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17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陈云州虚心受教,让柯九备了笔墨纸砚,一边改一边询问贾长明的意见,极大地满足了贾长明这颗好为人师的虚荣心。

  

  而另一边,清晨,天刚亮不久,葛镇江就接到了消息,庆川军兵临城下了,要求他今日就完成交易。

  听到这话,葛镇江思忖片刻就明白原因了。

  庆川军肯定是防着贾长明,所以才这样出其不意,招呼都没打一声就跑来了。

  庆川军急,他不急。

  葛镇江决定拖一拖,最好将西北军拖过来,然后两军在南城门外打个你死我活,他捡个漏,也不用将自己的吴州拱手让人了。

  所以他按住脑袋装晕:“哎呀,我身体不舒服,这府上还没来得及收拾,你派人去告诉庆川军,我们还要收拾半日,午时过半就撤出吴州。”

  半天的时间,应该足够西北军反应过来了。

  西北军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庆川军这时候跳出来摘桃子。

  童敬听到这个消息,冷笑着对传令的人说:“是吗?你回去告诉葛镇江,我给他两刻钟,如果两刻钟后,不见葛家军撤出城,交易作废,我们庆川军会退走,但临走时,我会送他一份大礼!”

  说完他一挥手。

  后面的士兵立即掀开蒙在车子上的布,露出一排半人多高的大、炮,炮口直径有三尺长,里面黑森森的,像是一口吃人的黑洞,让人望而生畏。

  见到传令官震惊恐惧的表情,童敬不轻不重地说:“就是不知道吴州的城墙够不够厚,受不受得了我们这些炮火的攻击了!”

  传令官闻言色变,连忙解释:“误会,童将军,这都是误会。你们来得太突然,我们都还没收拾,而且我家大将军昨天就生病了,现在还没好,真不是故意的。”

  童敬才不管他是不是故意的。

  他伸手接过亲卫递来的沙漏,举在手中,不耐地看着传令官:“你们只有两刻钟的时间,若是两刻钟撤出吴州城,我赠葛镇江两门大炮,若是能一刻钟就撤离出城,我赠葛镇江五门大炮!”

  “是选礼物,还是要炮火,你们自己斟酌吧,从此刻开始计时!”

  说着,他将沙漏重重按在了旁边的车子上。

  传令官见状,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讪讪地拱了拱手,转身上马飞快回城。

  葛镇江接到这个消息时脑子都是懵的。

  他没想到庆川军这么强势,连兵都运到城楼下了,还能说撤就撤。

  他有些疑心童敬是诈他的,毕竟到嘴边的肥肉谁舍得放弃?但他又担心真的将庆川惹毛了,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

  见状,袁桦劝道:“大将军,这事不能赌,若咱们这次跟庆川军闹翻,只怕就没有离开的机会了。而且庆川的火炮威力巨大,若得能几门,大岳必然很高兴,也能增加大将军在大岳的地位,这可是庆川军第一次对外送出大炮。”

  葛镇江对这大炮也颇为心动,只是有些担忧:“怕也是来不及了!”

  袁桦笑道:“怎么会?开始撤离又不是让咱们全部撤出城,大将军现在就下令南城门的将士开始撤离出城,其他人再准备准备,收拾一下,这样府中值钱的东西也可都带走。”

  其实谈妥之后,葛镇江早就做好了撤离吴州的准备,金银珠宝,粮食,还有一些奢华的布料、古董字画等等,早就已经装入了箱子中,就等着出发。

  他点头,立即拿了自己的令牌,交给传令官,让他去通知驻守在南城门的葛淮安即刻就撤离。

  葛淮安面对庆川军就暴躁得很,但葛镇江千叮咛万嘱咐过他,而且他也知道,今天不退,他们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也守不住吴州多久。

  到时候城破了,他们所有人,包括他这几年娶的妻妾,还有几个儿子,都要全部交代在这。

  所以葛淮安哪怕再不情愿,但在接到消息后,还是让人打开了南城门,组织将士撤离。

  六百米外开,童敬拿着望远镜,盯着城门的方向,见城门打开,终于松了口气,问旁边的亲卫:“西北军那边有什么动静?”

  亲卫答道:“回童将军,斥候还没回来,不过我们已抓到了西北军的探子共计十三人。”

  这是看到的,还有没暴露的呢?

