剑一指:“擒贼先擒王。”

  作者有话要说:  贵妃娘娘:我不在的第一天,想我!

第162章

  此时已是八月末,烈阳当空, 酷热难挡。

  楚少渊只让几位将军兵分几路直奔王庭, 待把王庭外围困住之后, 再强攻而入。

  可能对于罗孚百姓来说,王庭里的国王不过是个权利大一些的贵族,跟其他都城里的城主没什么不同。又或许是大巫日夜洗脑, 让这些百姓看起来麻木又木讷, 竟对如此多的外敌漠不关心。

  沈如心没有进城, 反而留在城外主持安营扎寨, 见楚少渊皱眉望向都城,便道:“陛下在担心大巫?”

  楚少渊说:“若大巫还在这里,百姓定不会如此安稳。恐怕大巫已经领着罗孚最精锐的骑兵撤离, 把百姓和王族都丢在这里, 或许还用别的借口不让百姓们跟上。”

  以大巫在罗孚的影响力, 他若是跑了,百姓不可能不跟着一起跑。

  沈如心点点头,道:“我已经命会说罗孚语的士兵进城, 看看能不能打听出来什么。”

  楚少渊顿了顿:“再派几队人, 去街道里巡逻,马上就要天黑了。”

  大堰看似只是一片沙漠绿洲, 实际上却很广阔, 怎么也有盛京那么大了。他们这里只能看到王庭高高的石头尖顶,却不知里面到底如何,不过即使距离如此遥远, 也能听到那边传来喧闹声。

  应该已经打起来了。

  沈如心安排好安营扎寨,又命士兵埋锅造饭,然后便点出五百骑兵,直接奔入城中。

  楚少渊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微微叹了口气。

  沈如心的父兄皆死在罗孚人之手,她能忍着满心愤懑安排军务,也算是很有耐性了。

  用过晚膳,大部分士兵都歇下,只留了两队步兵守卫,这已金乌西斜,灿灿落日映红了绿洲上的沙漠之泉,显得绚丽多彩。

  若不用偏见去看,大堰真的仿佛世外天国一般,美丽妖娆。

  就在楚少渊准备回帐篷休息片刻时,一骑快马从城中奔出,一路直奔大营。

  还未到门口,就喊:“报!”

  此时长信宫中,苏轻窈正在看手中军报。

  这一份是刚刚收到的,因着北地阴雨连连,军报略有些潮湿,拿在手中比平时要重许多。

  苏轻窈一边看,一边轻轻抿了抿嘴唇,若是楚少渊在,一定能看出她不太高兴。

  再坐几个阁老虽然也同这位皇贵妃娘娘相处半年,却还对她不太熟悉,或者说根本不敢熟悉。

  他们原以为她同寻常闺阁女子一般温柔细腻,却不料竟同陛下脾气相仿,都是一般的果决坚定。

  对于国事上的大事小情,只要她能做出判断,就从不犹豫,倒是个难得的政治人才。

  若非这样难得机会,也无她施展之地,倒是有些可惜了。

  此时,谢首辅所思所想却只在那封薄薄的军报上。

  苏轻窈反复看了两遍,才长舒口气,放到托盘上让娄渡洲呈给几位阁臣们看,待大家都看完了,苏轻窈才清了清喉咙。

  “如此所见,陛下约莫九月就能归京。”

  结合那封军报,谢首辅这才大概看出苏轻窈似乎不太高兴,想了想道:“娘娘毋须担忧,边关十万大军,便是陛下亲赴罗孚,也不会有事。”

  苏轻窈点点头,表情很是严肃:“首辅大人所言甚是。”

  苏轻窈跟谢菱菡是好友,谢菱菡又是谢首辅的孙女,因此有时候谢首辅看苏轻窈,也就像看自己的晚辈,言谈之间多几分关切。

  也正是因为有他在,苏轻窈在御书房的奏对才能如此顺利。

  说完军报,谢首辅又道:“娘娘,兴丰属那边来报,道两季稻已经成功收获,现问是否要出稻种。”

  苏轻窈有些犹豫。

  毕竟建元御稻是楚少渊的心血,前世钻研将近十年之久,今生又亲自耕种督促,只为让两季稻提前问世,若在楚少渊不在朝中时便推广,倒是少了几分隆重。

  但当他回来看到两季稻在稻田里碧绿茁壮时,说不定是迎接他归朝的最好礼物。苏轻窈难得拿不定主意,问几位阁臣:“大人们意下如何?”

