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13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龚鑫虽然也理解不了,但他上次跟着陈云州混,在京城捣乱获得了不少好处。

  朝廷虽然还没下旨将文臣武将的家眷接入京中为质,但这事已经在很多地方传开了。

  楚家军和西北军中不少将领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导致军中人心浮动,对田州的攻势都弱了许多,也让龚鑫获得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龚鑫由此意识到,陈云州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

  他这么大张旗鼓地搞什么技术博览会,必然会有好处。

  所以龚鑫也想搞,他叫来施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施斌是秀才出身,让他读圣贤书还行,让搞这些他其实有些看不上。

  “皇上,咱们没有技术啊?你看这什么球轴承、冶炼技术、蒸汽纺织机、抽水机、改良式印刷技术……这些字分开微臣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微臣一个都不懂。”

  龚鑫不死心:“陈云州这人不会做白工,尤其还是贴钱,这里面肯定有好处。你不懂,工部的人也不懂吗?”

  施斌无奈,派人将工部的几个官员请了过来,最后还是一个都弄不明白这些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有什么稀奇的。

  可越是这样,龚鑫越不肯放弃,他对施斌说:“这样,岳父,你去庆川采购一批这些东西,就说咱们出钱买。另外,再买些火器,咱们上次买的火、药用得差不多了。”

  “火、药真是好用,就是太贵了,你看要是能弄到配方,无论多少钱都行。”

  施斌不看好:“皇上,这是庆川拿出来招揽商人的东西,怎么可能提前卖给我们,这事只怕行不通。”

  龚鑫想想也有道理,只能遗憾地说:“那你派人再去买点火、药,这个他们总肯卖吧。”

  但火、药最终陈云州也没打算卖,以没有多少库存为由拒绝了大岳的使者。

  嘉衡帝的昏招让朝廷大军人心惶惶的,眼看朝廷要不敌了,陈云州还怎么可能卖火、药给龚鑫,打破这种平衡,他要的他们双方僵持不下,以让庆川有更多的发育时间。

  不过嘉衡帝的昏招倒是让陈云州也看到了机会。

  跟龚鑫被动利用这个机会不同,陈云州准备主动出击。嘉衡帝年老昏聩,实在是太多疑了,只要再挑战挑战他敏感的神经,他就自动会给自己送人头。

  他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林钦怀,然后将庆川事务交给了陶建华等人,只带了一批心腹悄无声息地北上,于四月中旬抵达仁州。

  过了两天,林钦怀也从榆州回来。

  双方见面,林钦怀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大人对拿下禄州有几分把握?”

  陈云州说:“现在不确定,我已经将人都带了过来,如今看你的了。”

  陈云州将当年林钦怀俘虏的西北军军中营指挥使以上的将领带了二十一人过来。

  这二十一人是投靠庆川后,兢兢业业帮庆川练兵,打仗也冲在最前面,已经洗心革面,从内到外,都跟庆川军上下一致,完全融入了庆川的俘虏。

  甚至他们中有一大半的人还在庆川娶妻生子了,有些也托人偷偷摸摸将父母妻儿都接到了庆川,算是跟庆川建立了很深的羁绊。

  这次陈云州提出要劝降西北军,他们都愿意主动前往。

  林钦怀先了解了这些人的情况,又一一见过这些人后,再派人寻了一些如今已在仁州落地生根的俘虏,让他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中。

  前前后后,筛选一遍后,他将名单递给陈云州:“就这些吧,总共一百人,全是在西北无牵无挂的,也不用担心贾长明报复他们的家人。”

  陈云州点头笑道:“好,我留守仁州,接下来就有劳林叔了。”

  两人商量好了对策,林钦怀就带着人前往了距禄州五十里的山平县。

  驻扎在禄州五十里的山平县后,林钦怀就让这一百人给自己认识的西北军将领、士兵写劝降信,不识字的就照着写个“降”字,然后按个手印。

  然后林钦怀安排探子秘密将信送入禄州城中,再花银子,让人将这些信一一送到收信人手中。

  因为信实在是太多了,下午贾长明就知道了这事。

  他立即下令彻查,到底有哪些人收到了这些信,还命人将信上缴。

  半天后,贾长明看着堆积在案桌上如小山一般的雪白信件,脸都绿了。

  他算是理解皇上的感受了,这些个乱军,无孔不入,谁知道这是不是全部的信,而且谁能保证没有人私藏信件,动了跟庆川军联系的念头。

  这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很难根除。

  贾长明知道,现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会,这样就不会中了敌人的奸计。

  但他做不到,因为这其中有些写信人,他都认识。这些人跟庆川军中的某些将领肯定有不浅的交情,万一说动了某一个呢?