  童敬皱眉:“西北军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接到消息,派人去通知葛镇江,如果能够在一个时辰内撤离出吴州,我再给他五门大炮。但他若是故意拖延时间,西北军一旦有异动,我们会即刻对他们开火!我的耐心有限,让他不要挑战我的底线!”

  对付葛镇江这种老油条,只能既打又拉,武力和利益一块儿上才行,童敬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发现葛家军拖拖拉拉的,他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哎,也不知少主能拖住贾长明多长时间,但为安全计,他们这边必须得快。

  但童敬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了命令:“让斥候盯着,如果西北军派出人马往西,人数不多的话,拦一拦。”

  

  西北军果然得到了消息。

  现在留守大营的是贾长明的副将盛孟辉。

  他听了斥候的禀告,眉头当即就拧了起来:“吴州城南出现了一支大军?多少人?是谁的军队弄清楚了吗?”

  斥候摇头:“盛副将,他们好像是在防着我们,派了人在清除附近的斥候,小的远远看到几个同袍被发现,只得先行离开。至于人数,粗略估计有好几万,军旗上写的是一个‘童’字。”

  “童?这是哪一支?”盛孟辉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到有哪个很出名的将领姓童。

  但现在能出现在吴州城下的只能是龚鑫或是庆川军的兵马。

  龚鑫这边跟朝廷打交道比较多,并没有出现姓童的将领,那这批人很可能是庆川来的!庆川占据的州县南北长达一千多里,有些常驻最南端的将领,他们并不熟悉。

  庆川军派了大军到吴州,而陈云州却邀请他家将军会面,这事处处透着诡异。

  盛孟辉眉心剧烈一跳,当即吩咐道:“快,继续派人去盯着他们在干什么,此外,派人快马加鞭去祥宁镇……”

  话未说完,帐外的卫兵忽然说道:“盛副将,又有斥候回来了,在门口求见。”

  “让他进来!”盛孟辉急忙说道。

  下一刻,一个满头大汗浑身都是草和泥的斥候跑了进来,跪下道:“盛副将,吴州城中的葛家军从南城门出来了,小的远远看到,他们带了很多马车,车上塞得满满的,像是要撤离吴州!”

  盛孟辉双眼大睁,一把抓住这斥候,焦急地问道:“你可看清楚了?”

  斥候连忙点头:“小的亲眼所见,绝不会有错!”

  盛孟辉松开他,着急地在帐内踱步,嘴里喃喃自语:“疑似庆川大军抵达吴州,葛镇江的人马撤出吴州……中计了,这肯定是陈云州的奸计,他骗咱们,庆川军的目标跟咱们一样都是吴州。来人,召集众将领,即刻出发,迅速奔赴吴州南城门,攻打庆川军!”

  亲卫连忙传令下去。

  但众将领集合后却质疑盛孟辉的决定:“盛副将,你确定吗?葛镇江又不是疯了,他怎么可能将吴州拱手让给庆川军?”

  周勤更不愿相信即将到手的大功劳就要这么泡汤了,他也反对:“是啊,这事太不可思议了,听说葛镇江跟庆川军可是仇深似海,怎么可能把吴州让给庆川军。而且出兵这么大的事,盛副将您有贾将领的手令吗?”

  军中出兵都有严格的规矩,盛孟辉虽然是目前军中地位最高的将领,但他没有彪炳的战功,威望不够,现在贾长明又不在,这样突然出兵,其他将领都会质疑他的决定,更有甚者还会怀疑他的用意。

  盛孟辉看着这些人七嘴八舌的,但就没一个人站出来坚定地支持自己,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一群头脑简单,只知争权夺利的蠢货!

  他急火攻心,怒道:“我说现在出兵,有什么事,我盛孟辉一个人承担,这总行了吧?”

  周勤嘀咕:“盛副将,这……要是出了事,朝廷肯定会追究咱们的责任。”

  言下之意是,这可不你一个人就能承担得了的。

  一群胆小怕事,只知争权夺利的蠢货!

  盛孟辉知道说不动他们,也不再跟他们扯皮,而是命令亲卫:“你速速带人前去祥宁镇,通知大将军,就说吴州出事了,让他快点回来。你们速度一定要快,骑最好的马,多带几十个人,如果有机会,拿下陈云州!”

