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82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过去她在直播app上看东西多,DIY的瘾上来,猪油做脂和羊油面脂都做过。

  猪油面脂更适合天冷了用,春夏天气炎热时候,适合质地更轻薄些的羊油面脂。

  她上辈子学的方子,名为白玉龙膏。

  据主播说是北宋时期宫廷传出来的美容方子,能香肤开窍,滋润美白,跟某蕾七合一效果的面霜似的,一瓶顶七瓶。

  再加上一瓶丝瓜水,够苗婉春夏季节用半年的。

  方子需要用到藿香、零陵香、山柰子和甘松煮水,跟煎药一样,三碗水煎成一碗水。

  另需要白芨、升麻和羌活、当归需要研磨成粉与酒浸泡在一起,熬煮去渣,倒入羊油中,若是有条件再加一点蜂蜜,跟白酒一样可以除菌。

  而后在羊油中加入先前熬好的水,小火慢煮,直到成为浆状,盛在密封的小罐子里,在地窖里阴干为膏状,就完成了。

  因为主播是西北这边的,用到的药材也不知道是不是改良过,要用到的药材在西北这边药铺里都能找到。

  耿叔他们都下地了,苗婉只能让耿婶陪她出去一趟,去药铺把药材买齐。

  中间耿婶看不过去她折腾的小脸上都是灰,放下手里的活计过来帮忙,苗婉一下子做了小半铁釜的面脂。

  放在巴掌大小的瓦罐里,足足有十八罐,起码家中妇人一人一罐是没问题。

  慢慢凝固后变成略微透明的面脂,是漂亮的奶白色,没有一丝杂质,苗婉特地垫了两层纱布滤过,还加入了迷迭香精油除腥,闻起来只有股子淡淡的清香和药香味儿。

  擦了擦额角的汗,苗婉特别有成就感,“耿婶,你看我也是很能干的嘛,我娘在我四岁之前做的面脂,我一次就做出来了,你说我聪不聪明?”

  反正没人知道她上辈子失败多少回,问,就是天才哈哈哈……

  耿婶看着她额头上的药渣子,忍俊不禁,“是是是,咱们阿婉最聪明,虽然我帮你过滤了药汁子,捣碎了药材,将羊油搅拌均匀,还帮你盛进了瓦罐里,但论功劳,还是数咱们阿婉。”

  苗婉:“……”

  她偷偷嘟嘴,那她也捣药了呀,苗世仁心里不服气地摸了摸鼻尖,又留下一抹灰粉。

  出去后,远远被瞧见,耿氏大吃一惊,“你这是蹭铁釜底子上了?”

  苗婉去照了照镜子,沉默了。

  好吧,她不是最厉害,那,嘴厉害行了吧?

  地窖里温度低,更容易凝结成为膏体,所以等张屠夫他们半死不活的从地里回来,被张娘子她们摁着硬泡了两天,她面脂也做好了。

  第一波用上的竟然是张家的大老爷们儿们。

  “阿达感觉怎么样?”苗婉在张屠夫泡完热水澡出来后,给阿姆面脂时,也不忘孝顺阿达,殷切让张屠夫试用。

  张屠夫摸了摸脸皮,还是那张糙脸,可话能这么说?

  “嗯……香!”他想了想,咧嘴笑,“我闻不见自己身上的臭味了。”

  鼻子下头全是淡淡的药香味儿,连若有似无幻觉一样的臭都忘了啥味儿,他饿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东西厉害!”张屠夫起身,匆忙往厨房去,“比消食茶还好使,抹完了我觉得我能吃两碗尕面片,不!三碗!”

  苗婉:“……”孝顺了个寂寞。

  张娘子在一旁笑,“哈哈哈……让你嫂子她们给你试就行了,给你阿达都是浪费了。”

  老两口对这种什么护肤膏子,确实不怎么感兴趣,都老树皮一张大半辈子了,与其折腾成滋润点的老树皮,还不如多嚼几块肉来的痛快。

  但于氏她们都很感兴趣,和着杨氏孙氏妯娌三个都积极响应。

  “我来试我来试,多久能出效果呀?”

  “我脸上的这两团红,真能下去吗?”

