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我会发疯 第341章

作者:从南而生 标签: 系统 穿越重生

  女子学院的毕业文凭,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一份好看的嫁妆,以显示自己被娘家重视,又找了个格外开明的夫家。

  杨秋本来也是其中一员,直到她接触到救亡社。

  如今她还只是救亡社发展的外围成员,并不算核心。

  楚玉学的速度比杨秋想象的快,杨秋不得不加大教学力度。

  结束一天的教学之后,楚玉忽然说道:“他们说读书能让人明白事理,读得多了,听得多了,我也许就能理解你在做的事。”

  杨秋闻言鼻头一酸。

  楚玉又将一本封面翻出毛边的书递到杨秋手上,说道:“我看你老是捧着这本书在读,我也试着看了看,但很多字都不认识,小秋,你能读给奶奶听吗?”

  杨秋点点头,接过那本书,翻开之后,找到最喜欢的那篇文章朗读起来:“华夏有四万万同胞……”

  楚玉一直佝偻的身子坐得笔直,侧耳细听,听着听着眼睛就红了起来。

  “不能让同胞们白白牺牲……活着的人更要铭记生命的可贵……”

  杨秋念完这篇文章,眼睛都红了。

  楚玉擦拭掉眼角的泪水,说道:“小秋,我这些年,都白活了。”

  杨秋一愣,她看着穿着一身破旧衣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坐在那里一板一眼如同小学生的老太太,身子被昏黄的烛火渡上一层金边,浑身上下看起来都是陈旧的,但偏偏一双眼睛,却明亮得好似天生的星星,看起来都生机勃□□来。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命好,又觉得自己命苦。”

  “青年守寡,老来丧子,命苦。”

  “婆母没刁难、妯娌不针对,我还能有你爹你娘这样的儿子儿媳,还有你这么好的孙女,和其他寡妇比,我又是命好的。”楚玉娓娓道来原身的半辈子。

  “我稀里糊涂地过了大半辈子,哪里意识得到,我现在的安稳只是一时的,小秋,你说得对,国家兴亡,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听到楚玉这样说,杨秋眼睛又红了,志同道合,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也再没有比得到家人的支持理解,更让人感到幸福。

  一老一少,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刻,她们不再仅仅只是祖孙,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楚玉表完态度之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咱们老的老、小的小,全靠你张伯伯,才能在淞城守住家业,你爹人虽然走了,但全靠他还有这么个好朋友,时时想着我们,那些地痞流氓才不敢来欺负我们。”

  杨秋也跟着点头,说道:“张伯伯是个好人,所以我更不能嫁给他儿子。”

  杨秋父亲杨乐明当年能来淞城,便是好友张鸿途介绍的工作。

  杨乐明是个颇有决断的人,世人都说故土难离,他却能狠下心来卖掉分到手上的田产房舍,换来了淞城小巷子里的一栋两层小楼。

  虽是小楼,但面积并不大,楼下有两间卧室,楼上只是阁楼改建的书房并一个小客厅,原本一家四口住着刚刚好,如今祖孙俩住着,倒显得有些冷清。

  即便是这处不大的房产,这些年也曾被不少有心人盯上,张鸿途在大洋行里当掌柜,白道□□都能说得上话,有他的情面在,祖孙俩才磕磕绊绊保下房子。

  这些年,祖孙俩过得节省,日常开销全靠老太太给人洗衣服挣的微薄薪水,偶尔遇上独身女人,老太太考察一番后也愿意将阁楼租给她。

  杨秋的同学许多都家境富裕,但杨秋从来不和她们比吃比喝,一身校服能穿到洗得发白,也许是精神富足,她也从不因为吃喝不如人感到自卑,始终都坦坦荡荡。

  但穷人家的日子注定是很难的,饶是如此节省,支撑到杨秋毕业,家中积蓄也差不多见底了。

  杨父的好友张鸿途,似乎早就已经形成了保护祖孙俩的习惯,在三年前,张鸿途就和原身达成默契,为小儿子求娶杨秋。

  张家三儿一女,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张鸿途也早早凭借人脉将小儿子安排进报社当记者,甚至他还承诺,以后可以让小俩口婚后继续和老太太住一起,不必像其他儿媳妇一样留在张家侍奉公婆。

