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8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晓晓拨了拨自己的刘海,对小茹姨的手艺相当满意,不仅给她剪了刘海,顺道还帮她修了眉,她的眉并不难看,但修一下自然更好看,晓晓是女人,女人哪有不爱美的。

  这么简单的一拾掇,晓晓觉得自己五官都显眼了起来。

  正照着镜子臭美呢,老娘过来叫她吃早饭,早饭本来很简单,就是花卷咸菜稀饭,这年头家家都如此,可今儿不一样,小茹姨说晓晓快考试了,得吃点儿有营养的才行,跑回家拿了面包牛奶过来。

  小茹姨拿来的是蜡纸包的葡萄干面包,几乎是充斥了晓月整个童年兼少女时期的美食,后来各式各样的面包房,西点屋开的满大街都是,这样老式的面包就没人稀罕了,现在却是绝对的美食,晓晓记得后来自己还惦记过,走了好多面包房才买到,一口吃下去,却失望了,以为是自己口味变了,随着时代进步,小时候觉得好吃的美食,也变了味道

  今天才发现不是自己的口味变了,是后来那些面包房做的不地道,葡萄干的酸跟面包的奶香融合在一起,松软的口感不甜不腻,再配上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人食指大动。

第19章

  减肥太有难度

  小茹姨送过面包后便走了,刘秀荣心里有些过不去低声道:“妈,这总白要人家的东西不好吧,就算是邻居也得有来有往的,再说了,小茹那心思明摆着呢,整个河沿路没有不知道的,要说就凭这姑娘的爽利劲儿真成了咱家媳妇,也是正荣的福气,但正荣那性子您也不是不知道,别的都好说就这处对象结婚,心里头有主意着呢,一直憋着劲儿想找个模样好的,挑拣了这些年,小茹是好,可正荣不中意也白搭啊。”

  姥姥也是明理的,听了女儿的话忍不住埋怨道:“你说你兄弟都这么大的人了咋就不明白呢,这找媳妇就得找那性情好,知冷着热的才有好日子,光模样儿好能顶个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裳穿啊,真是的,小茹多好,跟咱家是经年的老邻居,知根知底儿,又从心里头喜欢正荣,这些年正荣不在家的时候,多亏了她时常过来帮我料理家务,嘴甜手巧性子还爽利,跟我也投脾气,将来真要嫁过来,都不用担心婆媳矛盾,多好的事儿,偏你兄弟瞧不上,嫌人家不好看,怎么就不好看了,我瞧着就挺好。”

  刘秀荣忍不住笑了:“妈,您瞧着好没用,又不是您老娶媳妇,得正荣看着好才行,总归是人家小两口过一辈子。”

  姥姥长叹了口气:“要这么说,往后真不能要人家的东西了?”语气颇为遗憾。

  晓晓知道姥姥不是可惜东西,是真心想让小茹姨当儿媳妇,遂放下杯子道:“姥姥,以前人家小茹姨送东西过来,可都收了,要是往后忽然不收了,小茹姨会怎么想,一个弄不好邻里关系都生疏了。”

  姥姥听着真愁了:“可不是,要是以前没收过也还罢了,偏偏这些年没少要人家的牛奶,如今忽然不要了,人家能不多想吗,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这往后可咋办,回头正荣真娶了个媳妇家来,怕也免不了闲话。”

  晓晓目光闪了闪:“姥姥你想的也太远了,要我说这事儿您就装不知道的好,小舅不是还没处对象呢吗,结婚就更没影儿了,这会儿您还是先把邻里关系处好了,往后的事儿往后再说呗。”

  姥姥也想开了点点头:“晓晓说的在理儿,成天想这儿发愁哪儿的还不愁死了,以后的事儿以后再愁,今儿先过今儿的日子,晓晓想吃什么跟姥姥说,姥姥给你做。”

  晓晓也不客气:“姥姥我想吃酥鱼。”

  刘秀荣瞪了女儿一眼:“就你事儿多,这酥鱼做起来最是麻烦。”

  姥姥不乐意了:“麻烦啥,只要晓晓喜欢,姥姥天天都给你做,听说吃鱼最补脑子,晓晓不是快考试了吗,正是用脑子的时候,得多补补才行,我这就买鱼去。”说着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进屋拿了钱就往走。

