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76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卞奶奶:“不用听谁说多难多难,就看晓月丫头气定神闲的样儿,应该是会的。”

  刘秀荣跟小茹齐齐看向电视机屏幕,正好切到晓月的镜头,小茹忍不住道:“这丫头还真行啊,咱们这都快急死了,她却跟没事人似的,你们看她还笑呢。”

  晓月的确是在笑,不过是微笑或者说是偷笑,至于原因很简单,是自己这外挂太管用了,她自己也没想到竟然原题直接上了,连选项的次序都没变。

  评委席上的王教授明显不看好晓月,说完难就没在往下说了,旁边的画家是专业的,自然知道那幅画的出处,不禁暗暗摇头,这道题出的着实有些刁钻了。

  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叶市长却开口了:“这道题虽难,但苏晓月同学还没答呢,怎么就知道人家答不出。”

  王教授忍不住笑了:“叶市长觉得这位同学能答上来?”

  叶市长笑了:“这就要看苏晓月同学了。”

  叶市长一句话所有人都看向了苏晓月,仿佛才意识到答题的是她,苏晓月忍不住在心里翻了白眼,就是说,明明自己是答题的,主持人为什么问这个又问那个,难道评委能帮自己作弊答题不成,害的自己在这儿傻站了半天。

  主持人忽然想到,或许这丫头运气爆棚,就答对了也未可知,毕竟是选择题,即便不会也有一定答对的概率。

  想到此开口道:“苏晓月同学选几?”

  晓月也不废话,直接道:“我选B。”

  晓月一句话出口,主持人表情都呆了一下,心道,这丫头是真会还是蒙的啊,要是蒙的话,这运气太好了,主持人自然知道正确选项,但下面的人跟电视机前的观众却不知道。

  小舅是个急性子:“哎呀,到底是不是B啊,倒是赶紧说啊,愣什么神啊,可急死我了。”

  苏金生不说话,手里的装茶水的罐头瓶子都恨不能捏碎了。

  曹娟却机灵,不自己瞎着急直接探头过去问:“叶校长,晓月选的对不对?”看见叶校长点了点头曹娟乐的嘴都恨不能咧耳朵后头去:“我就说,晓月最厉害了,看吧,难怎么了,一样难不倒咱。”

  宋刚忍不住道:“是难不倒苏晓月,可不是你曹娟。”

  曹娟嘿嘿一乐:“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不分你我。”

  前面的叶校长都被她的话逗乐了,微笑着看向台上的苏晓月,也有些疑惑,这丫头是真会还是蒙的?

  显然不止叶校长,所有人都想知道,不等主持人宣布结果,王教授已经先一步开口问道:“为什么选B?”

  晓月真想说,老娘乐意选B怎么着吧,明明是选择题又不是问答题,这算什么,加试吗?幸亏自己知道,不然本来该出风头的,这一加试岂不要丢人了。

  而且王教授后面又找补了一句:“当然,也可以不回答。”这句话还不如不找补呢,他可是评委,还是著名学者,他都问了,自己能不答吗。

  晓月目光闪了闪,不急不缓的道:“这幅画应该是唐代大画家孙位创作的《高逸图》,又名《竹林七贤图》。”

第164章

  超级大难题

  晓月说完,王教授没说话旁边那位画家齐老却开口了:“可这图上明明只有四个人,何来的七贤?”

  这位齐老可是著名画家,说白了就是行里的专家,就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副画,这位也肯定门清,之所以这么问,是想考教自己。

  晓月微微挑眉,自己如果不是看过诗词大会这次绝栽了,就算自己过目不忘诗词保有量非常厉害,可这道题考的根本不是背诗,连画都考上了,这得多深的造诣才能答上来,她记得诗词大会上这道题也是难倒了一大片。

  她略一走神不要紧,电视机前的小舅差点儿急坏了,一叠声道:“这丫头怎么犯糊涂了,人家评委说的是啊,画里明明是四个人,哪来的七贤啊,光人数都不对。”

  旁边的黄会计道:“可是刚才晓月选了第二个之后,我看主持人的神色,像是答对了,如果真答对了,就算后面评委问的这些错了,也不该算错吧。”

  苏金生点头:“是,不能算。”忽想起什么忙道:“晓晓是不是学习太用功,弄的近视眼了,连屏幕都看不清了,不然怎么四个人能看成七个呢,不行,明儿我带她去眼科医院看看。”

