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贵妃多妩媚 第130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就在这一片静谧之中,数十人坐在殿中,竟是比宁静深夜还要安静,无一人出声打扰他。

  老大人瘦瘦高高样子,皮肤泛黄,头发花白,瞧着倒是精神矍铄,一看就是念叨起来让人头疼的那一种。

  他根本不惧怕殿中情景,反正他是礼部的礼官,陛下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才继续道:“长信宫立宫三百余年,最要紧便是尊卑二字,转至大梁立国,依旧定都于盛京。凡宫妃制度定案以来,百多年皆是如此,上下尊卑四个字,是刻在宫妃制之骨血中,轻易不得废止。”

  老大人上来就是一通说教,听得人头痛,不过若是仔细听来,会发现他这帽子扣得很大,几乎算是指着陛下鼻子骂他违背祖制。

  楚少渊倒是没生气,饶有兴致看着他,想看他到底要如何说。

  老大人喘了口气,说:“早年老臣瞧陛下也是尊礼守法,从不荒诞礼法大事,老臣心中甚是宽慰,常道陛下是个明君,是个贤能。”

  “然而现在看来,陛下太令人失望了。”

  老大人当了一辈子礼官,把礼记奉为圭阜,从不许任何人妄议。除此之外,他把《大梁律》也全部背下,可谓是烂熟于心。

  这么一个老学究,说出来的话自是条条框框,听着就很让人窒息。

  不过,他也就是欺负楚少渊年轻,早年厉平帝在位时,可没见他四处蹦哒,现在倒是倚老卖老,偏要在陛下面前顶撞几句。

  无非为了自己名声罢了。

  楚少渊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这一出,就是在等他自投罗网。

  因此老大人这一大串话说完,楚少渊便他:“王大人到底要说什么?可直白说来给朕听。”

  王老大人被楚少渊一噎,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楚少渊倒是很客气,怕他气出个好歹,让娄渡洲给他搬把椅子,请他坐下“好好说”。

  王老大人得意坐下,这才道:“陛下今日让宜妃娘娘坐在贵妃手边,却让安嫔娘娘顶替了宜妃娘娘的位置,实在违背祖宗礼法,且是有霍乱宫闱之意。”

  霍乱宫闱这词都出来了,可见这老头刚才在下面那么长时间,到底都在盘算什么。

  楚少渊听完,客客气气问:“还有吗?”

  还有?这件事还不够大吗?王老大人被他气得头晕目眩,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等他气喘匀了,才又继续道:“陛下,礼法规矩可是大事,万万不可胡乱为之,乱了祖宗礼法。”

  楚少渊笑了。

  他冲娄渡洲招招手,娄渡洲就捧了份圣旨上前。

  楚少渊道:“原本想等宫宴结束时与诸位爱卿同喜,既然被王大人发现,那便提前宣读吧,娄渡洲。”

  王老大人心中一跳,慌乱窜上心头,让他差点都没坐住。

  娄渡洲可没看他,只上前一步,冲楚少渊鞠躬行礼,然后便抖开圣旨,唱诵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景玉宫安嫔苏氏,至纯至孝,嘉言善行,淑良慧贤,实乃宫中表率,今以封为正一品贵妃,特赐封号纯,以表其忠孝,钦此。”

  作者有话要说:  纯贵妃娘娘:哦豁!

  陛下:嘿嘿嘿嘿。

第135章

  圣旨一出, 勤政殿中陡然一静。

  王老大人更是惊讶得一口气没喘上来, 坐在那脸都憋红了, 他也不像是气的,反而有点像是惊惧不畅。

  不光是他们, 就连苏轻窈都愣了, 万万没想到楚少渊直接就给她封了一个正一品贵妃。

  要知道, 按大梁宫规, 贵妃、四妃以及九嫔皆是一封号一位,立国一百二十八年,还从未出过一朝双贵妃之异事, , 楚少渊此举,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苏轻窈原以为楚少渊不是给她封个淑妃就是德妃, 结果却是个石破天惊的贵妃,便是她想破头也想不到啊。

  这一下, 王老大人恐怕要气出个好歹来。

  不过现实离她所想还有一点点距离。

  就看王老大人坐在那使劲喘气,脸涨得通红,眼睛都突出来,显然心绪很不稳定。但若是仔细一观,却又能发现他目光游移, 略有些闪躲。

  且先不管王老大人如何作想, 楚少渊此举,一看就是早有预谋,根本就不是被王老大人逼迫所为。毕竟圣旨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 肯定一早就写好,只待时机恰当再当众宣读。

  娄渡洲宣读完圣旨,勤政殿里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没了,苏轻窈也呆愣在那,甚至都不知道要领旨谢恩就。

  娄渡洲看了看楚少渊,楚少渊就去看太后。

  太后瞪了不省心的儿子一眼,轻咳一声,突然开口:“好孩子,这是大喜事,还不快接旨?”

  苏轻窈突然被太后点名,起身看向楚少渊。

  只看他正看着自己,脸上带着浅淡笑容,那一双漆黑的眸子里有着让人安心的温柔缱绻,苏轻窈一下子就淡然下来。

  管它是贵妃德妃,反正最后都是自己的,怕什么?