  亲卫领了命令,迅速带了人出了军营。

  

  一封奏折再怎么拖,半个时辰也修改完毕了。

  修改后的奏折只有短短三页,陈云州誊抄一遍后,递给了贾长明,说道:“贾将军,此事有劳了,事成之后,陈某必有重谢。希望将军能将陈某的意愿传达天听,陈某绝无与朝廷作对的念头,只求圣上开恩,给陈某一个容身之所。”

  贾长明将信收了起来,藏在了怀里,笑眯眯地对陈云州说:“陈大人言重了,若是早知有这样的误会,贾某必然向皇上说明实情,也不至于弄成这样,害陈大人整日里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你放心,贾某会派人,加急将这封信送去京城的。”

  陈云州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有贾将军的这番话陈某就放心了。如今已快午时,我命人在镇上备了一些酒食,不知贾将军有没有时间?”

  哪怕已经跟陈云州达成了一定的协议,但贾长明也不可能完全相信陈云州,更不可能随他去镇子里,谁知道那饭菜酒水里面有没有下毒。

  贾长明一脸为难:“能结识陈大人,实乃贾某三生有幸,贾某也想与陈大人把酒言欢,不醉不归,奈何时间不早,军营中还有事,贾某得回去了,改日吧。等好消息从京中传回来,咱们再聚也不迟。”

  陈云州有些遗憾:“这样啊,那陈某也不留贾将军了,贾将军一路走好,两门火炮,我命人放在了路边,贾将军一并带回去,等朝廷的谕令下来后,这样的火炮,贾将军要多少,尽管提!”

  贾长明闻言大喜,他愿意大老远跑这一趟,冒着风险见陈云州,有一半的原因都是为了这些火器。

  不管陈云州说的是真是假,得了这两门火器,送去工部,兴许要不了多久工部就能仿制出来,到时候庆川的火器就不足为惧了。

  “多谢陈大人,那贾某就却之不恭了,这次来得急,只给陈大人备了一份薄礼,望陈大人不要嫌弃。”贾长明挥了挥手。

  两个士兵抬了一口箱子上来,打开展示在陈云州面前。

  陈云州一看,银光闪闪,不错,这么大箱银子,怎么也有好几千两吧,可以造十几门二代火炮了,这一趟小赚。

  他拱手笑道:“多谢贾将军,时候不早了,咱们后会有期。火炮的具体用法,小册子也放在了火炮中,贾将军回去,若有什么疑惑的,可派人去庆川。”

  贾长明笑得更开心了:“好,多谢陈大人,告辞!”

  来到路边,他抬了抬下巴,问守在火炮前的几个士兵:“查验过了吗?这火炮没问题吧。”

  士兵摇头:“没有,不过炮弹放在这口箱子里,小的打开看过了,是十个铁疙瘩。”

  贾长明在仁州是见过火炮的,发射出来的就是这玩意儿,他让人关上了箱子,笑呵呵地说:“走,回营。”

  这一趟收获满满,皇上一定会重重赏他。

  想着自己一连立了两大功,贾长明就心情大好,哪怕今天的太阳格外炎热,坐在马车中都是汗,也丝毫都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马车行至半路,忽地停了下来。

  贾长明掀起车帘正想问发生了什么事,就听亲卫道:“大将军,前面来了两名盛副将身边的卫兵,他们还负了伤。”

  一听这话,贾长明就意识到了不妙。

  他当即道:“让他们过来,问问他们到底怎么回事。”

  “是。”亲卫将人请了过来。

  很快两个灰头土脸,胳膊上还挂了彩的士兵出现在贾长明跟前。

  “将军,大事不好了,今天上午,吴州南城门外出现了一支军队,疑似庆川军。然后葛镇江的人马开始撤出吴州城,盛副将命小的来报信,但在路上小的们遭人偷袭,最后只有小的二人逃了过来。盛副将请您快速回营!”

  贾长明脸上的笑容凝住了。

  他立即下了马车,跃上马,留了四人在后面押送两门大炮,他则带着剩下的十六人骑马疾驰。

  一个时辰后,贾长明在军营外见到了等候已久的盛孟辉。

  看到他,盛孟辉急忙上前,告诉了他一个极其糟糕的消息:“将军,葛家军已全部撤离吴州,往东去了,看其行迹,应是准备去田州投奔龚鑫!”

  贾长明目眦欲裂,怒问道:“那吴州呢?”

  盛孟辉望了一眼吴州的方向,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吴州,吴州城门上现已插上了庆川大军的旗帜。”

  贾长明怒火中烧:“你们是干什么的?发现为什么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