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21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两刻钟后,队伍抵达了密川河。

  密川河枯水季节河面只有三四丈宽, 河面上矗立着一座石桥,名叫安济桥。

  安济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因为长期受风雨的侵蚀,桥面很旧,有几个石墩都不见了,石桥上还有些孔洞。

  这座桥应该是民间修的,桥身很窄,比道路窄了一小半,一次只能并排通过五六名士兵,车辆也只能一辆一辆地过,所以行进的速度更慢了。

  各营指挥使按照先前的计划,带着各营的士兵依次通过石桥,先过一部分士兵,然后是比较重要的车辆,再后面是断后的将士。

  先过去的士兵一部分防卫,一部分坐下休息吃东西等后面的人过桥。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有近四分之三的人过了桥后,又一队士兵依次踏上石桥。

  在他们快走过石桥时,桥下忽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刹那间,石桥东侧靠岸边的位置飞石崩裂,尘土飞扬。

  拱桥以肉眼可见地速度裂开一条缝隙。

  这缝越扩越大,最后发出清脆的一声巨响,就像是人体骨头被折断似的,然后石桥便彻底裂开,塌了。

  此时最恐慌的莫过于正在石桥上的几十名士兵。

  眼看石桥被炸毁,他们慌不择路地往后退,跟后面的士兵撞在一起,挤做一团,根本没法逃,只能随碎裂的大桥一块儿重重地砸到了河里。

  好些人落入水中便被巨石砸伤,更倒霉的直接被砸死了,河面上顿时浮现出丝丝缕缕的鲜血,吓得不少人往后退。

  正在喝酒的葛淮安听到动静,丢下杯子飞奔过来便看到这一幕。

  闻到空气中熟悉的味道,他当即明白是怎么回事:“陈云州,好个陈云州,你个藏头藏尾的孬种,给老子滚出来。”

  回答他的是当空一支利箭飞来。

  这一箭就像个信号,几十支箭从后方的树林中飞射而出,射中还没来得及过河的士兵,瞬间便有几十名士兵倒地。

  一箭刚落,又一箭飞来。

  还没来得及的过河的士兵本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得头皮发麻,乱了阵脚。

  如今前方的路断了,跟大部队失了联,后面又有追兵,士兵们恐慌不已,四下逃窜。

  见状,军师立即下令:“让他们渡水过河。”

  对,这条河只有十来米宽, 枯水季节,水也不会太深,而且他们这些士兵大部分都会泅水,十来米的距离很轻松就能游过去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方的箭术虽然高明,但人并不多,一次只能发出几十支箭,他们这么多人,大部分都可以逃到河这边。

  还没来得及过桥的将领立即下令:“跳河,游过去。”

  士兵们像是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地往下跳,窜入了河中。

  可刚游到河中央,只听轰的一声,河中发出剧烈的爆炸声,靠得最近的几个士兵被炸出几丈开外,甚至有一个还直接被炸到了半空中。

  看到这一惊恐的一幕,其他还没来得及下水的赶紧停下了跳河的行动,而河中的人则拼命的往岸边游。

  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啊,往林子中跑!”

  这一声让无头苍蝇一样的士兵们赶紧掉头往林子中跑去。

  但他们一跑进林子中,早已埋伏许久的庆川官兵出其不意地跳出来就给这些人一刀。

  放倒一个,他们又提刀砍向后面的士兵。

  葛淮安站在河岸边,看着对岸还没来得及过桥的士兵们一个个地倒下,愤怒到了极点。

  可他不敢动,谁知道河中还有没有那。

  那玩意儿在水里的威力更大,若是还有现在大家下去就是给敌人送人头的。

  “蠢货,组织起来,不要慌,他们人并不比你们多多少!”葛淮安看出了端倪,怒吼道。

  可对面的士兵早就已经六神无主了,哪还听得进去他的话。

  军师蹙眉看着眼前这一幕,沉思片刻,下令道:“从原本桥的位置游过,这片水域没有那爆炸的东西。”

  若是有,当时石桥炸毁,落入水中,早就爆炸了。

  果不其然,几个士兵手忙脚乱地从石桥断裂掉落的位置下水,游过去没再遇到爆炸。

  就在他们游到河中央时,忽地几支箭飞来,直接射入几人的胳膊、脑袋、肩膀等位置。水下冰冷,水底又有石头,他们这一中箭,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而他们游不走,后面的士兵也没法游过来。

  见状,葛淮安下令:“弓箭手准备反击,一营派十个人下去将他们拉上来。”

  已经过了河的一营士兵立即下水,当一落水,刚游过去,又是几箭飞来,每一箭都跟长了眼睛似的,异常准确,这十人也跟着中了箭。

  刹那间,这片河水都被受伤的士兵给染红了。

  河对岸原本还想下水过河的士兵见此情况,也不敢跳河了,赶紧扭头就走。

  至于葛淮安这边的弓箭手,只能从这些箭射来的方向推测出放冷箭的人藏在林子中。他们这些人,都是私盐贩子、流氓地痞和农民出身,根本没系统的学过射箭,箭术也没法跟对方比。

  他们只能凭感觉乱射,成百上千支箭密集地射过去,落入林中,也不知道射中人没有。

  见此情况,军师深吸一口气说:“大帅,对方在林子中埋伏了不少人,咱们过不了河,走吧。”