  他只能派人悄悄将人看起来。

  这时候,林钦怀开展攻心计的第二步,在禄州中放出消息,皇帝准备将营指挥使以上官员的家眷接入京城为质,要是吃了败仗,他们在京城的家人就危险了。

  这事先前就传过一次,但被贾长明压下来了。

  如今又被翻了出来,贾长明这样的将领知道这是庆川军的诡计,但下面的人未必清楚。而且谁也说不清楚,皇帝会不会真的这么做。

  贾长明知道,林钦怀就是想以此动摇他的军心,然后趁虚而入。

  既然流言压不下去,那只有一个法子,主动出击,打败庆川军,届时流言不攻自破。

  贾长明派了探子打探到山平县只有五千驻军,便派了两万人去攻打山平县。

  但林钦怀异常狡猾,紧闭城门,任凭西北军如何挑衅,都龟缩不出。贾长明担心南边的韩子坤卷土重来,也不敢将禄州的大半兵力耗在山平县,双方只能这么磨。

  

  后方,陈云州得到消息,笑了笑,拿出两封信交给柯九和阿东:“能不能拿下陕州和洛州就看你们了。”

  贾长明以为他们非禄州不得,实则陈云州的真正目标是陕州和洛州。

  这两个州府在仁州和榆州以北,东临禄州和贺州。

  庆川军之所以没强攻,就是忌惮驻扎在禄州、贺州的西北军和禁军。现在林钦怀牵制住了两军的注意力,他们正好在背后动手脚。

  陈云州派人打听过这两个州的知府和通判,官声都还不错,而且洛州知府还是个大孝子,对老母极为孝顺,肯定不愿母亲进京为质,哪怕这可能性极小。

  陕州知府身体比较弱,大半辈子了,膝下只有两女一子。对这个唯一的儿子,陕州知府那真是疼得跟眼珠子一样,当然也不想将儿子送入京当人质。

  这两人都有软肋,嘉衡帝又作了这么个死,不好好利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柯九和阿东领命而去。

  四日后,一身便装打扮的柯九进了洛州城,将陈云州的信送给了洛州知府丘光建:“丘知府,小人柯九乃是庆川陈大人麾下,这是我家大人送给你的信,丘大人请过目。”

  丘光建看了柯九一眼,抬起的手在发抖,似有千钧重。

  他缓慢接过这封信,慢慢打开。

  其实还没看,他就猜到这封信大概写的是什么,果不其然,里面庆川表达了招降的意思。

  一个字一个字看完了信,丘光建合起信说:“回去转告你家大人,我丘光建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一臣不事二主,恕丘某不识好歹。”

  柯九笑了笑说:“我家大人早听说丘大人高义,必然会拒绝。但丘大人想过没有,今日之事传出去,朝廷还能信任您吗?听说朝廷本来打算将丘大人的老母和儿子接入京中为质,还是那位贵妃娘娘劝住了皇上,但朝廷知道您跟我们接触过,哪怕您忠心耿耿,朝廷恐也会将你母亲和儿子接入京。”

  丘光建有些愤怒:“你们既已知晓会这样,为何还要害我?今日陷我于如此不堪的境地,又何必做出一副替我着想的模样?”

