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44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晓月目光晶亮,冒出汹汹的八卦之火,老爹老娘的青春岁月哎,她真的很好奇,想着不禁道:“原来我爸也会套路女孩子啊。”

  刘秀荣噗嗤一声乐了,伸手在她脑门上拍了一下:“你爸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是有名的老实头,以往写信都是找相熟的男生借,那次碰巧跟他相熟的那个男生不再,他又着急写信,便找到了我们女生这边,当时你爸磕磕巴巴半天也没说明白,把我给急的啊,干脆直接打断他问做什么,他才说是借笔写信,我就把自己的钢笔给他了,转天他来还笔,给我带了个棒子面的菜团子,这么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

  晓月听的津津有味,托着下巴道:“原来老爸一个棒子面的团子就把您糊弄到手了啊,这么说来,棒子面团子就是您跟我爸的定情物了呗,老爸还真是不讲究,怎么送菜团子呢,好歹送俩肉包子也比菜团子强啊。”

  刘秀荣白了女儿一眼:“你们现在条件好了,不缺吃缺穿的,哪知道当时咱们国家有多困难,尤其宁夏那边儿,最缺的就是粮食,我们这些下乡的都是按照人数发口粮的,女的还好,饭量小,勉强能吃饱,男的就不行了,挨饿是经常的事,你爸给我的那个棒子面团子是他省下的口粮。”

  晓月忽然明白为什么老娘在大树胡同受了那么多年委屈都没跟老爸离婚了,原来是患难时打下的深厚感情基础,一个男人能忍着饿省下口粮来给女人,这样的男人真是很难不令人动心,尤其老娘跟老爹还是老乡,这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发展成情侣都说不过去。

  想到此不禁道:“您是不是很爱我爸?”

  刘秀荣老脸一红:“这丫头胡说什么呢,我跟你爸都老夫老妻了,还什么爱不爱的。”

  晓月:“老夫老妻也能爱啊。”

  刘秀荣:“就知道胡说,快喝牛奶吧,一会儿该凉了。”

  晓月知道老娘这是害臊了故意转移话题,却没戳破,喝了牛奶,看着老娘拿着空杯子匆忙出去的背影,忍不住好笑。

  或许就像书里说的,爱情并不会拘于一种形式,它有千百种样子,而爸妈这种或许不够浪漫,不够激烈,但细水长流患难与共,谁又能说不是爱情呢。

  说到爱情,晓月不禁想起崔颖,崔颖那种应该算不上爱情吧,毕竟年纪太小,这样的年纪男女生只能算是朦胧的好感,尤其肖阳很优秀,不仅智商家世都相当好,而长相更是属于那种就算走在大街上,都会有女生偷看的水平,身边有个这样出色的男生,不产生好感才奇怪吧。

  但,她有好感就有好感,做什么总带上自己,时不时就会来找麻烦,想想都烦,而且周末还得去崔颖家,给她过生日,要不是崔颖爸爸当面邀请,还给了他家的地址,晓月绝不会去,如今却推不掉了,到时自己去露一面就走好了,反正崔颖巴不得自己不去呢。

  烦了一晚上的晓月,转天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本来没想好去哪儿,却一眼瞥见桌旁簇新的吉他盒子,便有了主意,反正也没事,去学吉他呗,于是在抽屉里翻出上次沈涛给她写得地址,背着吉他骑上自行车出了河沿路。

  顺着地址找到地儿才发现沈涛留的是少年宫的地址,也在一中附近,说起来这一片真是市里的底蕴所在,历史建筑云集,在街上走着都能感受到那种虽已沉寂在历史长河却依旧不会被人们遗忘的岁月,它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让人们怀念之余也警醒着不能重蹈覆辙。

  少年宫是一座颇具巴洛克风格的大楼,奢华高贵,标新立异,站在楼前的广场上,晓月都能想象到当年的辉煌。

  但如今这里是少年宫,有大大小小的培训教室,有画画的,有跳舞的,更有各种乐器,以至于走在楼道里都有种丝竹盈耳,笙歌曼舞的感觉。

  沈涛的地址上写的是302 室,晓月一路上了三楼,找到302室,刚要敲门,却听见里面传出流畅的钢琴声,使的晓月即将扣在门上的手迟疑了一瞬,沈涛说是吉他教室,这声音分明是钢琴,而且弹得真好,就算晓月这个外行都能听出好来,那绝对是高水平了,也不知是老师弹的还是学生,要是学生的话,这种程度得学多少年啊。

