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圆满人生 第124章

作者:欣欣向荣 标签: 花季雨季 重生 励志人生 轻松 穿越重生

  大院里的格局跟疗养院有些像,也都是一栋栋小楼,错落有致,但是比疗养院要小上很多,更规整也有一定的年代感。

  车子在一栋小楼前停下,晓月下了车,发现外面停了好几辆其中有自己搭过的叶市长的车,晓月忽觉不对劲儿,忍不住问:“薇姐,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叶薇目光一闪正好说话,见叶陌从里面出来,不禁笑道:“让小陌跟你说吧。”撂下话直接进去了。

  叶陌接过晓月的伞:“不是什么日子,就是家里人凑在一起吃顿便饭。”说着顿了顿道:“大多数人你都见过。”

  晓月疑惑:“我见过?”

  叶陌提醒:“我们去临市诗词比赛的时候,鸭子楼那次。”

  晓月心道,就算见过怎么看都是人家家庭聚会,自己一个外人掺和进来不合适吧。

  可她已经到这儿了,也不能转头回去,只能硬着头皮跟叶陌走了进去,一进院就看见满院的花,院子虽然没有疗养院大,但花依旧不少,在雨中开的格外娇艳。

  跨过中间的青石板路上了台阶,门早已经打开了,开门的人是个很美的妇人,保养的极好,气质尤其雍容,眉眼间笑若春风,即便头一次见却给晓月一种奇怪的熟悉感,而叶陌一声妈 ,晓月顿时明白这种熟悉感从何而来了,一直觉得叶陌跟他父亲叶市长很像,其实是没见过叶陌的母亲,见过之后就会发现他眉眼更像他的母亲。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阳了,大概是哮喘的关系,非常严重,实在爬不起来,一直卧床到今天才算转好,从今天起继续更新,大家谅解,也祝大家身体健康。

第244章

  开个小店

  叶陌介绍:“这是我妈。”

  晓月礼貌的问好:“阿姨好。”

  胡倬云笑眯眯的道:“好,好,快进来,外面下着雨呢湿乎乎的。”晓月迈脚进去,叶陌给她拿了拖鞋换上。

  屋里已是高朋满座,的确大部分都见过,有没见过的一看也知道是叶家人,晓月头一次如此直观的感觉到基因这个东西真是奇妙,叶家人基因非常优越,男帅女美,在这样高颜值的一群人里,晓月觉得自己像个忽然闯入的丑小鸭。

  尤其自己一进来,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么多眼睛盯着自己,让晓月有些不自在,大概感觉到了晓月的不自在,胡倬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都是家里人,不用客气的。”

  忽听叶老首长的声音:“晓月丫头来了,快过来看看叶爷爷这盘棋,能不能赢。”晓月这才发现,窗边的棋桌上叶老首长正跟叶市长下棋。

  老首长穿的中式家居服,柔软舒适,对面的叶市长仍是一贯的白衬衣西裤,如此简单的打扮依旧难掩儒雅风姿,晓月记得前些日子在报纸上看过一篇写叶市长的文章,说叶市长的执政风格跟他的人一样春风化雨,不知不觉就虏获了民心,晓月认为,虏获民心的从来不是什么执政风格而是务实,老百姓又不傻,只要做领导的能为百姓着想,实打实的做事,而不是为了政绩去作假大虚的面子工程,当然能虏获民心了。

  胡倬云轻声道:“去吧,老爷子刚一直念叨你呢。”晓月这才走了过去,刚走到棋桌前,叶老首长就道:“丫头你看,这盘棋爷爷还有多久能拿下。”

  晓月目光落在棋盘上,下的是象棋,明显老首长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叶市长苦苦支撑,其实已经赢了,只是没有最后将死罢了。

  叶市长笑道:“好了,我认输还不成吗。”

  叶老首长却不干了:“听你这语气像是不服气啊。”

  叶市长笑道:“小辈儿跟前您老就不能给我留点儿面子啊。”

  叶老首长哈哈一笑道:“好,今儿就看在晓月丫头份上,给你留点面子。”说着看向晓月:“考的怎么样?”

