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60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一水之隔的中国,想要追上这脚步却并不轻松。

  因为国内并没有太好的光化学公司。

  昔日参与了国内第一台光刻机研发的上海光学仪器厂,做不出如此高精度的镜头。

  而这,正是南雁给半导体研究中心的难题。

  技术性的难题绝不是一星半点,更何况还有镜头这个致命缺陷在。

  “别看现在GCA一家独大,等着吧,用不了几年,尼康就能后来居上。”

  王主任也不是傻子,明白南雁的言外之意,“镜头,GCA用的是德国的蔡司镜头。”

  且不说蔡司镜头的竞争力本就不如尼康。

  尼康有自家技术支持,什么最好的镜头都可以往光刻机上用,GCA成吗?

  现在光刻机对镜头要求越来越高。

  解决不了镜头问题,GCA早晚会把这江山拱手让出。

  美国市场太大了,再者说这本身就是个大熔炉似的国家,也不曾有什么民族而言。

  民族大义不存在,在绝对的利益面前,资本家着眼的只有利益。

  届时尼康抢走GCA的市场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眼下还不知道,尼康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实现最终的霸占。

  “市场变化,可真是……想象不到。”

  “不过这也没什么用。”

  王主任一愣,“什么意思?”

  “尼康就算是再强势,日后在美国本土追着GCA打又如何?美国的航母一开过来,日本立马投降。”

  没有主权的国家,在过程结束前,一切的结果早已经写好了。

  王主任傻了眼,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可,可日本那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不算白费功夫,只是在认清事实真相前,想要再赌一次而已。”

  换作是南雁,她也会下这个赌注。

  日本这个国家不算特别大,但特别喜欢赌国运。

  当初赌国运发动侵略战争,后来又赌国运投入到半导体之中。

  两次都失败了,但失败的缘由又不一样。

  前者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失败。

  而后者完全是美国爸爸的泰山压顶。

  标榜自由的美利坚是制定规则的人,哪里容许你在我的地盘上嘎嘎乱杀?

  要知道,八十年代的日本疯狂到要买下美国。

  却忘了在本土,美国大兵们还在淫.辱日本女人。

  让人想不明白的疯狂年代。

  而这个疯狂年代很快就会上演。

  他们会亲身经历,而作为旁观者的南雁,自然想要从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学到点什么。

  看如何在美式自由市场的规则下,将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来。

  这有点麻烦,她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好在日本挡在前面,还有好些年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慢慢想就是了。

  她有她的烦心事,王主任也一下子变得愁云惨雾起来。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的研究还有什么……不对,我们的研究有意义,不能因为美国人而耽误我们的研究。就算是日后再被封锁,我们也得发展。”

  喃喃自语的人忽然间抬起头,“我明白了,我们肯定要发展出自己的光刻机。”

  南雁笑而不语。

  王主任看着那年轻的面孔,意识到自己适才的短浅,“我们还不能太心急,要踩着石头过河。”

  而日本,就是那个石头。

  “嗯。”

  “我们还得在镜头上下功夫。”

  镜头,上海光学仪器厂不够看啊。

  这是个麻烦事。

  “产业做全并不容易,咱们还有时间,慢慢来,我看能不能跟两德那边沟通一下,可以的话,咱们派人去蔡司公司学习。”

  虽然不见得能学到特别多的东西,但该有的学习也要有。

  王主任惊呆了,“两德?”

  蔡司公司他还是知道的,西德东德各有一家,目前被苏联管控着的东德蔡司公司甚至规模比西德的蔡司公司还要大。

  起码工人规模更大一些。

  问题是,你两边下注,能成吗?

  送到西德去学习就已经够难了,指不定人家根本不同意。

  再送到东德去?苏联那边能答应?

  “要不你想法子把人送到日本去?”

  王主任顿时无话可说,送得过去才怪呢。

  日本那边对他们十分提防,这种涉及到顶尖技术的领域,压根别想进去。

  南雁笑了起来,“所以就别觉得我异想天开了,现在就两条路。要么送人去学习,要么咱不靠别人,自己突破技术瓶颈。”

  后者十分艰难,因为目前光刻机制造领域,还是镜头引领风向。

  与这位半导体中心主任的对话,让南雁忽然间意识到,其实他们还有第三条路走,那就是掌握关键材料的技术。

  比如说,光刻胶。

  只不过光刻胶的应用,那差不多要等到五代机,也就是EUV光刻机时代到来才行。

  现在研究着倒也不亏,毕竟这跟照相、镜头有关。

  讨论总是能够产生更多的想法。

  王主任很快就领会到这位领导的意思,召开研究中心会议。

  喊研究员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半导体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还挺多,讨论起来还真有不少的想法。

  南雁作为会议的主持人,连着两天在会议上听研究员们各抒己见。

  而且似乎还没有说完的样子。

  倒是王主任有点扛不住了。

  寻思着先拿住重点再说,第一把技术专利给绕过去。

  现在的技术也就那样,能绕过去的就绕过去,绕不过的那就再说。

  第二,就是镜头问题。

  镜头问题一定要解决,一来国内要发展,上海光学仪器厂,还有其他光学仪器厂得长远布局,不说追赶尼康、蔡司这些业内巨额,怎么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

  二来要跟国外学习。

  学习日本和德国的技术。

  日本那边不好安排人去学习,那就换其他光学公司,尼康不行那就去佳能。

  两德那边就两边下注。

  实际上安排人去学习这事也不是王主任能决定的,这不还得听领导安排嘛。

  当然,南雁的安排更多。

  不止是学习,还要开设相关专业。

  不管如何,先把基础给夯实了再说。

  她不止是无线电厂的厂长,更是四机部的副部长,考虑的更要长远一些。

  当南雁的建议信送到首都的罗部长、于主任以及其他相关领导的办公桌时。

  这些领导们的反应倒是挺一致——

  这个高南雁,又来给找事了。

  但信中所提及的内容,倒也不是夸大其词。

  尤其是找军区的人问过后,倒是让中央下了决心。

  南雁其实也不想拉扯军区下水,她跟军区又没啥直接牵扯。

  和部队牵扯上关系,也就是在成都研究所那边而已,但关系不算多。

  可没办法啊,想要说服人,就得有拿得出手的理由。

  你用未来尼康的光刻机在欧美大杀四方这事来说话,领导即便明白,但也不会冒这个险。

  但让军方的人说明一件事,那就很简单了。

  二战时期,拥有蔡司公司的德国,有着杀伤力极高的武器。

  火炮和狙击枪。

  火炮命中率高,狙击枪射杀率极高。

  而这些都得益于蔡司公司的技术及其制造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