  话音刚落忽听后面一个熟悉的声音道:“不用看眼科,晓月说的没错,这幅画的确是竹林七贤图。”

  苏金生回头见是许知远,忙站起来道:“许厂长怎么过来了。”

  许知远道:“执照跟许可证下来了,我正好去局里开会就顺道捎回来了。”说着把手里的文件夹递给了刘正荣,便自己拖了把椅子过来坐下道:“知道今儿电视台直播诗词比赛,紧赶慢赶的也没赶上第一轮。”

  刘正荣笑道:“其实第二轮更精彩。”

  旁边的黄会计着急的问:“许厂长知道这什么七贤图啊?”

  许知远点头:“这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家老爷子酷爱书画,跟他老人家去过一次,我家老爷子大爱此画,还特意购买了一幅仿品,挂在书房里,时不时就会欣赏一番,不过,我倒不知原来晓月这丫头还懂书画。”

  苏金生跟刘正荣对视了一眼,晓月懂书画吗,他们怎么不知道,就知道她高三模考之后成绩忽然名列前茅,然后去学了吉他,至于书画,貌似家里没见过什么画啊,倒是书挺多的,她那那屋里一架子搁的满满当当。

  因为不知道所以也不能说什么,只是盯着电视,看看晓月怎么说。

  主持人见晓月半天不说话,以为她被问住了,忙道:“不用紧张,刚你的答案是正确的,齐老作为书画界的前辈,大概是好奇你小小年纪怎么会知道这副古画的。”

  齐老也慈和的笑了笑道:“知道就答,不知道也无妨,第一题你已经得分了。”

  晓月点头:“据闻当年当年宋徽宗特别喜欢此画,特地用瘦金体在卷轴的右上方写下了孙位高逸图五字,屏幕上这幅图右上方正是这几个字,由此可见正是此图,当初画的肯定是竹林七贤,之所以只余四贤,大概是年代久远之故吧。”

  齐老笑着问:“你也学画吗?是水墨还是工笔?”明显是起了爱才之心。

  晓月眨了眨眼,心道这个误会必须解释清楚,要知道自己可是水货啊水货,想到此忙道:“不,我最好的朋友学画,待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知道些皮毛。”

  齐老看起来颇为失望摇摇头道:“原来如此。”

  旁边的崔颖咬着嘴唇,苏晓月说的是谁,根本不用猜肯定是曹娟,毕竟只有曹娟一直学画,即便如此苏晓月的话,她也不信,因为曹娟学的是素描水彩,跟国画根本不沾边,如果屏幕上这幅画不是古画,或许还有可能,但这什么高逸图,自己敢打包票,曹娟肯定不知道。

  曹娟是不知道,所以根本就没往自己身上想,还是旁边的宋刚道:“晓月说的这个好朋友不会是你吧?”

  赵磊也道:“肯定就是曹娟,她又学画又跟晓月最好,不是她还能是谁?没想到咱们班还真是藏龙卧虎啊,曹娟你竟然这么厉害,连这样的古画都知道。”

  曹娟解释说自己学的不是国画,可没人信啊,曹娟摸了摸鼻子,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考虑改学国画试试?

  叶市长笑道:“耳濡墨染便能记得如此清楚,也相当厉害了。”

  按理说到此就该接触这个话题,开始继续第二题了,谁知王教授开口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何不选A跟C吗?”

  晓月心道,你们这是选择题吗,根本就是问答题好不好,而且,您是评委嘉宾,还是响当当的大文化学者,都开口问了,自己可以选择不答吗。

  由此可见风头也不是好出的,一旦出了就有无尽的麻烦在后面等着。

  晓月心里腹诽脸上却不能露出来,只能开口道:“A选项的两句诗是两汉时期的作品《今日良宴会》,作者虽已无从考究,但这场宴会的主题是听古筝、赏音乐,与《高逸图》上描绘的不符。至于C选项选项的两句诗是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描绘的是诗人散着头发,在夏夜水亭乘凉的闲适时光,也与画里的场景不符。”

  说着顿了顿,扫过屏幕上的古画道:“而B选项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的《移居二首》。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这首诗体现的正是七贤为代表的魏晋之风,而且竹林七贤也确实多年隐居于民间。陶渊明这首诗写的也是他自己辞官后,与乡间读书人相处的快乐,经常一起讨论诗文。这一点,和画中体现的场景画意非常接近,所以选B。”

  晓月说完,好一会儿场上鸦雀无声,然后王教授道:“想不到你这样的年纪竟有如此造诣,不仅知道这么多诗词,真是很厉害。”

  旁边的齐老点头道:“连高逸图都知道的高中生的确不多见,这第一题可是比前面所有的题都难,这道都答出来了,后面的我看也用不着比了?”

