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73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实在想不出曹娟跟叶学神吃醋的画面,但更难想象的是叶学神竟然如此接地气儿。

第158章

  什么机会呢

  不过为什么是人间词话,是觉得自己纯粹的背诗没意义,让自己深入了解一下诗词所蕴含的意境?

  像如今他们这样的年纪,应该领略不到人间词话的真谛吧,或许自己在叶学神眼里很成熟,是发现自己隐藏的市侩沧桑的内心了吗,不能吧,毕竟他又没有能看透人心的特异功能。

  晓月是看过人间词话的,只不过好些年之前的事了,具体的都记不得了,既然借来了,就再看一遍吧。

  不过得先做功课,她可不是叶陌肖阳,人家轻轻松松就制霸一中了,自己可没戏,这是智商上的碾压,好在她如今想开了,不一定非得名列前茅,事实上能考进一中她就该满足了,而且自己的性格也不是那种非得拔尖儿的,毕竟拔尖儿太累了,知足常乐挺好。

  晓月睡觉的时候已经十点了,小舅还没回来,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倒是看见了小舅,身上有宿醉的酒气,不禁道:“小舅昨儿喝酒了?”

  虽是宿醉但刘正荣精神极好,笑眯眯的像是中了彩票似的,听见晓晓的话笑道:“你不知道许厂长多厉害,那句话叫啥来着,什么听君一席话啥的。”

  晓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刘正荣一拍大腿:“就是这句,听了许厂长的,我跟老贾才知道,前头我们都是瞎干,这开厂可不简单,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光所需的手续得跑好几个部门,要是没有许厂长,就我跟老贾,到明年也跑不下来,都不知道归哪个部门管,就算知道,没个关系熟人的去了人也不搭理。”说着叹了口气道:“什么时候咱们政府把这些办手续的都放在一块儿办公就好了。”

  晓月咬着油条道:“有啊。”

  刘正荣:“胡说,哪有这样的地儿我怎么不知道。”

  晓月这才意识到自己顺嘴答应了,忙道:“我是说,以后就有了,对了,那银行贷款的事,能搞定吗?”

  提起这个刘正荣更兴奋了:“许厂长就是咱们修理厂的贵人啊,有他这个顾问,往后什么都不用愁了,我就提了一句贷款,许厂长就给他一个银行工作的同学打了电话,那同学正在西餐厅吃饭,听说贷款的事,就让我们直接过去了。”

  晓月愣了愣:“西餐厅?”

  刘正荣:“就是对面那个。”

  晓月:“薇姐哪儿?”

  刘正荣点头:“我老贾跟着许厂长去了才知道,还有信贷部的姓薛的主任,直接就引荐了,提了贷款的事,说只要手续齐全提交了很快就能批下来,晓晓你可真是小舅的贵人。”

  晓晓:“是许舅舅的人脉厉害,跟我有什么关系。”

  刘正荣:“怎么没有,你可不知道,许厂长那位同学还好,文绉绉的挺有素质,可那个薛主任明摆着势利眼,嘴上客气,明显没把我跟老贾看在眼里,可巧,你那个薇姐在,知道我在,过来打了招呼,还送了一瓶红酒,薛胖子立马就热情了。”

  晓月微微皱眉:“这不合适吧。”

  刘正荣道:“你放心,不是真送就是生意场上面子,过后我让老贾把饭前连带酒钱都结了。”

  晓月愣了愣,不禁失笑,自己忘了薇姐是生意人,开店就是为了挣钱啊,一看昨儿那意思就知道怎么回事,既挣了钱又拉了回头客,顺道还帮小舅做了脸面,这一瓶红酒送出去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此不禁道:“这跟我没关系啊?”

  刘正荣:“怎么没关系,不是你薇姐知道我是谁啊,而且,昨儿薇姐还提你了,恭喜你诗词比赛得了第一呢。”

  晓月一愣,诗词比赛是学校范围的,还没到社会层面,薇姐是怎么知道,忽然想起薇姐好像说过她侄子也在一中,莫非是听他侄子说的,自己这么有名了吗,随便一个一中的学生都认识自己?

  小舅胡乱扒拉了几口就说得去西郊看地,忙忙的走了,老娘摇头:“真是说风就是雨,这才说开修理厂,今儿就看地了?”

