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119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宣扬说完了,下面说一下以利诱之,就像我之前所说的现在从军的人都是处于各种利益和目的,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以利诱之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便能够打动每一个人。这依旧需要你去了解每一个想要参军,却犹豫不决的人,知道她们在顾虑什么,是家族对其的束缚,还是其它;还要知道她们想要什么,功名利禄还是家族地位,亦或是婚姻等等。只要你能够许以足够的利益,打消其心中的顾虑,你就会得到她们。”

“扩大了知道的人群,我相信这有意愿从军的女子,应该会不止三百,这时候你就应该甄别选择了。其中贵女需要多少人,庶民女子需要多少人,需要你仔细考量。你要在这中间得到一个平衡点。”只要宣传到位,基数变大,许以利益,她相信大齐数以万计的女子中愿意从军的人绝对不止三百人。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甄别选择了,你也说过,你需要的是精兵。”

“等你选出这三百人,确定下来的时候,对于一些有依旧有顾虑的贵女,便需要各个击破了。”至于庶民出身的女子,只要是愿意且能来参军的,绝大部分都不会有什么顾虑,而大家族出身的女子,家族利益牵扯过多,这个时候也许需要击破的不止女子本身,还有其背后的家族。

“我知道,能在现在愿意参加熙和军的贵女每一个都值得我多加珍惜和考量,对她们我会慎重考虑。”谢晴应道,就像沈皎之前所说,熙和军只有和朝中各大势力有了牵扯,才能更好地站稳脚跟,不会被立时排斥。和庶民出身的女子不同,她们不需要为了各种生计奔波,能愿意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前来军中受苦的,能有几人,每一个都会是她争取的对象。

“另外,你要知道,你是熙和军的重建者和传承者,你想要什么样的熙和军。”沈皎继续道:“不论战绩和功勋,它首先要是一个军纪严明的军队,只要进了熙和军,成为熙和军的一员,不论其究竟是什么样的出身,是宗室女也好,世家贵女也罢,亦或是毫无背景的庶民女子,你皆要一视同仁,不可有所偏待,这样才行。”

“这点元嘉放心,我的军中绝对是军纪严明的。不会因为其家世而有所照顾。”谢晴严肃道:“熙和军中,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得到厚待。一切都靠本事说话。”

沈皎点了点头,大齐的军队其中的弯弯绕绕实在太多,很多事情都是约定成俗的,但对于这些规矩,她并不喜欢,而那些军队存在已久,一旦改动,必会伤筋动骨。

对于熙和军这个新兴的军队,她希望其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军纪严明的军队。

之后,沈皎又和谢晴叙了些话,便觉得有些精力不济了,谢晴也看出了沈皎的疲倦,嘱咐了几句,便离开了。

沈皎在谢晴离开后,揉了揉眉头,她如此帮助谢晴,帮着其出谋划策,权衡利弊,除了出于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外,更多的是出于她对大齐女子地位的一种思考。

当初在她的三姑母进入梁国公府寻求依靠时,她便对这个时代的女子地位有了认识。

大齐虽说民风开放,贵族女子打马游街,甚至和离再嫁的不再少数,更有天之娇女的公主们私养面首,如此看着,大齐的女子地位并不低。

可是这种不低的地位,这也仅仅是对于大齐的贵女来说,庶民中的女子甚至是没有家族庇护的大家小姐,地位依旧不高,嫁人后,任由夫家磋磨,不敢有任何反抗。

这是一种属于女子的悲哀,也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悲哀。她之前对这种现象,可谓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可是随着和天和帝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她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说心系天下百姓,这不太可能。但她却想尽己所能,给女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

因为,她也是女子。

而熙和军的重建,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当然,在此事上,除了前两点,她亦有自己的私心,她日后会进入朝堂,到时朝臣定会反对,可若有熙和军在前,这些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第130章 同意

思索完这些, 她的精神已经十分疲惫,想到一会儿还有的忙,沈皎决定要好好地休息一番, 不然后面, 她真的会是精力不济, 疲于应对。

秋日的阳光并不烈,反而十分温暖,柔柔地透过床幔上名贵的锦缎, 洒在床上女孩的脸上, 衬得女孩皮肤更加白皙透明,还能微微见到丝丝红晕,安详隽美。

天和帝来到时, 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画面,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身后的内监不要唱喏,打扰女孩休息, 随后走到一旁的偏殿中,询问着女孩的情况:“郡主今日如何?”