  齐老一句话出来,顿时有些冷场,就算他说的对,可这电视直播的比赛,也不能因为他老人家一句话就直接结束啊,流程总要走完,不然台上这么多参赛的学生,下面众多观众,还有领导们该怎么办。

  好在主持人情商颇高,笑了两声道:“齐老还是一如往常的幽默,好了,那么接下来开始第二题吧?”

  主持人一句话拉了回来,比赛继续,果然如齐老所言,跟之前十四人不一样,别人五道题是越来越难,晓月作为压轴的最后五道题,却只有第一题最难,其余四道相对简单的多。

  晓月觉得或许这是大赛主办方故意设置的,毕竟十五个参赛学生,每人五道题加上嘉宾点评活跃气氛等等,所需的时间本就不短,万一有突发情况会很麻烦,毕竟是电视直播不是录播,如果录播有情况可以重录甚至补录,直播的话可没机会重来,所以晓月觉得最后一个人的五道题故意把第一道设成超级大难题,就是为了答不上来然后节省时间。、

  当然这都是晓月自己的猜测,至于猜的对不对就不知道了,总之后面四道因为简单,所以毫无悬念全部答对

  如此,晓月五道题一百分满分排名第一,第二名是叶陌,但第三名的竞争者一共有四位,除了崔颖跟肖阳外还有别的学校的两个女生,于是加赛一场,也是五道题,得分最高的便是第三名。

  四个人就肖阳一个男生,主持人忍不住调侃道:“这可是三对一啊,看来肖阳同学得努力了。”众人笑了起来。

  杨睿忍不住有些紧张,微微侧头凑近晓月跟叶陌道:“你们说崔颖能不能晋级?”

  晓月挑了挑眉,这家伙简直是重色轻友啊,平常他跟肖阳称兄道弟,总说两人怎么好怎么好,怎么一到褃节儿上心就偏向崔颖了。

  自己听着都替肖阳不平,忍不住道:“为什么是崔颖不是肖阳?”

  杨睿却没有不好意思,低声道:“反正肖阳也不在乎晋不晋级,他跟我一样,是看你跟叶陌参加了,来凑数的,崔颖最好面子,本来你得了第一,她心里就别扭,如果连第三都拿不到,对她来说打击太大了,我,我怕她想不开。”

  晓月没想到杨睿会这么小心翼翼,不,这都不能算小心翼翼了,该说是卑微,忍不住道:“如果你担心她想不开自杀,那我可以告诉你绝不可能,崔颖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换句话说,如果她因为比赛失利就想不开自杀,你担心也没用。”

  杨睿脸色一暗:“我知道。”

  晓月摇头,杨睿这都不是单相思了,是毫无底线的苦恋,真不明白崔颖哪值得他这样,长得好看?也算不上大美女吧,脾气还差,性格也不好,被她爸妈教育的三观也有些问题,崔颖让晓月想起了前世作天作地的小舅母,两人真有些像,而且崔颖的颜值比起那位小舅母来可差远了。

第165章

  发大财了

  结果是肖阳答对了四道,另外那两个女生都答对了三道,而崔颖不知是不是运气用尽,竟只答对了一道,而这加试的题其实比第一轮还要简单,大部分考的都是联句以及常识,要说难,也就肖阳那一组的最后一道,也是他没答出来的那道有点儿难度,其他的题,只要把肖阳跟叶陌总结出的资料全部背熟,绝对能搞定。

  由此可见崔颖是挑着背的,本来总结资料就是赌的概率,纵然都背了也不一定都能压上,更何况挑着背,刚第二轮崔颖能答对是她运气好,运气用完,加试自然就垫底了。

  其实垫底也没什么,比赛就是竞争,被淘汰也正常,更何况就算淘汰了,全市大排名她也能排到第六,一般人有这样的名次应该会很高兴了,但崔颖不是一般女孩子,她嫉妒心强,尤其她对标的是自己,在自己刚出了风头之后,她却连加试都垫底儿了,心理上接受不了。

  崔颖快要哭了,她觉得委屈,觉得不公,甚至怀疑诗词比赛有黑幕,不然,为什么都是苏晓月出风头,自己却如此丢脸。

  大概看出她的脸色不对,主持人道:“加试也同样精彩,但我终究是个外行,具体如何还得请教咱们的专家评委,王教授您觉得刚那一轮的加试难度如何?”