  晓月:“还可以吧,算正常发挥。”

  叶老首长点头:“那肯定就是不错了。”

  旁边的叶市长道:“想没想好目标学校?”

  晓月点头:“如果分数够的话,我想报华师大。”

  叶市长微微一愣继而笑了:“之前我怎么听说你放弃了华师大的特招名额呢,还是说我记错了。”

  晓月:“您没记错,我是放弃了特招名额。”叶陌走过来接口道:“晓月是想凭自己的能力考华师大。”

  叶市长点头:“嗯,有志气。”

  叶老首长忽然道:“是有志气,就是有一点不好。”说着顿了顿才叹了口气道:“就是你跟小陌都去临市上学了,我老头子可就寂寞了。”

  叶薇端了茶盘子过来正听见这句,不禁笑道:“又不是天南海北,就在临市,您老要是想他们了,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等节假日也可以回来啊。”

  叶老首长点头:“这倒是。”

  过一会儿开饭,叶家吃饭跟晓月想的不太一样,没有太多复杂的程序就是普通的家庭吃饭,只不过桌子比一般家要大上许多,大家围在一起吃饭,也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说说笑笑的很温暖。

  吃过饭,晓月跟叶陌作为小辈帮忙收拾了餐桌,又都坐在客厅里喝茶吃水果,大约八点半,晓月起身告辞,叶市长本来说让司机送,却被妻子拦下了:“小陌不是要去琴室吗,正好顺路送晓月。”

  晓月本想拒绝,可叶陌已经穿好了鞋也只能作罢。

  两人出来的时候雨已经停了,雨后的夜色很美,路灯下隐隐有花香浮动,仔细嗅了嗅,像玫瑰又像茉莉,伴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格外沁人心脾,两人一路出了大院,晓月站住道:“其实你不用送我,前面不远就是车站,现在时间也不晚,况且咱们市是有名的治安好,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叶陌道:“我是真是要去琴室的,高考前这几个月都没练琴,手都生了。”

  晓月低头看了看腕表:“这个点儿,练琴?”

  叶陌:“所以去琴室不会打扰别人。”

  晓月:“那好吧。”两人去前面搭了公交车,大概错过了高峰点,车上人不多,最后一排就他们两个。

  晓月觉得两人都不说话有点儿尴尬,虽然平常两人同桌的时候也经常不说话,但今天晓月觉得好像得说点儿什么。

  可说什么呢?晓月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儿不自在了,想了想开口道:“你也打算报华师大?”晓月根本没多余的问他考不考上,作为一中的学神,别说华师大,想上那个学校都不在话下,事实上,叶陌放弃特招名额的时间比自己还更早,毕竟他可是获得了多个国家级竞赛奖的,那个可比自己的什么诗词比赛的名次含金量高太多了。

  叶陌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道:“你不希望我报华师大吗?”

  晓月忙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你报华师大有点儿大材小用了,还有,你家里人没意见吗?”

  叶陌:“哪有什么大材小用之说,我喜欢就好,至于我家里人的意见我当然会听,但最终决定的还是我自己,毕竟我已经成年了,而且,这本就是我自己的人生。”

  晓月愣了愣,没想到他这么硬气,这一刻给晓月一种感觉,觉得他不像这么大年纪的男生,内心太坚定,太有主意,事实上,这种感觉并不是第一次,自从认识叶陌开始,这种感觉时常会冒出来,只能说这家伙太早熟了。

  正胡思乱想着,忽听身边叶陌道:“你呢,想好了吗,以后打算做什么。”

  晓月其实也发愁,不应该说发愁而是迷茫,上华师大当然不是为了当老师,她对于教书育人没什么兴趣,她不确定自己有桃李满天下的资质,所以也没必要误人子弟。

  以前她的梦想是小富即安,有钱有房子不用为了生活奔波的滋润小日子是她的追求,她本以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年,谁知机缘巧合没上大学就梦想成真了。

  人在实现理想之后就会迷茫,所以她迷茫了,上华师大不当老师,能做什么,总不能真的混吃等死吧。

  想到此,摇摇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当老师我肯定不行,张叔跟周浩宇倒是说过好几次让我去浩月明诚,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生意,而且,我去了只怕帮不上忙反倒成了添乱的。”

  叶陌:“我想张叔跟周浩宇不会认为你是添乱的。”

  晓月:“他们不认为,我自己总得有自知之明吧。”

  叶陌:“你以前是怎么想的?”

