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97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指挥部是一栋三层小楼,外面新粉刷了一遍,耀眼的红色如今被低调的新色取代,和厂区十分融洽。

  “原本是想着做图书楼,但又不太合适,就把这边改成了学习部,回头安排工人来这边学习,提升技术。”

  许副部长听到这话笑了起来,“你总不能还打算让这些工人轮岗吧?”

  “不行吗?我问过大家伙,他们都没意见啊。”

  刚落实了工作的知青,或者说新工人们还有些惶恐,生怕自己表现不够好被开除。

  在积极性上自然没得说。

  许副部长闻言直摇头,其他几个人问他轮岗是怎么回事,许副部长简单解释了下。

  到最后还是史部长总结,“技多不压身,多一点专业技能倒是不错,不过就怕工人们太辛苦。”

  “这个您放心,厂里会根据工人们的情况进行安排。”

  史部长点了点头,去这学习部参观了一番后,中午在食堂吃了顿饭,这才带着一行人离开这边。

  南雁松了口气。

  下午就着手安排仝远和陶然去化工部汇报工作,这事吃中午饭的时候她有跟许副部长提及。

  工厂落成,原本的指挥部自然而然的解散,那么参与了这个大工程的干部、干事是重回工作岗位,还是提升?这得看安排。

  化工部自然会结合着给出一些意见。

  许副部长那边也需要南雁这边的完成项目经验,以此来督促其他大化肥厂的建设。

  等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下午三点一刻。

  南雁看着办公室外面的尿素合成塔,暂时松了一口气。

  这口气想要彻底放下,那还得等一个月,等这些化肥生产出来才行。

  现代工业利用物理、化学知识,提高了生产力,然而这些无不需要时间基础。

  庞大的工艺需要机械设备做支撑,需要给它时间来运转。

  在这些化肥还没出来前,沧城化肥厂还真称不上成功。

  晚上的时候,南雁下班回到家属院这边。

  段莹莹正在看书做笔记,炉子上的水烧开了都不知道。

  南雁把烧水壶拎起来,灌满了暖水瓶。

  小徒弟这才反应过来,“师傅你回来了?”

  “在看什么?”

  段莹莹把书递给南雁,“佟工给我安排的功课。”

  佟教授没有离开化肥厂,他跟南雁共事几次,觉得留在这边倒也不错。

  化肥厂需要技术人员,而他刚好还有些技术可以派上用场。

  回学校当教授还有可能遇到他最不擅长的人事纠纷。

  但留在化肥厂就不一样了,只要南雁在一天,就会有人护着自己,不用担心什么。

  他把家人都接了来,住在家属院这边。

  化肥厂的家属院小楼建设的十分宽敞,以两居和三居为主,不再是那种常见的一居大开间。

  孩子多的人家住着或许还有些拥挤,但人口少的绝对十分舒坦。

  化肥厂这边多是单身青年,毕竟单是知青就占了半壁江山。

  能回城的知青,多半都没有结婚。

  剩下的工人有的是部队出身,在这边忙活着就想直接退伍转业得了,留下来当工人,还有的则是当初修运河的时候,来帮忙蹭饭的农民,干着干着倒是也把自己折腾成了工人。

  虽说招工应该面向社会面,但这次南雁还是要了这些知根知底的人。

  她怕有搞破坏的。

  事实证明,南雁的担忧不无道理。

  第二天季长青就过了来,给南雁带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那个昨天闹事的张文才,就是被人撺掇了的。

  “我让公安局那边去抓人了,这不还牵连出一堆。”

  虽然抓到了间谍,但季长青真的高兴不起来,眼皮子底下这么多人搞破坏,当他是死的呀。

  南雁多少有些意外,“照你这么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钓鱼执法?”

  季长青被这说辞弄得一愣,“不行不行,这也太麻烦了些。”

  主要是有风险,季长青不想这么折腾。

  南雁倒也没有太坚持,“您来找我就为了说这事?”