  王教授拿了麦克风道:“要说难度的话,刚那位男同学答的一组题的最后一道是有些难度。”

  主持人道:“肖阳同学也是折在了最后那道题上,要不还是请王教授帮我们解惑一下,到底难在何处?”

  王教授并未点头,而是看向参赛席,王教授这一看,别人倒没什么,杨睿却紧张了,急忙低声道:“那个王教授可看过来了,不是让咱们答吧,晓月你快说,那道题选几?”

  晓月只能道:“选B。”

  不过杨睿显然多想了,王教授虽看过来却并未有让他答题的意思,而是道:“苏晓月同学,这道题如果是你答的话,选几?”

  晓月心道,王教授这是盯上自己了,刚才自己答题的时候,就是东问西问的,这会儿不是自己答题,还能问到自己头上,也不知自己这算运气好还是运气糟。

  主持人已经把话筒递了过来,不说王教授,主持人眼里好像也满是好奇,晓月只能接过话筒道:“对的选项是A所以应该选B。”然后不等王教授继续问,索性直接解释道而这句诗出自屈原的《少司命》是他的组诗《九歌》中的一篇,也是另一首诗《大司命》的姊妹篇。”

  主持人道:“我知道屈原的九歌,却不知道里面有少司命这首诗。”说着看向王教授。

  王教授道:“少司命是传说中的送子之神,也是儿童的守护神,当时楚国人民崇敬和爱戴少司命,实际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诗一气呵成,韵律铿锵紧凑,尤其是这两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更引起了千古共鸣,后来辛弃疾在他的词作中,曾多次引用这两句。例如《忆王孙》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以及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的,悲莫悲,生别离,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都是从在这句诗中而来。”

  叶市长也感叹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没有什么比生生别离更令人悲伤。酒逢知千杯少,没有什么比遇到知己更令人欣喜,屈原的这两句道出了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悲欢离合,即使在我们今天的依然有现实意义。”

  晓月眨眨眼,貌似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吧,今天也不是什么悲欢离合是比赛。

  齐老道:“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你这么小小的年纪,怎么会读这样的诗?”

  齐老一句话倒把晓月问住了,她哪是爱读这样的诗,是因为这道题是诗词大会上的经典题目,对于刷了好几遍的自己来说,可以说倒背如流,如果没有外挂,自己也是答不出来的。

  而今天在场的三位嘉宾评委貌似对自己的好奇心非常旺盛,恨不能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而自己的底儿可禁不住深挖。如果这几位兴致一来又问自己点儿别的,超出外挂的范围怎么办,为今之计只能化守为攻了。

  想到此,开口道:“我从小就喜欢诗词啊,那时候不懂,反正见着什么诗词就读什么诗词,也不知什么该读什么不敢读。”说着歪了歪脑袋,露出个属于她这年纪的笑来道:“我还记得那时候不光读九歌还读了周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大概没想到晓月会这么说,嘉宾席上的三位都笑了起来,主持人也觉好笑,看起来这小丫头也是有脾气的,这明摆着是被问急了,要说也是,别的参赛学生只管答题就行,到了她这儿,明明一道题却问出了好几道来,小姑娘有点儿想法也正常。

  王教授道:“你这小丫头倒是有趣,不过今天正是元旦,你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倒是应景,不如这样,也别让你白答这么多问题,今儿我就送你一幅字吧。”

  晓月眼睛一亮,据自己所知这位王教授可不止是教授学者,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听闻他的一幅字可是千金难求,没想到他竟然要送自己,那自己岂不是占大便宜了吗。

  想到能有这么一幅字,晓月兴奋的恨不能一蹦三尺高,人这财运还真是无常啊,谁能想到参加个诗词比赛就能捞一副书法名家的墨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