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79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郑深也叹气:“京城那位是越来越昏庸了,这些年他……哎,太子这一出事,其他皇子和其背后的势力都蠢蠢欲动,京城怕是要不太平了。”

  皇帝已经老了,皇子们不少成人了。

  眼看太子死了,大家都有机会,谁还不想争一争。

  这其实是必然的结果。

  陈云州安慰他:“郑叔,咱们远离京城,这些是是非非也影响不到咱们,你不要愁。”

  郑深苦笑:“话是这样说。可如今这世道本就不是很太平,这京城若是出了乱子,哎……”

  陈云州明白,郑深这是古代士大夫的思想,忧国忧民。

  可他再担忧也使不上劲儿,只能自己郁闷。

  陈云州不愿他多想,给他弄了个任务:“郑叔,咱们庄子里的红薯已经长到膝盖那么高了。我们这点地是种不完这么多红薯的,我想免

  费送一些给庆川百姓,你统计一下,看哪些村子最为贫瘠穷困,先给这些村子发一批红薯藤,再教他们如何种植,何时收获,怎么保存。”

  这个事很琐碎,但也很有必要。

  今年的红薯藤有多的,可无法普及全庆川,只能先让一部分人种上,明年再在全庆川推广开来。

  一说到正事,郑深立马来了精神:“好,咱们能匀出多少红薯藤?”

  陈云州摇头:“我也不知道,这个得问乔昆。”

  他这段时间很忙,都没去过新的庄子。

  “那我去一趟。”郑深起身说。

  陈云州点头。

  郑深走后没多久,柯九就兴奋地跑了进来:“大人,成功了,成功了,张师傅做成功了。”

  “火药吗?”陈云州站起来问道。

  柯九点头:“对,他们在城外的十里坡试了试,效果很不错,大人您要去看看吗?”

  “去。”陈云州来了精神,立即起码出城。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十里坡。

  十里坡围了几十个人,人群中央是一个半米深的大坑,周遭弥漫着一股二氧化硫的味道。

  见陈云州过来,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路,张师傅指着大坑说:“大人,这是咱们炸出的坑。”

  陈云州点头:“不错,还有吗?再试一次,我看看。”

  “有的。”张师傅点头,让人群退后,重新埋上火药,然后引燃。

  轰的一声巨响,烟雾缭绕,声势浩大,震得人头皮发麻。

  很多人都赶紧往后退,面露惊惧之色。

  过了一会儿,烟雾散去,地面上又出现了一个坑。

  陈云州走过去,用眼睛粗略丈量了一下这坑的大小深度。

  这坑约莫到人大腿那么深,直径有一米左右,还可以,但达不到陈云州的要求。

  因为这是松软的泥土,炸开要容易很多。

  可他们要打通的洪河跟清扬湖中间这一段数百米的小山坡,地下都是坚硬的铁矿石,以这些炸药目前的威力,不知得要多少才能打通这段路。

  不过张师傅他们的路子显然是对了,只是配方还需改进。

  【宿主,今天系统搞活动大酬宾,打一折,只需要两万拥护值,换吗?】

  小助手突然冒了出来。

  陈云州挑眉,似笑非笑:【那养猪手册也打折吗?】

  小助手说:【不行哦,宿主,今天的特价商品只有。】

  真是信了它的邪。

  只怕是这系统看着他们要搞出的准确配方了,所以才愿意“打折”卖给他的吧。

  猜到了真相,陈云州也没戳破,因为他是真的需要。

  别看张师傅他们似乎是不远了,可要弄出威力巨大的火药配方,不知道还要试多少次,这期间浪费的时间、人力物力都不是个小数字。

  如今有捷径可走,干嘛不走?

  两万拥护值对他来说又不是什么难事。

  陈云州立即兑换了,然后对柯九说:“给他们百贯钱,此事到此为止。”

  说罢就走了。

  张师傅傻眼了,愣了下,连忙追上去道:“大人,您……小的将配方抄给您!”

  陈云州摆手:“不用了。”

  “这……那小的不能收您的钱。”张师傅想了想连忙说。

  他们这明显没帮上忙嘛。

  陈云州回头笑着看了他一眼:“不用, 这是你该得的。”

  若不是张师傅他们快要弄出火药配方了,小助手也不会给他降价。

  一百贯钱省了十八万拥护值,这可是大赚啊。

  张师傅看着陈云州走远,既纳闷又欣喜,最后只能跟徒弟他们说:“陈大人可真是个好人啊。”

  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发了好人卡,又赚了几百拥护值的陈云州高兴地回了知府衙门,对柯九说:“准备一下,明日咱们再去一趟河水县。”

  次日,陈云州便带着柯九几人出发去了河水县。

  文玉龙是望眼欲穿。

  自打陈云州走后,他就一直等着,可等来等去,都大半个月了还没消息,本以为已经黄了,哪晓得人又突然来了。

  他连忙高兴地迎了上去:“陈大人,您总算是来了,可是有了打通洪河与清扬湖的法子?”

