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01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这让习惯了西北干冷气候的士兵们极其不适应。

  到南方大半年,他们中不少人身上开始长疹子、疙瘩, 奇痒难耐。

  士兵们的日子不好过,贾长明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雨就烦躁:“大冬天的下雨,好几天了, 这破雨到底要下到什么时候?”

  他宁可下雪都不希望下雨。下雨更为潮湿, 外面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大军只能窝在狭窄的营帐中发霉。

  想到西北军的另外一支跟楚家军汇合, 已经夺回了两州, 他却还迟迟拿不下禄州, 贾长明就烦躁。明明九月末, 禄州城中就开始缺粮了,但韩子坤、葛淮安硬是又挺了两个月。

  敌人的顽强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么下去,他担忧过年恐怕都拿不下禄州,到时候哪怕是戈箫极力帮他说话,皇帝恐怕也不会留他了。

  就在贾长明焦躁不已时,忽然一名营指挥使急匆匆地进来:“将军,斥候在东南边发现了葛家军的踪迹!”

  贾长明眉心一皱,急速下令:“全军戒备,提防敌人偷袭!”

  这种天气对他们西北军来说糟糕透顶了,但对葛家军的影响要小得多。

  但等了一会儿,贾长明没等来葛家军的偷袭,却等来了另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他们远远绕过我们的大营,继续南下了?多少人?”

  最先发现的那名营指挥使说道:“回将军,队伍很长,估计有上万人。”

  “这么多?”贾长明背着手在营帐中踱了几步,回过头对营指挥使说,“你安排斥候去禄州城看看。”

  打了这么久,敌人还剩多少兵力,贾长明也有个粗略的估计。一下子走这么多人,只怕禄州城没多少守兵了。

  韩子坤这是要做什么?莫非终于打算放弃禄州了?

  半个多时辰后,贾长明的这个猜测应验了,斥候发现,禄州城内已经人去楼空,成了一座空城。

  虽然没能彻底消灭韩子坤部,但贾长明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大大地松了口气。总算是结束,这一仗拖得实在是太久了,久到他都已经有些受不了了。

  贾长明大喜,一改先前的郁闷,大手一挥,下令:“传令下去,先锋营先进驻禄州,清扫葛家军余孽,其余将士准备拔营,今日我们就可进禄州,住进房子里,再也不睡在野外了。”

  这消息一出,营地上下一片欢呼。

  住进房子里,应该不会像在野外这么阴冷了吧。

  但等到下午,他们冒着绵绵细雨,带着辎重补给进城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整个禄州城几乎成了一片废土,街上不少房屋被拆了,房梁、木头、家具都被当成了柴火烧,像是一块块伤疤披在禄州城上。

  而大街上到处都是干涸的血迹,成堆的杂物,坍塌的墙壁,甚至时不时地还能看到一根根白森森的人骨。

  偌大的禄州城内一片死寂,仿若一座死城。

  别说住进温暖、干净、明亮的大房子里,享受热腾腾的食物了,他们还得清理禄州,寻找出城中的幸存者,而在这之前,城里现存的房屋也容不下他们这么多人,他们只能继续在潮湿冷冰的空地上搭帐篷。

  贾长明看到这一切,脸都黑了,暗骂了一声:“娘的,这些乱军跟那些饮血茹毛的高昌人没什么两样。”

  拿下禄州的喜悦荡然无存。

  毕竟,贾长明需要的不止是一座战略要地,还是一座能给他提供物资、补充兵力和杂役的城市,但看着残破不堪的禄州,贾长明这算盘显然是落空了。

  

  跟西北军交手几个月,韩子坤和葛淮安已经摸索出来,西北军不擅于在雨天出战,哪怕只是很小的雨,下半天也就顶多把地面润湿的那种。

  所以有了撤离的念头后,他就一直在等着下雨这个契机。

  一旦下雨,西北军基本上都会龟缩在营帐中,这正是他们撤离的好时机。

  果然,他们从出城到南下,一路上都没遭受到西北军的围堵和追击。

  这次撤离异常的顺利,五日后,韩子坤和葛淮安带着仅剩的一万多大军顺利抵达吴州。

  葛镇江接到消息,连忙让人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城。

  他也亲自骑马出城迎接,兄弟三人在大街上碰头。

  葛镇江看着疲惫的韩子坤和葛淮安,一脸痛心:“二位弟弟瘦了,是为兄无能,没法营救你们,解了禄州之困。”

  “大哥,别这么说,你已经尽力了。”葛淮安看着葛镇江,眼睛有些发红,“我差点以为再也见不到大哥了。”

  韩子坤也沙哑地喊了一声:“大哥!”

