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65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至于去哪儿?

  他有一身的武艺,遇到普通宵小根本不用惧。

  只要绕开官府,躲到官府管不到的三不管地方就没问题了。

  不过这始终是下下策,朝廷管不到的地方要么是偏远落后的边陲地带,要么是深山老林,生活条件都不怎么样。

  能堂堂正正做人,谁乐意东躲西藏。

  这是万不得已的最坏打算,现在也只是未雨绸缪。

  柯九不知道陈云州心里的盘算,见陈云州不追究他跟人喝酒忘了时间这事,赶紧将银子揣进了口袋里,拍着胸口保证:“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帮您保管好这些银子。”

  一百两对现在家财万贯的陈云州来说,那就是毛毛雨。

  他摆手:“很晚了,回去睡觉吧,明日上午咱们要去一趟砖窑。”

  

  翌日清晨,用过早膳,陈云州就带着柯九和大刘直奔距庐阳县城最近的一座砖窑。

  离得很远,他们就看到了砖窑上空的浓浓白烟。

  再走近一些,陈云州看到了排成长龙的百姓。

  情况比昨晚郑深说的还严重,整个队伍有好几百米长。

  站在队伍最后排的人满脸菜色,望着前面半天都不挪一步的队伍,无奈地说:“哎,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轮到咱们。”

  “我看难,砖窑一天只能烧几千块砖,前面那些人哪个不要领几百个。三天之内要是能排到咱们就谢天谢地了。”

  “哎,我让家里人给送一床被子过来,咱们通宵等吧。”

  ……

  陈云州坐在马上放目远眺,队伍中间,果然有人背着被子,拿着水壶。

  很显然,有些人已经在这连续排了几天的队了。

  虽说南方气候相对暖和很多,可到底是冬日,早晚温差大,尤其是半夜气温还是很低的。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挨冻,很容易着凉感冒。

  这可是一个风寒都可能丢掉小命的时代。

  而且这么多人在这里排队,其实也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改烧红砖,加大产量势在必行。

  而且此事不能拖。

  陈云州跳下马,将绳子丢给了大刘,带着柯九直接去了砖窑。

  靠近砖窑,温度一下子上升了上来。砖窑内忙碌的汉子们更是露出结实的膀子,搬运着砖头,浑身都是汗,窑内窑外冰火两重天。

  “大人,里面太热了。您在外面等一会儿,小的去请管事出来吧。”柯九抬起手扇了扇风说道。

  陈云州想着自己进去帮不上忙,里面的工人还会很紧张,一个个本来就在干活,还得抽空功夫给他行礼,便点头答应了。

  不一会儿,柯九带着管事出来。

  管事姓章,以前就是烧砖的师傅。

  庐阳官府建四大砖窑瓦窑后,他因为懂烧砖的工艺,便被提拔做了管事。

  “小的见过陈大人。”章师傅很紧张,站在陈云州跟前,佝偻着背,局促不安。

  陈云州开门见山:“章师傅,你也看到了,外面排了长队领砖块。现在砖窑的烧砖速度跟不上,我想问问,你们会烧红砖吗?”

  章师傅有些诧异:“大人的意思是咱们的砖窑改烧红砖?”

  陈云州点头:“没错。听说烧制红砖的工艺程序更简单,生产效率会更高。”

  章师傅显然有两把刷子,知道这其中的差别:“大人说的是。青砖的工艺更复杂,需要用水冷却,红砖自然晾凉即可,青砖需用粘土加水挤压而成,红砖用粘土、页岩等原料等混合,再放入模具中成型干燥烧制即可。而且红砖的温度比青砖要低一些,确实要轻便许多。”

  陈云州很满意:“这么说,章师傅会烧红砖?”

  章师傅轻轻摇头:“只是祖上留下了红砖的烧制方法,但小的不曾试过,能不能成,小的不敢保证。大人,红砖虽烧制更简便一些,可不如青砖耐用结实。”

  陈云州早知道了,他说:“再耐用也要有才行,数量跟不上,耐用又如何?广大普通百姓还是用不起。红砖房子也比泥土房子强多了,况且红砖还可以铺设地面、马路,用途非常广泛。”

  现在普通人家里都是泥土地面,凹凸不平,还有老鼠洞之类的。

  若是能铺上一层平整的红砖块,再涂抹一层水泥之类的,这生活质量得提高好几倍。

  章师傅连忙点头:“大人说的是,小的想差了。”

  陈云州摆手:“你考虑的也没问题,但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是生产出更多的红砖,让百姓能有砖块用。既然章师傅知道烧制红砖的方法,那你带人试试,试验成功之后,再将一号窑改为烧制红砖,若是一切顺利,再继续向其他砖窑推广。”

  “这几天就辛苦了大家,事成之后,奖励大家一个月的月钱。”

  章师傅是管事,月钱有一千二百文。多发一个月就等于多发一千多文钱,都够他们家人吃上一个月的白米饭了。

  章师傅立即欣喜低说:“谢谢大人,小的一定带人尽快烧制出红砖。”

  陈云州点头:“红砖成型之前的工序比较简单,你可以发动这些排队的百姓帮忙,砖窑每日为他们提供两顿饭食。”