  晓月道:“我以前就是想开个小店,雇两个店员,有兴趣了看看店,没兴趣了就到处旅行。”

  叶陌:“那接着开店不就好了。”

  晓月愣了一下:“你不觉得如果我从华师大毕业之后竟然去开小店,有点儿丢脸吗?”

  叶陌摇头:“为了自己而活,活的开心快乐就好,做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这句话钻在晓月脑子里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人生在世就是要为自己活着,活的开心快乐就好,做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开店怎么了,自己喜欢就好,可开什么店呢,先前那个音像店,浩月明诚注册之后,那个音像店就盘出去了,毕竟一个房产公司已经够张叔操心了,那个音像店实在没必要再开下去,因为经营的好,还盘了一个颇高的价钱,而且音像店也不是晓月的兴趣。

  叶陌道:“或许可以开个书店?”

  晓月眼睛一亮,是啊,自己可以开书店,不是传统的书店,类似于书吧那种,可以卖书看书,也可以喝茶喝咖啡,三五朋友小聚,谈天说地,或者一个人独处看看书也好,既有格调又轻松自在,这样的店简直太适合自己了,而且,地点都是现成的,直接可以选在七星湖畔,现在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等浩月明诚的别墅开盘的时候,自己可以内部先订下一个,用来开店。

  或许明天可以去公司看看,毕竟自从浩月明诚开张,自己还没去过呢。

  叶陌在少年宫那一站下了车,晓月继续坐到福顺街,刚走到自家院门口,就听见吵闹声从里面传来出来。

  晓月一愣,急忙推开院门,就看见赵卫红坐在院子里插着腰撒泼,晓月不禁皱了皱眉,这消停了几年,都快忘了自己这个小老婶是个什么货色,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知道要还迁了,毕竟河沿路那边的楼房已经盖好,马上该选房,而大树胡同那边连拆迁的影儿都没有。

  赵卫红明显是故意在院子里闹,就是想让街坊邻居都听见,怪不得今儿院门都关了,估计是老娘嫌丢人,毕竟平常自己没回来之前是不会关院门的。

  晓月进来的时候,老娘正在劝赵卫红:“卫红,这刚下过雨,院子里又是泥又是水的,有什么话咱们进屋说。”说着要拉赵卫红进屋。

  赵卫红却不领情,一把甩开刘秀荣:“大嫂,咱们就别假惺惺的了,今儿我既然来了,就得把话说清楚,进屋做什么,是怕街坊邻居听见丢人吗,你跟大哥是体面人,怕丢人,我跟金强可不怕,就让街坊邻居听听,你们当老大的大房子大屋住着,大钱挣着,好日子享着,却把二老丢在我们那个破瓦寒窑里苦熬,这就是你们的孝心。”

第245章

  谁报的警

  张大娘越听越气,忍不住道:“你这话可真能颠倒黑白,当初还不是你们两口子得了信儿,以为大树胡同那边要拆迁了,想落大好处,忙忙的撺掇着分了家,为了占便宜非说要给二老养老送终,硬生生把老大两口子分出来,除了自己挣得那点儿工资就给了河沿路一间小破房,我听说还签了协议,上面写的明明白白,你们两口子跟二老过,大树胡同那边的房子都归你们,怎么现在话音儿一转变成把二老丢在你们那破瓦寒窑了,当初那会儿谁不知道河沿路是个什么样儿,又臭又脏的,别说住,就是从那边过都恨不能绕着走,怎么着现在知道要回迁楼房,觉得不合适了,早干嘛去了。”

