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第242章

作者:姜红酒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这这这……

  大业皇室就小皇帝一个血脉了,上哪去找人继承皇位?

  文武百官左顾右盼,交头接耳,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但任由小皇帝再胡闹下去,只怕不仅大业的江山没了,他们的老命都保不住!

  哎,但凡有别的选择,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让小皇帝禅位。

  邢大人语气冷硬:“皇上,您这意思是不打算斩杀那阉人,要继续大兴土木了?”

  小皇帝乌黑的眼睛眨了两下,有些无辜道:“邢大人听不懂朕的话吗?朕让你找个人来替朕坐这个位子,那一切不都解决了吗?朕天生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就喜玩乐有何错?您若是不满,那您来坐这个位置如何?朕现在立马就下旨!”

  邢大人脸色瞬间变白,连连摆手:“臣没有这个意思。”

  小皇帝挨个点名:“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司使……这皇位你们要不要?”

  这种话谁敢接啊,众人也连连摆手。

  小皇帝蹙起眉头,有些无聊道:“你们都没用死了,朕是真的想把皇位让给你们的,看你们怕的!看来只有太傅能接替朕的位子了!”说着他就让人取去了纸笔和空白的明黄圣旨,当场写了传位诏书。

  朝众人道:“别说朕没给你们机会,若是十日之内太傅不同意继位,朕就接着玩了!”

  文武百官看着那圣旨,顿时心思各异。

  古往今来权臣大抵都没有好下场,前冯首辅是,徐首辅也是!

  小皇帝此举是受人挑唆在试探赵首辅,还是打算趁着赵首辅病重安他一个谋朝篡位的罪名?

  想到这,众人都有点同情起唯一不在场的赵首辅来!

  哎,这人不在,连拒绝都做不到!

  小皇帝走后,文武百官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邢大人蹙眉问一旁的何春生:“小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不满的说出心声:“翅膀还没硬就想着卸磨杀驴,阉人当道,我看大业迟早要完!”

  有人附和:“是啊,先前若不是赵首辅保我们,我们估计现在已经被砍头了,若是赵首辅有个三长两短,更无人可以管束皇帝!”

  沉默不语的何春生突然道:“诸位大人有没有想过,小皇帝其实是真的想把皇位让出去?”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不能够吧!

  那是龙椅,谁不想坐啊!

  先皇杀了十几个兄弟才抢到手的位子,历朝历代趋之若鹜的位子!

  但转念一想:小皇帝出生就是太子,又没兄弟叔伯,那个位子就是焊死在他屁股底下的。

  或许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越不屑一顾!

  从小皇帝登基以来的种种表现来看,确实是不太想当皇帝!

  文武百官心思沉重的往宫外走,路过宫道转弯处时,听见有宫人在小声议论皇帝身子骨弱,太医说恐难有子嗣之类的话。

  百官震惊之余心思都活法起来:皇帝既然下了圣旨,赵首辅就是名正言顺,捧他上位,至少大业能国富民强,大家都能安稳度日。

  反正小皇帝注定无后,李氏一脉到他这里就断绝了。与其找个黄口小儿来继任皇位,不若就让赵首辅上。再让小皇帝瞎胡闹下去,他们不仅乌纱帽不保,性命也堪忧,天下百姓也遭殃。赵首辅虽然严苛,但赏罚分明,为国为民,是个能人!

  世家旧部则认为这是个把赵凛架在火上烤的好法子,不管小皇帝是什么意思,他既已当场写下了圣旨。逼着他们去求赵首辅继位,他们不如顺了皇帝的意。

  不管众人如何想,最终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逼着赵首辅去接圣旨。

  于是,文武百官出宫后,又集体跪在了赵首辅门前,求着他进宫接旨!

  赵凛人没出现,只让人出来传话道:“本官惶恐,愧不敢受!”

  换句话就是:别掰扯老子,老子没兴趣!

  文武百官不肯走,嚷着赵首辅不出来他们就跪死在外面。

  身体‘抱恙’的赵凛听完管家的回复,悠闲的在正厅里喝着茶。

  赵宝丫有些急:“阿爹,圣旨也下了,百官也来了,您为何还不进宫接旨?”

