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第120章

作者:姜红酒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前一刻还恨赵凛的李尚书此刻都想扑过去抱着他痛哭了:没经过官场倾轧的新人果然善良啊,不像这般老家伙!

  李家的饭没白吃。

  赵凛说话,徐阁老和其余五部的人看他的眼神都颇为微妙:这新科状元竟然是个懂得感恩的吗?

  还是个和稀泥高手?

  他这回答正和老皇帝的意,六部和徐阁老一派好不容易达成的平衡,绝对不可能轻易的破坏。老皇帝是不想罚李尚书的,他只想要李尚书偷盗的珠宝冲国库,再顺带敲一笔。

  这个赵凛太上道了,越看越顺眼。

  老皇帝点头:“状元郎仁善,工部还有皇陵在建,此刻停职换尚书不合适。就按状元郎的主意办吧,至于罚银轻了恐朝臣不服,就三万两吧。”

  刚松了口气的李尚书惊呼:“三万两?”这这这,也罚得太重了吧。

  皇帝是穷疯了吧!

  老皇帝沉下脸,阴恻恻的看他:“怎么,李尚书更想停职?”

  李尚书心下权衡:民间买个员外郎都要万金了,尚书之位两万两算是赚大发了。

  他立刻伏地谢恩:“谢主隆恩,臣回去就让家里凑银子。”

  老皇帝很满意,打一棒子给一口甜枣:“李爱卿这梦游顺东西的毛病一直这样也不是个事,等下了朝,朕让御医去给你诊治诊治。”

  李尚书没有感动,只有心酸,还不得不再次叩头谢恩。

  皇帝心满意足的宣布退朝,赵凛跟随一众大臣鱼贯而出。他从人群里看到李尚书的背影,疾走几步追了上去,恭谨一礼,甚是诚恳的道歉:“李大人,都是下官不是,您要不是帮下官修缮屋子也不至于……”

  刚刚才承了人情的李尚书能说什么?

  “不关你的事……”李尚书现在对他的态度很复杂,只能眼不见为净,匆匆走了。

  赵凛在原地站了会儿,后背被人拍了拍。他转身,花尚书笑眯眯的看着他,他连忙行礼:“花大人。”

  花尚书虚虚扶了他一下,甚是和蔼道:“赵小可不必多礼,本官年轻时曾在顾山长门下求过学,按辈分你应该称呼我一声师兄。”

  面前的花尚书四十有五,续了短须,眼角一排笑纹。

  对方客气话,他哪里敢真喊,只是跟着笑。花尚书继续道:“赵小可有空可以去花府坐坐,花府随时欢迎。”

  赵凛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花尚书说完转身和其余同僚一起走了,其余官员看在赵凛得了皇帝一句‘仁善’的夸赞上,都很和善的打招呼。赵凛很谦卑的回应,然后加快脚步往翰林院去。

  离翰林院还有一段距离时,被先前过来传话的小太监匆匆拦住了。

  “赵修撰等等。”小太监气喘吁吁,手里还端了个托盘,到了近前停下:“赵修撰,皇上体恤您昨晚上一晚没睡,特意让奴才传话,准许你今日回去补觉,明日再来上职。”说着又把手里的托盘递了过去:“这里头是赏银,皇上说是给您压惊的。”

  赵凛惊讶,谢了恩后准备回翰林院打声招呼。小太监连忙又道:“赵修撰不必回翰林院了,那边奴才回让人去传话的。”

  赵凛顿了顿,又是一礼:“那就多谢公公了。”然后沿着宫道出宫去了。

  等到了宫门外,他掀开盖着的红布一打量,发现赏银恰好两百两。老皇帝也是知道他给了李尚书两百两,这算是他帮忙坑钱的回扣?

  这样看来,老皇帝也不算太昏庸,找人办事还知道给好处。

  他走了几步,一辆马车停在了身边,车帘子掀开。大理寺卿刑大人探头出来,客气又疏离的问:“赵修撰,怎么走路回去,可否要老夫载你一程?”

  这个时候宫门口已经没多少官员了,此刻大理寺卿刑大人邀请赵凛同乘也见怪不怪。毕竟赵凛才被皇帝嘉奖过,谁不想卖个好。

  赵凛也客气的回话:“那就劳烦刑大人了。”说着端着银两爬上了马车。

  双方坐定,马车行了起来,大理寺卿刑大人才笑道:“赵小友,别来无恙啊!”

  赵凛颔首:“刑大人别来无恙。”

  刑大人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托盘上,问:“知道皇上为何要嘉奖你吗?”