  赵卫红哪会不知道这个,就是故意过来闹事,目的就是闹出间楼房来,不然谁也别想消停,故此,根本理都不理张大娘,尖着嗓子道:“不是我说您老,怎么年纪越大越不懂事儿了,说到底这是我们老苏家的家事,您一个外人掺和什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一句话把张大娘噎的上不来下不去,姥姥皱眉:“既然是你们老苏家的事,那在这院子里说什么,你不知道这院子是姓刘的吗,跟你们姓苏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赵卫红:“您老是姓刘,可我大哥大嫂可是苏家人,既然住在这院子,这院子怎么也有姓苏的一半吧,所以我站在这儿说苏家的事儿有什么不对吗。”

  论胡搅蛮缠,善良的姥姥跟张大娘加在一起也不是赵卫红的个儿,这人要是不要脸了哪还会讲道理,跟这种人打嘴架,毫无意义。

  想到此,晓月上前笑着打招呼:“小婶来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饶是赵卫红面对晚辈这么一张笑脸,也有一瞬不自在,咳嗽一声道:“晓晓回来了,听说今儿是最后一天高考,你是一中的高材生,想必考的不错吧。”

  晓月:“借小婶吉言,发挥的还可以。”

  赵卫红尴尬的笑了两声:“那就好,那就好,你爷爷知道不定多高兴呢,前两天他还跟陈爷爷去孔子庙了求孔圣人保佑你金榜题名呢,要说你爷爷现在可是最疼你了,心里眼里就你这大孙女,别人家都重男轻女,咱老苏家从你这儿可改了规矩,我家大宝这个苏家的正根儿孙子,都不受待见了。”

  晓月:“重男轻女可不是规矩,是陋习,解放后咱们国家的政策就是男女平等,小婶你这长在新社会的女性,观念怎么能跟解放前的旧社会妇女一样,这不是越活越回去了吗。”

  赵卫红哪会不知道晓月这是讽刺她呢,只不过晓月说话的时候脸上都是带着笑的,而且说的话也有道理,让人挑不出错去,弄得赵卫红想翻脸都找不到由头,只能咬着牙道:“到底是一中的高材生,说出的话都是一套一套的,小婶大字不识几个,可说不过你,不过儿女孝顺父母总是天经地义吧,没说儿子住高房大屋却把老的丢在破平房里受罪的,这个到哪儿都说不过去,你书读的多,这个道理应该比小婶明白。”

  晓月点头:“百善孝为先,作为儿女应该孝顺父母。”

  赵卫红笑了:“大嫂你瞧晓晓多明白事理,到底是高材生。”

  刘秀荣瞪了女儿一眼:“你个小孩子跟着瞎掺和什么?”

  赵卫红:“大嫂这话可就不对了,晓晓都快上大学了,这大学生,哪还能算小孩子,况且,她可是咱们苏家的孙女,按理说孝顺爷爷奶奶也是应该的。”

  刘秀荣气的脸都红了,赵卫红太不是东西了,这是想晓晓也扯进苏家的烂泥塘来不成,正要跟她掰扯掰扯。

  晓月却道:“小婶说的是,我这当孙女的孝顺爷爷奶奶的确应该,那这么着,明天我就去把爷爷奶奶从大树胡同接出来养老,以后爷爷奶奶的吃穿用度,都不用您跟小叔操心了,你们三口只管过你们的日子,正好也给我机会尽尽孝。”

  赵卫红表情僵住了,半晌才道:“接,接出来养老,你才多大,这不是笑话吗?”

  晓月:“刚小婶不还说我都要上大学,已经成人了吗,该孝顺爷爷奶奶。”

  赵卫红:“可,可,你,你……”别晓月拿住了话把儿,不知道该说什么。

  半天才道:“你爷爷奶奶上了年纪,光有住的地儿可不行,还有你奶奶那性子,跟别人怕是也合不来,所以住到你们这儿也不妥当。”

  晓月点头:“这个小婶尽管放心,爷爷想住哪儿我就在那儿买房,明儿我就去接爷爷出来看房。”

  赵卫红整个人都傻了:“买房?你个小丫头哪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