  等着一曲终了,晓月才抬手敲了门,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进来。”是个男声,但不大好听,像是变声期,而这个声音却让晓月愣了一下,总觉着在哪儿听过。

  大约是晓月这边没动静,里面的人拉开了门,开门的瞬间落入晓月眼帘的是一张异常好看的脸,这张脸也的确见过,还不止一次。

  晓月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上了叶陌,一中响当当的人物,声名远播的学霸,不,这位应该算学神了,中考那么多门竟然除了作文扣了一分之外,全部满分,这是什么妖孽啊。

第105章

  两个302室

  好歹也算认识,晓月抬手打了招呼:“嘿,你好,你钢琴弹的真好,刚在外面我都听入迷了。”叶陌却道:“刚弹错了两个音。”

  晓月顿时有些尴尬:“啊,是吗,其实我不懂钢琴,你弹错了我也听不出来,就是觉得好听。”叶陌又问:“你喜欢?”

  晓月愣了一下忙道:“喜欢啊。” 叶陌道:“那你进来。”

  叶大学神如此盛情,晓月没好意思拒绝,只能走了进去,一进去才发现,教室里就他一个人,并没看见教琴的老师,不禁道:“你是来这儿学琴的还是教琴的?”

  叶陌:“都不是 。”然后呢,晓月还等着他后面的话呢,谁知没了,叶大学神不说话却开始坐下弹琴,晓月的音乐造诣除了音乐课上学的那些,就是流行歌曲跟一两首吉他练习曲,还是那种极简单的,连和弦都没学会,所以,对于学神弹得什么曲子一无所知,但不妨碍欣赏,不止欣赏曲子还有人。

  第一次在人民医院见到他的时候,晓月就被狠狠惊艳过,可以说叶陌是她两世所见过的最好看的男生,虽说年纪不大,却有种难言的清贵之气,便如此时坐在哪儿弹琴,阳光从侧面的格子窗透进来氤氤氲氲的投在他身上,有种如梦的美好,梦境中别样清贵的少年指尖跳跃,鲜活的如一幅最美的画。

  晓月的眼睛都有些移不开了,一曲终了,少年抬头问:“你背的是吉他吗?”

  晓月陡然清醒过来,是啊,自己可不是来听琴看帅哥的,她是来找沈涛学吉他的,想着忙站起来问:“这里是302室应该没错啊,怎么是钢琴呢?”

  叶陌走过来道:“给我看看你的地址。”

  晓月翻出来沈涛留的地址递给他,叶陌接过看了看道:“或许地址上是另外一个302室。”

  晓月愕然:“怎么同样的地址还有两个302室吗?”

  叶陌点头:“有的,这里分前后两栋楼,后面的楼里也有302室,好像是个吉他教室。”

  晓月:“那就对了,我找的就是吉他教室,谢了,我先过去,拜拜。”说着摆摆手往外走,却忽的叶学神开口叫住了她:“苏晓月。”

  晓月停脚转头看他:“怎么了,还有事?”

  叶陌似是斟酌了一下道:“你数学最后一道题为什么不做?”

  晓月愣了一下,心道这中考的卷子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查阅的吗,而且不是查自己的是查阅别人的,想到此不禁皱了皱眉:“没做自然是不会做,有什么可奇怪的吗?”

  叶陌:“不可能,这次中考的数学试卷并不难,即便最后一道大题,也远比不上一模的难度,一模你都考了满分,这样的难度怎可能不会。”

  晓月歪头看了他一会儿,琢磨这小帅哥纠结这些做什么,好像自己考不考满分跟他没什么关系吧,想到此,便道:“考数学的时候我忽然脑袋发懵,最后一道题不会了,没办法只能空着,总不能不会还往上瞎写吧。”

  大约没想到会是这个理由,叶陌沉默半晌忽然道:“是不是上次的后遗症?”