  金生跟正荣都爱吃饺子,尤其正荣爱吃他姐调的三鲜馅,平常日子刘秀荣忙着上班,就算偶尔回娘家也只是沾沾脚儿,待不了多会儿就得走,难得能住下,时间宽裕就包顿三鲜馅的饺子吧,想着,刘秀荣便嘱咐晓晓好好复习功课,也跟着姥姥去了。

  老爹跟小舅睡得正香,晓晓也不吵他们,搬了小桌出来搁在阴凉处,坐着马扎子开始复习,今天她决定暂时不做数学卷子了,开始主攻物理化学,毕竟明天就是模拟考,怎么也得全面突击一下,毕竟大话她刚都说出去了,得考重点高中,上大学,可要凭她这卷子上的分数,想考重点高中根本是痴人说梦。

  好在这三十年被现实推着,始终没放弃深造,加之又有金手指傍身,就算考不上一中那样光辉灿烂的高中,好歹也能够上个重点吧。

  至于小茹姨跟小舅,也不用急在一时,毕竟晓晓很清楚,距离小舅认识后来那位作妖的舅妈,还有一年多呢,想到此,便收了这些杂七杂八的心思都放到了复习上。

  这一复习就扎了进去,姥姥跟她老娘买菜回来,也没敢打扰她,轻手轻脚的准备,眼看晌午饭熟了,两个睡觉的男人都醒了,刘秀荣这才叫女儿吃饭。

  午饭是炸酱面,也是晓晓喜欢的,尤其姥姥炸的酱,堪称一绝,肥瘦适宜的五花肉切成肉丁,跟自家做的酱煸炒,再放上几个干辣椒,直到炸出红亮亮一层油,再配上焯过水的白菜丝,拌在一起,别提多好吃了,晓晓一顿能吃一海碗。

  吃饱了还喝了半碗面汤,用姥姥的话说原汤化原食,结果是真有些撑了,晓晓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早上在洗脸盆里看见自己圆圆的脸之后,还下决心想减肥呢,这么吃下去,别说减肥了,不增肥都是稀奇事。

  到底是自己嘴太馋了,早上吃了一个大面包,中午又一海碗面条,再坐着不动劲儿,估计很快就会变成大宝那样的肥猪了。

  想到此大宝那个肥墩墩的蠢样儿,晓晓哪还坐的住,忙站了起来说了句:“我去河边逛逛。”便跑了出去。

  刘秀荣没来得及拦,人都没影儿了,不禁道:“这丫头,明儿就考试了,还不赶紧复习,往外头瞎跑什么,河边有什么可逛的。”

  姥姥习惯护着外孙女儿:“这干啥也得有时有会儿的,一天光学习不把孩子学傻了啊,再说眼睛也累,出去逛一会儿歇歇眼睛,也耽误不了什么事儿。”

  刘正荣也道:“妈说的是,姐就放心吧,我瞧着这丫头心里有数呢,将来一准有大出息。”

  刘秀荣摇摇头:“什么大出息,一个姑娘家家的,我跟你姐夫就盼着她能考上中专,将来出来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成了。”

  刘正荣却道:“姐您这可就狭隘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姑娘家怎么了,只要有本事有文化,姑娘家一样能干大事,赚大钱,我就听说南边有好些老板都是女的,那做起生意来比男人都厉害……”话没说完就挨了亲娘一巴掌。

  刘正荣:“妈好端端的说话呢,您打我做什么?”

  姥姥哼了一声:“你少胡说八道,往沟里领你姐,做生意是姑娘家干的事吗。”

  刘正荣也不跟自己亲娘打嘴架,嘿嘿一乐:“行,我错了还不成吗,咱家晓晓将来不做生意,当大学教授行了吧。”刘正荣知道他妈最稀罕有文化的,大学教授在他妈心里那就跟西天佛祖的级别差不多,所以说这个,他妈肯定高兴。

  果然老太太立马眉开眼笑,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刘秀荣哭笑不得,不禁道:“妈,这大学教授哪是一般人能当的。”就连上大学,他们夫妻想都不敢想呢。

第20章

  小舅要不您买了吧

  晓月从刘家出来顺着河边儿溜达,这时候还没未规划治理,自然也没有后来远近闻名的沿河风景带,更因都是混居的大杂院,生活污水垃圾胡乱倾倒,污染了河水,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臭味,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河,水都是深绿色的。