  “那倒也不是,还有个好消息。”

  好消息和制药厂有关。

  省里头和中央的批文下来了,支持沧城这边做原料药厂。

  “你说药厂得挣了多少钱啊,这钱批的都格外利落。”季长青是真好奇,过去自己请省里头批点钱,真是求爷爷告奶奶的难。

  去各部门都会被推诿,话说的倒是好听,回去等等就没了下文。

  但这次搞制药厂,省里头批了专项资金。

  比起化肥厂这些建设资金不算多,那就是毛毛雨。

  但季长青没见过世面,真觉得不一样。

  “这说明省里头十分看好,咱们要真把这原料药做好了,沧城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单单指望一个原料药厂不可能带活沧城的经济,但一个好的开端会带来正向循环。

  这点季长青也能想得到。

  沧城没资源,没有煤矿油田,也没什么矿山注定走不了资源型城市的道路。

  那就只能在别的方面努力。

  如果将生产原料药发展为沧城的支柱产业,那么也不错。

  现在只能生产布洛芬,回头可以再生产别的原料药嘛。

  总之一个这是个好的开始。

  要不是因为南雁现在身份定下来,季长青还真希望南雁帮忙来搞一下制药厂。

  “我是没办法了,不过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

  季长青两眼放光,“你是说仝远同志?”

  南雁哭笑不得,“您是早就惦记上了吧?”

  “那倒也不是。”

  只不过这事不能让南雁统帅,那就只能找其他人来,自然而然的就是仝远。

  仝远现在已经是师长,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往上提。

  那倒不如刷一下工作履历。

  只不过制药厂是省里安排下来的,沧城主导的小项目,他怕仝远瞧不上。

  想着要南雁来帮忙说说话。

  “仝师长也不是那种人,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他其实挺好说话的。”

  工程建设方面的事情南雁就没怎么操心,仝远比她会管理。

  而且她觉得仝远走这条路倒也没错,要想富先修路,国家未来肯定会加强基建,大型项目也会陆续上马,从副总指挥到总指挥并不难。

  远比去战场立军功,从师长到军长轻松一些。

  季长青也明白这个道理,但问题是项目只有越做越大这一说,哪能越做越小啊,说不出真不好听。

  “你跟他还有他爱人熟悉,帮我说说。”

  南雁哭笑不得,“仝远去首都汇报工作了,你得先祈祷他汇报顺利,而且没有被首都的大领导看中留下,不然还真说不好。”

  “我知道。”季长青想了想,“等他回来,你先探探口风,然后打电话给我,咱们去他家拜访,我肯定不能把这事全都推到你身上。”

  这点道理季长青还是懂得,南雁只是帮忙说话而已,主要还是得自己来。

  “成,他们去首都大概后天才能回来,到时候说。”

  季长青没在这边待太久,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活。

  南雁也有安排——

  她得去看望那些没有落实工作的知青。

  这会儿人都住在沧城干校。

  前段时间干校那边基本上已经没了人,陆陆续续回到工作岗位的知识分子和干部对此间生活没啥好留恋的。

  剩下一些专家没回去,最近还在学习部那栋小楼上帮忙整理资料,做翻译类的工作。

  工作暂时落在了化肥厂这边,南雁寻思着回头化肥厂可以联合沧城本地的学校,弄一个专门的研究学院,专业就是化工为主。

  哦,可以再加上一个生物制药什么的。

  不过这得等化肥厂正常运转后再说。

  这会儿她来这边探望还没处于待业状态的知青们。

  没脸回家,回家也被赶了出来——你在那边干校呆着还管你饭吃呢,回家来倒是要吃家里的粮食,你说不赶走你赶走谁?

  乡下并非他们的家所在,而回到家又都都不一样了。

  就连曾经接纳他们的北郊工地也不再要他们,这天地之大,可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南雁过来的时候就听到那边有人吵闹。

  “快,小李不知道吃了什么药,赶紧把他送医院去。”

  南雁连忙上前,看着被人往外抬的知青,连忙凑过去,“把他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