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245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明日我去多陪陪祖母和母亲说说话。”沈皎笑着道。

卫赜听后,脸上笑意更浓,道:“祖母和母亲都是好相处的,她们都很喜欢你,你能过去,她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好。”沈皎温柔地笑了。她真的十分喜欢现在温馨的气氛,这种相处方式,她再舒心不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三日回门的时间都已经过完,她和卫赜的婚嫁也都已经到期了。

不过,等她到了大理寺后,看到其中的一卷案卷,不由皱起了眉。

第327章 罪妇

大理寺是大齐的三司之一, 是最高的司法机构。大理寺的建立, 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的权利过高, 自行勾决犯人的等权利, 所以才有了大理寺的设立。

如今的大齐, 地方官员并没有处决平民百姓和七品以下官员的权利, 所有的死刑一律报由大理寺主审。而刑部主要负责复合案件。

所以,在大齐,虽然大理寺卿的官职只有正三品, 但是权利却是很大。

如今沈皎手中拿着的这份案卷, 就是关于一场死刑的判决。而被判处死刑的却是一位妇人。

“这是京兆府的案子?”沈皎对下面的大理寺正问道。

“回大人,这正是今年京兆府的案子, 刚刚移送到大理寺。”左寺正陶孝答道:“此案件出现时, 也是轰动一时, 下官也有所耳闻。谋害婆母者,属十大不赦,按律重者临迟,轻者斩首。当时的京兆府尹判处此罪妇斩首, 以儆效尤,不知郡主又和疑问?”因着元嘉郡主从第一天今日大理寺起, 就要求大理寺的官员按照官职称呼她,所以他们平日里也只是称呼其为沈大人。

沈皎听后皱眉道:“可是此妇人之所以会杀死婆母,乃是因为其婆母想要逼死妇人以及妇人的孩子, 妇人只是在反抗中失手杀死婆母,理当从轻审判才是。”

“郡主, 这已经是轻判了。若不是京兆府尹念在此妇人有些内情,按照大齐律是应当判处临迟的。”官员摇了摇头道。

他实在是不知道熟知大齐律的元嘉郡主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些日子,对于元嘉郡主的能力他们也算是有些了解。元嘉郡主熟知大齐律,能力卓绝,从对于案件处理一知半解,到如今知之甚详,并很快地判断案件的真假正误,也不过是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此进步神速,不说是他,便是整个大理寺的其他所有官员也少有人能及。

元嘉郡主向来是铁面无私,对于案件的处理皆遵照大齐律来执行。而且比起他们这些官员要顾及的事情太多,元嘉郡主所要顾及的事情就明显少了很多,行事起来不畏这些权贵。所以处理的案子也都公正地很。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元嘉郡主今日的问话感到疑惑。元嘉郡主熟知大齐律,不可能不知道十大不赦是什么,也不可能不知道谋害婆母是什么罪名。案件的过程,罪状上写得清清楚楚。如此清晰明了的案件,却让这位郡主有了疑问,这如何不让他不惊讶?

正当陶孝疑惑的时候,便又听到元嘉郡主问道:“此犯人可是现在可是在大理寺的牢狱中?”

“正是,犯人是随着卷宗一起到大理寺的,现关押在大理寺的牢狱中。”陶孝答道。依照规矩,大理寺也是设有牢狱的,用来关押待审的犯人用的。

依照规定,平民百姓的死刑犯以及七品以下官员的死刑犯的案卷和犯人都应当一起移交到大理寺中,待审查完后,再移交回地方处刑。京兆府就在京城,所以押送犯人也方便,如今的罪妇已经随案卷移交到大理寺了。

“将犯人带大堂,我要查问。”沈皎道。

“是。”陶孝应道。

沈皎看着眼前的妇人,身形消瘦,似乎除了皮和骨头没有一点肉了,眼神恍惚,好像没有了意识一般,只是一个任人拿捏的提点木偶。

“下面的可是刘王氏?”沈皎照例拍了一下惊堂木,问道。

妇人似乎被惊堂木的声音换回了神,声音沙哑地道:“罪妇刘王氏拜见大人。”

“对于你谋杀婆母一事,你可有什么要说得?”沈皎说道这将声音放柔,缓声道:“若是有任何冤情,只要你说出来,本官自会为你做主。”

沈皎看着妇人麻木的样子,不禁皱了皱眉头,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很多都已经被这个时代的礼教束缚地麻木起来。比起她从小接触的那些贵女们,大齐更多的女子是不识字,不知法也不懂得为自己辩驳,甚至是有些逆来顺受。

底层的女子,从小接受的就是三从四德,若是她们有一点违背,就会被修弃,甚至是被侵猪笼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朝代的,容不得她装作看不见。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女子被修弃,不但是婆家不会要她,甚至连女子的娘家都会不再接纳这位女子,因为她们认为这样的女儿令她们蒙羞了,令家里蒙羞,甚至影响家中其他女孩的名声,让家里的未嫁的女孩找不到好人家。

