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223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多谢国师看重。如此, 元嘉便告辞了。”沈皎道了谢后, 便对着国师告辞, 对于国师知道她要进宫的事情,她没有任何怀疑,这个根本不用占卜情报,猜也能猜的出。一向与世隔绝的国师府, 突然给一个人下请帖,换作任何一个帝王都会关心。

“有一言, 我还是想要提醒郡主。”比起来之前,国师只是在摘星楼迎接,送别的时候, 国师却是亲自将沈皎送到了国师府的门前。

“国师请讲。”

“我想要说得是,紫微星和辅星之间只有君臣相得, 毫无芥蒂才能为大齐带来兴旺。但是紫微星虽是天子,但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是有喜怒哀乐,就会有担忧,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经营的,便是再多的目的,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也会付出真心。”

沈皎知道,国师这是在说她和天和帝之间的关系,她明白,这是怕她一时间接受不了天和帝这些年对她的好,是带有目的性的,毕竟,原本以为彼此纯粹的感情,突然掺杂了目的,任何人都会不舒服,但是与她来说,国师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天和帝对她的目的,她一早就清楚,也早已想通。

“敢问国师,紫微星这些年可有因为他的目的伤害到辅星?”沈皎笑着问道。

“自然是没有。”国师摇头道。

“既然没有,辅星为何对跟紫微星心生芥蒂?”沈皎继续道:“这些年皇舅舅待我的好,我明白,皇舅舅事事为我考虑,我一直铭记在心。再者,这些目的,不仅没有伤害到我,还让我因此接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心中能有现在的抱负和见识,全都离不开皇舅舅这些年的悉心培育。可以说,若是没有当初的目的,就没有现在的我。比起成为一个平常的贵女,我还是更希望成为现在的自己,这样方不负上天垂怜,给我第二次的生命。”

国师看着眼前女孩,虽然有些孱弱,但是眉眼间的神采和坚定却远非常人所能及。他相信,这样的元嘉郡主,定然会给大齐,给天下带来不可想象的兴旺。

国师赞了句后,却接着道:“郡主有次想法,应是让陛下明白,也好放下心中的担忧。”

对于国师的这句话,沈皎先是一愣,随后读者国师一礼道:“多谢国师提醒,重光明白了。”

国师点了点头,然后将沈皎送出了府门,看着马车远去,才返回摘星楼。

“师父最后的话,可是又推算出什么了?”清微在国师坐下后,不解地求教道。

“紫微星昨日有些闪烁不定,可见是陛下因为知道元嘉郡主见我,必然会知道辅星之事,所以,生怕郡主想差,内心不安宁罢了。”国师解释完后,对着弟子教育道:“参悟星象,有时候更要结合实际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可是明白了?”

“是,弟子受教了。”清微道。

“盛世降临的步伐越来越近,而元嘉郡主就是开启这盛世大门的钥匙。”国师想到今日与元嘉郡主的谈话,对着弟子感慨道。

比起这边国师的感慨,这边的沈皎却是已经到达了紫宸宫中。

沈皎看着自己说出自己已经知道自己是辅星的事情的时候,天和帝的面上虽是不显,但是右手明显攥紧了龙袍,沈皎知道天和帝这是担心了。但是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继续向下说着自己与国师之间就异星的讨论,和之间的论道。

“你说得对,新旧更迭,旧的规则不适应社会的时候,身为掌舵者,就应当制定新的规则,以适应社会,造福百姓,这句话,朕应当自勉。”天和帝感慨道。

沈皎点了点头,道:“新旧更迭,没有尽头,对制度的改革也没有尽头,只要不适应了,就应当改旧换新,治国也是一样,改革没有尽头,只有在改革的路上。”

天和帝反复默念了沈皎的这两句话,然后鼓掌大悦道:“此话对极了,这句话,朕当与朝臣共勉。”循规蹈矩,一昧地遵守旧规,不知变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这句话,不仅她他要明白,朝中的大臣也要明白。