  赵凛点头:“知道,国库空虚,皇上这是在嘉奖我为国库增收。”

  刑大人很满意他的回答,抚须道:“六部向来是皇上的心病,他们有钱,各地每年该上交国库的赋税都会从中大捞一笔。皇上想让他们把吞进去的都吐出来,又苦于没有办法,你今日歪打正着,合了皇上心意。今后只要记住,在不影响朝廷格局稳定的前提下给皇上捞银子,他都会站在你这边,翰林院任期满后,定会得个好位子。”

  赵凛:“多谢刑大人提点。”

  他在下一个路口下车,顺道去酒楼打包了些饭菜回去。等回去时,看见闺女正坐在窗边写信。他把饭菜放到桌边,出声问:“不是说要养信鸽吗?怎么又写信了?”

  赵宝丫咻的回头,惊讶问:“阿爹,你不是要申时后才回来吗,怎么这么快就下值了?”

  赵凛:“今日皇上特许阿爹回来睡觉,还赏赐了银两呢。”他把银子推到闺女面前。

  赵宝丫眼睛眨巴眨:“皇帝这么好吗?我都听人说皇帝很威严、会砍头的!”

  赵凛摸摸她的头:“好了,饿了吧,先喊星河来吃饭,待会再写。”

  赵宝丫戳了戳桌上的蓝白猫,吩咐:“猫猫,去喊星河哥哥来。”

  赵星河正在后院给黑雪梳理毛发呢,看到猫猫来找自己,立马丢下鬃毛梳跑了过来。两个半大的孩子围着桌子吃得开怀。

  赵宝丫边吃回答赵凛先前的问题:“我本来也想养信鸽的,但我发现信鸽只能写好少的字。我要给师父、玉姨、小姑、春生哥哥四个人写信,信鸽更本不够用啊。”

  赵凛:“你可以养八只信鸽。”

  赵星河:“赵叔叔说得对,八只不行就养十六只,一人送四封,总能把要说的写完的。”

  赵宝丫觉得可行:“那等阿爹睡醒了带我们一起去集市挑吧。”

  赵凛点头,嘱咐两人吃完饭也可以小憩一会儿,就兀自去睡了。他一觉睡到申时末,还不等带两个小的去集市,秦正卿先找上了门。

  赵凛招呼人坐下,给他倒了杯凉白开:“家里还没弄好,也没个下人,只有清水不介意吧?”

  “不介意。”秦正卿喝了口水润润喉就开门见山的问:“今日下朝后李尚书没找你麻烦吧?”他在翰林院可都听说了。

  “李尚书找我麻烦作甚?”赵凛也喝了口水,“我帮了他,瞧着还想感谢我的模样。”

  秦正卿松了口气,盯着茶杯的目光有些发愣,眉头也蹙了起来,瞧着像有心事。

  赵凛试探问:“怎么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人生四大喜事被你占了两样,还有什么好不开心的?”

  秦正卿放下杯子,看向他,面露沉色。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问:“清之兄,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花家主动退亲?”

  赵凛眼眸微闪,疑惑问:“为何?先前被捉婿时你若是不愿可以直接和花家人说,如今你父母都进了京,已经在商量婚期,突然又不愿意了?”

  秦正卿急切的辩驳,身体都坐直了:“当初捉婿时,花家人直接把我同那花娉婷关在了一起,我以为,我以为我污了花姑娘的清白才同意的。”说到一半像是被饿鬼掐了喉咙,停顿几息,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在赵凛询问的目光中,咬咬牙继续道:“可,可没几天,我就恰好撞见花娉婷与梨园的一位戏子纠缠不清。之后两人又多有往来,她告知我,那是京都戏曲大家,其他府上也会请人去,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殿试后,我回家秉明婚事,回来京都发现她恶心呕吐还特别爱吃辣,身上总有一股保胎的药味。”他虽无妻,也见过父亲的姨娘怀孕是什么样子,“我和她发乎情止乎礼,这孩子不可能是我的……”他有些说不下去了,胸口起伏,眼眶都有些充血。

  赵凛:好家伙,这是怀疑自己被迫接盘了?

  他斟酌着用词:“你怀疑花娉婷和那戏子苟且怀了孩子,然后找你做挡箭牌?你怎么确定她就一定怀孕来?”

  秦正卿感觉自己头顶一片绿:“还未殿试,花家人就催促我给家中去信,让父母直接来京都,挑日子成亲。看花家人的态度,他们是知道自家女儿做出的事。察觉她可能怀孕后,我也怕误会来她,再次撞见她同那戏子厮混时,我同花娉婷摊了牌……”

  那明艳的女子语气轻佻,傲慢道:“本姑娘也不想嫁你的,我中意的是檀郎,奈何父亲母亲丢不起这个人。你娶我,给我孩子一个正当的身份,我会让父亲提拔你,一年后我们和离,两不相干。若是你现在不娶我,还敢出去胡说八道,那我们花家有的是办法让你十年寒窗白费,让你们秦家一败涂地!”

  女子眼神尖锐,秦正卿相信她说得出就做得到。

  “我不敢拿秦家赌,但让我娶她又委实不甘心!”