  老爹:“也不是今儿的事了,打早就琢磨了,不过,许厂长真答应当修理厂的顾问了?不吧,他可是运输厂的一把厂长,听说再熬几年就能直接升到局里当大领导了。”

  老娘:“就是说的,我也觉着不可能,小茹你说呢,别回头正荣白高兴一场。”

  张小茹:“就算升到局里当领导,拿的也是死工资,现如今整个系统都不景气,当了领导能有什么作为,许厂长又不是那些老头子,混几年就退休了,他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是大学生,能力人脉样样不缺,在单位耗着能有什么发展,人家这是有想法,当修理厂的顾问正好试试水,如果行,说不准就直接辞职下海了。”

  老爹老娘都有些愣神,晓月知道他们为什么愣神,在老爹老娘的观念里,即便一个在修理厂一个在服装店,都干的有声有色,但也没想过辞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在外面挣的再多也不是铁饭碗。

  晓月道:“其实照如今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国改私是早晚得事,爸妈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买断,以后根本没有什么旱涝保丰收的铁饭碗。”

  老娘:“国营就是国家的,哪能改成私人的,这不胡闹吗。”

  晓月:“国营的厂子也是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连年亏损,这么多职工,调费,国家也扛不住啊,所以国改私是必然的结果,就如同现在的改革开放,当年不也没人敢想吗。”

  晓晓的话把苏金生两口子震住了,等晓月上学走了,刘秀荣道:“这丫头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苏金生好像下了什么决定一样道:“行,等许厂长当了修理厂的顾问,咱们也去办辞职买断。”

  小茹道:“这可好,这正愁没人呢,秀荣姐下来正好帮我。”

  从这天开始小舅几乎天天半夜回来,说有应酬,喝的晃晃荡荡的,姥姥很是担心,晓月倒是能理解,什么时候,想做事业都不容易,尤其初创阶段,必要的应酬酒局免不了。

  不过事情却办的很顺利,两个月的时间不仅拿下了地,营业执照,许可证都下来了,就剩下贷款了,据说过了年差不多能批下来,正好开春动工。

  一晃眼已经是十二月底了,全市的诗词比赛早上上个月就开始了,因为区都是三个组,全市连带郊县一共十五个区,共计四十五组,这么多人总不能放在一起比赛,故此又分了三轮,十五组一轮,每组仍是前三组晋级,这样筛选过来,就剩下九个小组参加最后的决赛,晓月她们这一个小组,过关斩将,毫无悬念的成功晋级决赛。

  但这并不是晓月的功劳,而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叶陌负责整理材料,他把诗词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并划出重点,再分配到大家参考背诵,如此一来,效率奇高,在后面三轮的比赛中,几乎没用晓月出马就晋级了。

  叶陌用他绝对的实力证明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所以大家一致通过叶陌当了组长,后面三轮崔颖表现正常,答对了好几道题之后,也不再冷着脸了,即便对自己虽仍然能看出明显的厌憎但面儿上好歹能过去。

  这令晓月颇为意外,以崔颖的性格,应该不会这么轻易就认了才对,她跟曹娟说了自己的疑惑,曹娟哼了一声:“你说你平常挺聪明的,怎么这时候犯傻了,她可不是看你顺眼了,她是知道能落到好处?”

  好处?晓月更疑惑了。

  曹娟:“你忘了吗,如果你们能在全国的比赛中拿到前三,就可能被高校特招,明摆着的好处,她能不要,故此,就算再讨厌你,也得忍着。”说着叹了口气道:“早知道我就用用功了,反正只要混进你们这一组就能晋级。”

  晓月哭笑不得:“你还是算了吧,也不都是抢答题的。”

  曹娟眨眨眼:“也是哦,要是轮到我必答了,我不会丢人倒还好说,若是连累的咱们学校不能晋级,到时候我曹娟可就成一中的罪人了。”

  晓月:“也没这么夸张了,说到底不过就是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罢了。”

  曹娟摇头:“我跟你说市里可重视了,说是诗词比赛能弘扬我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有利于素质教育更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到时候不光教育局的领导,市长也会莅临,而且我爸说电视台全程直播,你要是跟上次全区比赛那样表现,可就出大风头了,说不定咱们市长都能记住你。”

  晓月摇头失笑:“市长日理万机天天得见多少人,处理多少公务,哪会因为一次诗词比赛就记住一个高中生。”

  曹娟:“谁说的,上次的比赛之后,在场的领导可都知道一中有个苏晓月了。”

  晓月噗嗤笑了:“在场的领导你是说曹老师吗,没有诗词比赛,曹老师也认识我。”

  曹娟:“哎呀,不是我爸了,是别的领导,总之我爸说让你好好表现,说是恨难得的机会,我爸的性格你是知道的,从来不说场面话。”

  这一点儿晓月自然知道,曹老师既然让曹娟来转告自己,必然有原因,机会?是什么机会呢?

