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6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只不过马书记没料到,过来的还不止林业的媳妇,林业他娘也来了。

  一起过来的还有赵留真。

  “这个南雁,非要拉我过来说要商量点大事,你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我可饶不过你。”赵留真严肃着一张面孔。

  不过这吓唬不住南雁。

  “这是咋回事,怎么还兴师动众的过来?家里头又有事?”

  南雁连忙解释,“没有,家里的事我们能自个儿处理,这次过来是想说公社里的事情。”

  公社里的事?

  马书记狐疑的看了眼赵大姐,俩人四目相对也没看出个门道。

  “你不是去县里的工厂报到了吗?咋还和咱公社扯上关系了?”马书记看向坐在那里有些局促的刘焕金,“到底咋回事?”

  “正因为去了县里才跟咱公社有关。今个儿我跟小庄会计、老孙头一块去的县城,听老孙头说他去县里学习,学的跟畜牧养殖有关。”

  马书记听到这话端起桌上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口就又放了下来。

  水都凉透了。

  红武公社距离县城近,用不着配备小型车站,自然也没什么驾驶员和售票员。

  一般进城都是坐骡车,实在着急那就骑自行车。

  马书记没什么130的带车斗加长型轿车,但破破烂烂自行车还是有那么一辆的。

  用不着的时候也大方的借给其他人应急。

  “你这进个城还学会搞经济了。”

  这话咋理解都行,南雁往好处想,“这也是听老孙头这么一提,刚巧又是去肉联厂报到,觉得咱们可以跟肉联厂合作,公社里让赵主任组织妇女同志养鸭养鱼虾,产出的鸭子鱼虾送到县里去,这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嘛。”

  赵留真听到这话拍了下大腿,“这想法挺好的呀,北京烤鸭不也挺出名的嘛,而且养鸭子还可以下鸭蛋,弄成咸鸭蛋说不定还能出口创汇呢。”

  “是啊,鸭子也好养活呢,咱们公社这边河沟多,回头弄点浮萍什么的喂鸭子没啥成本,比养其他牲口合算。”

  赵大姐点头,“是这回事,而且鱼虾养起来也不费劲,咱们公社这么多河沟,回头撒鱼苗虾苗,就算不能卖钱还能给鸭子当饲料呢。”

  “这吃鱼虾长大的鸭子,指不定还能卖上高价钱呢。”

  刘焕金跟赵大姐二人转似的说了起来,没多大会儿工夫已经从养鸭发展到养鹅,公社书记办公室里充满了两个中年妇女欢快的声音。

  马书记留意到,南雁就起了个头,没再继续说。

  年轻的女同志看着两位长辈,晕黄的灯光下眼睛里都闪烁着光。

  “就是养鸭子咱们得先弄鸭苗,这得不小的成本投入呢。”赵大姐看向公社的一把手,“书记你觉得这法子可行吗?”

  她是挺赞同的,但这事还得马书记拍板定下来。

  不然她再热忱都没用。

  马书记又端起茶缸喝了口水,他砸吧砸吧嘴,“你也说了,这得投入不小的成本。”

  乡下人对这些鸡鸭经济账很有一套。

  鸡蛋九分钱一个鸭蛋便宜点八分,你要是大张旗鼓养鸭子得成千上万只,这一下子就得投入大几百甚至上千块钱。

  公社固然能拿得出这笔钱,但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拿出来的。

  年底公社上得跟县里,下得对社员做交代。

  大几百块钱分到大家伙头上也就一两分,但合起来这笔账就不好交代了。

  “是啊。”赵大姐也冷静下来,这看着挺好,但真要搞起来,本钱从哪里出?

  红武公社太穷了,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整个公社都没什么产业,也不敢贸然发展这些产业。

  有些事情你不做肯定没收获,但做了、错了那就麻烦大了。

  刘焕金看着眉头拧作一团的马书记,目光落在了南雁身上。

  不得不说南雁考虑周全,来之前特意跟她商量了这事。

  想到婆媳俩商量出来的方案,刘焕金轻咳了一声,“养殖这事,我家林业之前就提过,他人没了但是这想法还在,我就想着用他的那笔抚恤金来弄这事。”

  马书记和赵大姐对视一眼,后者连忙开口,“这可使不得,焕金你可不能胡来。”

  那是抚恤金呀,怎么能这么用!