  葛镇江一手一个,拍着二人的肩:“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只要我们兄弟在,以后必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二位弟弟辛苦了,走,回府大哥给你们接风洗尘。”

  三人一道回了府,简单洗漱换了新衣后,葛镇江命人准备了一桌酒席,招待二人。

  “子坤、淮安,禄州的情况我已了解,这段时间你们受苦了,来,今日咱们兄弟不醉不归!”葛镇江热情地招呼两人。

  葛淮安和韩子坤都没客气,两人落座,简单的寒暄后,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他们太久没吃过这样丰盛正常的饭菜了。

  两人埋头吃了快一刻钟,桌上的饭菜都被他们吃了一大半,他们才放下了筷子。

  葛淮安摸了摸肚子:“让大哥笑话了,我们已经两个多月没吃这么舒坦过了。”

  葛镇江摆手:“自家兄弟说这等见外的话作甚?来来来,今天大家敞开肚子吃。”

  葛淮安和韩子坤都放下了筷子:“大哥,我们吃得差不多了。对了,听说龚鑫失了两州,可是真的?”

  提起这事,葛镇江就苦笑:“是真的,现在朝廷的大军已经攻打到了大岳的都城,龚鑫已经在开始寻找退路,命人占据了余州。他的命可真好,背后还有地方可退。”

  不像他们葛家军,现在就被困于吴州,强敌环伺,退无可退。

  韩子坤面色阴沉:“都是我的错,早知禄州守不住,当先放弃的,这样也不用将桥州便宜给庆川了。”

  葛镇江心里也有点后悔,他是真没想到朝廷军这次会如此勇猛。他们跟朝廷的大军又不是没打过仗,但这次投入十数万兵力,最后只回来两万人,损失实在太大了。

  但这事也怪不得韩子坤。

  葛镇江轻轻摇头说:“子坤不必自责,若非你们守住禄州达半年之久,只怕朝廷的大军已兵临吴州城下了。”

  话是这样说,但朝廷大军迟早会南下,吴州如今没有任何纵深防护,处境相当危险。

  而且若是田州失守,那楚家军从东而来,不用贾长明的大军南下,他们恐怕也守不住吴州。

  三人都知道现在的形势不乐观,也没了喝酒的心思。

  葛淮安放下筷子:“大哥,如今咱们可有对策?”

  葛镇江叹了口气:“你们回来之前,我已与军师商量过这事。如今我们恐只能跟龚鑫共进退了,我们中任何一方的城市失守,都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压力。”

  韩子坤蹙眉:“可龚鑫也派不出额外的兵力帮咱们守吴州吧?这样的联合有什么意义?”

  葛淮安也说:“是啊,大哥,龚鑫现在自己守田州都很困难,都在往南寻出路,不可能帮咱们的!难道咱们要派兵去帮他?那等贾长明南下,我们吴州怎么办?”

  先后派了两批兵力援助禄州后,吴州只剩四万葛家军。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葛镇江后来又征兵三万,加上禄州逃回来一万多人,加起来快九万大军。

  听起来不少,但当初禄州可是有十来万大军的,照样被一轮一轮的战事消磨得只剩了这么点人。在持久战中,这点人数根本不够看,尤其是新招募的三万人,很多连拿刀的姿势都不对,上了战场也只能是炮灰。

  韩子坤眯了眯眼说:“龚鑫都自身难保了,与其投靠他,咱们不如投靠庆川。只要陈云州能支援咱们一批火器,咱们兄弟守住吴州应该不太难。”

  “投靠庆川?”葛镇江都被他这个主意给惊住了,他们跟庆川的仇恨可不小。兴远州、桥州、怀州,都是庆川从他们手里夺去的。

  葛淮安也不可思议地看着韩子坤:“你疯了,你忘记他们是怎么坑咱们的了?”

  韩子坤捏着下巴,眼神邪气:“大哥,你们听我说完。此一时彼一时,咱们可以假意投效他们,庆川军人数不多,即便是要接收咱们吴州,顶多也就派个一两万人来,这点人跟咱们塞牙缝都还不够。”

  “这点人,若他们老老实实帮咱们打仗守城也就罢了。若他们要指手画脚,取代大哥,那咱们杀了这些人就是。庆川军装备精良,而且肯定还会带一些火器过来,他们的这些东西就全是咱们的了。”

  “咱们现在可不只是缺人,还缺武器装备和粮草。”

  葛淮安被他说得有些心动,但还是有点顾虑:“可,可是庆川那边肯定不会罢休。他们要是派人来攻打咱们吴州怎么办?”