  赵凛茶碗一盖,老神在在道:“莫急,古来禅位都需三请三拒,好叫他们知道,是他们求着爹上位的!”

第193章 193

  文武百官说是说赵凛不同意他们就不起来, 但吃饭睡觉都是要的。秋日天寒,他们也不可能真在赵府外头过夜。

  跪了个把时辰,见赵首辅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就陆陆续续的回去了。

  等到了第二日早朝, 小皇帝继续折腾,京城寻常百姓已经听到皇帝爱斗鸡走狗玩蛐蛐的风声。正经生意也不做了, 开始到处去捉蛐蛐养斗鸡, 整个皇城风气极差。

  文武百官从宫里出来, 再次到了赵府门前跪着。如今只有赵首辅能力挽狂澜,反正他们打定主意, 一次请不出来就两次、三次、四次, 总之是万万不能让小皇帝瞎搞了。

  小皇帝也终于不负众望, 来了一拨最狠的。让户部的人把各个地方的田地税收改成上供斗鸡、蛐蛐、鸟雀等物。又说祖宗祠堂风水好, 让工部的人把东城外的太庙拆了盖斗兽场,还把其余四部和城里能用的兵力都调去做功。

  群臣实在没办法了, 跪在赵府门前哭天抢地。直言赵首辅再不出来,他们就撞死在门前。

  事情闹得太大, 赵凛总算被请了出来。

  他瞧着脸色还病白,先是朝着百官作揖道歉:“本官先前实在是有心无力, 但如今无论如何也要管上一管了。”

  他客气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众人拥簇着进了宫,一路到了小皇帝的寝殿前。

  此刻小皇帝正与那几个阉人在寝殿里斗鸡, 整个寝殿乌烟瘴气的,委实叫人难受。他推开门,小皇帝听见动静刚出声要斥责,看到他立刻就如小老鼠见了猫缩着脖子不说话了。

  赵凛雷厉风行, 让人拿几个蛊惑皇帝阉人拉下去砍了,然后又命宫人把寝殿里的动物全部清走。

  百官集体跪下, 请求小皇帝退位!

  那坚定的态度,恨不能现在就剥下小皇帝的龙袍给赵凛披上!

  小皇帝眼睛晶亮,噔噔噔的跑到床头,把早准备好的玉玺和禅位诏书往赵凛手里一放,嘴角咧出个如释重负的笑。

  这些日子可为难死他了,每日上朝前都要让蜜儿给他做好久的心里建设。干完坏事后吃饭也不香,睡觉都难受。

  好在,好在太傅的法子还是奏效的。

  他终于,终于要离开这个压抑的皇宫了!

  小皇帝禅位的动作太过干脆,六部的旧人都是愣了愣,总觉得他们被赵凛这个老狐狸算计了。但又说不出来哪里被算计了,人总归是他们三请四接叩头叩来的。

  这个时候也说不出反对的话。

  先前以为小皇帝是想试探赵首辅的官员也呆了,随着小皇帝跪下和宫里的太监宫女高呼万岁的声音,众人惊醒,也开始高呼万岁!

  赵凛托着玉玺和禅位诏书傲然看着匍匐在他脚下的文武百官,唇角翘起,掩在病容之下的脸露出一股清明威武、无可睥睨的君王气度!

  他视线越过小皇帝、越过六部、越过寝殿的大门,和门外赶来的赵宝丫对上。

  自今日起,他的女儿就是天下最尊贵的公主!

  这样想着,做皇帝好像也不赖!