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下长大的女子,已经被封建礼教教养的麻木起来,不懂得反抗,也不会反抗,若是犯下了错,只会等待命运的来临。

而眼前的这位刘王氏正是如此,即便是心中有苦,但是却因为长期接受的教育的影响,不敢说出自己心中的委屈,又或者是因为受自己狭窄的眼界和微笑的知识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再无逆转的可能,索性连申冤都不申,只是听候朝廷的宣判。

不过对于这样的女子,她自有别的办法,让这位开口,有活下去的想要反抗的意愿。

“我记得你有两个女儿,对吧?”出乎众人意料,沈皎没有再问案情,而是问起刘王氏家中的情况。

“你不为你自己想一想,也要为你的两个女儿想一想,你要知道若是你的女儿一直背负着谋害婆母,十恶不赦的罪妇的女儿的名声,她们的下场会怎么样?”沈皎看着听到两个女儿眼中有了亮光的妇人,便知道自己的方向对了。

“你的夫家本就是重男轻女至极,你还是清白的时候,你的两个女儿都不受待见,若是你背负罪名时,你觉得你的两个女孩会被夫家怎样对待?”

“不要只望你的丈夫,你的丈夫也并不喜欢这两个女儿,不然为什么你的婆母在虐杀和发卖你的女儿时,你的丈夫为何不发一言,任由你婆母处置,可见你的丈夫并不在意自己的这两个女儿。”

沈皎看着眼中出现恨意的妇人,挑了挑眉,有恨意总比没有意识好,有了恨意才会有反抗不是?

“你的连个女儿在你死后,不是被发卖换些钱给你的丈夫再娶一个妻子,要不然就是被虐杀赶出家门,她们还小,你觉得她们能养活的了自己吗?最后的结果还是被人卖掉。至于发卖的结果,若是遇到好的买主,可能会去做个丫鬟,但是这样的可能又有多少呢坏的情况,就是被卖入烟花柳巷之中,不知要遭多少罪,并且一辈子为人所不齿。”

“你可要想清楚,你想要你的女儿是这种结果吗?”沈皎看着自己最后的话落后,女子眼中终于迸发出恨意和恳求来。

“求大人救救我的两个女儿。求求大人了。”

第328章 冤情

沈皎看着妇人爆发出强烈的感情, 不由心中一叹, 果然在任何时代绝大多数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有时候即便自己没有了想要活下去的意识, 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女都会要紧牙关, 爆发强烈的求生意识。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正是因为她明白这位妇人对于女儿维护, 才会选择这种方法。在案卷中,妇人正是因为自己的婆母想要虐杀自己的不满周岁的小女儿,发卖已经六岁的大女儿而选择和婆母死拼而错手杀死婆母的。所以, 她才会起了怜惜之心。

“求人不如求己, 与其求别人,不如自己活下去, 亲自去庇护女儿。”沈皎认真道。

沈皎看着眼前的妇人听进去了自己的话, 继续道:“我记得你在案件初审的时候, 一口咬定你自己的婆母是自己失足,磕到了石头上,然后死亡。但是后来为什么反口认罪了呢”这也是她疑惑的地方。一开始的刘王氏怎么都不肯认罪,并且十分清晰地讲述了整个案件的过程。

只不过结果有些荒唐, 死者是在追打刘王氏的过程中,脚下一滑, 失足而死。对于这个结果,看似荒唐,但是有时候天下的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凑巧。荒唐的事情未必就不是真的。况且刘王氏在一开始受了很多大刑, 都没有改口,可见这件事的真实性还是有的。

“你现在不必顾虑, 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出来,若是你再有所欺瞒,便想想自己的两个女儿,不管那些人给了你什么样的威胁,有本官在此,你都不必担忧,本官自会为你主持公道。若是那些人给了你什么承诺,你更要想清楚,你在家时,你的女儿后还有个依靠,但是等你不在了,她们身上又因为你背负了骂名,之后人走茶凉,你觉得他们给你的承诺还会兑现吗”

眼前妇人反口的时间呢很是耐人寻味,是在其丈夫上堂作证后。这样的巧合,中间必定存在缘由。

沈皎看着妇人的脸色在自己提到威胁的时候明显一变,继续道:“你现在据实将当时所发生的事情讲来,若是有冤情,本官定会为你做主。”

“请大人做主,罪妇不敢欺瞒大人,实在是刘家威胁罪妇。”妇人听了沈皎的话,改变了主意,对着沈皎叩首陈情道:“大人,事实和罪妇第一次在衙门所说的那样,是婆母想要将罪妇不满周岁的小女儿虐杀在河中,被罪妇发现,将女儿抢夺回来,结果婆母便直接要来打死罪妇,罪妇不敢还手,只能躲避,当时在河边,婆母脚下一滑便倒在一旁的石头上正好磕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