  大概养分足,水菖蒲一丛丛疯长起来,翠绿的叶子,随风而动,远远看去像一只只兔子耳朵左摇右摆,虽有野趣却掩盖不住臭味,过往的路人莫不是掩着口鼻急步而行,恨不能一步就奔到家去,根本没心思欣赏什么野趣。

  不紧不慢遛弯的就晓晓一个,不过晓晓也不是为了欣赏野趣,她的目光落点不是水边的菖蒲草而是另一侧的人家。

  从晓晓姥姥住的桥头到下个小桥并不远,也就一公里吧,晓晓数了数,共有十六个院子,有十二个多户人家混居的大杂院,四家独门独院,就这十六个院子,就有五家出租,两家卖房的,可见这河沿路多不招待见。

  这时候还没有后世满大街的房屋中介机构,老百姓出租买卖房屋除了邻居间口耳相传,便是贴在电线杆儿上手写的字条。

  晓晓就是从电线杆儿上获知的信息,晓晓略过了那几家出租的,重点看了看那两个卖房的,一家是大杂院里的一间十四平的,还有一个是独门独院,只不过信息有些模糊,没有准确的门牌号,却也不难找,毕竟这一片就四家独门独院,晓晓挨个看过去便锁定了河沿路中间那家。

  这家独院的位置不大好,正在两个小桥中间,也就是出去回来,无论走那边儿都得走一半河沿路,这时候谁也不乐意从河沿路这边儿走,能避则避,所以这中间的人家,就等于处于劣势中的劣势,就跟后来买房一样,地势优越交通便利的房子就贵,地势偏的就便宜。

  这河沿路临河近水,在后来可是实打实的黄金地段,这一片的房价真跟做了火箭似的一路飞涨,晓晓还记得市里赫赫有名的天价豪奢小区,有两个都在这附近,是后来开发的新楼盘,开盘打的gg五花八门,什么得江南水乡之韵,远眺森淼之境等等,gg词儿说得再花俏也只有一个主旨,就是临水近河,这是最大的优势,也是高房价的底气。

  但后世无可争议的优势在现在却是绝对的劣势,后来的近水临河,是因市里规划治理之后,河道清污,植树造景,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河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带,才劣势变优势。

  这是政府的规划也是时代进步,而自己若不是经过了一次,也绝想不到同一个地方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转变。

  晓晓心里有感叹也有庆幸,感叹时代变化,庆幸自己是个重生者,所以,若不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是不是有点儿天理难容呢。

  晓晓站在那家落了锁的小院外,整个河沿路就这一家院子落了锁,院墙不是很高,跳上砖砌的河堤惦着脚能看见院内大致的格局。

  院子不大但还算规整,这边都是解放后盖的,没有那种几进几进的,都跟姥姥家差不多,只不过姥姥家的院子是几家混居,这个院却只住了一户,瞧着像是很久没人住了,屋门都上了锁,院子里也有些乱,堆了不少杂物。

  晓晓再次感叹,在后来这样的地段,这样一个院子的价格,估计比那些顶级的豪宅都奢,别说这样一整个院,就是里面一间小屋那也不是老百姓能奢望的。

  如今却成了堆杂物的地方,人家还着急的想脱手,真是时代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是天壤之别,这时候人们还没意识到房子有多值钱,因为大都是福利分房,只要工作了就有自己的房子,但这种福利分房很快就会随着改革而消失,等商品房大行其道的时候,房子成了商品,价格便会打着滚的往上翻。

  正胡思乱想着,忽肩膀被拍了一下:“这院子里有什么可看的,你这小丫头都看入神了,小舅喊你都听不见。”

  晓晓这才发现小舅不知什么时候来了,还跳上了河堤跟着自己一样往人家院子里看。

  晓晓目光一闪,心道,自己正琢磨从哪儿入手呢,小舅倒是来的正好,小舅无疑是她认识的人里最有生意头脑的,这样的人大多有远见。

  想到此便一屁股坐在了河堤上,伸手拽了拽刘正荣的裤腿:“小舅坐。”

  刘正荣倒也不嫌臭,跟着坐了下来:“说吧。”

  晓晓倒有些意外:“小舅怎么知道我有话说。”

  刘正荣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我可是你舅,从小看着你长起来的,还不知道你这小丫头,是不是不想跟你爸妈说,才跑出来等我的。”

  虽说小舅完全误会了,晓晓还是忍不住拍了句马屁:“小舅英明。”

  刘正荣立马舅爱爆棚,拍了拍胸脯:“说吧,什么事小舅都能解决。”

  晓晓也就不在啰嗦直入正题,指了指前面落锁的院门道:“小舅知道这家院子要卖吗?”

