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29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你还没想好是吧,慢慢想,记得学习哈。”她觉得嫂子可真聪明,一直都让她好好学习,现在可算是派上用场了。

  就算明天考试,林蓉也不怕!

  年轻的女孩子欢快的离开了老木匠家,留下高北辰拿着手里的刨子怔怔出神。

  再度听到咳嗽声时,这才反应过来师傅已经醒了。

  他莫名的心虚了下,仿佛有做错了事。

  “大冬天的也没啥事干,你整天拿着那刨子能生娃娃?”老木匠瞪了一眼,“回屋去睡,别吵着我睡觉。”

  高北辰看着折身进屋的人,忽然间想起来什么,“等我考上首都的大学,我带您去首都。”

  他说过的,要给老人家养老送终。

  如今这庇护之所终于护着他等来了高考,曾经的许诺不能丢。

  不然这人跟那牲口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木匠听到这话看着黑洞洞的屋里咧嘴笑了笑,转过头来看这关门弟子时神色却格外严肃,“得了吧,你也得先考上再说。滚,别吵我睡觉。”

  师傅就是嘴硬心软。

  高北辰收拾好院子,拎着那一捆书去屋里,他要从头到尾再复习一遍,一定要考上好的学校,不然这几年时间那可真是辜负了。

  县城。

  回到陵县没多久的段莹莹正住在南雁早前住着的单身公寓,一遍遍的看着报纸上的新闻。

  师兄妹五个人,大师哥是不打算参加高考了的。

  师姐黄援朝如愿以偿去了部队,大概也没有去读书的打算。

  二师兄乔常水曾经梦想着当一个翻译家,翻译那些伟大的著作。

  现在梦想稍稍变化了一些,依旧是翻译家,但他现在想要翻译那些机械工程类的书册,潜在考生。

  三师哥郭凯旋对育种种植感兴趣,过去几年一直跟着扎根在乡村的育种员学习,大概是要去参加高考,他需要更为系统的学习农业种植。

  他们参加高考都有人生目标,但段莹莹还没找到。

  她想要帮师傅分忧,可师傅忧虑的事情好像很多。

  年轻的姑娘甚至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

  她茫茫然的看着师傅留下的那些书,她其实都看过了一遍,甚至不止一遍。

  但总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房间门被敲响时,段莹莹还有些恍惚,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才匆忙出去。

  “钟伯伯。”

  钟厂长看着小姑娘,“看到新闻啦?小高说这是你们的机会,让你好好准备。”

  南雁很忙,打电话过来也就说了几句。

  钟厂长知道她还有牵挂,就特意过来一趟,“怎么,有什么问题?”

  女孩子稍加思考,“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她以为自己可以一直跟着师傅,就像父母还没去世前,一家子人欢欢乐乐生活在一起。

  但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

  “那你就去摸索,像你师兄师姐那样,去寻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有什么喜欢的事吗?”

  大师兄喜欢跟人谈交易,喜欢在工地来回跑,看着那荒芜的土地上起来一座座厂房。

  二师兄喜欢看书,三师兄喜欢植物,师姐喜欢军绿色。

  段莹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到底还是个孩子,这事不着急,你慢慢来想就是了。”钟胜利想,南雁当初把这孩子送回来,也不完全是怕被自己牵连。

  大概是觉得这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哪能总一直跟着她呢。

  大树能遮挡风雨,但这些孩子终究要长大,学会独面一切。

  “去厂子里四处看看,要是还找不到那就出去看看,不要把自己的思路困在房间里,在这里可不见得能想出个所以然。”

  段莹莹迟疑了下,这才点头,“谢谢钟伯伯,我努力。”

  钟胜利没有在这边多待,回到办公室又给沧城那边打了电话。

  知道南雁的电话打不通,就给孙国兴打电话,让他帮忙传个话。

  孙国兴倒是十分乐意,“小高最近忙,前些天去参加仝远家孩子的满月宴都迟到了,也怪辛苦的。”

  “能者多劳嘛,她心里也有数,你劝也劝不动。”

  这话孙国兴十分赞同,是真的劝不动。

  他今天运气好,遇到南雁不算太忙,把这事跟她说了声,“那我回头写封信给她。”

  虽然让一个小姑娘家思考人生路怎么走,怎么看都有些残忍。

  但永远将其庇佑在羽翼下,就是真的对她好吗?

  万一哪天自己倒下了呢?