  刘焕金笑着拍了拍赵大姐的胳膊,看向南雁,“我跟南雁商量了这事,其实那钱我们家也用不着,与其就这么放着在银行里吃那点利息,倒不如用在需要的地方。搞养殖场带公社发展这是林业的梦想,他人没了但是梦想还在,我跟南雁还活着,得替他实现这个梦想。”

  赵大姐看着说得动容的刘焕金,眼前都一团模糊。

  “再说了,我家现在还有个工人,往后每个月也都有进项,也不缺这笔钱。”

  虽说南雁的工资及不上林业在部队的津贴,但足够林家四口的开销甚至还能有不少结余。

  早些时候南雁跟刘焕金商量这事时,刘焕金比赵大姐还激动,毕竟那抚恤金她原本是想着等南雁改嫁时给她当嫁妆带走。

  儿媳妇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完成林业未竟的梦想。

  刘焕金还有啥好说的。

  支持,全力支持。

  面对这婆媳俩,赵大姐这个一贯会给妇女同志做思想工作的人忽然间觉得她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马书记看了看眼眶里含泪的刘焕金,再看神色坚定的南雁,“成,就当是公社找你们借的钱,这要是能挣钱咱回头慢慢连本带利的还给你们,要是挣不了钱的话……”

  南雁打断了这没信心的话,“肯定能挣钱,马书记你相信我。”

  马书记也不知道南雁咋就这么信心十足,但人掏钱的都不怕,他有啥什么好怕的?

  公社这边当然也不能一点都不出。

  送走了刘焕金和南雁婆媳俩,马书记回到办公室里跟赵留真商量,“你觉得公社出多少合适?”

  林家这边出八百块,也就是一万只鸭苗的钱。

  “公社要不也出八百?”

  “这事倒也不急,咱回头得先去肉联厂打听打听,看肉联厂那边有什么意见。”

  虽说林家婆媳俩十分积极,但这事也得按照章程来办。

  不然鸭子养出来了卖不出去,那可咋办?

  “我看南雁倒是个明白人。”赵大姐感慨了一句,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就直说。

  这事自然不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得跟肉联厂那边有商有量才行。

  至于工厂那边……

  听南雁说,肉联厂的钟厂长出去参观学习,得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倒也不着急,他们公社这边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来做做调查,看怎么着把养鸭养鱼虾这事给掰扯清楚明白,去肉联厂找钟厂长商量的时候也有底气不是?

  作者有话说:

  南雁:厂里公社两手抓,嘿嘿

第14章 读书无用论

  南雁也在思考这事,从公社大院离开后,她就在想该怎么把这个养殖方案写的更为漂亮些。

  怕刘焕金着急,南雁又给她做按摩,“养鸭这事也得需要点时间,咱们今年就先试试看,要是效益好就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咱们陵县没山有水,要合理利用地理环境来搞生产经营。”

  刘焕金点头,“不光是鸭肉,咸鸭蛋也挺好吃的,我之前看报纸上说过,说高邮的咸鸭蛋很厉害,都能出口赚外汇呢,指不定往后咱们陵县也可以。”

  两人各说各的,简直是牛唇不对马嘴。

  等反应过来刘焕金也觉得好像不太对。

  “妈你可真厉害。”南雁竖起大拇指,也就是乡下人没啥机会,不然她这位婆婆说不定也能搞出一番事业呢。

  刘焕金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回家去,也不知道你爹炖肉炖的怎么样了。”

  儿子去世后,刘焕金一直强颜欢笑,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对,林业走了但家里还有个未成年的林蓉,她跟老林还得把林蓉拉扯大,哪能就这么垮掉?

  可一想到林业她就难受得很,吃不下东西也做不了事,提不起任何精神。

  直到今天,刘焕金总算给自己找了点生活的奔头。

  林业带着遗憾走了,那未了的心愿等待她这个做妈的替儿子完成。

  南雁察觉到婆母这细微的情绪变化,不着痕迹的的挽起刘焕金的胳膊,“爸炖的肉肯定好吃。”

  林家的主厨是林广田。

  农忙的时候大家都忙活,就凑合着吃。

  空闲下来就是林广田掌勺做饭。

  同样欠缺调料甚至连油都没半两,林广田炖的肉就是香。

  刚走到院门就闻到了那诱人的香味,便是南雁都止不住的舔了下嘴唇。

  中午在食堂吃饭那是骨头熬汤渗出的香,和这会儿炖肉直给的香味还不一样。

  话说林广田拿到这一块小两斤的肉,很快就敲定了吃法。

  他把这肉一分为三,肥肉切出大半用来炼油,剩下的带了点肥的肉用来炖红烧肉,最后剩下一小块肉打卤。

  家里头有木耳,用温水泡发后切得细细碎碎。

  木耳是自家发的,早些时候林广田在墙根那里挪了个树桩,收获颇丰。主要是自家发木耳就省得林业大老远的从东北寄过来,还不够麻烦事的。

  黄花和香菇也有,香菇是之前在公社的黑市上跟别人家换的。黄花是自家院子里种的,晾晒着原本打算过年林业回来探亲时用这做个凉热菜。

  这会儿全被林广田扒拉出来派上用场。

  林蓉在那里烧火,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在锅和她爸之间来回游走,年轻的姑娘一阵感慨,“要是能天天就着红烧肉吃打卤面该多好。”

  林广田拿出自己一身本事,炖肉打卤做打卤面。

  就想着让家里头吃顿好的,收拾好心情好好过日子。

  过去这些天,家里头凄风苦雨都没正经吃饭,这样下去怕不是一家四口都要去找林业了。

  人死不能复生,总得向前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