“郡主今日用了不少膳食, 精神也比昨日好上不少,和谢姑娘叙话后,有些疲倦, 便歇下了。”宫女答道。

天和帝点了点头, 道:“照顾好郡主, 朕自有重赏。”

“奴婢谨遵陛下圣意, 谢陛下恩典。”

正在这时,便有人前来回禀:“陛下,郡主醒了。”

天和帝听后,才朝着蓬莱殿中的寝室走去。

“给皇舅舅请安。”沈皎看着朝自己走来的天和帝,笑着道:“皇舅舅来了,怎么不叫醒我?”

“这几日你都睡得不安稳,好不容易能好好地睡一觉,朕哪里能吵醒你?”天和帝坐到外甥女的床边,看着其脸色比昨日好了不少,目光温和,“在偏殿喝杯茶,等一等,也没什么,正好朕借此机会偷偷闲。”自从受伤后,他的这个外甥女因为伤口疼痛的原因,根本就没有熟睡过,这是他自然清楚,也更加心疼,所以才不让人打扰外甥女。

沈皎听到天和帝这么说,不禁打量起眼前的帝王,比之前几日,天和帝的双眼布满了通红的血丝,脸上也是一副没有休息好的疲倦样子,不禁道:“皇舅舅便是再忙,也要注意休息,要顾惜自己的身体。”

“就像现在,您得了空,就应该好好休息一番,而不是来我这。”

“怎么,朕关心你,来看看你,还是朕的不是了?”天和帝面对沈皎带着谴责语气的话,并没有生气,语气中夹杂着笑意,眼中也有一丝喜色。

“您来看我,我自然高兴,可是您若是将看我的时间用来好好休息上,我会更高兴的。”沈皎笑着道。

天和帝听了这句话,笑意更浓。

“今日感觉如何?”天和帝关心着外甥女的病情。

“曹御医医术高超,伤口已经不痛了。”沈皎笑着答道。

“那就好。”天和帝听到这个消息,眼中多了些宽慰,然后道:“今日和谢晴见面,感觉如何?”

她就知道谢晴走后,天和帝会来找她,所以才会事先休息,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会是她这些天来睡得最好的一次,也没有想到天和帝会委屈自己在偏殿等她醒来。

“今天见到阿晴,发现她这几天的时间就有了很多的改变,谈起重建熙和军的事情,充满了豪情壮志,对此事也有了不少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理有据,说起这些时,也更加耀眼。”沈皎不遗余力地赞赏着现在的谢晴,“比起之前爱玩闹的阿晴,我更喜欢现在的她。”

以前的谢晴虽然也活泼美丽,但现在的谢晴却有一种从内而外散发的自信刚强,特别是说到自己对熙和军的想法时,脸上洋溢着期待和憧憬,这和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她的那个奏本朕看过了,就算有英国公和谢离帮忙,能在短短的几天内写出这样一份奏疏,也算是不错了。”他之所以不认为这是英国公和谢离代为捉刀,是因为这份奏疏中很多想法和英国公与谢离的想法有冲突,甚至在一些地方有些冒进,绝不是其会写出来的。

“你觉得她的想法可行吗?能否重建熙和军?”天和帝看向一旁的沈皎问道。

“阿晴想要以三百精兵的方式先重铸熙和军的威名,在元嘉看来,应是可行的。”因为早有准备,沈皎很是从容,徐徐地道:“不过,这三百精兵最好都是轻骑。”

在大齐,军队陆地上的军队只分为两种,步卒和骑兵,其中,骑兵又分为轻骑和重骑。若是这三百人都为步卒的话,她不认为熙和军能在短时间内立下什么大的功勋,至于重骑的话,熙和军又多是女子,也不太适合。所以,轻骑是其最好的选择。

“想来,皇舅舅既然愿意力排众议,重建熙和军,想来也是不会吝啬这点款项的。”沈皎笑着朝天和帝打趣道。

“三百轻骑的钱,朝廷还是有的。”天和帝喝了口,刚刚胡喜递来的茶水,缓缓地道。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态度很是模糊。

“这两年风调雨顺,国库还算是比较充盈,但是这钱也不能随便花不是?这人,要配得上这钱才行。”

“这人什么样,皇舅舅在其选好后,亲自考教一番不就行了,自是知道这钱花得是不是地方。”沈皎毫不畏天和帝严肃冷酷的话语,笑盈盈地说道。

说完后,在天和帝微微有些疑惑的眼神中,将自己对于谢晴讲的对兵源的想法时说得话,又删删减减地对着天和帝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