第159章

  父母的爱

  而这次的比赛地点,临到比赛前一天晓月才知道,竟然是在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因为电视台要直播这次比赛。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九号组的成员都有些紧张,杨睿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就是说全市人民都能在电视里看见我了,那咱们是不是也得收拾收拾,要是形象拉跨可就太丢人了。”

  崔颖却有些兴奋问叶校长:“那我们穿什么衣服?是不是需要化妆?”

  肖阳:“拜托这是高中生的诗词比赛,比的是诗词,又不是选美节目,化什么妆啊,浓妆艳抹的还像高中生吗,至于衣服咱们代表一中参赛,自然得穿一中的校服。”

  崔颖被他怼的脸色有些不好,想反驳什么,最终没开口,晓月在旁边看着都替她憋屈,要知道崔颖可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怼杨睿的时候可是毫不犹豫,之所以如此硬气,是依仗着杨睿喜欢她,女孩子往往非常双标,在喜欢自己人跟前容易傲娇耍脾气,但在自己喜欢的人跟前儿却又变的温柔乖巧,甚至有些卑微。

  晓月觉得她有些可悲,女孩子可以脾气不好,可以不优秀,唯独不能卑微,人家都不喜欢自己了,干嘛还非往上凑,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就算够上了,如此卑微一辈子,有什么幸福可言。

  当然,晓月这纯粹是杞人忧天,她们现在只不过是高中生罢了,学生时期的好感喜欢,大多是青春期荷尔蒙分泌过剩所产生的,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她所知学生时代就在一起的,到后来大都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了,她不否认有成功的个例,但概率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叶陌跟晓月有志一同的闭口不言,晓月是因为自己如果这时候开口,崔颖肯定会把苗头指向自己,而且她看着挺聪明的,可只要一沾上肖阳就容易犯糊涂,然后情绪化,不管不顾的跟自己扛,完全就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的孩子,自己可不想跟个不懂事的孩子吵架,尤其她们如今是一个小组,就相当于一根绳上的蚂蚱,怎么也得有点儿团队精神,更何况还当着叶校长呢。

  所以晓月选择装聋作哑,至于叶陌,这小子从来也不喜欢说话,沉默是金是他一贯的风格,学神吗总是需要保持点儿神秘感,不然就像肖阳一样,彻底崩塌,以至于如今的自己绝不会把肖阳跟高冷学霸的人设往一块儿联系。

  等他们说完,叶校长才道:“的确是穿校服,毕竟是高中生诗词比赛,至于化妆,正是我要通知你们的,明天早上需要早一些,七点到吧,电视台安排了化妆师给你们化妆,灯光镜头下是需要一些化妆的,不然不好看。”

  崔颖立马高兴起来:“我就说吗,上电视哪有不化妆的,对了,头发有要求吗。”

  叶校长失笑:“这个应该没有要求,只要不太奇怪就好。”

  崔颖忍不住瞟了晓月一眼,暗暗发誓这一次自己一定不能让苏晓月抢了风头,想想以前在七中的时候,前面三年谁知道有苏晓月这一号啊,除了自己稍微有点儿名气的就是五班的杨晓薇,杨晓薇是长得不错可成绩太差,自己从没看在眼里,却没想到临毕业了冒出个苏晓月来。

  她就好像忽然冒出来的似的,模考后声名鹊起直接调进九班跟肖阳坐了同桌,然后肖阳就变了,跟她越走越近,崔颖觉得肖阳是被苏晓月蛊惑了,毕竟她很会这一套,不光肖阳,曹娟杨睿宋刚不都跟她很好吗,但崔颖不在意别人,她只在乎肖阳,她相信只要肖阳知道,自己哪儿哪儿都比苏晓月强,肯定就不理苏晓月了。