  她也不顾朝臣们的惊诧,自顾自起身行至楚少渊面前,端端正正跪下行大礼:“臣妾谢陛下封赏。”

  楚少渊从娄渡洲手里接过圣旨,就要亲自递给苏轻窈。

  就在这时,另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陛下万万不可。”

  楚少渊的手顿住,抬头望堂下看去,却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缓步上前,他瞧着比王老大人年纪还大些,却更精神。

  他发话了,楚少渊不得不停下,给娄渡洲丢了个眼神,娄渡洲赶紧上前扶起苏轻窈。

  苏轻窈便乖乖退回自己座位上,一言不发。

  她知道今日此事楚少渊一定还有后手,她只要好好配合便是,反正至于她是大好事,她一点都不亏。

  这位老大人一上前,楚少渊忙叫人端了把椅子上来,道:“太傅请坐。”

  老头也不用人扶,先是对楚少渊和太后行礼,然后才坐下。

  “陛下,若非此事牵连甚广,老臣不会多此一言,”老太傅顿了顿,又道,“陛下可听一听?”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冯首辅,致仕后楚少渊给其加封太子太傅的头衔,官拜正一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比之旁边的王老大人看着还利落,一点都不似这个年纪的人。

  老太傅活的很明白,从来都不会管皇家这些事,有人问他,他只会说那是别人家的事,轮不到他管。

  便是楚少渊年少登基,他也一直尽心辅佐,从不曾有倚老卖老之嫌,朝中上下人人都很敬重他。

  是以此刻他开了口,坐在一边的王大人顿时面有喜色,觉得自己有了靠山。

  但楚少渊不认为冯太傅是古板之辈,此时出言,定有其深意。

  于是便也客气道:“太傅请讲。”

  冯太傅沉默地看了看他,道:“陛下可曾读过《后楚书》和《新商志》?”

  楚少渊道:“读过。”

  冯太傅没有把话说死,只道:“既然陛下都读过,应该对其最后一章深有感触,史书上一字一句,骂的都不是最昏聩的那个人,陛下确定要如此行事吗?”

  冯太傅的意思是,历史千百年,每当朝代更迭,最后都要怪罪到女人头上,事实上不过是王朝将死,气数将尽,无力回天罢了。

  关后宫女人什么事呢?

  眼看楚少渊对苏轻窈一心喜爱,把她看得如此重要,冯太傅怕以后一但有什么天灾人祸,百姓不会骂苍天无眼,只会说陛下昏庸,妖妃当道。

  苏轻窈何其无辜,而楚少渊又何其冤枉。

  他此言一为大梁,二为楚少渊,可谓用心良苦。

  果然,冯太傅的话一出口,旁边的王大人脸色一变,由青到红,再由红到白,冷汗涔涔而下,看上去极不妥当。

  同一心为陛下的冯太傅相比,他的格局就太低了,这么一对比高下立见,让他坐在那都觉得浑身难受。

  冯太傅看都不看他,只认真看着楚少渊:“陛下,老臣还望陛下三思。”

  楚少渊脸上复又有了笑意,说:“太傅一片忠心,令朕深为感动,太傅不愧为肱骨之臣,实乃朝野上下的表率。”

  冯太傅没有因为他的夸赞而高兴,依旧板着脸,认真看着楚少渊。

  楚少渊知道老大人不会动摇,不由收起笑容,也严肃起来,目光在诸位朝臣面上扫过。

  “朕知道此事事发突然,也颇令人费解,诸位爱卿定很迷惑,觉得此事十分诡谲,”楚少渊叹了口气,“朕也不想如此,不过前日灵隐寺的净尘法师特地上京,道他夜观天象……”

  楚少渊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

  朝臣们一听他提净尘法师,当即就有了底,明白陛下这是有备而来,以他的性子,这事很难再有转園。

  再说,净尘法师是世外高人,在大梁都有极高的声誉,楚少渊敢拿他说事,这事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不可能是陛下为了偏宠苏轻窈而信口胡言。

  于是,殿中刚因冯太傅的话重新热闹起来,转眼就又回复安静。

  楚少渊这才继续道:“有些内情,自不可细说,但安嫔这个贵妃之位,确实是合情合理的。”

  楚少渊如今虽还年轻,却绝对不是糊涂之人,他十几岁时就已临朝听政,至今也算有小十年光景,朝臣对他还是甚为了解的。

  陛下绝不是贪花好色之辈,若说他单纯因为喜爱苏轻窈给她升位,便是给封个皇后都可,他却偏偏没有,只封到了贵妃,还是在原本就有贵妃的情况下,这事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因此楚少渊这话一出口,朝臣们就以为是大师亲自给算的,安嫔娘娘当贵妃一定有更深的原因,只是牵涉太深,陛下不便多说。

  这么一想,现场气氛便好了许多,就连几个脸色铁青的礼部礼官都松了口气,不再绷着脸。

  但是有的人却依旧不依不饶。

  王老大人没说话,另外一个瞧着很面生的礼官却站出来,朗声道:“陛下,国法宫规不可废,陛下一意孤行,便是置礼法于不顾,实乃昏聩。”

  楚少渊转头望过去,一见他起身,当即便知道此事能成,心中陡然一松。

  说话之人不过四十许的年纪,留着山羊胡,看起来又高又瘦,长得也颇有些刻薄。

  他是如今礼官中最能蹦的一位,也是最会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楚少渊此举便就在他身上,或者说……他身后的瑜王身上。

  那人也不知为何胆子特别大,被楚少渊如此盯着看,却是一点都不慌乱,反而越发兴奋。

  “陛下,臣愿以身相抗,望陛下打消此等恶念,勿动摇大梁国本。”

  这帽子可就扣大了,楚少渊还未来得及说话,陆续却又有几人起身,异口同声道:“还望陛下三思考。”

  楚少渊的目光在他们脸上扫过,却突然点了点头:“还有吗?还要说什么?”

  那中年礼官被他一问,却是有些愣神,這套说辞他刚刚想了半天,现在陛下还要加问,他自是一时半会说不出更多违逆之言。

  若他再说,今日恐不能全身而退,他也要为自己考量。

  因此,他道:“臣并无多言。”

  楚少渊的目光在众人面上一扫而过:“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