  刘正荣:“我当是什么事儿,原来是这事啊,这一片就这么十几个院子,算下来都是街里街坊的,谁家卖房子还能不知道吗,更何况这个院本来就是我们厂供销科付科长家的,先头住了半年,嫌守着臭河搬走了,这边就用来堆杂物,去年年底听说付科长的爱人办出国,得用钱,这边儿便贴了条要卖,可这河沿路臭啊,但能有点儿辙的都恨不能搬走,谁会在这儿买房,况且他这院子还在中间儿,更难卖,这不贴了都大半年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要我说卖是甭想了。”

  晓晓目光一闪:“那小舅知道这院子具体卖多少钱吗?”

  刘正荣:“听说老付要一万五。”

  晓晓眼睛陡然睁大,身子往后一仰,要不是小舅抓着她的胳膊险些没栽河里去:“什,什么,才一万五。”晓晓太震惊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到后世动不动就价值千万的地段,竟然一万五就能买个院子。

  刘正荣怕她栽倒河里去,索性拉她跳到了地上站稳了才道:“一万五都没人问,他想卖贵了可得卖得出去啊,现如今市里好地段最贵的房子也不过六七百一平,他这儿虽说是个独院,可满打满算也就四间房,总共算下来也就五十多平吧,一万五就合三百多一平了,守着臭河边子,谁花一万多买这儿啊,又不是脑袋抽着了。”

  晓晓心道,自己倒是想脑抽,可兜里没钱啊,想到此不禁满含希望的看向小舅:“小舅要不您把这院子买了吧。”

第21章

  抓住机会才能发财

  刘正荣愕然,一脸震惊的看着外甥女,怎么也没想到小丫头是让自己买房,他的确有买房的打算,毕竟河沿路这边儿的环境实在不怎么样,守着条臭河沟子,从家出去总觉得浑身上下都有股子臭味儿。

  他这么拼命的赚外块攒钱就是想早点离开这儿,在别处买房,再说他挑对象的条件摆在那儿了,长得不好看的姑娘不要,可这模样好看的姑娘人家也得挑吧,要说外貌刘正荣是不愁的,不是吹就自己这长相个头走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可要说文化水平就没什么优势了,毕竟他没上几年学,肚子里没啥墨水,生僻点儿的字都认不得几个,现如今不是前些年了,那些姑娘们都稀罕有文化的,这是他的短板,好在他还有点本事能赚钱,文化不行就用别的找补呗,攒钱买个好地段的房子,收拾的利落体面,就不信娶不着个好看的媳妇。

  但他想买的房子可不是河沿路,这地儿臭气熏天的,谁都恨不能绕着走,自己早住够了,偏偏这丫头却让自己买这个院子,虽说自己手里的钱凑凑倒是能凑得上这些钱,可买了这个院子,自己倒没什么,反正都住这么多年了,可哪个漂亮姑娘乐意嫁到这儿来啊,没有漂亮姑娘,自己岂不要打一辈子光棍吗。

  想到媳妇儿,他是一千一万个不能在河沿路买房的,可刚自己已经拍着胸脯跟外甥女夸了海口,什么事小舅都能解决,这要是反了口,他这小舅还怎么当长辈,也太没味儿了。

  心里纠结为难却也纳闷这丫头好端端的怎么想起让自己买房了?忽然想起昨儿晚上跟姐夫在延安路那边儿干活的时候,姐夫提起了苏家分家的事,莫非姐姐一家要搬到河沿路这边儿来?他记得苏家在这边儿是有间空房的。

  想到此,忍不住怒火中烧,咬着牙道:“苏家也太特么欺负人了,真当我们老刘家没人了不成,这些年吃着姐姐姐夫,喝着姐姐姐夫,有吃有喝的时候都装王八蛋,到分家的时候怎么着要卸磨杀驴了,合计着把我姐赶到河沿路这边的破房子来,想的倒美,那也得问问我刘正荣答不答应。”

  晓晓有些傻眼,貌似自己就提了个买房的建议而已,怎么就跟点了引信一样,瞧小舅的这意思都快炸了,眨眨眼,捋了捋小舅的话,便抓住了重点,开口道:“听小舅的话,河沿路这边儿也有苏家的房子?”