  “能不能给卤蛋他们用?闻着是加了药?”

  苗婉想了想,晨曦姐的宝宝也用了,纯天然没啥副作用,“可以给卤蛋用,我给淘淘抹了一点,她挺喜欢的。”

  这小家伙才刚百日就已经初现爱美之心。

  香香的比如芳香油和水,面脂这些她都喜欢,那些颜色鲜艳的坐垫她也喜欢,但是用传统法子压制出来的纯色毡毯,虽然坐着更舒服,淘淘看都不看一眼。

  往后肯定是个臭美的。

  乔瑞臣升了御侮校尉,这可是从八品的武官职,是被记录在军册的将士,比相当于百夫长的从九品仁勇校尉职务还高,手底下管着五个百夫长。

  也就比千夫长管的人稍微差了点,千夫长手下基本上也是八九百号的兵,很少能满员。

  升任为千夫长的陈武在乔瑞臣归家之前,特地过来找他。

  “兄弟,若不是你帮着我杀了那么多西蕃贼子,老哥我就是有人,也没那么快升职,别说老哥不懂得感恩。”陈武嘿嘿笑着扔了个册子给乔瑞臣,挤眉弄眼。

  “这可都是好东西,不够老哥那儿还有,回头我看完了都给你送过来。”

  乔瑞臣:“……不用,这些就够了。”

  陈武挥挥手,“你别跟我客气,咱俩谁跟谁啊,我都帮你试过了,效果很不错,我侄女婿送我的那个西蕃贱妾,叫我收拾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乔瑞臣眼神闪了闪,不动声色问,“陈兄,听闻将军快回来了,这留那么多西蕃贱籍在府中,会不会……”

  “嗐,那怕啥,你别看将军府里没有,他那是跑到旁人府里等人孝顺……”陈武话说到一半,猛地顿住,后脖颈一阵冷汗,娘咧,差点说漏了。

  他赶紧岔开话,“咳咳……总之,你不必担心老哥我,小别胜新婚,赶紧回去跟弟妹好好亲香亲香才是真的。”

  乔瑞臣用内力逼出一抹薄红,迫不及待似的站起身,“那就多谢陈兄,我先回家了,咱们既已换防,后头劳烦陈兄多照看着些我手下的人,我多在家呆几天……那个……”

  陈武嘿嘿直笑,“我懂我懂,温香软玉,啧啧……弟妹够厉害的啊,快回去吧!”

  乔瑞臣出了门脸色就凛冽起来,孝顺这个词,经过他媳妇给他讲过的故事,可不像是好词儿。

  西蕃人不在陈府,想必便是来自认了义子的那十二个家将。

  “爹,你说,我跟我媳妇学学怎么样?”乔瑞臣到家后,思考许久,问乔盛文,“比如……认个干爹?”

  乔盛文一脚踹乔瑞臣身上,笑骂,“怎么着,嫌我这个当爹的对你不好,想换一个?早干嘛去了。”

  随后乔盛文正经分析,“陈嗣旭身边那些家将都是从小养在身边的,就这他也未必全都信任,更何况你这半路认干亲的。”

  那陈老贼会信就见鬼了。

  乔瑞臣摇头说爹您想岔了,“我要跟我媳妇学的不是这个,咱们不是分析,从后宅入手是最快也最可能突破的口子?若是我能成为他的义子之一,往后宅去孝顺干娘和那些小娘们,不是理所当然?”

  乔盛文:“……你媳妇知道你这么聪明吗?”反正他往后是听不得儿女说孝顺这俩字了。

  乔瑞臣立刻起身,“正要去跟阿婉说,今晚淘淘就辛苦爹娘看着了。”

  乔盛文心想,那也得你别被人撵出来才行。

  谁料,没多会儿,耿氏果然抱着淘淘过来了。

  后面乔蕊端着淘淘要用的东西,噗嗤噗嗤笑。

  虽然家里盖了新屋后有了她的房间,但乔蕊年纪还小,害怕自己一个人睡,大多时候还是跟着爹娘一起睡,反正淘淘也在呢。

  “笑什么呢?”乔盛文不好打听儿子儿媳的房中事,只好委婉问他闺女。

  反正她闺女这点随了乔盛文的老子娘,人小成精还特别八卦,没有她传不出去的秘密。

  果不其然,乔蕊趴在乔盛文膝盖上,笑得肚子疼,“爹您不知道,阿兄一进门就义正言辞要跟嫂子商量大事,把嫂子都给镇傻眼了,揣着手可乖了。然后阿兄偷偷给我和娘塞了银子,叫我们带淘淘出来,我们出来之前,嫂子还没反应过来,紧张地咬手指头呢。”