  公婆和顺,又是认识十几年的长辈,兄弟妯娌也早就熟识,都不是会为难人的性子,这对于其他姑娘家来说,实在是一门不能再好的亲事。

  这是原身和张鸿途联手为杨秋打造的安稳人生。

  楚玉心里也清楚张鸿途这些年的付出,对方是真心愧疚,叹息一声,说道:“这件事,我会跟你张伯伯说清楚。”

  杨秋直到此刻,方才一颗心彻底落定。

  次日一早,杨秋出门后不久,张鸿途便提着一包海货上门了。

  “楚姆妈,昨天行里新来的一批海货,里面有些碎了,便宜卖了,我特意为你留了一包,只要三枚角子,您看看,要不要哦?”张鸿途笑着问道。

  张鸿途知道老太太的性格比较好强,从来不肯接受他的金钱接济,因而一直以来他都是用这种方式帮助祖孙俩。

  楚玉拆开那包海货看了一眼,里面是一包碎海带,其实这东西放在洋行里打折也能卖掉,价格也绝对不知三枚角子,张鸿途这些年也不知在这种“次品货”上,给祖孙俩贴了多少钱。

  “要。”楚玉点点头。

  张鸿途寒暄一番后,又提起两个孩子的婚事,他顺便还送来一个消息:“小秋不是在找工作吗?花园街的学堂招女助教,我替小秋报了名,后天记得去一趟。”

  张鸿途是真心拿杨秋当亲女儿看待。

  他越是这样,楚玉便越是不能让他们家这样的普通人家掺和进来。

  “鸿途,两个孩子的婚事就算了吧。”楚玉直接说道。

  张鸿途闻言一愣。

  楚玉问道:“你听说过保家仙吗?”

  楚玉思来想去,她觉得还是得给自己安个新人设。

  她既要帮杨秋,也不爱过清贫日子,思来想去,没有什么比封建迷信来钱更快。

  张鸿途人也懵了,他和楚姆妈认识二十多年了,明明就是一普通老太太,怎么忽然就觉醒成出马仙了。

  楚玉伸手恭敬朝侧边作揖。

  张鸿途顺着视线望过去,是楚玉昨天布置好的供桌、神龛。

  楚玉继续说道:“昨夜狐仙入梦,只道这门婚事结不得,小秋和你家老三命里犯冲,强做一对,反倒不美。”

  听着楚玉这样说,张鸿途仍然半信半疑。

  楚玉又仔仔细细看了他两眼,说道:“鸿途,你印堂发黑,听我的劝,明日在家躲一天,不见生人,方才可以避灾避难。”

第200章 我不懂她的理想,但我爱她(三)

  张鸿途离开老太太家的时候, 整个人都是晕晕乎乎的。

  等回了家之后,将这事和妻子细细讲了一遍。

  相比较婚事,妻子更关心丈夫的安危, 说道:“这种事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你下午去跟东家说一声, 只是请一天假而已, 他不会不批。”

  张鸿途闻言点点头, 转而又提起婚事来,依旧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妻子虽然也很惋惜婚事不成,但她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说道:“说不定小秋有了更好的选择, 借口狐仙不允,委婉拒绝我们, 咱先别多管了。”

  张鸿途却很不满,说道:“老的老, 小的小,我能不管吗?小秋去哪认识别的小伙子,别不是让人给骗了, 不行!回头我还要再去好好问问, 不能让人给骗了。”

  妻子知道他的性格, 闻言便没有多劝,只心里也空落落的,杨秋娘家虽然单薄没什么助力, 但陪嫁那一栋小楼却实打实的好, 这门婚事要是能成,她以后也不用再操心小儿子。

  张鸿途请假还算顺利, 他一向勤勉谨慎,甚少因私废公,虽然是这种理由,但东家依旧准了,还顺便多问了一句:“老张,你请的大仙准吗?”