  韩子坤很光棍地说:“怕什么?贾长明也要来攻打咱们吴州的,再把庆川军引进来,搅浑这趟水也未必是坏事,反正情况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大不了,咱们就带着兵器物资投效龚鑫嘛。”

  葛淮安重重点头,看向葛镇江:“大哥,我看这事行。庆川坑咱们这么多回,如果不是他们抢了咱们的三个州,咱们何至于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要是没丢掉那三个州,他们也有广大的后方,有很深的战略缓冲地带,不至于现在这样束手束脚的。

  两人都说得挺有道理的,葛镇江到底要沉稳一些,他思量了一会儿说:“这事我问问军师。”

  “大哥,问什么军师啊,咱们多带点东西,投奔龚鑫,那龚鑫也会器重咱们一些,不然咱们去了,恐怕他也不会分多少物资给咱们,咱们到底不是他的嫡系。”葛淮安嘟囔道。

  葛镇江想想也有道理,他自己都是这样,嫡系和后面投奔的,他心里都是区别对待的。

  “好,就依你们,万一庆川军过来,先跟西北军打起来,两败俱伤,咱们就赚了。”

  见葛镇江终于下定了决心,葛淮安和韩子坤都很高兴。

  韩子坤还乐呵呵地说:“余州通判一家好像得罪了陈云州,被他送到禄州,交给了我们。大哥一会儿写信的时候可以告诉他,我们的士兵将这三人煮了吃了,三人临死时,在大锅里吓得浑身发颤,磕头求饶,一个劲儿地说自己错了。”

  葛淮安哈哈哈大笑:“这个写进去,陈云州肯定很高兴,咱们可是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站在门口的袁桦听到这话,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

  高兴?陈云州恐怕会恨不得扒了韩子坤的皮。

  本来他还有些担心陈云州会上他们的当,毕竟现在陈云州也不希望朝廷的大军攻破吴州。但现在看来,他完全是多虑了。

  这些家伙以为陈云州跟他们一样,已经没了人性呢!

  

  果不其然,陈云州看完信,顿觉反胃,差点将早上吃的肉包给吐出来。

  他早知道葛淮安、韩子坤不是什么好鸟,但没想到他们这么变态,手底下的士兵吃人,他们不但不以耻,反以为荣,还拿到他这儿来邀功。

  至于陈氏一家三口的命运,陈云州一点都不愧疚。

  是他们先算计他的,赢了通天的荣华富贵,输了那就要接受全家掉脑袋的命运。况且,韩子坤的人也不是没给他们机会,只要朝廷愿意出十石粮食,还不到毛通判半年的俸禄,就可放了他们全家。

  是他们心心念念,一直效忠的朝廷放弃了他们,不然他们还是有机会回京城的。

  因为这封信太过恶心,陈云州直接放了三天,等郑深提起江南局势的时候,陈云州将这封信丢给了他。

  郑深看完后直接开骂:“混账,他们还是人吗?这种东西,投靠我们庆川军也绝不能收。”

  陶建华第一次看到郑深骂人,很是稀奇,连忙将脑袋凑了过去,然后他也忍不住开始骂娘了:“靠,这是人干的吗?他们还把这事说到咱们面前,知不知礼义廉耻?简直是畜生不如!”

  他也赞同郑深:“咱们绝不能答应收编他们。这葛淮安、韩子坤连同他们手底下的人都不是东西,收到咱们手底下会败坏我们庆川军的好名声。”

  他们庆川军为了经营一个好名声容易吗?

  哪怕葛镇江说他还有十万大军,一个州,陶建华也不想要。只要一想到要跟食人肉的孽畜一起共事,他就浑身不自在,不提刀砍了这些败类都是他脾气好。

  陈云州安抚二人:“陶大人,郑叔,你们说得是,虽然白白送一个州,还有十万大军挺诱人的,但韩子坤之流收了我不消化。让葛镇江杀了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他肯定也不会答应,他们跟咱们终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不错,道不同不相为谋。”陶建华赞许。

  陈云州点头:“咱们在这事上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咱们讨论讨论葛家军要火器这事。”

  “大人准备答应他们?”陶建华意识到了什么,他有些疑惑,“这是为何?”

  陈云州指了指北方:“如果吴州陷落,龚鑫将腹背受敌,田州很难守住,他势必会继续南下,跟咱们产生冲突。而朝廷那边,收拾了葛镇江,龚鑫也落败,下一个对象就是我们。现在我们需要他们在前面替我们顶一顶,所以我准备给他们一批火、药,当然不是白给的,让他们拿银子、金子过来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