  这一句跟上头的话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晓月呆了呆才明白,叶陌说的上次指的是自己摔了脑袋进人民医院那回,后遗症?晓月唇角抽了抽,就不会盼自己点儿好吗,真是的,不过这倒是个很好的借口,免的他再追根究底问数学卷子的事。

  想到此开口道:“可能吧,我也不知道。”

  叶陌微微蹙眉:“那你还是找个时间去医院做下检查吧。”

  晓月点头:“多谢你提醒,回头我就去医院检查。”说着挥挥手,快步走了,出了前楼,晓月才松了口气,心道,别说真看不出来这位叶大学神是个爱管闲事的,忽想起上回自己去书店卖随身听的时候,也是这位帮忙牵的线,难道这位只是看起来高冷,其实是个热心肠。

  毕竟有了肖阳人设崩塌的前提,对于叶大学神的反差,也能勉强接受,但晓月还是觉得这个叶陌不该如此,那是因为什么?真让人猜不透,不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吗,这么看来男人同样难以捉摸,不,应该是男孩,才十五六,还是毛头小子呢。

  晓月进了后楼,后楼明显不如前楼,有些破旧,类别也是五花八门,不光教乐器的还有剪头发的,什么什么办事处一类的,都在门外贴着,还有几间用作了仓库,楼道也堆满了东西,有些杂乱,晓月绕过一个木头箱子,就看见了前面的302室,2字都有些掉漆了,只剩下了上半截,门上倒是贴着吉他教室的招牌。

  门关着,晓月敲了敲门,里面传出一声不耐的声音:“敲什么敲,门又没锁,直接进来不就得了。”晓月只得推开门,教室里只有简单几个乐谱架子跟几把吉他,一个烫着爆炸头穿着花衬衣的青年正坐在凳子低着脑袋给吉他调弦,调的异常认真,进来人都没抬头。

  晓月只能开口问:“请问沈涛在吗?”

  那青年这才抬起头来看向晓月,打量了一遭笑了:“小妹妹你才多大,初中毕业了吗,就想找男朋友了?”

  晓月知道他误会了遂道:“我是来找他学吉他的。”

  青年脸色更暧昧了:“得了吧,哪个来找沈涛的不是打着学吉他的幌子。”正说着,沈涛从外面走了进来,看见晓月,愣了一下笑道:“你还真想学吉他啊,我以为你就随便说着玩的呢 。”瞄见她背的吉他,眼睛一亮:“吉他都买了。”

  晓月道:“不是买的,是我小姨送的礼物。”

  沈涛道:“哦,那你小姨挺大方的,这把吉他可不便宜。”说着顿了顿道:“你以前学过吉他吗?”

  晓月觉着自己前世随便学的那些,应该算不上基础,便道:“没学过。”接着又问:“零基础的不能教吗?”

  沈涛:“你别误会,我问这些是想看看从哪儿开始教,对了,还有费用跟时间,费用是一小时十块,至于时间,你现在上初几?”

  晓月:“我已经初中毕业了,以后上高中的话,学吉他只能周日。”

  那个调弦的花衬衣青年不禁道:“好家伙,都上高中了,还有心思学吉他啊。”

  晓月:“劳逸结合吗。”

  沈涛道:“那就周日好了。”

  晓月道:“不过现在是放假期间,时间充足,平常也行。”

  沈涛想了想:“反正我一三四都在这边,你什么时候有空就来吧,也不用按小时收费,就按照次数,一次十块好了。”

  晓月大喜,这可是赚了,忙点头:“那就这么说定了。”

  订好了时间费用,就开始上课,沈涛先帮晓月调了琴,从基础教,却发现这丫头学的飞快,一个小时的功夫,竟然能上手弹了,且弹得还算不错,即便那个花衬衣的青年,都过来道:“行啊,挺厉害的,这么快就上手了。”

  晓月道:“可我不会和弦。”

  花衬衣青年翻了白眼:“拜托,你今天才第一次摸,要是这么快就会和弦了,我们都该撞墙去了。”晓月溜溜学了一上午,到快中午的时候,才离开吉他教室回家。

  她一走,那花衬衣的青年一拍沈涛道:“你小子行啊,从哪儿找了这么个极品,别看年纪小,学的却快,而且长得不错,回头要是学得好,可以跟咱们乐队出去驻场肯定赚钱。”

  沈涛:“算了吧,这丫头可不缺钱,上回我可是在前面的西餐厅碰到的她,她跟着她舅舅小姨去哪儿吃饭的,我亲眼看见,老板带她进去的,跟她格外熟。”

  花衬衣的青年颇有些遗憾的道:“那西餐厅可是死贵死贵的,去哪儿吃饭的就没有缺钱的,可惜了。”