  但凡那天抢去的是陆坤,陆坤就从了,不就是当接盘侠嘛,只要能往上爬,他不会介意。但,抢的人偏偏是秦正清,一个正直到骨子里的清高书生,怎么能容忍自己被这样利用!

  他神色萎靡:“这事我也不敢告知父母,只能找你出出主意了。”偌大的京都除了赵凛,他似乎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倾诉。

  天知道,他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能把这么丢脸的事说出口。

  赵凛:“你们的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秦正卿:“这个月月末,花家人不想再拖了。”月底还是他极力争取来的。

  赵凛思虑一番后,道:“你既然开口,我定会帮忙想办法的。你且先回去,我得去梨园见见那个戏子。对了,那个戏子叫什么名字?”

  秦正卿摇头:“叫曲檀,京都人都唤他檀五郎。”

  赵凛点头表示知晓,把人送出了门,一扭头看见赵宝丫和赵星河满脸震惊的站在身后,显然已经听到秦正清刚刚的话了。

  赵宝丫兴奋:“阿爹,我们今晚就要去戏园子吗?我知道那戏园子在哪,听说夜里可热闹了,有好多官家贵人都喜欢去那听戏呢。”

  赵凛轻笑:“你们想去?”

  两个小的疯狂点头:“嗯嗯,要去,我们帮阿爹去找檀五郎。”

  赵凛:“不去买鸽子了?”

  赵宝丫:“鸽子明日去买也一样,今晚看戏要紧!”

  赵凛:“确定不是想去凑热闹?”

  赵宝丫双眼笑成月牙状,伸出两根葱白的手比划:“就一点点!”

  赵凛:“还算老实,今晚一起去吧。”

  两个孩子顿时欢呼起来。

第88章 88

  京都最负盛名的梨园在北街。

  卯时初, 华灯初上,赵凛雇了车夫往北街去。京都的白日繁华,夜里依旧热闹, 尤其是这梨园一条街。京都贵人,贵女和闲暇的妇人都喜欢往这里来。街道两边屋舍林立, 檐宇如一, 一片的咿咿呀呀婉转的唱腔声中, 到处是女人孩童的嬉笑声。

  京都的夜市之所以这么热闹,要得益于挖空心思想填满国库的老皇帝。大业建国之初是有宵禁的, 国库空虚后, 老皇帝逼着一帮大臣想办法。大臣们想的办法千奇百怪, 唯一有用的一个就是开夜市。

  只要多交税的商人, 白日夜里都能开店营业。夜市一开,生意甚好, 于是很多人宁愿多交一些税银,夜市也就渐渐繁华了起来。

  马车慢悠悠行到梨园门口, 车夫朝里面喊了一声,三人依次下来。赵宝丫和赵星河站在正门口同时抬头看向梨园, 梨园的门口很特别, 木质的牌坊上缠绕着两只弯曲繁茂的梨花枝条。看着像真花,闻着也有梨花的冷香, 伸手去摸才发现是假的。

  赵凛走出老远,朝还在观察门头的两人喊:“快点。”

  “来了来了。”两人答应一声,急急跑进去。

  迎面有妇人进进出出,香风阵阵从鼻尖飘过, 等进到里面,一方宽阔的戏台映入视野。两声锣鼓响, 戏台上人未至,戏乐陡然一转,戏腔婉转,如同一股清泉,娟娟流淌而来:“哎呀,我的情郎啊……”

  此音一起,压过众声。

  赵凛三人齐齐朝高台上看去,戏台的帘子被掀开,出来一个描眉画眼、傅粉施朱的柔美花旦。

  那花旦身段纤细单薄,半掩的手帕下露出一张侧颜。勾眉画眼,珠围翠绕,鬓边一枚琉璃宝钿,艳晶光华,只一个照面就赢来台下一片喝彩。

  赵宝丫兴奋的喊:“阿爹,台上大姐姐好漂亮!”

  路过他们身边的一丰腴妇人蹙眉:“什么姐姐,这是秋梨园的台柱子檀五郎,是个风流俊俏的小生。”她言语里很是恼怒,恼赵宝丫这个半大的孩子眼瞎心盲,不识明珠。

  “啊,他就是檀五郎?”赵宝丫过于惊讶,猫眼儿瞪圆,把台上的人上上下下扫了个清楚:那一颦一笑罗裙婉转的模样,分明就是个女的啊。

  好戏开场,台下坐满了女客,间或穿插着几位男客。前面的好位子是内有了,赵凛寻了一处靠后的位子坐下,好在他们带了‘千里眼’,可以用这个看。一坐下立刻有清秀的小侍上前询问要不要茶水和点心?

  北梨园的规矩是每场戏要收场费,茶水点心也要收费,而且是外头同样茶水钱的三倍。除了这两样,还流行打赏,比如现在众人喝彩之于纷纷摘下头上、身上值钱的东西往台上扔。

上一篇:回到八零种辣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