  刘正荣气哼哼的点头:“有啊,就在旁边这个院子里,看见没,封着窗户的那间就是。”

  晓晓没想到这么近,就在自己相中的这个独院旁边,是个混居的大杂院,临着河的窗户用塑料布木条封住了,因这边儿临河的窗户大都封着,所以刚自己也没注意是不是空房,这会儿再仔细看了看,发现窗子里隐约有蜘蛛网,可见是许久没人住的。

  晓晓走过去看了一会儿,忍不住笑了,这还真是想什么有什么,自己这正打瞌睡呢就有人送枕头来了,她可相当清楚 ,这一片十月便开始动迁了,现在已经快四月底了,距动迁满打满算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这也就是如今资讯不发达,没有什么微信微博什么的,消息也相对闭塞,要是搁在后来,真有拆迁的消息,提前一两年就能嚷嚷的人尽皆知,然后买房的盖房的迁户口的,家家户户都力争把利益最大化,以至于产生了很多后遗症,因为拆迁打官司的比比皆是。

  刘正荣见外甥女盯着那间封着的窗户一个劲儿的傻笑,以为外甥女在苏家受了欺负,气傻了,忙道:“晓晓你放心,有小舅在,决不能让你们一家吃亏,这缺德带冒烟的主意不用想一准儿是苏金强那两口子琢磨出来的,这两口子没一个好东西,不想着出去上班挣钱,就知道挖着心眼子琢磨好处,把你们分到河沿路来,就是想把大槐树胡同的三间房全占了,真是做梦想好事儿呢。”

  晓晓忍不住道:“小舅,我瞧着河沿路这边儿挺好的。”

  刘正荣:“你小孩子不懂,这河沿路臭气熏天的,谁往这儿买房子来啊,虽说大树胡同也算不上什么好地段,可比河沿路强多了,而且,小舅最近听见我一个哥们说,那边儿有信儿修路,大树胡同就在路边上,要是这个信儿是真的,你家那院子说不准就赶上拆迁了,一拆迁就能分楼房,那楼房住着多舒坦,河沿路这边儿的破平房怎么比啊,不行,这是大事可不能稀里糊涂的,我这就找你爸妈商量去。”

  说着就要走,晓晓忙拉住他:“小舅您先别着急啊。”

  刘正荣:“能不急吗,拆迁就能分楼房了,你这丫头难道不想住楼房啊。”

  晓晓:“小舅,大树胡同拆迁的消息不一定是真的。”晓晓记得很清楚,大树胡同那片可是一直到爷爷奶奶都去世之后才拆的,而且那边儿既没好风景也不是学区,拆改之后也不值钱,后来就连近郊的房价都比那边儿贵,算是没什么发展的地段。

  而河沿路却不一样,这里后来可是寸土寸金,现在的人人嫌弃到后来的趋之若鹜高不可攀,这中间的天壤之别就是机会,只要能抓住这次机会,必能大赚一笔,只是如何说服小舅呢?

  晓晓想了想,决定撒个谎,便凑到小舅耳边嘀咕了几句,刘正荣目光连闪,半天才道:“你一个初中生怎会知道这些。”

  晓晓:“小舅,我学校的同学可多呢,有个同学的爸爸在市委工作,那天说话儿提了一句,说他爸亲口说的,市里今年要搞什么活动,下决心治理卫生环境。”

  刘正荣仔细捣鼓了两遍,不禁道:“这也没说要拆河沿路这片啊。”

  晓晓:“小舅您想想,这条河虽说臭却是咱们市里的母亲河,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底蕴,提起咱们市的历史都绕不过这条河,所以市里若是想治理卫生环境,首当其冲的便是这条臭河,既不能填埋,便只能清污,造景,打造成咱们市的风景名片,治理规划必然要先拆迁,要不然这些住户天天往河里倒生活垃圾,还怎么治理。”

  刘正荣虽说没什么文化,可心思活络,人也机灵,能听的进去话,更善于思考,哪怕晓晓只是个中学生,说的话大多人都不会当真,但刘正荣却听进去了,听进去之后越琢磨越觉得外甥女的这些话太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