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211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第269章 利弊

众人听到沈皎的话后, 第一反应就是朝着刚刚坐下的燕王看去。不过, 却是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燕王依旧笑得如沐春风, 为柔和善, 似乎并不察觉出沈皎话中蕴含的其它意味。

不管这场遇见偶然, 还是燕王蓄意而为,单是燕王的这份养气功夫就不会让人小看,比之之前的废晋王萧洋不知好上多少倍。

但是, 坐在燕王旁边的赵王, 却是能够看到,燕王嘴角的笑意有些牵强, 脸上表情微微僵硬, 更重要的是, 被依旧遮住大半的手已经握紧成拳,露在外面的手背青筋暴露,可见燕王的隐忍和愤怒。

不过,他却是觉得燕王这是自找的, 他的那个表妹元嘉郡主的便宜哪是那么好占的。元嘉的嘴舌之锋利,朝中的哪个大臣没有见识过, 燕王这是不涨教训,或者说是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长得不错,现在有的重用, 元嘉便要对他客气一些吗?

如今这算是碰上碰钉子了,不, 应该是栽了跟头了。

燕王打得什么如意算盘,他怎么会猜不到。元嘉是那么好娶的吗?先不说他父皇不会同意,沈家和他姑母淑惠长公主不会同意,便是元嘉自己估计也不会同意。元嘉今日这个解释,便是向众人表明,她这是在和燕王划清关系。

都说燕王比晋王聪慧,能成大事,但是在他看来燕王和晋王也就是半斤对八两,甚至比晋王还不如。最起码,晋王再蠢,也从没有想过打元嘉的主意。

还有,元嘉的主意要是这么好打,那为何太子这么多年都不出手,即便是元嘉一直在释放善意,和卫皇后交好,提点过太子,前些日子还提点过韩王。便是这样,太子爷从没有想过要拉拢元嘉站到他们这边来,而现在的燕王居然敢动这个心思,也当真是为了利益,不计后果了。

太子为什么不愿意拉拢元嘉,他之前也不明白,毕竟拉拢元嘉带来的好处可谓是巨大的,元嘉不仅背后有着沈家和淑惠长公主,更有着谁都比不上的圣宠。所以,他心中很不明白,还特地问过太子。

至今,他还记得太子当时说了什么。

“在父皇心中,对元嘉的信任不比父皇手中的那些暗卫低,也不比自小跟在父皇身边的御前总管胡喜差。若是你,你会选择拉拢胡喜或者暗卫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当然是摇了摇头。

随后,他便听到太子继续道:“帝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拉拢这些父皇的心腹等于是自寻死路,而元嘉的性质和这些人相同,交好可以,但是绝对不可以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拉拢帝王的心腹,一旦被他父皇得知,到时恐怕太子和父皇这些年建立起的父子亲情不保,有可能还会搭上性命。

“孤自认父皇对孤的态度尚好,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走这步险棋。不然,便是愧对父皇这些年的信任和栽培了。”

他明白,太子对自己和父皇之间的关系看得明白,且十分自信,所以从不动元嘉的主意。但是如今的这位朝堂新贵燕王,似乎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了。

一旁的燕王忍受着旁人异样打量,审视的眼光,心中悔恨,他并非不知道招惹这位元嘉表妹的代价,也明白拉拢元嘉带来的后果,但是对于他来说,若是他能够和元嘉成婚,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他和太子不同,太子背后卫家,有太子妃的娘家,更在朝中经营多年,早都几经羽翼丰满,而他不同,若是王家还在,他还有可能和太子争锋,但是现在他不仅没有强大的母族,母族和母妃又都是待罪之身,这是他身上无论如何都洗刷不掉的污点。

而他进朝本就没有太子这些人早,还都跟在晋王身后,根本就无法光明正大的收拢人才,虽然这些年,他尽心筹划,但是愿意站到他这边的人并不多,别说比不过太子的党羽,便是之前萧洋手下的人都比他多。很多人就算是他费劲心思,但是就是不愿意站到他的阵营中去,除了觉得他的是罪妃之子,与大宝无缘的原因外,更重要的便是他没有强大的可以坚定地支撑他的母族或者是妻族,势力单薄,想要登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实就算是王家和他的母妃没有获罪,王家支持的人爷只会是他的四哥勇王,而不是他,便是他的母妃,即便看出他比他四哥更聪慧,更适合这场夺嫡,但是依旧是实时教育他,让他不要生出妄想的心思,好好辅佐他四哥。可谓是偏心至极!

所以,他对于王家和他母妃获罪,除了一开始有些伤感外,更多的是一种庆幸,没有了王家,没有了他母妃,他那个软弱的四哥基本上是形同废弃,他现在出来夺嫡,可谓是没有任何顾忌,也不会有人跟他说什么长幼尊卑的废话,让他必须要辅佐他四哥了。

没有了母族,又能如何,他还可以有妻族不是吗?他的妻族爷可以给他带来强大的支持和势力,而元嘉正好是如今是所有贵女中最为符合他对未来妻子的家世设想的。不仅是因为沈家,也是因为元嘉这个人,这两者,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比王家差。