  一开始阁臣还没明白她为何会问这问题,少顷片刻也都恍然大悟。

  到底是文渊阁的大学士,一个个聪明极了,随便一推敲就明白了苏轻窈的意思。

  性子最急躁的郑之孝道:“娘娘,陛下一定会乐见盛京周边种满两季稻的。”

  苏轻窈深吸口气,道:“种吧!按照陛下早先安排,便就命名为建元御稻。”

  此时,听着士兵急报的楚少渊,还不知苏轻窈已经下发圣旨,督促兴丰属领盛京以及京郊农民耕种两季稻。

  他正皱眉听亲兵禀报。

  那士兵言说王庭中还有亲卫军抵抗,但因人数太少,大梁军压倒性胜利,直接冲入王庭中。

  而罗孚的王上、王后、王子和王族们都还留在王庭中,竟没人逃跑。

  楚少渊听他这么说,反而不太高兴。原因无他,如此更说明罗孚的贵族们对百姓们来说当真一点都不重要,哪怕王庭灭族,百姓也一点都不慌乱。

  他们打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打到罗孚大堰,却依旧没有抓到罗孚真正的主宰者。

  士兵又道:“罗孚王庭中没有多少贵族,就连王上王后膝下也只有一子,还病歪歪的,看起来才六七岁的年纪,眼看已经不成了。”

  楚少渊皱起眉头,突然想起净尘法师曾经跟他说过的巫咒代价,突然福至心灵,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大巫巫咒大楚的代价,肯定有一部分反馈在罗孚皇族身上,只看他们王庭冷落,便能窥探出端倪。

  应了那句老话,大巫此行真是损人不利己。

  亲兵回复完就退了下去,楚少渊想了想,问宿子墨:“你觉得大巫会躲在哪里?”

  宿子墨道:“陛下,您看大堰的地貌,绿洲之外就是荒漠,若要躲起来,也不可能去城外,那是一点活路都没有。”

  “灵台宫也找了,除了几个懵懂的巫童,早就人去楼空,他们还能去哪里?难道真要把罗孚所有部落都搜一遍才行?”仇志成闻。

  宿子墨没回答他的问题,只对楚少渊道:“陛下,臣是溧水人,从小就在边关长大,后来得将军提点,才有如今这一切。因溧水临近罗孚,小时候臣听过很多关于罗孚的传说,其中就有一条臣一直很在意。”

  楚少渊来时就知道他是沈定邦破格提拔上来的,对沈定邦忠心耿耿,现在更是尽心辅佐沈如心,因沈定邦多次在奏折中夸过他,楚少渊便也很看中他的才能,时常都会问他的意见。

  正因如此,宿子墨便分外尽心尽力,不想给沈定邦丢脸。

  他看楚少渊认真了,便继续道:“传闻说罗孚的王都其实不是大堰,而是一个叫圣城的小绿洲,听闻大巫的点星台就在那里,只有在那里大巫才能听领浮屠天神的神谕。”

  楚少渊微微一皱眉,他跟苏轻窈上辈子也算是博览群书,却未曾在任何游记中看过这一则,可见除了罗孚人,没人能去圣城,自然没人写在游记中。

  但宿子墨明显跟普通的溧水人不同,他能听到如此传闻,一定跟罗孚人有过接触,至于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原由,楚少渊也不需要再多问。

  他只说:“既然如此,大巫一定在圣城,但圣城又在何处?”

  宿子墨愣住了:“臣也不知。”

  楚少渊垂下眼眸,道:“明日派人去城中打听,无论用什么手段,务必打听到圣城方位。”

  因罗孚地理位置特殊,他们才显得十分神秘,但罗孚百姓毕竟也都只是普通人,略施手段说不定就能吐露实情。

  仇志成与宿子墨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称:“是。”

  很快,夜幕降临。

  大堰城中竟也是风平浪静,似乎一点动作都无。

  楚少渊在大帐中看军报,仇志成巡逻回来,禀报道:“陛下,刚臣又去城中探看,发现大堰城中大多都是老弱妇孺,已经没什么青壮劳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