  陈云州点头:“你命人准备一些硝酸盐、硫磺、木炭,再找几名做烟花爆竹的家族或是师傅,看是否有人愿意卖身给我。”

  杀伤力太强了。

  除了开山凿湖,也能用于军事上。

  所以陈云州希望能够保密。

  如果能买到人自是更好,若不能,那可能得让乔昆那边找几个人来学习了。

  文玉龙一口答应下来。

  也不知他怎么跟人说的,很快就有两个师傅带着家中的子弟表示愿意一起卖身给陈云州。

  陈云州答应下来,承诺给他们各一座位于庆川的大宅子,以后建个火药工坊,就由他们两家负责,每月师傅一贯钱,学徒五百文的工钱,但要保守这个秘密,若秘密泄露出去,他将唯他们是问。

  两家很痛快地签了卖身契。

  随后,陈云州将告诉了他们,然后他们尽快制造一批出来。

  其实很简单一硝二磺三木炭,三者按这样的比例混合炒制就成了。

  制成后,陈云州和文玉龙带人去开山。

  两位师傅带着家中子弟将火药铺在地上,然后点燃,只听轰隆隆的爆炸声传来,浓烟滚滚,不见天日。

  许久,待烟雾散去,地面被炸出坑坑洼洼的大洞,最深的有半丈。

  文玉龙看到都惊呆了:“这效率也太快了,若是用人去凿,只怕一天也凿不出这么大的地方。”

  陈云州吩咐衙役将炸开的石头清理到一边,又命人在裂缝处挖了几个洞,然后吩咐两位师傅:“继续,将放在洞中,大家离远一些,注意安全。”

  封闭的环境中,爆炸的威力会更大。

  果然,这次炸开的地方更大,更深。

  文玉龙乐坏了:“还是陈大人您有法子,照这个速度,只需几天,咱们就能打通洪河跟清扬湖。”

  他说得还真没错。

  四天后,从洪河到清扬湖中间数百米的石头都被炸开了,矿石清理到两边堆成了两座小山。

  洪河的水缓缓流入了清扬湖中。

  不过因为现在算是枯水季节,河面降低了许多,流入的水流不算大,可这也足够了。

  引入了洪河的水后,接下来便是兴修辐射全县的水利工程了。

  文玉龙根据陈云州先前做的设计图实地考察了各村镇,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他将调整后的一叠卷宗交给陈云州:“陈大人,这是您回庆川后,下官走访各村后做的详细挖渠路线。”

  陈云州接过一看就乐了。

  文玉龙下了不少苦功夫,他将每个村子的沟渠路线都画好了,一个村一张,非常翔实,后面安排人照着挖就是。

  现在虽是春耕,但因为还没怎么下过雨,也不算太忙。

  陈云州便说:“文大人这路线做得极好,就按你规划的挖吧。每村每户都出一个劳动力,若是遇到石头或很难挖的地方,上报官府,官府派人去用炸开。”

  这种村村通的沟渠并不用挖多深多宽,半米多深,一米左右的宽度就够了。而且乡下各地本来就有一些排水的沟渠,直接将它们连通能省不少力气。

  所以这事看起来工程量很大,但发动全县的百姓,其实也不算什么。

  半个月后,大部分沟渠都挖好了。

  陈云州和文玉龙去实地考察,发现大多都挖得符合标准,只有少部分的沟渠挖得不够宽、不够深,但时间比较赶,也只能将就了。

  等到秋冬不忙的时候,再组织百姓将沟渠拓宽拓深即可。

  沟渠挖好后,洪河的水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清扬湖中。

  湖水面积进一步扩大,水位上升,储量已经可以放水了。

  于是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好日子中,陈云州和文玉龙带人站在清扬湖边,宣布开闸放水。

  衙役奉命将闸口拉起来,清澈的湖水立即涌向干涸的沟渠,奔腾着不停地往前冲,流入途径的每一条沟渠中,通向四面八方。

  等候在此多时的百姓见状,连忙举手欢呼起来:“成了,成了……”

  以后不用看天吃饭了,放了水,水田中蓄满了水,他们就可以播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