  一个没有硝烟的皇位更替就这么顺利的交接了。

  小皇帝给封了逍遥王,封地青州浮梁郡,食邑三千户。小皇帝高高兴兴的收拾东西,带着他的仆从和养的小动物们出了宫。

  赵凛要留在宫里处理事务,赵宝丫同何春生带着小蜜儿跟随禁卫军出城送了小皇帝。

  小皇帝前所未有的高兴,往日满是病气的脸上显出容光。唯一有些舍不得的就是小蜜儿和仙女姐姐这些朋友了。

  他把自己最宝贝的兔子送给了小蜜儿,很认真道:“本王把它给你吧,你若是无聊就同它说话。”说完又强调了一遍,“但是不许吃哦。”

  小蜜儿有些遗憾的咽了咽口水,保证道:“你放心吧,我不吃你的兔子。”

  秋风瑟瑟,吹得她鬓边发丝乱舞,她眼眶有些红,小声道:“王爷哥哥保重。”

  赵宝丫见她如此,伸手安慰的摸了摸她的发顶。

  何春生从袖带里掏出几瓶子药丸递了过去,道:“王爷,这里面是给您配的药丸,您对花粉敏感的症状已经减轻了许多,到了青州找我师父齐大夫继续给你针灸清除余毒。虽不能完全治好您的症状,但院子里养花应该不碍事的。”

  “青州浮梁郡四季和暖、鸟语花香,您应该很喜欢那。”

  小皇帝接了他手里的瓷瓶,用力点头。

  马车缓缓行了起来,他撩开车帘子用力朝着几人挥手,行到快看不见人影时,只余下一个瘦小的胳膊还在那挥舞,大喊道:“蜜儿妹妹,等你长大了记得来青州玩!”

  那声音被秋风吹得摇摇晃晃听不真切,但小蜜儿还是听见了。她抱着兔子大声应他,眼泪要落不落,看起来很是伤心。只是回去的路上,她很快就把这茬忘了,抱着那兔子直流口水。

  赵宝丫瞧着好笑:“你这般馋随我们去何记便是。”

  然而,三人到了何记,何记压根没开门,门口倒是围堵了不少百姓和官家女眷。众人三五成群的在议论赵凛继位的事,大抵都是想来何记攀攀关系的。

  众人聊着聊着就瞥见了赵宝丫的马车,兴奋的喊:“那是赵家姑娘的马车吧!”

  有人纠正她:“什么赵家姑娘,现在要喊公主殿下!”

  众人一窝蜂的往这边涌,赵宝丫吓了一大跳,赶紧命车夫往赵府赶。幸而车夫车技娴熟,避开围堵的人一路狂奔入了赵府。

  赵小姑此刻整个人焦躁不安的在大门内走来走去,一见他们回来,立刻拉着赵宝丫问:“宝丫啊,你爹真成皇帝了?”

  头几日文武百官聚集在赵府门口请命她是知道的,原以为这些人只是嘴上说说,小皇帝也只是在试探她大哥。

  不成想她大哥真成了皇帝!

  天家姓李,她大哥姓赵,八竿子打不着啊!

  不声不响的成了皇帝,那是祖坟着了都想不到的好事儿啊!

  赵小姑哆哆嗦嗦,嘴皮子都不听使唤了。

  赵宝丫握住她小姑的手用力点了一下头,饶是赵小姑早有准备,还是眼一翻,兴奋的要厥过去。

  赵宝丫吓得连忙让人把她抬到正厅座椅上去休息,然后让何春生给她扎了两针。

  她清醒过来后还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儿,等终于说够了,又问赵宝丫:“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入宫瞧瞧啊?”她也去瞧瞧天下最尊贵的人住的地方是什么模样,是不是真像戏文里描绘得那般壮观。

  赵宝丫看向何春生,何春生解释道:“估计还要三五日,赵叔叔才登基,要先处理朝中事务,还要处理后宫那些先帝的嫔妃和公主们!”

  宫里的太后、娘娘、公主们是万万没想到一早上的功夫就变了天。李家数百年的江山就被小皇帝这么轻而易举的打包拱手送人了。

  她们想讨个说法,但小皇帝人都跑了,大局已定,玉玺和传位诏书都在新皇手上了,她们能说什么。

  况且,有先云皇后和被罚去守皇陵的王太后在前,她们也不敢舞到这位手段狠辣的新帝面前。

  有识相的太妃已经主动请求离宫去了胶州行宫颐养天年,有愿意同去的,赵凛也给了足够多的银子一并打发了。碰上个不识好歹,哭哭啼啼,硬要赖在宫里的,赵凛直接让冯总管把人送去了尼姑庵。

上一篇:回到八零种辣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