将正事讲完后,沈皎才开始和天和帝就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摊牌。

“国师提醒我,说皇皇舅舅担忧我知道了辅星之事会心生芥蒂,我却是认为没有必要。这些年,皇舅舅待我如何,我心中明白,说句不敬的话,我是将皇舅舅当成父亲一样敬爱的。甚至皇舅舅在我身上付出的,比阿爹在我身上付出的还要多。”

这并不是她对父亲有什么不满,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她父亲关心她,支持她,她也敬爱她的父亲,但是她父亲自从她入了崇文馆,知道她的理想后,对她就处于放养的态度。她相信,若是有朝一日,自己遇到了麻烦,她的父亲定会为了她拼劲全力解决麻烦。

可是天和帝在她身上付出的心血,却不是她父亲可以比拟的。她父亲的心血更多的是放在了她大哥身上,她三哥身上也有不少,对于她,她父亲最初是希望她成为一个娇女,所以更多的是宠爱,而不是心血。

但是天和帝不同,天和帝这一生的心血,除了付诸在朝事上,便是付诸在太子和她身上了。甚至在她身上耗费的精力比太子更多,这是因为她是女孩子,仕途比男子更难走,筹划和所废的心血也要更多。

“所以,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和您心生芥蒂。”沈皎说完这句话,选择跪在了天和帝的面前,这是她自己的感恩:“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重光,比起做一个大家闺秀,重光更愿意做一个能够站在太极殿中的朝臣,元嘉毕生所愿,唯愿尽自己绵薄之力,助皇舅舅给大齐带来盛世,愿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开万世之太平。”

第290章 心里话

天和帝听到沈皎的话后, 微微愣神, 然后将跪在自己面前的外甥女扶了起来, 叹了一口气道:“说起来, 时至今日, 我都不知道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对不对。”

天和帝让沈皎坐下后, 坐在自己位置上回忆着当初的事情,缓缓道:“当时,国师告诉我你是福星, 主兴, 你的降生将会迎来大齐的盛世的时候,我心中有着无数想法, 但是其中最为强烈的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我会在你的帮助下, 成为盛世的开创者,会成为青史留名,可比秦皇汉武,唐太宗, 玄宗一样的当世明君,这无论是对于现在的我还是对于十几年前刚刚登基几年的我, 吸引力都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当时的我,这个消息无疑是对朕是天命之皇最好的证明。”

沈皎听到天和帝的话后, 隐约猜到了一些,虽然每一个有志向的天子都是以盛世明君的想法, 而天和帝的情况又和这些帝王有些不同,听着天和帝话语中选择成为帝王后,便不常用的我,就知道了天和帝对当初的事情十分介意。她对于天和帝介意的事情能够猜出一二来,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先帝的问题。

果然,紧接着便听到天和帝提到了先帝。

“当初皇考一直认为朕不适合当帝王,一心扶持自己和他自己所认为的是真爱的女人生下的长子纯王,对我多年的努力视而不见,对我立下的功劳页视而不见,一开始,他对我还只是漠视的态度,可是后来,随着我在谢家的支持下,势力逐渐强大,先帝再也漠视不了,于是便选择了打压,他甚至在朝堂上怒斥我不孝,说我进宫不去给他请安,怠慢他,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沈皎看着时隔这么多年,天和帝提起此事的时候,虽然没有了多少怒气,但是眼中和语气里依旧满是憎恶,口中连原先的皇考这个敬称都不愿意再称呼,而是称呼先帝。

“他一直想要废太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在一直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抹黑我,甚至说出我不配为君的话来。直到后来,他崩殂后,纯王及其党羽还拿着先帝的这些话,说朕不是天命之子,所以朕对此厌恶憎恨,特别是你出生的时候,纯王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楚王还在,所以,朕对于名分之事分外在意。”

沈皎能够听出天和帝话语中,对于自己是否是名正言顺的帝王,是否是天命之子这个身份十分的在意。她十分明白天和帝当时的心情,她之前听阿娘淑慧长公主和外祖母谢太后提起过,当时天和帝初登帝位的时候,朝中的纯王一系就拿这个驳斥过天和帝的帝位是从先帝的手中抢过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不配为帝。