  柯九没有被他的愤怒所影响。

  因为临出发时,陈云州说过,如果两位知府不肯见他们,甚至是将他们抓起来,那这事基本上没戏了,只能硬来。但如果对方将他们请入了府中,这事就成了一半。

  所以他不要看丘光建是怎么说的,而是要看丘光建是怎么做的。

  柯九拱手赔礼:“是小人考虑不周,望丘大人见谅。但丘大人,即便没有今日之事,洛州就能平安无恙吗?不可能的,我们庆川军必定会北上,而朝廷也必然会驻军洛州,攻打庆川军。”

  “听闻丘大人爱民如子,必不愿治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了我们庆川,既可保得全洛州百姓,又能不使老夫人和令公子受累,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丘光建眯眼看着他:“你倒是很会说。”

  柯九连忙表示:“这都是我家大人的意思,若非我家大人要镇守仁州,必然会亲自拜访丘大人。”

  “丘大人,良禽择木而栖,我家大人极为重视您,才会派小的来。他也是不希望引起两地战火,连累百姓,生灵涂炭,还望丘大人三思。”

  丘光建捏紧信,沉默少许:“我会考虑,你先回去吧。”

  柯九不动:“不知丘大人会考虑多久?只怕我入城的消息,已经有人要传去给朝廷,给禄州和贺州驻扎的朝廷大军了。丘大人,时间紧迫,请大人尽快决断!”

  丘光建恼火地看了柯九一眼,这人就是吃定了他是吧。

  丘光建是个孝子,他自己就算了,但若因他连累七十多岁的老母受累,大把年纪还要被带去京城做人质,他是百般不情愿的。

  所以上次听说朝廷要将地方官员的重要家眷召进京城时,他就非常愤怒。再加上洛州就在面临庆川军的第一线,战火迟早会蔓延到这里,他心里一直很担忧,因此才会答应见柯九。

  罢了,既已表露了二心,上了庆川军的贼船,就不能再犹豫,做人做事,切忌三心二意,优柔寡断。

  丘光建闭上眼睛后说道:“我可将洛州兵马都监骗入府衙,抓起来,控制住洛州城的守军,你们什么时候能来?”

  柯九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高兴地说:“丘大人后天再动手吧,后日下午,我们庆川军进城接管洛州,至于大人您,愿意继续留守洛州自然是最好,若不愿庆川九州,丘大人都可挑选。”

  “我想去庆川,我家里人也要全部撤离。”丘光建可不敢留在洛州,尤其是他的老母亲,可禁不起战乱折腾。

  柯九代陈云州答应下来,然后迅速出了洛州城,给城外的同伴传了信。

  两天后,四千庆川军出其不意地入洛州。

  当天,洛州知府丘光建正好在设宴招待洛州府衙一众官员,所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城门口一个阻挡的人都没有,庆川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控制住了各大城门,缴了卫兵的武器,囚禁了兵马都监和几名不肯投降的官员。

  而这一幕还同时在陕州上演。

  

  “阿嚏,阿嚏……”

  贾长明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谁他娘的在念老子,念得心烦。”

  攻打山平县真是太没劲儿了。

  林钦怀这人就跟个乌龟一样,藏在壳子里,无论怎么挑衅、辱骂,他都无动于衷。

  贾长明手底下的人也试过强攻,但林钦怀守城很有一套。而且山平县的城墙去年加高过一次,比禄州城还要高三尺,攻打起来实在是艰难。

  贾长明也不愿意在山平县这样的小县上牺牲太多的兵力。

  就这么僵持着时,甄卫突然派人来了。

  那人一见到贾长明就跪下说了一个坏消息:“贾将军,不好了,洛州、陕州陷落,落入了庆川军手里!”

  贾长明不可置信:“怎么会?庆川军准备攻打我们禄州,他们哪里有那么多兵力攻打陕州、洛州?而且此前我们一点风声都没接到。”

  要是打起来,他和甄卫都会快速派兵增援洛州。

  那人哭丧着脸说:“没打,洛州知府、陕州知府跟敌人里应外合,引庆川军入城,庆川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两州。我家统领说,这事要传入京城,只怕您和他都逃不了责罚!”

  毕竟洛州可是在他们俩的眼皮子底下丢的。

  贾长明脸色铁青,好想骂人,关他什么事?又不是他勾结的敌人!

  想到最后一句,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极为难看,完了,洛州知府、陕州知府这一叛变无疑是踩到了皇上的忌讳上。

  上次皇上都因为胡潜五人变节一事,想将人质带去京中,好不容易被劝住,如今出了洛州、陕州这档子事,只怕皇帝这心思又要起了,而他手底下的这些将士家眷都要被送入京城,如此一来必然会影响他的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