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顶流他姐 第101章

作者:一问之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喻知寒:“裴助理的茶艺不错,专门学过吗?”

裴景淮:“……算是学过。”

这玩意还要学吗。

不是喝几次就看会了?

司夏抿了口茶。

她低头的时候,锁骨上的细细银链晃动,和她莹润的皮肤一般,白得晃眼。

“喻总,电话里聊得不多,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你突然找上我。”

司夏:“我很好奇,你一定要和我合作《远山》的原因。”

喻知寒也抿了口茶。

他看向裴景淮。

司夏道:“放心,他是我的助理,我来担保他没有问题。”

据她这段时间对裴景淮的了解,这人看起来交给他任何事都完成得很好,实际上他对任何事都没有目的。

——他是个无所事事的人。

他能将所有事情做好,仅仅因为,他是个天才而已。

司夏敢打赌,刚才那一通花里胡哨的茶艺,他一定没有学过。

说不定,他看看就会了。

虽然不知道裴景淮为什么会来她的身边当助理,但毫无疑问,这人对于商业机密也并不感兴趣。

司夏:“我保证,他不会将今天所谈论的内容泄露出去。”

喻知寒仍旧没有开口。

司夏的笑容淡了下来:“你信不过我的担保?”

“既然你不相信我的人,那我觉得我们也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司夏冷着脸站起身:“裴景淮,我们走。”

……我的人?

裴景淮周密运转的大脑听到这句话有片刻的宕机,但他却还能分神处理司夏的指令,自然而然地跟着站了起来。

在司夏如此反应之后,喻知寒终于开口了。

他道:“学姐,并不是我不想相信你。”

他的语气很沉,又很清晰。

沉得仿佛深不见底的暗井里,滴入了一滴鲜血。

喻知寒道:“而是……我连我的亲人也无法信任,更遑论一个外人。”

司夏:“哦?”

她顿时有几分猜到了真相。

喻家的族规是本家必须娶华国女人,却并不约束旁支的婚嫁。

为了在北美发展,喻家的许多旁支便承担了一部分联姻的责任,和当地的一些利益联盟结婚生子。渐渐地,旁支就做大了。

本家和旁支的冲突,也因此越来越深。

从文化认同到基因血脉,都已经几乎要分裂成两家人。

喻知寒这次谈合作,应当是想来华国开拓市场,做出一番成绩。

他选择了华国的畅销书改编做底子,避免原创出来的故事水土不服,投资失败。正好,版权在她的手中。

而她,也不吃他这套。

司夏:“不好意思,在我眼中,你是外人。”

谈个合作还要避开助理,以为自己在搞什么军统情报吗?秘密接头?

这个项目要是启动本身就会牵连甚广,人尽皆知,从一开始就防着人,这合作有什么意思?

喻知寒抬头望向司夏。

她明艳的脸庞沉了下来,尖锐而冰冷,一双清凌凌的眸子里,仿佛也闪着寒光。

他其实一直都很喜欢司夏的性格——

在这个虚与委蛇的世界里,她活得真实而恣意。

她有傲气,却不傲慢。

不然当初也不会和差点住在地铁流浪的茱莉娅和艾瑞克成为朋友。

她也是个相当护短的人。

当初在宴会上认识,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司夏为她的一个朋友出头。

只是……现在这份护短是为了她那个助理吗?

喻知寒心中升起一份微妙的不爽来。

喻知寒调整了几分自己的心情。

他低声道:“抱歉,学姐,是我出言不慎。”

拿回了主动权,司夏趁好就收,重新坐下谈判。

裴景淮跟着落座在了她的身侧。

两人并肩坐在一起的画面,令喻知寒有些碍眼。

“谈生意的时候不要叫我学姐。”

司夏淡淡道:“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远山》吧。”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本来想多写点的。心脏不舒服,今天只更三千。

——

第060章 顶流读评

司夏和喻知寒开始谈论《远山》的合作。

喻知寒开门见山:“司小姐对于合作有什么条件?”

司夏:“男主角必须是司烨。”

这本书她也看过, 故事的开始,男主角就是一名无知无畏的少年,在爬山时, 无意间撞破了一起凶杀案。

男主角的特质和司烨相当贴合, 几乎可以说是性格重合的角色。

如果不是为了捧弟弟,她也不会动这本书的心思。

喻知寒:“电影男主角?”

司夏:“我暂时不打算拍电影。”

司烨还没有拍过电影。

新人演员的第一部 电影要慎重——

票房的不可预测性太多, 成功的电影只是少数, 九成九都扑街。

尤其是《远山》里面, 主角的戏份最多,从头到尾都以主角为引子,一旦票房或者口碑出了问题,司烨这个演技差、票房毒药的标签就甩不掉了。

所以很多偶像转型演员,都是从配角演起的。上面有主角扛着, 票房爆了能沾光,票房扑了能甩锅,不耽误下一步的电影路。

而且大ip本身就带着大的关注度, 意味着观众会天然挑剔。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一个“想象”的主角。

爱豆出身本身就会让司烨充满非议,一旦电影有哪里不符合观众的想象, 观众首先骂的肯定是他。

一上来就让他拍电影, 风险太高了。

喻知寒:“你准备拍电视剧?”

司夏:“准确地说,是网剧。”

《远山》属于悬疑题材,还夹杂着妖鬼元素。

这倒并不是一本灵异小说,而是主角撞破的,是有人扮成“鬼”杀人。

沿着线索追踪, 出现了众多民俗玄奇的东西——

有古庙里的“半边佛”, 一半的佛像是金身, 面带微笑;一半的佛像是泥塑,阴气沉沉。有深山中的百婴树,树枝扭曲,结成一个婴孩的形状,树底下也埋葬着许多婴儿的骸骨。村落里的古怪老人喜欢半夜敲钟、寨子里独有的祭神仪式需要戴着凶恶面具半夜起舞……

《远山》之中,有极多类似的元素,还都是书中情节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些情节环环相扣,最后解开谜底,用的却是正统的推理手法,和灵异神怪半点沾不上边。

这本书的大火也在于如此,没有仗着民俗知识丰富,就瞎糊弄人,故弄玄虚。整本书都逻辑严谨,推理严密,好几起凶杀案连环相扣,所有“鬼”都是披着“鬼”皮的人。

好处是,这本书足够刺激,每一章都勾人心神。

只要原封不动地还原书中剧情,就能够吸引观众。

坏处是,这类题材卡的严,过审难度高。

但如果只走网播路线,那么审核将宽松许多。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网剧早已经不是当年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网剧的受众日益壮大,靠着网剧起飞的演员也不少。

这本书的节奏,刚好也适合做网剧的改编。

喻知寒点头:“我也认为,这本书更加适合改编为剧集。假如改编成电影,最少要拍三部。华国网络剧的市场我曾经研究过,这本书将会受这个市场受众的欢迎。”

“那么,司小姐,”喻知寒又问,“还有其他条件吗?”

司夏:“主题曲、插曲、片尾曲必须是薛扬。”

薛扬适合抒情一些的风格,片头曲不适合他。到时候用悬诡风格的纯音乐代替吧,唔,留给司烨唱也行。

司夏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