  而晓月此时的心情异常欢快,上一世学吉他的时候,可是费了大力气,光记谱就记了好几天,加上指法,真正能上手弹成调,整整学了三个月。

  可今天直接上手就会了,而且谱记得飞快,基本上瞄一眼就记住了,晓月再一次感受到了金手指的威力,原来不光背课文看书,学吉他也事半功倍。

  照这样的速度,不用多久自己就能和弦了吧,能和弦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弹唱了,想想都兴奋,简直比中考考了全区第一都高兴。

  晓月高兴,她家老娘这会儿不是高兴是爽,今天去上班,进了食堂迎头正碰上王姐,脸色有些不好,勉强打了招呼就匆匆走了,像是回家去了,旁边同事低声道:“王姐是来请假的,她家出事了?”

  刘秀荣一惊:“出了什么事?”

  同事道:“她闺女这次不是中考吗,听说考砸了,别说中专,普通高中都够不上,只能上个技校,她两口子心气儿高,为了给闺女请家教补课,可是下了血本,听说还找亲戚借了一些,就盼着闺女争气考上中专,将来坐办公室,哪想考的这么差,那些钱也都白瞎了,两口子一气之下数落了闺女几句,那闺女气性大,想不开吞了安眠药,多亏发现的早,送医院抢救了过来,不然,小命就没了,你说说,这是图啥,不就考个学至于吗?”

第106章

  上赶着找虐的

  刘秀荣愣了楞,没想到王姐家出了这样的事,琢磨是不是回头找个时间去家里看看,同事忽然道:“对了,你家晓月今年也中考吧,考的咋样?”

  听了刚王姐家的事,刘秀荣不好说自己女儿的成绩,含糊道:“还行吧吗。”

  那同事目光一闪道:“那是上中专还是上技校啊?”这话问的,目的一目了然,刘秀荣:“孩子想上高中。”

  同事:“哦,高中啊,那不错,不错。”

  这边正说着就见小黄跑了过来:“ 刘姐,刘姐,快,七中的电话。”

  刘秀荣先是吓了一跳,下意识就想是不是女儿出了什么意外,继而想起,晓月已经从七中毕业了,怎么学校又来电话了?

  虽疑惑却不敢怠慢忙跟同事打了招呼,跟着小黄往厂部去了,另外一个同事过来低声问:“刘姐的女儿考的咋样?”

  这个同事道 :“说是上高中。”

  那个同事点头:“这是没够上中专的分吧,要不然也不会选高中了,刘姐还真宠孩子,既然考不上中专就上技校呗,三年出来就上班挣钱了,上高中又是学费又是书费的到时候考不上大学,还不是一样,瞎耽误工夫。”

  两人正嘀咕着旁边一个新来的同事道:“要是考上重点高中,就有希望上大学了多好。”

  这边两人异口同声道:“不可能。”

  那个新来的同事才二十岁出头,对于人情世故不大了解,疑惑的问:“为什么不可能?不说刘姐家的女儿上的是重点吗,既然是重点,教学质量应该不差,考个重点高中也不算什么难事吧。”

  这边同事摇头:“你不懂,七中不过是区重点,别说跟一中比了,就是二中都高出七中一大截呢,七中也就那个尖子班厉害,其他班很一般。”

  新同事却不认同,心道,要真是普通学生,这都毕业了,学校哪会特意打电话过来,尤其还打到了家长的单位,这肯定是要紧事,并且大概率是好事,毕竟都毕业了,孩子也不在学校,不会是什么意外,打电话必是针对中考成绩的,若是成绩平平还找什么,十有八九是成绩优秀要表彰奖励吧。

  别说这位新同事猜的真对,刘秀荣跟着小黄进了厂部后,直接到了许厂长的办公室,许厂长正跟电话里的人说话呢,见刘秀荣来了,笑道:“刘姐来了,快接电话吧,是七中的郑校长。”

  郑校长?刘秀荣一呆,心道这位郑校长,就开家长会的时候照过一面,真是连话都没说过两句,怎会巴巴的打电话过来。

  虽疑惑却也忙接了起来:“郑校长您好,我是苏晓月的妈妈。”

  郑校长显然颇为高兴:“晓月妈妈好,打电话是有个好消息通知您,学校决定对今年的优秀毕业生做出表彰奖励,尤其苏晓月跟肖阳两位同学,获得全市第九第十全区第一的好成绩,经过校委会开会决定,对于苏晓月跟肖阳两位同学分别给与三千元与两千元的奖学金作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