  张鸿途一脸尴尬,说道:“是认识很多年的一位长辈,忽然大仙入梦,从前倒是没听她提起过这方面的事。”

  东家听了点点头,知道是个半路出家的人后,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倒是张鸿途,哪怕回家待着,心里依旧还惦记着洋行的事,在家里转来转去闹个没完,他妻子看着碍眼得很。

  “洋行又不是只有你一个能管事的,你这着急上火的样子,好像离了你不行一样。”

  听着妻子的埋怨,张鸿途说道:“你懂什么?这两天可能有一搜货船要到,船上的货重要得很,要是让他们没轻没重弄坏了,那还得了。”

  他的副手一直盯着他的位置,东家虽然依旧很器重他,但刚刚留洋归国接手生意的少东家却和副手走得很近,指不定什么时候副手冒了头,就顶了他的位子。

  一想到少东家,张鸿途也觉得奇怪,从前成天在洋行找事的人,似乎好多天都没露面了。

  张鸿途坐立难安地在家里待了足足一日,既不见客也不出门,工作日不上班可把他憋坏了,次日大清早就跑去洋行。

  只是一进洋行,他就感觉氛围不太对。

  副手今天没来。

  其他人也是一副神思不属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那船货来了吗?”张鸿途急了,他害怕洋行出了什么大问题。

  立马有管事向他解释道:“掌柜的,远洋那艘船昨天靠岸,王哥带着人去十六铺码头看货,却没想到码头乱起来了,到处都是枪子在飞,王哥左边胳膊挨了一下,送到医院抢救,人没事,但胳膊不太好,怕是有一阵子不能来上班了。”

  张鸿途听了这话,心下一跳。

  这艘远洋船上的货物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楚玉让他在家躲一天,昨天他肯定会亲自去码头接货,他躲了一天,倒是副手遭殃了。

  虽然两人是竞争关系,但张鸿途依旧忍不住心生愧疚,暗道回头要多带些礼品去医院探视对方。

  那管事又追问道:“掌柜的,你那个大仙在哪请的?灵光得很,回头让人家给我也算算。”

  张鸿途尴尬一笑,说道:“我帮你问问大仙。”

  他心里也忍不住打鼓,难道楚玉真成大仙了?如果真是这样,那狐仙不允婚事就不是推脱之话了,这门婚事还真不能结了。

  还没等到上午结束,东家又匆匆将他找了过去。

  而此时的小楼里,杨秋微微皱眉,说道:“奶奶,花园街的工作听起来很好,但咱们平常已经受张伯伯照顾颇多,既然不打算做亲,这事就算了。”

  楚玉觉得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说道:“你不去才让你张伯伯失望,白白付出人情,你放心,就算结不成亲家,咱们也有别的方法回报他,奶奶不会让他吃亏。”

  杨秋还是很不理解,一颗心仍然七上八下的,不想在解除婚约之后继续欠这么大的人情。

  楚玉倒是安安稳稳的,看会书,写会字,吃着孙女做好的饭,再美美睡过午觉。

  只是楚玉一觉醒来,看到杨秋还是一副满脸纠结的模样。

  楚玉仍然不慌不忙,刚坐下打算安慰两句,就听到S13号的提示,她立马对着孙女装了起来,伸出手来做出一副掐算的模样。

  “小秋,倒两杯热茶,你张伯伯带人来了。”楚玉说道。

  杨秋现在还是感觉很别扭,她还记得教奶奶识字的第二天,奶奶一脸兴奋地告诉她。

  “小秋,读书果然有用,奶奶现在不一样了,我觉醒了,当大仙了!”楚玉当时一脸激动。

  杨秋的脸皱成一团,她记得自己教给奶奶的是科学、是进步,怎么忽然成了封建迷信。

  “奶奶,神仙鬼怪都是不存在的,只有团结所有力量,才能解放华夏。”杨秋试图跟楚玉讲道理。

  楚玉用力点头,说道:“对对对,团结一切力量,大仙也能尽一份力!”

  杨秋颇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只能问道:“他们真的在帮忙?我们供奉神仙这么多年,为什么看着国家被侵略者们欺负到现在这个地步?”

  杨秋还记得当时奶奶叹了口气,反问道:“你现在怎么就不讲科学了?”

  杨秋疑惑。

  楚玉说道:“神仙只是比普通人强大三分而已,他们又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