《论语》中有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自古以来,帝王的地位,若是名正言顺,其实不过两种说法。一是得到先帝的传位圣旨,二便是向一些开国的帝王一样,给自己制造一些传说和神迹,以此证明自己是得天青睐,所谓天子,便是上天之子,得到上天的肯定,必然是天子无疑。

这两者中,前者因为天和帝和先帝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当初的传位圣旨是真的,那些人也会说这事天和帝逼迫先帝所写,做不得真,总之,因为天和帝和先帝之间僵硬的关系,那些人有一百个理由说圣旨不是真的。

关于这件事,她也听淑慧长公主透露过一二,当初的传位圣旨是真的,先帝其实是个欺软怕硬的人,而且着实无用,忘恩负义。先帝之所以能够登上地位,便是因为有谢家为他遮风挡雨,有谢太后为他看顾,结果最后登上帝位,翻脸不认人的便是他。而且,先帝确实怕死,且自私自利,最后的关头,也不顾纯王母子三人如何,只求自己写下传位圣旨,让天和帝和谢太后放自己一马。提起这个父皇,淑慧长公主满眼的不屑,她能够看得出,无论是淑慧长公主还是天和帝对于先帝都没有半分情谊。对此,她觉得这怪不得任何人,这一切都是先帝自作自受。

若不是先帝将天和帝逼上绝路,不顾半点父子之情,天和帝便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会做得如此之绝。

“所以,朕十分在意名分是事情,当初国师说出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朕真的想要将你的存在昭告天下,以此证明朕却是是天命之君,但是想到公布出去,首先影响到的便是你的安全,所以才没有公布出去。”天和帝继续道。

“当时国师透露的并不多,朕不知道,一个女孩子怎样能尽到一个辅星的责任,朕想到的第一可能就是让你称为下一任的皇后,但是你和太子的年龄差距明显太大,所以,而且朕也没有废太子的想法,更不可能为了不知道可不可能发生的盛世,去放弃太子,所以朕想了很多种可能,最终朕才定下现在的方案。”

“说实话,朕一开始重视你,确实是因为国师批命的缘故,但是后来你多次不顾性命救下皇舅舅,皇舅舅又怎么可能只是为了那批命而对你好?虽然皇舅舅对你是有私心的,也擅自替你规划了人生的道路,没有给你选择的余地,但是在皇舅舅心中,你的地位不比太子低,甚至比太子还要高,你对于皇舅舅来说是不同的。”天和帝说道这,眼角有些湿润,揉了揉沈皎的发顶,道:“若说,这个世上,我最愿意和谁相处,那一定是我的重光。”

“若说现在,谁最懂我的心思,也一定是重光。都说帝王心思难测,也不能测,但是我却是不害怕重光明白我的心思的,因为只有这样,彼此明白对方的想法,才能共襄盛举,实现既属于朕,也属于现在重光的理想,就像你说得那样,开盛世太平。”

“朕相信,之前重光所说的,都是自己的心声,而朕所说的也都是自己的心里话,朕对于你是歉疚的,但也是欣慰的,看到现在的重光,和听到你今日所说的话,朕多年的担忧放下了,朕觉得当初为你选择的这条路是对的,也是最适合你的。若是有一天,觉得自己这条路走得累了,走不下去了,记得和朕说,朕永远会为你遮蔽风雨,这是朕给你的承诺,也是朕欠你的选择。”

第291章 心急

听着天和帝的话, 沈皎的感觉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 坚定地道:“多谢皇舅舅体恤, 但是重光相信自己定然会不负皇舅舅的厚望和自己心中的理想, 在选择好的这条路上, 走得更远。”

对于外甥女坚定的表态, 天和帝十分欣慰,同时将心中隐藏多年的秘密说出来,内心也轻松了许多。他知道, 他欠外甥女的, 不仅是这些,还有几次的救命之恩, 这些都不是说说感谢的话就能够报答的。

所以, 多说无益, 他会尽自己所能庇护元嘉,即便是他不在了,他也不会让旁人欺负元嘉。想到这里,天和帝突然想到了什么, 先是肯定地道:“皇舅舅支持你的决定,不过, 之前的话永远都奏效,若是有一天累了,皇舅舅会庇护你的, 你只管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