  不是过不了,而是不值得。

  再折返回去救这些人,只怕还要搭进去更多的将士。

  其实对岸留下的将士并不比庆川官府的追兵人少。

  可后面的队伍中没有高级将领,事发后没有能站出来主持大局的人。

  士兵们一开始就被炸掉的大桥和突如其来的飞箭吓得失了魂,到处逃窜,根本升不起反抗的心思,所以才会落得现在一败涂地的局面。

  若是有个影响力比较强的将领在后面迅速稳住局面,局势必不会变成这样。

  对方应该是早就计划了,知道以庆川目前的兵力没法跟他们葛家军硬碰硬,所以才会等葛家军大部分人都过了桥后才炸毁桥梁。

  如此一来,就将葛家军分为了两部分,中间还有河流相隔,留下的这部分人明显人数更少,而且大多都是不受重视的炮灰。

  这群人大多是他们一路征入伍的地痞流氓或是一些农民,胆小怕事,欺软怕硬,遇事就慌。

  只能说对方真的是很狡猾,完全针对了他们的弱点,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才会造成现在这后果。

  这是他们轻视敌人的血的教训。

  只能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小心为上。

  葛淮安也明白了这点。等他们想到安全渡河过去的法子,对面那几千人早就被杀了,还会搭进去更多的人。而且这天寒地冻的,过河必然会打湿衣服,他们的补给也没多少了,没有替换的衣服,将士穿着湿衣服作战,恐怕上岸没多久就会被冻僵。

  到时候别说杀人,不被人杀就是好的了。

  所以现在只能舍下那些兵力了。

  葛淮安的心在滴血,他狠了狠心,咬牙下了命令:“走!”

  说罢转身先一步离开。

  经过这一遭,队伍的士气低到了极点,每个士兵脸上都写满了惶恐和不安,猎人和猎物的角色一夕之间陡然调换。

  因为这次的教训,接下来的路程,葛家军更小心了。

  他们特意安排了大部分的斥候在前面仔细探路。

  尤其是经过山坡、峡谷、河流等不利地形的时候,更是小心又小心,仔细探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大军才会通行。

  这样一来,行军的速度不可避免低拖慢了许多。

  直到天黑后,大军才抵达了南康镇。

  南康镇中一片死寂,连个人影子都没有。

  因为大半个月前,他们就经过这个镇子,当时在镇上收编了几百名士兵,还抓到了一百多个年轻女人。

  遥想当日,他们在南康镇上肆意地吃喝闲聊睡女人是何等的威风,可今日再度经过南康镇却跟丧家之犬差不多,这对比何其的惨烈。

  “周将军安排人仔细搜查一遍镇子上。”军师不放心地说道。

  周将军点头,亲自带着人将镇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搜了一遍,发现了一些蹊跷。

  “大帅,军师,咱们的人发现这镇上前几天应该还有人生活过的痕迹。我们在好几家的灶房里发现了一些白菜萝卜,都还比较新鲜,看那样子应该摘了没几天。还有水缸里的水也还有一半,缸底的灰尘很少。”

  如果是从他们离开后这座小镇就荒芜了,绝不可能是这样。

  军师想得多一些:“看来他们是早得了消息跑了。但我们拔营回桥州是临时决定,这些人跑得这么快,当心是庆川官府的人跑到了我们前面。”

  “大帅,我建议,今天大家都别去镇上的房屋中休息,都露天扎营在外,将镇上的房屋拆一些燃烧取暖。住进这些房屋中,防线拉得太长,夜色又深,很容易被人摸进来下黑手。”

  连番受挫,葛淮安也谨慎了许多,点头道:“军师说得是。周将军,今晚让轮值的人当心一些,多安排一队小队巡逻,每刻巡逻一遍。”

  “是。”周将军拱手应道。

  本以为如此谨慎的安排必定万无一失了。

  可半夜的时候,轮值的一个士兵忽然发出一声惨叫,然后就倒下了。

  旁边的士兵凑过去一看,这士兵心口处中了一箭,他心下大惊,刚要起身却感觉后背一痛,人也跟着挂了。

  几息的功夫,临时营地中就有十数人被箭射死。

  听闻动静,周将军辨别了一下飞箭射来的方向,下令:“一营二营,打上火把,随我去搜,其他人加强戒备。”

  他点了一千人,循着长箭飞来的方向追去。

  但那是一片树林,到了林子前,周将军发现了好几处脚印,随即抬手制止了后面的人:“莫要进林子。”

  大晚上的进不熟悉的林子,他们这么多人,必然会被分开。

  这批放冷箭的箭术惊人,而且不知道林子中还埋伏了多少庆川官兵,他们贸然冲进去没好处。但放任这些人给他们放冷箭偷袭也不行。

  思量片刻,周将军挥手下令:“放火,烧了这片林子,一营二营的人守在这,但凡有人从林子中出来,就地格杀,一个都不许放过。”

  交代清楚后,他立即回去向葛淮安复命。

  葛淮安脸色铁青,面对周将军还是放缓了语气:“你做得很好。”

  熊熊大火很快在林中燃起。

  大军守了半个时辰也不见人从里面出来,估计是从别的地方逃走了。

  不过好在后半夜没人再放冷静,让他们平稳地度过了。

  只是经这么一搅和,将士们都没休息好,精神都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