  百姓们排队也是干等着,还不如帮砖窑干点活,既能早点拿到砖,又能混两顿饭。

  对官府来说,砖窑的效率上去了,百姓吃饱了饭,生病的少了,也是好事。

  章师傅连忙点头记下。

  陈云州不了解这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管理型人才,便让大刘在这盯着,看看砖窑中,还有排队的百姓中是否有比较出色的,可汇报到他这儿,回头给砖窑招个管事,大师傅和管事各司其职,工钱不变。

  处理完砖窑的事,接下来是这些排队的百姓。

  陈云州让人蒸了几锅大馒头,一人发一个,然后让这些人排队登记了姓名家庭住址和所领的砖块数量,再发了一张号码牌给他们,便遣散了众人,让他们十日后再来按照登记册上的顺序领砖块,

  凭证则是发给他们的号码牌。

  遣散了这些百姓,余下三个砖窑,陈云州没去,但让人按照一号砖窑的处理方案,隔一段时间领一次砖,省得太多人排队等太长时间。

  当然,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要解决百姓熬夜排队这事,还得提供足够量的砖块。

  好在五日后,章师傅这边传来了好消息,红砖烧制成功了。

  陈云州立即让其他三个砖窑的师傅前去一号砖窑学习,改造砖窑,改烧红砖。不少领砖的百姓也加入到了挖土,搅拌,定型砖块的行列中,砖窑的师傅们只需要烧砖就行了,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十数倍。

  而且好消息还接踵而来,夏喜民将玻璃镜子的制造方法卖了出去。

  他总共卖给了二十名商人,每人四千贯钱,合计就是四万贯钱。

  五五分,陈云州能拿两万贯钱,再加上先前挣的几万贯,他手里现在足有接近十万贯钱了。

  钱是不愁了,陈云州愁的是拥护值。

  最近他没做什么利民的事,拥护值上涨得很慢,一天就几百点,照这速度,恐怕得半个月才能凑齐九万点。

  庐阳县辖下百姓的好感度已经刷得差不多了,增长的空间实在是很小。

  陈云州琢磨了一阵,想到了河水县。

  河水县面积很大,也有二三十万人,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拥护值。

  而且河水县县令文玉龙跟陈云州私交不错。

  这人还曾帮忙代管过庐阳县的修路工程,有修路的经验,很容易上手。

  说干就干,陈云州给文玉龙写了一封信过去,邀请他一起建砖窑修路。

  这条路,陈云州打算先将地面平整压实后,铺上一层红砖,然后再淋上一层薄薄的水泥,这样的路面更结实耐用。

  在古代这种没有重型卡车碾压路面的年代,只是路人行走和少许马车经过,完全不会压坏路面。而且下雨天,走在路上也不用担心踩一脚的泥了。

  至于修路的银钱,陈云州现在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钱。

  万一他真的是个冒牌货,这么多钱也带不走,最后估计会被官府没收上交朝廷,还不如拿出来做点实事。

  此外,陈云州还决定发动这条路沿线的百姓。

  他们是用路最多的人。

  这条路建成,他们受益最大,理所应当要出最多的力,所以不发工钱,只每天提供两顿饭。

  修路的材料则就近取材,修到哪儿就在附近十来里之内建一座砖窑。

  等修完路之后,这些砖窑也可继续为民服务,烧砖卖给百姓建房子。

  郑深听完陈云州的计划,惊得下巴都合不拢:“咱们出钱……不,准确地说是大人出钱给河水县修路?”

  陈云州咳了一声:“我也是想着咱们两个县相邻,两县百姓不少还是亲戚,这路太不好走了,来往一次多不方便?不如帮他们也将路修好,这样以后咱们县的百姓走亲戚也方便,还可加强两县的商贸往来。当然,咱们只出一天两顿的伙食,其他的事情都由河水县自己负责。”

  可从庐阳修到河水县县城,有一百多里,比到庆川还要远一倍,工期肯定会拉很长,所耗费的粮食也不少,加起来恐怕也得花个万儿八千贯钱。

  这么多钱撒出去,说陈云州是散财童子都不为过。

  陈云州以前虽也不太在乎银钱,可这么大手笔还是第一遭。

  郑深约莫猜到了陈云州的心理。他这是担心自己身份有异,打算先将钱花光了再说?

  不得不说,这也是个好法子。

  这么多钱,换成银子都好几大车,他又带不走。花在河水县博个好名声也不错,万一真的哪天东窗事发,两县百姓出来替他求情,朝廷也要考虑考虑民意。

  这也算是给陈云州的未来上了一道护身符。

  想到这些,郑深赞同地说:“大人高义,咱们庐阳县能有大人这样的知县,实乃百姓之福。下官赞同,只要河水县那边没意见,咱们年前就开始修,争取在春耕之前将路修好。”

  

  文玉龙当然没意见了。

  他老羡慕庐阳到庆川的路了,平整结实,马车走在上面舒坦多了,还能省不少时间。

  他也想修,奈何兜里没钱,只能继续颠簸着去庆川。

  所以接到陈云州的信,他非常高兴。

  不过相较于修从庐阳县城到河水县城的路,文玉龙更想修去庆川的,毕竟庆川府更繁华,两地来往的商旅也更多,对路的需求更急迫。

  可谁让出钱的是庐阳县呢。

  庐阳县肯定也要考虑自己县百姓的需求,不可能白白出钱修一条跟他们完全无关的路。

  所以文玉龙思量片刻,还是没提出过分的要求,同意了一起修路,然后招募沿途百姓,从庐阳县开始,一直修到河水县县城。

  这条路,陈云州唯一要做的便是出钱,其他的不用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