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178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可是……”

沈皎不待康寿县主再纠结什么,接着道:“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是为姨母好了?”

“先不说黄大人的问题,只说他的这个女儿,若是文安姨母真的下嫁到黄家,他的这个女儿对待姨母,就像对今日的你一样,到处败坏姨母的名声,惹得姨母生气,便是对姨母好吗?”有这么一个难缠的继女,与文安长公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黄大人都为了自己这个女儿求姨母了,可见是爱重这个女儿的。到时姨母和黄三姑娘发生冲突时,黄大人会如何选择?”沈皎和小姑娘分析道:“不管他如何选择,长此以往,他和姨母之间还会剩下什么情分。”

“这还只是黄三姑娘一个人,好不知道黄家其他人是什么样子。”其实,她最想说的话是黄绩是什么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场英雄救美,究竟是真的,还是刻意而为?文安长公主带着康寿出去礼佛,走得定然是官道,前往京城的官道上可从没听说过会有什么贼人出没,若不然这京兆府下面的几个县令早就不用干了。

沈皎看着康寿县主再自己说完后,一脸无措的样子,楞楞得道:“元嘉姐姐,我是不是做错了。”

“无碍,你也是为了姨母好,孝心可嘉,但是你还小,想得事情难免简单些,回去和姨母说清楚就好了。”沈皎拍了怕小姑娘的头,安慰道。

自古以来,婚姻结的都是两姓之好,从不是简单的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小姑娘还小,想得事情太简单,自然不明白这婚姻背后的方方面面。

“好了,这些事情回去再说也不晚,你还小,不适合想这么多,现在去看看那边的诗会吧。”沈皎拉着小姑娘道。

等沈皎带着康寿县主到时,这边已经正在讨论诗会的主题了。

第218章 诗会

沈皎过来后, 六姑娘便连忙请沈皎坐于上首。

沈皎也不推辞, 在坐的这些人中, 只有她的身份最高。而她的身份, 除了自己的长辈或是天和帝与太子过来, 便是那些皇子来, 她也依旧能坐在上首。

将心情依旧有些不好的小姑娘拉着坐在自己身旁,然后对着下方的众人道:“刚刚诸位讨论到哪里了?”

“刚刚大家在讨论以这次的诗会以什么为题?”六姑娘笑着答到。她是这场宴会的举办者,所以这话她答最为合适。

沈皎听后, 似乎很是感兴趣得向众人道:“那诸位可是有结果了?”

“因有些分歧, 还没有结果。”一位青年回道,说完后又对着沈皎拱手道:“既然没有结果, 郡主又在这时过来, 这题不如就如郡主定下?”

因着大齐风气开放, 贵族男女也可在一起作诗,不必避讳,只需要分席就好。

沈皎看着眼前的这个青年,知道其是有意在讨好于她。对此她也不在意这些人究竟是什么心思, 从小到大,她见过太多, 不在乎这些人的心思,在这个以皇权为天的时代,讨好一个圣宠无双的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有时候讨好的人并没有什么坏心思, 只不过是畏于皇权罢了。

对于青年的提议,沈皎不可置否, 点了点头,问了之前定下的题目有哪些,思索后,看着园子中满园的菊花,笑着道:“今日是赏菊宴,不若以这秋菊为题吧,也算是全了这宴会的名头。”

沈皎看着自己的话落后,众人议论纷纷的样子,却是继续喝着手中的茶水。

“郡主,这以秋菊为题,未免太过简单了些。”一位青年站起来对着沈皎拱手道:“这样的诗,在座的谁没做过几首,找一个好的誊上去不就好了,这题目简单,如何展现我等的才华,不作也罢,还望郡主换一个。”

此人的话落后,下方想起了一堆的附和声。纷纷请求让沈皎换一个题目,沈皎坐在上方能够感觉到很多人眼中对她的轻视。

“自古以来这咏菊的诗不知凡几,但是能够千古传颂的又有几首,所谓大俗即大雅,但是再我看来,这最简单的却也是最难的。诸位是以为自己所做的咏菊诗是可以比得上古人,还是可以千古传颂?”这简单的,最普遍的,写得人多了,作品多了,这出彩便更难了。以咏菊为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至于刚刚所说的,将之前做好的誊抄上去。”沈皎放下手中的茶水,继续道:“第一,这是在即兴作诗,做这个举动的,便非君子所为,而我相信在坐的诸位都是君子。”

