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30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怎么来的这么匆忙?”

  “那边赶进度, 说什么都要在春节前把这个弄出来, 我这也不能让人家小同志寒心嘛。”

  小同志。

  这称呼。

  罗部长看着那放在桌面上的东西。

  方方正正的有点可爱。

  可不是可爱嘛。

  施宁小同志主力研发出来的walkman,审美自然是由这位年轻女同志来把控。

  相较于大块头的笨重的录音机,这个小东西轻便, 而且用了比较嫩的颜色, 一种温柔的浅绿色。

  其实施宁更喜欢粉色,但考虑到受众的缘故, 还是忍痛选择了这粉粉的绿色作为外壳的主色调。

  南雁带来的磁带放的是梁祝小提琴曲。

  罗部长掏了掏耳朵,明确这是从这个绿色小玩意儿里面发出的声音后, 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震惊状态。

  哪怕他见多识广。

  南雁问其他人,“有磁带吗?”

  有人迅速递过来一盒磁带。

  他们不知道高副部长怎么做到的,像是会魔法似的。

  如果能把这盒磁带播放出来,那就证明这个东西真的成了。

  南雁换了盒磁带, 当这间休息室内想起昂扬的国际歌的曲调时,提供了磁带的工作人员一下子捂住嘴。

  竟然真的成了。

  并不是一个糊弄人的玩意儿。

  其他的磁带陆续被翻了出来, 甚至还有人拿来了录音机来做对比。

  证明这并没有作假。

  一盒又一盒。

  那小绿盒子发出的声音逐渐小了几分。

  “这是……”

  南雁想了想, “可能没电了吧。有电池吗?”

  “有的有的。”

  换上新电池的walkman再度发出嘹亮的歌声。

  大年初一在四机部值班的工作人员再也不能压制他们的兴奋。

  “真的成了!”

  这个小巧迷人的小东西可真是充满魔力。

  罗部长也不能压制的兴奋,“这可真是再好不过的新年礼物, 你们可真是……”

  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夸赞。

  元旦后提出的立项, 不到一个月, 准确点说也才二十多天的时间,就把这东西搞出来了。

  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他作为四机部的第一负责人,当然知道现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这东西。

  如果他们能量产,把这东西推销出去的话,那么这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商机。

  南雁笑了起来,“那要不给南京所那边打个电话?钱向元同志还等着我这边的回音,要是接不到电话,怕是这个大年初一也过得不安生。”

  “打打打。”罗部长亲自去打电话,这值得一个大大的表彰。

  不止是电话表扬,回头还要在报纸上登报表扬,嗯,还要奖励南京所。

  奖励什么好呢,这个回头得好好想想。

  南雁则是留在这边,回答着其他人的好奇提问。

  这么小的一块,要知道这要是放到录音机上,怕是都没那块集成电路板大,怎么做到的?

  南雁笑了起来,“南研所那边的同志熬了大半个月,还请来了厂里的师傅商量工艺,在一些工艺上多有取舍。”

  早前施宁的那个能简单发声的小东西,让大家意识到这个能成。

  当希望就在前方时,所有人都努力冲刺。

  那些存在于教科书的集体主义精神,就在她眼皮子底下上演。

  而这次没有大会战,只是一个极为年轻的研究员,领着一帮比她大的研究员,搞这个奇思妙想的东西。

  还真就被他们搞出来了。

  “你说这东西,要是到了国际市场上,真的能畅销?”

  “能吧,又好看还方便,要是咱们国内卖的话,我肯定先要一台。”

  对于喜爱音乐的人来说,这可真是再好不过的设备了。

  回家路上随身携带,多方便吧。

  “而且我觉得学生们也挺需要的,尤其是那些大学生。”

  大学生兜里头稍微宽绰有些钱,这两年时兴学外语,拿着大的录音机不方便,要是换作这轻便的设备,那就不一样了。

  但是这东西在国内能赚几个钱?

  还是去赚有钱人的钱更好。

  “南雁同志,这能量产吗?”

  “工艺的问题不算复杂,生产线再作调整就行,到时候可以安排南京那边的无线电厂和南研所合作,不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投产。”

  南京无线电厂本来就搞录音机,现在不过是稍稍改进工艺,搞更加迷你的收音机而已,这对工厂而言不算多麻烦的事。

  “那挺快的呀,你这急脾气用在这事情上还真不错。”

  去南京督工才多久啊,这就把东西搞了出来。

  这话引得其他几个副部一阵笑,“那照这么说,小高该留在首都,督工内存条这事,指不定今年上半年就能搞出来。”

  “也不是不行,你们厂那个业务骨干小贺同志今年就在首都这边过的年,再把你这个领头羊给弄过来,说不定两三个月就成了呢,我记得之前那微型机也是小高去芜湖那边督工,很快就有了眉目。”

  南雁愣是被这群人给戴了个锦鲤的帽子。

  不过她有留意到一件事,原来贺兰山竟然是在首都过的年。

  那岂不是就把贺红棉撇在芜湖?

  这对母子相依为命惯了,也不知道这么分开能不能习惯。

  她很快就回过神来,跟部里的人说着新上生产线的事情。

  四机部的相关领导也都纷纷到来,虽说打搅了他们大年初一的清闲,然而在看到这新鲜玩意儿后,所有人都觉得这种打搅多多益善。

  罗部长很快就把这事报到了上面,下午的时候计委和国.务.院那边都来了人。

  这种情况在南雁的预期之中,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和过往追赶人的步伐不一样。

  在她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指手画脚”的前提下,又做出了东西。

  上面自然会格外留意。

  忙活了大半天,南雁这才能够清闲下来。

  罗部长把那walkman小心收了起来,谍报出身的人可谓万分警惕,曾经一手策划了香港那边的行动,可不能被鹰啄了眼睛。

  南雁见他这般也松了口气,这年头谁都不好说间谍藏在哪里。

  多个心眼总是好的。

  显然罗部长在这方面压根不用南雁提醒。

  “你也早点休息,等明天再请你吃顿好的。”

  原本就舟车劳顿,现在该好好睡觉才是。

  “那成,明天吃什么我来定,您请客就行。”

  曾经有那么点隔阂,不过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南雁没往心里去罗部长自然也不会再记挂着。

  对于这个副部,他是一万个满意。

  自己丢了的无畏无惧,以及没怎么拥有过的专业能力,在南雁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欣赏这个副手。

  “成,早点回去歇着吧。”

  南雁也没歇着。

  问了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掐着点等人回来。

  国内DRAM研究工作是首都几个研究所和高校研究小组联合开展的,当然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不止首都这边,还有从其他地方调来的,这其中就包括贺兰山。

  对于项目组而言,争分夺秒的赶进度是家常便饭,即便是除夕春节,也跟他们关系不大,尤其是这些从外地研究所工厂赶赴而来的技术人员们。

  充其量就是在这两天能多吃两碗饺子,中午和晚上多了俩肉菜。

  其他的和往常没什么区别。

  贺兰山和其他几个研究员一块回来时已经九点多了,身上披挂着一层白绒绒的雪花。

  北方的冬天冷的刺骨,哪怕是穿着厚厚的军大衣,然而露在外面的皮肤也会被冷风无情的抽打。

  好在都习惯了。

  几个人说笑着回来,想着打壶热水烫个脚,然后藏进被窝里睡觉,等着明天醒来,再进行新一天的工作。

  贺兰山也是这么安排的,直到敲门声响起。

  他以为是哪个同志找他商量事情,等看到站在门外的人时,整个人都傻了眼。

  “呆头鹅,让我站在这里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