  南雁提笔写信时,思绪万千,落到纸上却又只寥寥几句。

  思来想去,南雁又把这信撕碎丢到垃圾桶里,再度落笔时,却也只有那么一段文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少年,寄托着国家的希望啊。

  这封信很快就邮寄了出去。

  南雁得到了来自陵县的回信,小徒弟的笔触间与她有几分相似。

  回信十分简短:我知道啦,一定会好好想想,慎重决定。

  南雁收好了信件,想到乡下的林蓉和高北辰,又给这两个孩子分别写了封信。

  赶上春节前,厂里头又在赶工备战年后的春耕追肥,十分忙碌。

  南雁的春节是在检修设备中度过的。

  带领着厂里的其他工程师,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检查,在这难得的休息日中,结束了春节假期。

  在新年后开班的第一天,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再度见到祝家平,南雁多少有些诧异。

  但想到沧城是这位前军区首长的老家,如今人已经退提前退休,回到家乡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次再见面,两人算是有了第一次会话。

  “你把这化肥厂经营的很不错。”

  南雁十分谦虚,“我也只是一颗螺丝钉而已。”

  祝家平看着神色不卑不亢的年轻女同志,想起了上次见面时,她也只是反应平淡,全然没有半点惶恐不安。

  是自己一开始就小瞧了人?还是她原本就抱有信念,出乎意料的坚定?

  其实答案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

  成王败寇,只是搭上了自己辛苦挣来的一切。

  但你要说甘心?他还是不甘心。

  怎么可能甘心呢?出生入死换来的这一切,就这么没了。

  “你赢了,但不见得能赢到最后。”

  “我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三十年后我才五十来岁,不知道那时候您还在不在。”南雁牙尖嘴利的时候,旁人往往难以招架。

  祝家平更不是其对手。

  末了却也只是一句带着几分恼羞成怒的斥责而已,“嘴上不吃亏的人,最容易倒霉。”

  “那可能让您失望了,目前为止我还没倒霉,倒是您手上不肯吃亏,倒成了弃子。”她说的是祝家平打自己一耳光那是。

  杀人诛心这事南雁还挺熟悉,瞧着红了脸的将军,她轻笑道:“要是在封建王朝,您会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带着家族一跃成为人上人,享受子孙后代的祭祀牺牲。但现在……您真是枉做小人。”

  过去的祝家平或许是一腔热血参加革命,然而最终却没能保持本心。

  再给这件事定性时,你不能说他曾经就是一个心怀不轨的投机分子。

  然而过去那个热血的祝家平没了,活着的是一个失败者。

  “或许过几年您有机会东山再起,又或者您早就被忘记了,谁知道呢?”

  祝家平听到这话冷冷一笑,“你可真是主席的好学生,那你应该知道这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斩草除根,方能日后安稳。

  “那是对敌人。”南雁低声叹道:“你只是一个走错了路的老同志,将军。”

  这一声称呼让祝家平浑身一颤,离开化肥厂时,这位曾经的首长脚下都有些踉跄。

  南雁宁愿相信他只是被腐蚀了信念。

  何况她不信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现在只是化肥厂的厂长而已,决定权并不在她的手中。

  目送祝家平远去,南雁回厂里,蓦然迎上了孙国兴。

  老同志神色里带着几分惋惜,却也没提关于祝家平的事情,倒是说起了厂里工人有些想要参加高考。

  参加高考读大学,再分配工作,虽然最终都是走工作的路子,但对很多知青而言,大学生的身份很重要。

  他们也跟沧城其他工厂打听了下,有些厂子不制止,但有些厂子不太乐意。

  到底是一块相处过的,孙国兴不忍心看这些工人们为难,就来找南雁说这事。

  南雁倒是也不奇怪,“可以啊,厂子里给他们行方便,你回头去找一些能够用的复习资料,让他们复习传阅。但是晚上学习别那么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谁要是因为复习功课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生生产事故,我可不饶他。”

  孙国兴觉得这个好说,“你这么说出来大家心里头警醒,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事,不然只能偷偷学习,指不定出什么事呢。”

  “还有就是,除了报名、考试那几天,工厂是不会给他们专门放假准备考试的,让他们自己想好要不要报名考试。甭指望脱产准备考试,真要不工作也成,这岗位也别觉得是自己的,这是厂子里的,不会由着他们转给家里人或者卖给别人。”

  孙国兴听到这一条皱了下眉头,但又觉得南雁这要求不算太过分,毕竟化肥厂的工人哪个不是培训过的,还真不是随随便便转岗给其他人就成。何况这条很早之前就提过,也不是新提出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