沈皎的话落后,刚刚说话的青年立时连红了起来,原本还傲气的青年,现在低着头,头仿佛能被埋进地里。

“至于第二,便是誊抄上去的又如何?只要是自己写得,能够拔得头筹,只能说明你自己私下里比别人更努力,有这个才情,有准备的人,总不会吃亏。”沈皎笑着道:“当然,如果你不想当个君子的话,良心在自己誊抄后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沈皎的话落后,便再也没有人有异议了,全都开始下笔写起诗文来,这边沈皎也让人开始燃香计时。

看着下面的少男少女各自奋笔疾书,沈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似乎很是悠闲,她觉得自己这样放松的时候却真的是很少的。但是她却是心中装着事情,半刻也放松不下来。

对于文安长公主的事情,虽然今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却也依旧错综复杂。只是不知文安长公主是被黄绩蒙在鼓里,还是真的参与进去,当真是不好说。

看着一旁的小姑娘,到底是年纪小,一会儿就忘记了之前的糟心事。不过,对于文安长公主她觉得康寿县主的事情,将会是一个试探的绝佳机会。

“轻风。”

“郡主。”轻风应道

“去将这个交给彦先生。”沈皎将写好的东西交给轻风,“请彦先生即可探查。”

“是,奴婢这就去。”轻风应道。

试探是一方面,查探也是极为重要的,官道上出现劫匪,打劫长公主的座驾也是从未听过的。

吩咐完后,香也燃尽了,沈皎派人将下面的诗文全都收上来,叫着旁边好奇的小姑娘康寿县主一同翻看。

沈皎表示虽然她没有作诗的天分,但是跟在身为大儒的老师身边也不是白学的,这鉴赏的能力还是有的。不可否认,这个题目很是简单,所以每个人都写出了诗文,但是要是想要出彩也很难,多是千篇一律,没有亮点。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今日沈家的宴会,来的都是些少年男女,且来得虽不少,但是也不多,所以出现不了什么佳作。虽然没有什么可以称为佳作的诗篇,但是也算是差强人意。

沈皎从中选出了前三甲,然后将之前已经命人取来的字帖送给头名,虽不认识,但是看着却是一位大家贵女,很是激动的抱着顾均的字帖对着沈皎道谢回到座位后,不停地抚摸着手中的字帖,显然很是喜爱。

第二名是一位青年,坐在她五堂兄沈长丰身边,沈皎看着她五堂兄对其得到第二名很是满意,隐约记得这位的诗文上的署名是林,她也明白了这位的身份。便让人去取了一套上好的棋具作为彩头。不会高过顾均的字帖,也同样是价值连城。

第三名也是一位大家闺秀,沈皎便送了精贵华美的玉簪。

如此,这场诗会也算是圆满结束,沈皎算了算时间,觉得文安长公主和她母亲那里应该已经将黄三姑娘是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便带着康寿县主一同和六姑娘告辞了。

“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和六姐姐说声抱歉。”沈皎对着六姑娘歉意道。

“自家姐妹,有什么可抱歉的呢?”六姑娘拉着沈皎的手,笑着道:“你今日刚回来,一路劳累还没有休息,赶快回去歇息吧。”

沈皎和六姑娘道了谢,然后便将一旁的康寿县主领走。

六姑娘看着沈皎远去的背影,然后转头,看着众人送了一口气的样子,身上也是自在了很多,不由笑了。她九妹妹自己觉不出来,她们却是能够很清楚的感觉到,一来是她九妹妹身上有种威严,便是一直是温和的,带着笑意,也让人感到紧张。还有便是顾及这位的身份,每个人都收敛着,根本就不自在。

以前她觉得她九妹妹身上也有威压,但是却是被身上的文雅之气掩盖,而这次回来,这种威压明显了几分。

不过,与她来说,这位九妹妹性子,还有对待她们姐妹的态度一如从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