  乔蕊感觉,自己虽然才七岁,可是论起聪明来,嫂子应该不是她的个儿。

  苗婉表示,夫妻情趣和演技什么的,小丫头你懂个屁。

  这会儿她扒着乔瑞臣的胳膊偷偷看堂屋,“淘淘应该看不见了吧?”

  猫被割蛋蛋会记恨主人,淘淘比猫还猫,她要是因为亲近乔瑞臣不要闺女,淘淘估计会记恨到嫁人。

  所以刚才她一副真的出了大事,紧张到顾不上淘淘的表情,那小家伙怂这一点应该是随了她,反正安安静静出去了。

  乔瑞臣不动声色从背后揽住苗婉,媳妇既然同意做戏将淘淘送到堂屋去,那应该也是……咳咳,想他了吧?

  他刚准备将媳妇抱到炕上去,苗婉就欢快蹦跶着自己上了炕。

  还拿出一本册子冲乔瑞臣招手,“相公快来,你能在家呆几天啊?你不知道,有多少活儿等着你呢,除了你旁人都做不来的呀,快来快来,咱们好好计划一下。”

  乔瑞臣:“……”很好,还是亲媳妇。

  接下来几日,乔白劳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带着口罩去地里查看肥力情况是他,因太臭,当晚被要求去西排屋睡。

  跟北蒙人大量收羊毛、羊粪、牛粪是他,因还是臭,当晚被要求去西排屋睡。

  采买各类种子,顺便跟张吴两位老庄稼把式商量,利用丘陵地多种些花草是他,这回不臭了,三天的饭一顿讨回来,被踹去西排屋睡还是他。

  就在乔瑞臣孤枕好几夜,天天忙得脚不沾地,想着是不是该回军营时,一大队风尘仆仆的铜甲卫敲开了乔家大门。

  “将军有请乔盛文老先生,乔校尉一见,请!”

  说得是请字,但话音落,刀柄都刷刷动了,刀锋在午后的阳光下,耀眼又冰冷。

  作者有话说:

  北宋玉龙膏,做法查询自百度,不是很准确,但确实有这东西,太冷了,手有点僵,码字慢了点,明天戴手套。

  明天18点见哦~

第65章

  在西北,温度适宜的舒坦日子就四月里那么几天。

  一进五月,就像是换了个世界似的,早晚冻得打哆嗦,中午前后就能热得吊膀子。

  因此,甭管来自五湖四海哪儿的行商,进了西北这地界,都要入乡随俗,腰上随时都绑着半拉袄子,冷了穿起,热了挂腰上。

  乔盛文身子弱,不大适应这种穿法儿,大中午的被一群铜甲卫请到聚福食肆时,虽然袄子在腰上,还是热出了满脸的汗。

  迎过来的张三壮有心替他脱下来,乔盛文只挥挥手,“不用,贵人在后院?”

  他只嫌自己汗不够多,显不出自己的畏缩和胆怯呢。

  张三壮白着脸点头,声音有点哆嗦,“在,在东家的炕屋里呢。”

  他哪儿见过这阵仗啊,这会儿脑子还蒙着呢,客人被撵走他都忘了收钱,这会儿连心疼都不敢。

  天一热,烤肉和烤鱼就都撤了,换成了同样叫人欲罢不能的烧烤。

  没有啤酒,但有在井水里镇过的凉奶茶和凉茶,也别有一番滋味儿,至于冰镇饮品,苗婉还没找到硝石,托了巴音给找着。

  于家木炭四月底就出了成效,那花费的银子,连每个月几千两银子进账的张三壮都觉得心疼,光一个炭窑就花了七十多两银子才彻底做成,这都够在西宁镇卖座体面院子了。