  崔颖对自己是相当有信心的,所以暗戳戳的要压过晓月,她这表情傻子都看得出来,又怎可能瞒得过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深谙人情世故的晓月。

  只不过晓月不在意,甚至觉得崔颖的想法太幼稚,为了一个根本就不喜欢她的男生这么下心思,属实不值得,而且,就像肖阳说的,她们是去比赛不是去选美,打扮的好看了,到时候若是答不出题来,不是更丢脸吗。

  再说,如果肖阳想喜欢她早就喜欢了,毕竟他们自小认识,而这么多年还没意思,基本上就没戏了,绝不会因为她打扮一回就喜欢,只不过这些崔颖不明白,也或许她明白却固执的不想承认,不过这些是他们两个人的事,跟自己没关系。

  自己该关心的是明天的比赛流程,晓月问了出来,叶校长道:“这正是我要跟你们说的这次比赛的流程应该跟以往差不多,但题的形式会有变化。”

  肖阳道:“什么变化?”

  叶校长摇头:“具体的得到了明天才知道,不过你们也别自乱阵脚,就算题目的形式再变,大方向也不会变,不会跳出诗词范围,我猜测应该是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题目。”

  晓月也是这么想的,毕竟电视台要直播,干巴巴的背诗多枯燥,增添些趣味性的题目,比赛之余还能娱乐观众,一举两得。

  叶校长并未多说,嘱咐过明天不要迟到,就放他们走了,一出办公室崔颖直接走了,她向来如此,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杨睿说回家再背背材料,临阵磨枪捕快也光,跟着崔颖后面跑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什么背材料都是借口,他就是想跟崔颖一起走。

  晓月家住得近,一拐弯就到家了,根本不用骑车,所以跟肖阳一起走出校门就挥挥手,自己走了,至于叶陌大多都是跟叶校长一起回家,所以留在了办公室。

  夜里晓月做了一个梦,梦见前世她们一家三口挤在沙发上看诗词大会,每每自己答上来的时候,老爹老娘就特别自豪的夸我闺女真厉害,要是上去了说不准也能拿个名次,然后自己就非常臭屁的说,名次哪行,本姑娘得拿第一,然后老爹老娘说,对,我闺女绝对第一。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不管混的多惨,都是最好的,他们总是一腔热血毫不怀疑的去相信,相信女儿很优秀,相信女儿什么都行。

  父母的爱往往有些盲目,正因盲目才最珍贵。

  闹钟吵醒了晓月的梦,睁开眼看看时间,已经六点了,急忙一咕噜爬起来,匆匆洗漱套上校服,出来,老娘跟帮着姥姥做早饭,看见她出来愣了楞:“今儿是元旦,你们学校不是放假吗,这么早起来做什么?”

  晓月:“今儿得去的电视台参加诗词比赛,七点就得到,我,我不跟你们说了,再磨蹭可就真迟到了。”

  说着就要往外跑,刘秀荣急忙拿了个面包追了过去,塞到她书包里:“去比赛就去比赛,不吃饭可不行,回来身体都坏了。”

  看着女儿风风火火的推车子,刘秀荣道:“不是比赛吗,去电视台做什么?”

  晓月已经出了院子,骑在车子上回身道:“电视台说要直播,所以得去演播大厅,对了,九点播,您要有时间可以看看,我先走了。”撂下话就骑车跑了。

  刘秀荣愣在院里半天才回过神来,蹭蹭跑进屋:“妈,妈,今天咱家晓晓上电视了。”

  正说着,张小茹迈进来问:“什么上电视了,谁上电视了?”

  刘秀荣:“是晓晓,她不是参加了诗词比赛吗,说今天电视台直播。”

  姥姥跟张大娘从厨房出来道:“什么时候播啊?知道哪个台不?快把电视打开让我瞅瞅,就说我家晓晓出息,这都上电视了。”

  刘秀荣:“这会儿还早着呢,晓晓说九点开始,这会儿才六点半。”

  姥姥:“那也打开。”

  刘秀荣没辙,只得把厅里的电视打开,调好了台,电视里正播放早间新闻,新闻下面一行字幕提示,九点本台直播全市高中诗词比赛决赛。

  张小茹指着那行字幕道:“预告了,九点,只可惜,今儿店里太忙了,估计没时间看比赛了,秀荣姐你今儿就别去了,在家里看比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