娶元嘉的后果,他不是没有想过,他父皇的猜疑,太子的忌惮,甚至如今元嘉以女子之身入朝,引起的一些大臣的不满,到时都会转移到他身上。

可是与他来说,他父皇的猜疑可以慢慢缓解,特别是若是这个赐婚的圣旨是元嘉自己去求的,男女之间,两情相悦,他父皇的猜疑和愤怒便会少很多,日后再慢慢弥补就是。

还有,虽然元嘉入朝,但是也依旧是女子,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这样的少女最是喜欢“情”字,只要是他能够令元嘉倾心于他,对他产生情,未尝不愿意退居幕后,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王妃。陷入情爱中的女子,便是再聪慧,也都失去了判断力。他觉得自己的爵位容貌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刻意讨好,温柔以待,虽然一开始可能会不顺,如像今日一样,但是最后总会让一位少女心动。至少在他父皇给元嘉赐婚前,他是不会放弃的。

求娶元嘉,与他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选择,而且他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得偿所愿。

第270章 名次

不管燕王心中怎么想, 沈皎却是同太子妃相谈甚欢。

很快, 随着唱喏, 卫皇后和宫中的各位有身份的宫妃进入芳茵殿, 这场宴会才算是正是开始。

因着这场宴会的目的, 算是公开的秘密, 所以卫皇后的行事也很明确,目光都聚焦在朝中适婚年龄的姑娘和青年。

“如今已算是秋末,御花园想必诸位也都去过了, 里面的晚菊开得正好, 如此美景当诗相伴才好。”卫皇后看向下方的众人,温婉而不失威严, 道:“既是赏花宴, 不如就请诸位以今日所见之花, 赋诗一首,也不负这御花园中的大好风景。”

“娘娘可饶了我们把年纪的人吧。”卫皇后说完后,淑妃便紧接着掩笑道:“我们这些可比不上年轻人,哪里还有什么才情啊, 只想着每日里怎么看顾孩子了,哪里还有心情专研这个, 娘娘宽恕臣妾们一下,便不让臣妾们写了吧,免得写出来惹人笑话, 还望娘娘给臣妾们留些颜面吧。”

“你这个促狭的,罢了, 本宫就为你保住些颜面,饶了你这次。”卫皇后笑着虚点了淑妃一下,可见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亲近,然后对着下面的众人道:“既然是按照淑妃的意思,那便免了下面的诰命夫人们的作诗,只在坐的公子和姑娘们在两柱香的时间内作完一首诗交上来便好。”

卫皇后说完后,下方的诰命们赶紧起身行礼道:“臣妇谢皇后娘娘体谅。”

紧接着便有宫人将笔墨纸砚端到尚未婚嫁的公子和姑娘们的身边,沈皎看着没有宫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她身边,内心不由松了一口气,抬头看向上首的卫皇后,发现卫皇后正好在朝着她笑着招手道:“元嘉过来。”

再一次顶着众人瞩目的压力,沈皎走到了卫皇后的身边,只间卫皇后拉着她的手道:“本宫记得你师从张大学士,前些日子听陛下说,张大学士亲口对陛下说,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张大人是当世大儒,想必身为得意弟子,这点作诗什么的难不倒你。”

沈皎知道卫皇后是知道自己不善作诗的,这如今光明正大的为自己找借口不作诗,而且这借口找得,这水平,让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作诗水平可以笑傲在坐的这些个青年才俊和世家的才女们了。

其实,若真是让她作诗,她自己也能写出来一首,而且也能达到中上的水平,但是作一首诗要花费的脑力,她实在是不想承受。

“既然难不倒,倒不如不做了,一会儿在这陪本宫在这当个评判,选出些好的佳作来,也算是你今日功劳了。”

“多谢皇舅母给元嘉一个偷懒的机会。”沈皎笑着道。能偷会儿懒,她还是愿意偷会儿的。

紧接着,便有人走了进来回禀道:“禀皇后娘娘,香烛已经备好。”

“那便开始吧。”卫皇后点头道。

随后,沈皎便陪着卫皇后和淑惠长公主等人说了一会儿话,两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沈皎看着手上的这些的诗文,就算是不出挑,但是也绝不会丢了面子,落了下品。两柱香的时间很短,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人都能写出这样中等之上的诗词,若说都是即兴现场做的,她反正是不信的,也没有人会相信。

宫中举办宴会,又明确提出是赏花宴,又是卫皇后亲自举办,之前的风声也都已经传出,只要是有想法的人,都会提早准备,而赏花宴上做几首诗,特别是以现在正在开放的晚菊为题,绝对是最能命中的题目之一,她相信除了自恃才学的人,每一个前来的男女,不论是谁,都会事先准备好这样的一两首诗,以免到时候做不出来,或是做得不好,不仅丢了自己的人,也让家族颜面无存。

自古以来赞美菊花的诗人太多,传世的名篇也有很多,只要是学过诗的人,应该都能写出两句,但是若是想写得好,写出新意,特别是在这样的场合下,既要注意各方面的机会,又能从如此多的才子才女中脱颖而出,却是极难的。

在宫中,忌讳的词和字很多,大家都生怕碰到了那个忌讳,连累自己和家族,所以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不求出彩,但求无过。所以,她手中的这些诗文,多是符合中庸之道。

沈皎将手中自己觉得最不错的三篇诗词,挑了出来,递给一旁的卫皇后。

“这三篇确实不错,堪为本场最佳。”卫皇后看着眼前的三篇诗文,将其递给了一旁的淑妃等人,见其余的人并无意义,才令一旁的女官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